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视角下上海城市地标公共文化价值演变研究(1949年—2019年)
2021-11-26胡中涛杨亚林XIAOJingHUZhongtaoYANGYalinCAOKe
肖 竞 胡中涛 杨亚林 曹 珂 XIAO Jing, HU Zhongtao, YANG Yalin, CAO Ke
0 引言
城市地标是城市中重要的景观元素,也是城市的重要公共建筑。其在服务、影响城市公共生产生活的过程中,不断记录、承载城市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信息,进而孕育形成相应的文化意义。传统城市地标研究多从建筑史学、建筑美学、城市设计角度出发,探讨其风格源流与形式美学特征,较少从地标与城市历史发展的整体时空关联视角认知、解析其文化价值。为此,本文以符号学理论、方法为研究路径,将城市标志性建筑、空间作为符号文本,探索建构其公共文化价值解译方法,并以上海为研究对象,梳理、分析其1949年—2019年城市地标公共文化价值的演变历程。
1 城市地标的公共文化价值与符号学 研究视角
城市地标是城市中兼具空间标识性与文化标识性的点睛要素。前者决定其形态设计研究方向,后者决定其文化意义方面的研究价值。
1.1 城市地标的公共文化价值
一方面,1980年代,阿尔多•罗西[1]55在《城市建筑学》中将“地标”作为与城市“基质”(matrix)建筑相对应的建筑要素,强调其之于城市建成环境文脉的原型价值。在此理论指导下,传统城市地标研究形成了一支建筑本位视角下以建筑设计辅助为导向,建筑史学、美学分析为路径,地标原型提炼、模式总结、源流梳理为手段的研究方向[2]。另一方面,凯文•林奇[3]在《城市意象》中将地标作为认知城市的五要素之一,突出了地标之于城市空间的结构价值,进而衍生出从城市设计角度探索地标建筑形态与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关系的研究方向[4-5]。综上,既有城市地标研究已从建筑本体及其与城市空间关联性的双重尺度探索形成了相关理论,但主要以服务空间设计为导向,局限于地标形态表征和主体感性认知层面,较少涉及城市地标的社会文化意义。而作为在城市时空发展中同时具有景观标识和文化象征意义的点睛对象,城市地标在公共文化层面还具有对不同时代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记录、呈显能力和社会价值导向作用。因此,本文聚焦城市地标的公共文化意义,通过符号学分析方法,对地标建筑及其营建过程进行文化解析,探讨不同年代背景下城市地标公共文化价值的演变。
1.2 城市地标的符号学研究路径
“符号学”是研究符号本质、意义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科学[6]3。其概念①F•索绪尔将“能指”(signifier)与“所指”(signified)统一体定义为“符号”(sign),并提出语言符号的系统性和社会性特质。最早由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索绪尔[7]提出。此后,美国逻辑学家皮尔斯[8]提出像似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的符号类型三分法,哲学家莫里斯[9]提出语义学、语用学、句法学的符号学研究三要素,建立了现代符号学研究的理论基础。1960年代—1970年代,意大利学者翁贝托•艾科[6]9-12将符号学方法引入建筑学领域,提出了技术符码、语言符码和语义符码3大建筑符号语义要素,创立“建筑符号学”(architectural semiotics)。1980年代—1990年代,建筑符号学被引入国内学界,引起广泛讨论[10-11]。但既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建筑本体符号意义的讨论,尚未形成从建筑与城市关系的角度探索、解析建筑符号意义的方法。为此,本文基于既有建筑符号学理论基础,尝试从城市地标的社会公共属性层面,建立其公共文化价值的符号学分析方法。
2 符号学视角下上海城市地标公共文化 价值解析方法
借鉴符号学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从地标时段划分、样本选取、特征识别、价值解析4个方面建构上海城市地标公共文化价值的解析路径(见图1)。
图1 上海城市地标公共价值研究的符号学分析框架Fig.1 Research framework of the civic value of city landmarks through the semiotic perspective
2.1 研究时段划分
