真情流露见端倪
2021-11-26张立春
摘 要: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一直踏遍九曲回旋路,众里寻他千百度,寻找作文教学的生命的原点在何方?蓦然回首,小学作文教学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理性回归到真实的写作,真情地抒发。怎样提高高年级学生真话实写、真情流露的作文水平?教师引导学生在作文写作中确实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善于观察生活,学会观察要做到处处留心、抓住特点和变换视角;巧用随文练笔,可以仿顺序,仿方法,仿结构,仿修辞;阅读积累,转化成文;笔耕不辍,钟情练笔。
关键词:观察生活;随文练笔;阅读积累;笔耕不辍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一直踏遍九曲回旋路,众里寻他千百度,寻找作文教学的生命的原点在何方?是为了迎合大众,按照以前约定俗成的写作技法,巧妙的章法结构去追求“假大空”的辞藻华美的作文?还是追求返朴归真的实事求是的求善向美的作文?蓦然回首,小学作文教学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理性回归到真实的写作,真情地抒发。怎样提高高年级学生真话实写、真情流露的作文水平?关于引导学生的作文写作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 善于观察生活
每个学生生活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别具一格的缤纷的世界。只要孩子的思维还在活动,就是在生活。假如生活是一汪清澈的泉水,作文就是汩汩流淌的小溪。泉水盈盈,小溪当然欢唱不已。为什么生活在同一个地方,每个学生写出的作文截然不同呢?流露的真情各异呢?关键是孩子们是否善于观察并体验生活,有价值的写作材料要从生活中去获得。
这些写作材料中应该有成长的欢乐,有被批评的苦恼,有对父母的爱恋,有同学之间闹矛盾的怅然……在作文教学中,通过和高年级学生的访谈交流、实际调查中,了解到依然有一部分学生害怕写作文。其原因是不会写作文,不会写作文就是提起笔来不知写何事好,不知写何话好,更无情可抒。关键是写作的“内功”观察出了问题,仿佛盲人看不到生活的五彩缤纷;就像聋人听不到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简直如白痴一般感受不到喜怒哀乐……当找不到写作的素材时,更别谈情感的体验。“观察”不仅仅重点是用眼看,耳朵还要仔细聆听,用手触摸,用心去感悟,积极地去想象和思考,有目的、有辨析地去认知,获得源源不断的生活材料,才能将所见之物、所见之事写得有血有肉,富有灵性。学会观察要做到处处留心、抓住特点和变换视角。
(一)处处留心
美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室内桌椅成行、窗明几净是一种静态的美;课间孩子们欢呼雀跃是一种动态的美;花园内的姹紫嫣红是一种静态美;海里游鱼、地上走兽、空中飞禽都体现着一种美。只要学生处处留心,到处皆是写作的素材。但对于熟视无睹、感情麻木的学生来讲,任何事物都引不起他们的兴趣,打动不了他們。当文思枯竭时,更别谈写出真情流露的作文。一只平常、瘦弱的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不小心从巢里掉在猎狗面前,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却能将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的无畏,猎狗的一系列对比变化描写得栩栩如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源于他对生活的处处留心。一位学生在《早起》这段文字中自然流露出困乏、慌乱、急躁、紧张的情感,也源于作者对生活的处处留心。内容如下:
在老爸一遍又一遍的催促中,满不情愿地睁开睡意朦胧的双眼,伸了伸软弱无力的四肢,打了个哈欠,却又感到困意十足,于是又倒头睡下了。不久,老爸不耐烦的怒吼则意识到已经6:58了,耳边传来他的手机里播放的烦心的像苍蝇嗡嗡叫的音乐,我终于起床了。像僵尸般耷拉着脑袋,一点儿也提不起精神来,直到清凉的水让我眼前变得清晰了,我才大彻大悟——剩下的时间已很少了。我手忙脚乱,等到准备工作完成后已经7:20了。对面张集中学熟悉的铃声又打响了,漫长又急躁,我乱了阵脚,奔向厨房。滚烫的稀饭冒着热气,只能让人敢望不敢及。越是让人感触不到的,越让人顿生无限恐惧。我不知时间的脚步到底有多快,只能身处无尽的紧张中。我不住地看着手表上跳动的秒针,看它有节奏却不曾停止的步伐,“哒哒”声让我心跳加速。7:30将至,我连忙朝嘴里塞着包子,心急火燎地朝楼下奔去,“咚咚”的脚步声在楼道里响着。
(二)抓住特点
世间存在的万物各有价值和精彩。观察事物时,学生必须抓住特点写作文,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和灵魂。从古至今,经典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的最根本的特点,进行艺术创作。因此,在学生写作文时,一定要抓住特点去写。如:一位同学写的《风》的片段:昨夜九点多钟,狂风像一群野狗,在捕食着一只可怜的野兔。发疯似的,在天地间来回狂奔,仿佛永无休止,不知疲倦。风在缝隙里伸出爪牙,发出令人悚然的尖叫,好像魔鬼撕心裂肺般痛苦,让人头皮发麻。窗外,若隐若现的树影透过窗,映射在斑白的墙面上,好像树木疼痛挣扎的面孔。我的心,不由得揪紧了。这时,风已经走火入魔了,撕咬着窗,拍打着窗。就连卧室的门也被牵连着,在“咣咣”响着,犹如一只饥饿的狼碰见一块肥腻的肉,用头,猛地撞着,震得人心惶惶。
从这段精彩的描写中,作者将狂风肆虐的特点描写得淋漓尽致,自然流露出作者的紧张、害怕的情感。
(三)变化视角
在观察中改变视角,笔下的事物就会与众不同。在观察过程中,内部、外部观察都要进行。既进行横向观察,抓住事物的总貌,了解来龙去脉,又要进行纵向观察,比较与其他事物的不同之处。如一位同学写《樱桃》时,选择了不同的关注点,远处和近处千姿百态的樱桃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眼前。其内容如下:
稀疏的樱桃树叶遮挡着一颗颗黄中带红的、圆溜溜的樱桃,远眺,如颗颗饱满圆润的、晶莹剔透的珍珠。有些扎堆地长,一簇簇,一丛丛。一串串,恰似娇小精致的风铃;有些三五成群地长,两三个连在一起,你挨我,我挤你,好不热闹;有些一枝独秀,在枝头独自眺望远方,犹如一颗闪烁的玛瑙。
搭个架子,就可以摘樱桃了。在万千樱桃中挑选,仿佛在寻找美丽的金银珠宝,哪一个都爱不释手。它们好像顽皮的孩子,探出头来,在向我们打招呼。那些发黄的樱桃宛如天边星辰;发红的樱桃似夺目的钻石;熟透了的,鲜嫩欲滴。我小心翼翼地摘下,捧在手心,恐怕它们从手中滑落、摔碎。
读完这两段文字,唇齿留香,自然流露出小作者对樱桃的喜爱之情。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一幅幅美丽的樱桃画卷。
二、 巧用随文练笔
在随文练笔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悟课文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的基础上,掌握课文的写作顺序、结构形式、修辞手法等。引领学生掌握、迁移运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典型的表达方式的写作技能,使学生在随文练笔中让真情自然流露。
(一)可以仿顺序
重点引导学生感悟、迁移运用课文的写作顺序。按时间、事情发展顺序写;活动、参观记和游记的课文多采用地点变换的顺序写。
学习《故宫博物院》材料一,按照空间转移的顺序写校园或公园或花园等处的景物,努力将喜爱之情融入具体的景物描写之中,习作增添表情达意的色调,以情打动读者。
(二)可以仿方法
常用的写作方法有设置悬念、首尾呼应、点面结合、详略得当等。这些方法,学生在随文练笔中要巧妙恰当地运用。
当老师和学生在那个星期天一起学习史铁生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个希望母亲带自己出去玩的兴奋期待、焦虑无奈、失望委屈的孩子,因从早到晚操劳家务而无法带小作者出去玩,无法兑现孩子诺言的母亲。学习课文围绕中心意思,运用融情于景、融情于事、融情与人的写法。课上,请同学们领会、运用融情于景的写法,从在马路上散步、河边垂钓、田野里赏景等情境中选择一个,分别写出不同心情下的景物状态。
(三)可以仿结构
部编教材中的课文,行文完整,结构规范。围绕中心句的写法,《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最有代表性。根据平日的观察和生活体验,围绕“今天的天气真热!”,刻画天气炎热的片段,先想一想可以从哪些方面表现天气热,然后有条理地写下来。