城市地标的公共文化价值研究需结合时代背景、引入时间向量分阶段讨论。常用空间样本的时段划分方法有“生命周期法”和“年代断代法”两种。前者以生、长、盛、衰的生命周期作为断代依据,适用于衍化周期长、发展变化受长时段因素影响、年代特征模糊的古代地标研究[12];后者以具体的历史纪年时段为断代周期,适用于变化连续、年代特征典型的近现代地标研究[13]。本文聚焦1949年—2019年上海城市地标70年特征演变与价值解析,故采用“年代断代法”进行时段划分。通过对70年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建设大事件的系统梳理,综合拟定恢复建设、改革开放、国际接轨、移动互联4个典型发展周期作为具体研究时段,划分依据与年代节点如下:(1)恢复建设期以1949年上海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起始,到1966年结束。该阶段国家、城市发展经历“一五”“二五”建设周期,以战后恢复为重点,地标的建设和改造亦服务该主题。(2)之后10年,上海城市建设放缓,故本文以国家“改革开放”战略提出的1978年和浦东新区初步建成的2000年为第二阶段的起讫点。该阶段上海城市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地标建设与之呼应,具有时代特征。(3)国际接轨期为2001年中国加入WTO至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的10年,该阶段上海不断承接、举办大型国际会议、赛事,向亚洲乃至世界金融中心城市的目标发展,加强了空间生产和城市营销力度,建筑风格呈现新的时代特点。(4)2010年后,实体空间中的扩张性生产营销逐渐达到增长极限,上海城市建设转向以存量更新和虚拟空间生产相互结合的移动互联时期。该阶段城市地标建设形成了“虚实结合”的全新范式。
2.2 地标样本选取
城市地标价值研究具有主观性,分析结论易受样本选择差异影响。为确保样本选择的客观性,本文从主体视角、概念范畴、功能类型3方面建立地标取样标准、筛选研究样本:(1)综合政府、专家、公众多方视角,通过媒体报道、评选档案、历史文献梳理和网络调查等多重渠道甄别获取。具体以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文汇报》、上海网、搜狐上海等专业机构、新闻媒体的评选、报道结果和网络问卷调查为依据,识别具有公共价值的上海地标建筑。(2)综合考虑功能、时代典型性和公共影响力等方面因素,以城市新建标志性建筑为主,同时将部分具有重要公共价值的标志地段、城市雕塑和改造更新建筑纳入样本范畴。(3)与城市公共生活、公共文化关联密切。具体以展会接待、商贸办公、文体活动、交通工程、游憩纪念5大功能作为地标取样的类别标准,依照前述划分时段,以上海中心城区为研究范围,分时段进行地标样本梳理,筛选出128处样本对象。
2.3 符号特征识别
针对城市地标公共信息记录与呈显的特点,本文以其区位、类属、形态、称谓特征为识别要素,对其公共文化符号语义进行解析。地标区位指地标建构筑物在城市空间中的位置分布特征[14],其反映城市发展的空间导向,具体可从不同时期地标建筑在上海各区的分布密度和与主要空间轴线、廊道的位置、距离关系进行识别,并运用ArcGIS核密度分析手段辅助判别相应时段地标的分布与聚集特征。地标类属即城市地标的功能类别与权属特征,其反映地标建设的目标愿景和权力主体[15],具体通过样本地标的功能、产权关联信息调查逐一核实,统计分类。地标形态指地标建构筑物外显造型特征,其为建造者价值传递的物化语汇,具体结合形式美学法则从形体、尺度、风格以及装饰细部特征等方面对样本地标进行总结、提炼[1]59-60。地标称谓即建造、使用者对地标的称唤方式,承载着人们对建造活动的寄望和理解,具体从语言学角度对样本地标常用称谓词汇、语态、语法进行逐项分析[16]。
2.4 公共价值解析
公共价值即不同时期地标对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公共影响和见证价值。本文拟从目标导向、发展驱动、思潮引领、审美育化4条线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70年上海城市地标的公共价值进行综合解译,以揭示上述时段上海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关联逻辑。(1)目标导向即地标在特定历史时期城市发展目标制定和引导方面的价值贡献。结合各典型时期上海城市地标的区位、类属、称谓特征与规划建设背景信息、相关历史事件综合解析。(2)发展驱动即不同历史时期地标对城市建设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价值。结合相应时期上海地标的类属、称谓特征和国家、城市建设的主导动力、行政决策、经济状态关联解析。(3)思潮引领即城市地标对社会舆论、民众思想的导引价值。结合相应时期上海地标的类属、形态、称谓等特征以及设计、建造、管理、使用方面的相关信息解析。(4)审美育化,即城市地标造型风格与称谓方式对公共审美喜好和审美心理的育化价值。结合相关时期上海地标的形态、称谓特征与城市文化、艺术思潮关联解译。