(四)可以仿修辞
部编教材中很多课文的修辞手法频繁出现,提高了表达效果。学生在随文练笔时,要懂得巧用修辞手法。如学习《少年中国说》,仿照第一自然段进行随文练笔,巧用排比句可以写生活、学习中的感受,读书受到的启发等,或赞美、或兴奋、或愤怒、或伤悲……宣泄心中的激情。语言表现强,抒发的感情强烈。
三、 阅读积累,转化成文
写好作文真正的源泉是来自书本。读史明志,读诗灵秀,读经典养气。多种修辞手法的应用来自书本,妙语锦句来自书本,要想写作文时妙笔生花,离不开广泛的阅读。有效的阅读方法有多种。我建议学生读《狼王梦》时用边读边思考的方法;读《西顿动物記》时用摘录批注法;读《城南旧事》用圈点符号法。浏览性地略读《海军陆战队》;探求性地速读《舒克贝塔传》;品味性地精读《草房子》;抑扬顿挫地诵读《以梦为马》。由于现代的孩子户外生活体验太少,在读《昆虫记》时,头脑中根本浮现不出一部分昆虫的样子,对昆虫的了解只局限于书本,因此读起来勉强应付,无精打采。我动员孩子们将查到的资料与搜集的图片打印出来,共享资源。当一幅幅生动的昆虫图片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时,学生的好奇心再一次被强烈地激起,无形中引导着孩子们主动去阅读。孩子们多读有益的课外书,汲取丰富的养料,写作文时方能厚积薄发,真情自然流露。
每当打开优秀学生的佳作,从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孩子阅读书籍的气息。你能读出孩子的作文中散发着丁立梅的清新,曹文轩的细腻唯美……当孩子们真正品味过耳熟能详的大作家的作品,写出的作文自带高雅。也有一部分同学进行了广泛的阅读,认真的积累,但就是写不出丰满的流露真情的作文。因为他们没有把阅读的积累转化为思想的表达,没有把阅读转化成文。当积累到不放过对文章的每一句话,甚至一个字词的品味、批注,阅读的细节逐渐增加,达到一定的境界,积累了基础知识,积累了情感,积累了思想,由量的积累导致质的变化,从而成为心灵的积淀,自然写出文通字顺、流露真情的作文。
四、 笔耕不辍,钟情练笔
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单靠课内一学期七到八次的习作训练量远远达不到要求,必须结合到课外写作文的量的累积。写作文既是一项技能,又是智慧的体现,平时要扎实地进行训练,最好让学生每天都要写点内容,形式自由,字数不限。可以写读书笔记与日记;可以编童话;可以创作微型小说;只要有兴趣,提笔即可写,愈写愈发觉生活的丰富多彩,刹那间灵感的闪现,情感的触动等,顺手拈来的写作素材处处皆是。
这学期,作者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练笔尝试:在班级中举办小学生轮流写“班级循环日记”活动,提高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让真情自然流露。做好读书笔记,既包括课内文本的读书笔记,又包括课外读物的内容摘抄,精彩片段,并反复朗读背诵,熟记于脑中。全班同学要坚持认真写日记,在日记的内容与质量上巧下功夫。将日记作为学生自然的生活表达,作者手写吾事、抒吾情。学生观察生活深入,积累素材丰富,让写作文的源头活水源源不断地流入。
这学期,作者还鼓励学生多写作文,在班级展开竞赛,比一比谁写得篇数多,字数足,最先写完一个本子。当孩子们写作文的积极性被激发,争先恐后地写作着,将写完的作文本换回一张张奖状,一个个小礼物时,内心的喜悦不言而喻。作者又开始让孩子的作文尝试着发表,先发表在班级,将写得好的作文打印排版,以班刊的形式出现在孩子的视野中。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作文被发表在班级,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光芒。尤其是学生的作文在报刊杂志社发表,更点燃了孩子写作的热情,孩子们在作文中写真话抒真情,已在班级中蔚然成风。
参考文献:
[1]丁丁老师.作文真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8:9-12.
作者简介:
张立春,江苏省徐州市,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张集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