3 1949年—2019年上海城市地标特征演 变分析
结合前文建构理论、方法,本文筛选出1949年—2019年上海典型城市地标128处,分类解析其历史发展衍化过程(见图2)。
图2 1949年—2019年上海城市地标演变历程与阶段划分Fig.2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Shanghai city landmarks from 1949 to 2019
3.1 展会接待地标演变
展会接待地标为城市展会与商务接待类标志建筑,与城市经济、文化交流大事件相关,可分为酒店餐厅与展会场馆两个亚类,阶段演变如下:
(1)酒店餐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以上海大厦、和平饭店、衡山宾馆为代表,为政务接待和外交官员住宿服务。改革开放初期,以上海宾馆、华亭宾馆、新锦江大酒店为代表,为外商接待服务,在建设质量与服务管理方面全面升级,并采取市场化“星级标准”认定评级,折射出时代印迹。之后,以希尔顿、香格里拉、喜来登等国际品牌酒店大楼为标志,其造型与外饰风格更具个性,与酒店品牌形象契合。2010年后,以斑斓家、Base佰舍、咫尺姑苏等“网红”民宿、公寓、餐厅为代表,更注重内部空间特色塑造和网络品牌营销。基于此,上海酒店类地标大致经历了政府招待所、星级宾馆、国际酒店、网红民宿/餐厅4个阶段发展变化。
(2)展会场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以中苏友好大厦(上海展览中心)、上海农展馆为代表,建筑以物展陈列为主,空间功能单一。1990年代,以国际展览中心、城市规划展示馆为代表,在空间跨度和流线组织方面有所优化,提供更多交流空间。之后,以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国家会展中心为代表,建筑功能更为复合,在智能化展示技术方面全面提升,体现了展会融合的现代理念。2010年后,以中国航海博物馆、银行博物馆为代表,呈现陈展、造型与空间设计的主题化趋势。基于此,上海展会场馆建设分别经历了陈列展场、现代展厅、会展中心、专类展馆4个发展阶段。
3.2 商贸办公地标演变
商贸办公地标为城市中标志性商贸、办公建筑,是记录城市经济生活集体记忆的重要空间载体,可分为商业建筑与办公大楼两个亚类,其阶段演变如下:
(1)商业建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以上海市第六百货、友谊商店为代表,以百货零售为主导功能,供销区域分明。1990年代,以名品商厦、美美百货、不夜城商厦、南京路步行街为代表,引入国外“购物中心”(mall)与步行商街理念,将购物与休闲功能融合,形成以自动扶梯、观光电梯为设施标配的现代商业空间。2000年后,以恒隆广场、正大广场、大悦城为代表,主导功能逐渐从“购物”转向“消费”,内部业态与空间划分更加复合。2010年后,以K11购物艺术中心、尚嘉中心为代表,在延续复合性功能逻辑基础上,消费空间进一步凸显主题性与体验品质的提升。综上,上海代表性商业建筑大致经历了百货商店、购物商城/步行商街、商业综合体、开放式/主题式商业空间4个阶段的发展历程。
(2)办公建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以上海市人民政府礼堂为代表,体量简雅、造型端庄,见证了城市重要政治历史事件。1980年代—1990年代,以联谊、世贸、上海证券、金茂大厦为代表,以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为主,是当时上海的人、资汇集中心。2000年后,以浦发、震旦、中心大厦等为代表,多以财团品牌命名,建筑造型更具特色,高度不断刷新,成为资本意志的代言实体[17]。近年来,以M50、半岛湾、创享塔等创意园区为代表,与文创、互联网等业态配合,强调空间利用的环保性与创意性。综上,70年来上海办公建筑先后经历了机关大楼、经贸大厦、财团摩天楼、创意园区4个阶段变化。
3.3 文体活动地标演变
文体活动地标为城市中大型文体建筑,与城市公共文化生活关联紧密,可分为体育场馆与文博建筑两个亚类,其阶段演变如下:
(1)体育场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以虹口体育场、上海市体育宫为代表,为举办上海地区人民体育赛事建造,场馆俭朴,由人民参与共建,具有历史意义。之后,以上海体育场、虹口足球场为代表,为举办全国性体育赛事服务,设施配备与建造技术升级,并初步形成带动地区发展的“触媒”。2000年后,以上海国际赛车场、东方体育中心为代表,跃升为世界赛会场所,为城市营销服务,建造水平与形体塑造更加国际化。2015年后,以万国体育中心、黄浦滨江健身步道等运动主题MALL和网红运动场为代表,使用主体从专业运动员转向全民大众。为此,上海体育场馆建设先后经历了地方运动会场、国家赛事会场、世界赛事会场、全民健身场所4个发展周期。
(2)文博建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以上海博物馆、沪西工人文化宫为代表,为满足群众基本文娱需求建造,造型简洁、功能综合。1990年代,以上海博物馆、图书馆新馆、科技馆、大剧院建设为标志,建筑造型体现出现代主义风格和历史、科技、艺术等主题元素的融合。2000年后,以东方艺术中心、保利大剧院、复星艺术中心为代表,通过邀请国际大师设计或国际竞标方式确定建筑设计方案,其营销价值胜于实际使用功能。近年来,以八分园美术馆、上海油罐艺术中心为代表,强调文化生活的日常回归,体现了网络时代城市文化导向从“精英价值”向“大众价值”的转向。为此,上海文博建筑先后经历群众活动场馆、专类文娱空间、城市文化名片、文化创意空间4个阶段变化。
3.4 交通工程地标演变
交通类地标即城市中重要的交通站场和交通工程,其从侧面折射城市经济、社会、文化交流交往状态,可分为枢纽站场与路桥工程两个亚类,阶段演变如下:
(1)交通站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以重建、改建的虹桥机场和上海北站为代表,是解放初期城市利用既存基础设施集约发展的时代写照。1990年代,以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南站、浦东机场的建成为标志,反映了改革开放时期上海客货流量的增长和建造技术的提升。之后,以浦东机场扩建、虹桥高铁站建设为代表,在空间规模、客运能力、硬件设施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与城市国际化地位相得益彰。近年来,以浦东机场三期扩建为标志,反映了移动互联时代上海城市交通基建在科技、服务等“软环境”方面的持续提升。综上,上海交通站场先后经历了改扩建既存站场、新建枢纽站场、现代国际站场、科技智慧站场4个阶段变化。
(2)路桥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以共和新路旱桥、黄浦江大桥为代表,在城市空间连接和工程建造技术两方面均具有“瓶颈突破”意义。1980年代—1990年代,以延安路隧道、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为代表,其建设对浦东与浦西地区的连通、浦东新区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从瓶颈突破的技术层面上升到格局优化的战略层面。2000年后,以卢浦、东海大桥为代表,除工程技术提升外,桥梁造型体现力与美的融合,反映城市交通地标的景观化趋势。2010年后,以外白渡桥、卢浦大桥、杨浦大桥的灯饰与涂装工程为标志,反映网络时代城市路桥地标的装饰化趋势。综上,路桥工程方面,上海先后经历了瓶颈突破、格局优化、力美融合和景观整饰4个阶段变化。
3.5 游憩纪念地标演变
游憩纪念地标为城市中重要的游憩、纪念场所,是沟通民众物质体感与精神识觉的公共空间,可分为游憩景点与纪念景观两个亚类,其阶段演变如下:
(1)游憩景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以人民公园、和平公园、豫园为代表,是无产阶级劳动人民育化身心的游憩场所,园景营造聚焦社会主义内容和民族形式,景点命名具有阶级特征和时代特色。1990年代,以环球乐园、梦幻乐园、锦江乐园为代表,以消费型游艺设施为主导,记录了改革初期嘉年华游艺模式的舶来历史。2000年后,以飞行家乐园、威尼斯小镇、迪士尼乐园为代表,游乐空间景区化,融入了异域、童梦等主题要素,反映公共游憩的沉浸式体验需求。2010年后,以1933老场坊、武康大楼等历史建筑的更新活化和网络翻红为标志,反映出该时期城市休闲娱乐的本土化趋势和本地、外来游憩者文化审美的价值趋同倾向。综上,上海游憩景点先后经历大众游乐场、现代游艺园、主题风情园、网红景点4个阶段衍化。
(2)纪念景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以鲁迅纪念馆和龙华、高桥、宝山烈士陵园为代表,以纪念民族革命先驱、先烈为主题,建筑风格庄严肃穆。2000年前后,江海关大楼、沪宁铁路上海站相继被改造为历史博物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公众开放,成为市民缅怀城市历史的重要场所。与此同时,外滩金融牛、东方之光等由国外设计师设计的城市雕塑成为国际化时期上海对外交流的重要见证。2010年后,五维茶室、米域•有光、上生•新所等新兴文化空间导向由“纪念”向“记录”转向,从历史人物、国际事件转向日常生活和当下状态。上述转变反映出上海城市纪念地标从先驱、历史纪念,到国际友谊纪念、日常生活记录的4个阶段角色转化。
4 不同时期上海城市地标公共文化价值 解译
1949年—2019年上海城市建设经历了多轮结构性调整,城市地标建筑在区位、类属、形态、称谓等方面随之衍化,并通过符号象征的方式记录了不同阶段城市公共文化的价值取向(见图3,表1-表2)。
表1 各阶段上海城市地标类属特征演变 Tab. 1 The evolution of Shanghai city landmark classification in different stages
表2 各阶段上海城市地标称谓特征变化Tab.2 Changes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anghai city landmark appellations in different stages
图3 1949年—2019年上海城市地标阶段类型与分布变化Fig. 3 Changes in the types and distribution of Shanghai city landmarks from 1949 to 2019
4.1 恢复建设时期的政治立场宣示价值 (1949年—1966年)
恢复建设时期,上海城市地标主要为服务和宣示国家、城市政治立场而建造。其区位分布受“一五”“二五”计划,1953、1959两版城市总规工业区和卫星城建设思路影响,主要位于基础条件较好的黄浦、虹口、静安等区域[18]。功能类属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基本由政府直接决策并拨款建造,以公共纪念、公共服务和市政工程等类型为主[19]。建筑形态以构图匀称、比例端庄的新民族风格(如鲁迅纪念馆)和外形宏伟、轮廓丰富的苏式新古典风格(如上海展览馆)为代表。地标称谓延续了宫、馆、碑、堂等古典称谓;同时也融合了人民、工人、友谊等宣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题词,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文化思潮。
综上,该时期上海城市发展处于恢复建设期,地标多为服务和宣示国家、城市政治立场而建造,设计建造方面处于技术追赶和风格创立阶段,其符号语汇传递出革命纪念、友谊象征、民主宣示、奋强慰勉的公共文化价值,表现为:(1)通过纪念性建筑形态、称谓特征强化和凝聚国家、城市的民族认同感,对巩固人民政权稳定和恢复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具有重要意义。(2)通过办公、会展建筑的形态、称谓特征宣喻了国家和平发展、友谊邦交的外交立场,为国家、城市营造和平发展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3)通过公共服务建筑的区位、形态、称谓特征宣喻民主政治理念,对团结群众共建美好生活具有重要意义。(4)通过工程建筑的类属、称谓特征表达我国在发展、建造领域独立自主和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决心,对彰显城市政府治理能力、提振市民图强奋进信心具有激励价值。
4.2 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发展服务价值 (1978年—2000年)
改革开放时期,上海城市地标主要为助推、服务城市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改革而建造。区位分布集中于虹桥涉外区、外滩、陆家嘴区域和延安路—南京路、吴淞路—中山路沿线,与该阶段城市建设重心一致。功能方面,以商贸、酒店、会展类建筑为主,权属与运营关系开始出现中外合资与公私合营成分。形态方面,地标造型多以现代主义风格为主,通过建筑本体的体量收分与节奏控制塑造形体美感,无过多矫饰;同时,伴随消费文化、个体意识的萌芽,旋转餐厅、标准单元等功能性景观元素成为重要形体语汇。称谓方面,华亭、东方等从地方人文景观中提取、凝练的点睛意象开始成为地标命名题材;精品、名品、不夜城、新世纪等富有时尚弄潮意味的称谓和福佑、新七浦等带有大众口碑热度的通俗地名相映成趣,成为该时期商业地标的主流命名方式。
综上,该时期上海城市发展以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为中心,地标为助推、服务城市经济活力而建造,建造技术与风格接轨现代标准,其符号语汇传递出城市招商引资、开放交流、培育市场、融聚资本的价值导向,表现为:(1)酒店类地标的区位、类属、形态、称谓特征全方位昭示了改革开放初期上海为提升接待能力、吸引外来商资所做的努力,对加速城市经济启航具有促进作用。(2)交通地标的形态、称谓特征反映了上海加快开放步伐的力度,对城市开放和对外文化交流具有积极影响。(3)商贸地标的形态、称谓特征反映出商品交易市场在上海的全面发育,见证和记录了市场淘金与群众消费的集体记忆。(4)金融类地标的区位、形态特征反映了上海金融贸易业务量的激增,为培育、孵化城市的资本市场做出了重要贡献。
4.3 国际接轨时期的城市品牌营销价值 (2001年—2010年代)
国际接轨阶段,上海城市地标主要为吸聚全球资本、营销城市品牌建造。区位分布集中于浦东新区和黄浦江沿线,与2001版总规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拓展沿江沿海发展空间的城市建设战略吻合[20]。类属方面,建造、运营主体转变为城市政府下辖投融资公司和跨国资本财团,反映资本力量对城市空间生产影响能力的加深[21]。形态方面,在延续现代主义抽象形体风格的基础上,受新技术支持与“注意力经济”法则影响,以巨构造型与高度竞比为表现重点;同时,权力透明性与资本流动性议题还造成了玻璃幕墙与自由曲面等表皮处理方式的广泛应用。称谓方面,地域点睛意向延续的同时,品牌意识亦相应觉醒,证大、SOHO等商业地产品牌与希尔顿、香格里拉等国际酒店品牌成为新兴地标的代名词;同时,东方明珠、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中心大厦被坊间唤作“糖葫芦”“开瓶器”“注射器”“打蛋器”等昵称的现象也反映出精英文化与大众审美认知之间的鸿沟。
综上,该时期上海城市发展以空间生产和城市营销为主旨,地标为吸聚全球资本、营销城市品牌建造,建造技术领先,建筑风格以夸张形态与高技表现为特点,其符号语汇传递出城市发展围绕事件响应、文化表现、资本映射所形成的价值逻辑,具体表现为:(1)大型体育建筑与会展场馆借助与APEC峰会、世界博览会、F1大奖赛等国际大事件的互动,展示上海城市形象、带动浦东与黄浦江沿线地区土地升值。(2)由政府斥巨资邀请国内外知名设计师与精英工程团队设计建造大型公共建筑,其符号价值胜于功能价值,对城市空间生产和品牌营销具有触媒效用。(3)银行、酒店摩天楼建筑为不同资本集团代言,通过称谓、造型以及品牌炫示资本实力,提升上海国际化水平。
4.4 移动互联时期的经济流量孵化价值 (2010年—2019年)
移动互联时期,上海城市地标区位分布呈现出现实空间新、旧城区交杂和虚拟世界结构化聚集的趋势。功能方面,以日常性、游憩性建筑为主,产权结构受网资众筹因素影响,公众、政府、资本3类力量在后现代空间生产格局下达成共利平衡。形态方面,第三阶段的巨构表现风格在部分商贸、文化建筑中延续,以元素拼贴和符号堆砌为表现手段的后现代风格开始盛行,呈现出对网络多元审美趣味和互动传播方式的迎合。称谓方面,米域•有光、上生•新所、龙美术馆、M50创意园等一批具有印象派、解构主义、极简主义、达达主义、朋克风的个性化称谓反映城市公共审美“新、奇、异、趣”的时尚风向。
综上,该时期上海城市发展与流量经济孵化配合,地标文化传播意义超越实际使用功能,建筑风格呈现出叙事化、拼贴化、日常化的特点,其符号语汇传递出城市空间生产围绕时尚创意、经典再现、特色发掘所形成的全新价值逻辑,表现为:(1)老旧工业厂房、民居、历史建筑通过形态、称谓的改变实现了与虚拟空间营销的互动,对城市空间生产和经济发展具有转型驱动作用。(2)通过对地域、时代、奇幻文学、影视作品经典空间原型的仿制和再现,造就了与特定人群文化情结相绑定的“经典复刻”类地标,对城市消费场所品质提升与多元发展具有促进意义。(3)通过发掘、推介潜藏城市文化基因的地域日常景观,促长“注意力经济”,为公共文娱生活提供“解构素材”,对提升城市的地域特色与文化自信具有积极作用。
5 结语
城市地标作为城市意象的点睛标识元素,不仅是城市建成空间的视觉焦点,也是城市文明与民众集体记忆存储的符号文本。其与城市整体发展时空共构,不断响应国家、城市发展的时代主题,具有公共文化意义。本文将城市地标作为空间符号加以研究,建构出以年代断代为时段划分依据,以区位、类属、形态、称谓为符号识别要素,以目标导向、发展驱动、思潮引领、审美育化为价值解译线索的城市地标公共文化价值分析方法,将对城市标志性建筑、空间的研究纳入城市公共生活与公共文化的全域时空背景中探索,基于对上海的实证分析,归纳出会展接待、商贸办公、文体活动、交通工程、游憩纪念等5大类、10小类城市地标在我国恢复建设、改革开放、国际化营销、移动互联4个阶段的特征演变过程和符号语义,拓展了当代城市建成环境历史研究的路径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