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稿写作的趋势分析
——以《人物》等杂志为例
2021-11-26宋娟华东政法大学
宋娟 华东政法大学
一、特稿的由来
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新闻报道体的文学样式开始兴起,这其中包括两种名称:新新闻报道和非虚构写作。陆文岳在《新新闻报道与非虚构小说》中认为,新新闻报道和非虚构小说虽然名称不同,其实大同小异,都是一种纪实体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新闻报道式的文学作品[1]。
一般认为,新新闻报道和非虚构小说都是在1965 年发端的,其标志是:1965 年沃尔夫发表了《糖果色橘片样流线型宝贝》,卡波蒂发表了《残杀》。沃尔夫的经历说明了他从一个新派记者到一位非虚构小说家的转变。卡波蒂也经常采写新闻报道,他的新闻报道的特点就是富有艺术性,本质与沃尔夫们的新新闻报道是一样的。通过对新新闻报道与非虚构小说的梳理发现,这两者讲的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1978 年12 月12 日发表于《巴尔的摩太阳晚报》上的《凯利太太的妖怪》,成为特稿的开山典范,获得了普利策特稿写作首届奖,普利策奖评委会于1979 年开始增设“特稿写作”奖项,从此,特稿作为一种新型的新闻文体得到了认可[2]。《凯利太太的妖怪》一文目前在《剥洋葱people》2017年9 月24 日的官方微信推送中可以查看具体文章,主要讲述脑外科专家达克尔医生为凯利太太做脑部动脉瘤切除手术,经过了6 个多小时的手术,凯利太太死亡,手术最终失败。普利策奖一直被誉为新闻业的标杆,特稿从普利策特稿写作奖中可以表述为:在原创的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文学手法写真实的故事,极具文学性和创造性。
从1979 年开始,特稿目前已经走过40 多年。而在中国,特稿的兴起较晚。《中国青年报》于1995 年 1 月推出《冰点》特稿专栏,特稿在才国内开始逐渐发展起来。近年来,特稿写作越来越受到我国一些主流报刊的重视。
2017 年,学者范以锦、匡骏指出,“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就是特稿。当今中国流行的新闻特稿,是西方“新新闻主义”新闻写作主张的继承和发展,是借鉴文学领域的非虚构写作手法应用于新闻领域的一种创新的文体[3]。
综上,本文并不着重区分特稿和非虚构写作,而把特稿作为非虚构在新闻界的主要形式进行讨论。
二、媒体对人物特稿的选题分析
特稿写作相对于普通稿件的写作而言要求更高,具体来看,特稿的采编周期更长、资金投入更多,因此优质的特稿作品的产出变得越来越困难。
《新京报》在2021 年7 月30 日头版发布公告称,从2021年8 月1 日起,《新京报》将由日报改为周五刊,上海报业集团的新闻晨报也在2021 年撤销了特稿部。随着纸媒特稿报道部门大幅度的裁减和淘汰,优秀的特稿记者逐渐聚集于拥有雄厚资本的时尚杂志来继续输出作品。
《人物》杂志创刊于20 世纪80 年代,由人民出版社主管,主打人物传记类,创刊之初以刊载名人传记为主,曾被誉为“当代史记”。《人物》在2012 年进行了全新的改版,改版之后也一直跻身国内杂志前列[4]。
《南方人物周刊》创刊于 2004 年,被誉为“中国版《时代》”,杂志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关注对于自身命运抗争而彰显人性魅力的人,甚至关注那些平凡的、弱小的、不被大众所关注到的“小人物”们[5]。《南方人物周刊》面向的受众是受过一定教育的知识型读者。同时作为一份都市报,其发布的内容更多涉及社会民生问题。
张寒于2014 年在《新京报》成立人物对话工作室,并打造了微信公众号《剥洋葱people》,一个专做人物报道的平台。《新京报》人物报道从此开始持续产出,《新京报》的人物报道均发布于此,进而转发到其他新闻平台。运营至今,《剥洋葱people》已经成为《新京报》人物报道的代名词。
本文选取了11 个杂志、报刊、非虚构写作平台,这些平台分别是《人物》《剥洋葱people》《极昼工作室》《南方人物周刊》《GQ 报道》《澎湃人物》《冰点周刊》《环球人物》《每日人物》《谷雨实验室》《真实故事计划》,除《谷雨实验室》和《真实故事计划》是非虚构写作平台,上面主要内容基本是UGC 创作,其他9 家媒体都是主要聚焦于持续输出人物特稿。
由表1 可见,从11 个杂志、报刊、非虚构写作平台的周榜来看,《人物》的阅读数和新榜指数都是最高的,《环球人物》具有国际化视野,《南方人物周刊》的总体阅读量也位列前茅,在这些公众号中,再按照排名从前、中、后选取3 家出来进行详细分析,选取的三家分别是《人物》《南方人物周刊》《剥洋葱people》。
表1
从表2 可以看到,《人物》近一年的人物特稿共285 篇。写作比重最多的是小人物,占比50.5%,超过一半,小人物即一般普通大众,也是与表格中的其他人物区分开来的,具体来看有高分考生、盲人推拿师、农民、民警、癌症家属、木匠、程序员、快递员、工人等。占比其次的是娱乐明星,选取的明星大都与时下热门的综艺或者影视有关,如电影《我的姐姐》里的配角、选秀男团成员利路修、《乘风破浪的姐姐》的选手等,位列第三的是艺术家。这也凸显了《人物》杂志的商业时尚气息。
表2 《人物》《南方人物周刊》《剥洋葱people》三家媒体2020.07.01-2021.07.01 人物特稿数据
从《南方人物周刊》近一年的人物特稿中研究发现,占比最多的是小人物,占比30.4%,其次是艺术家,占比16.1%,紧跟其后的是文人学者14.4%。总体来看,《南方人物周刊》选题的娱乐性相对《人物》杂志来说显得更低,《南方人物周刊》的小人物虽然是选题对象里写得最多,但是没有超过总数的一半,约三分之一。而其他不同人物的占比也更加均匀,可见《南方人物周刊》对选题主体的把控也更加分散和多元。另外,特约撰稿也是《南方人物周刊》的特色之一,不少报道显示是发自旧金山、洛杉矶、巴黎等世界各地。
《剥洋葱people》近一年以来人物特稿占比最多的是小人物,68.6%,《剥洋葱people》的小人物占比是选取的三家里面最高的,其次是其他,这里的其他与前面两者不同,《人物》的其他多是一些新型的职业人群,如婚姻咨询师、游戏主播头牌、酒王等,也有少量具体案件的新闻人物。《南方人物周刊》的其他包括动物园园长、中国维和部队和公益团队等不同职业的人,也有一些具体案件的当事人,而这里的其他很多都是涉黑、刑事案件的凶手、当事人等,35 篇中具体案件当事人的人物稿件有24 篇,超过三分之二,位列第三的是政治人物,这里也突出了新京报作为党报的特性,反腐倡廉。
诸新民在《报道小人物,视野社会化——从一篇报道看都市类报纸的新闻特色》中提及了报道小人物的必要性:从网络信息海量化、及时化等特点来看,目前传统纸媒无法企及,因此只能通过报道的“深度”来弥补不足。这深度就在于发掘新闻人物背后的故事,发掘普通人普通事背后的深层社会变化[7]。
新华社对外部记者胡文嘉在《小人物在对外报道中的力量——聚焦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普通人》中写到了报道小人物的重要性,疫情防控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本身也是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8]。
王建华在《“小人物”报道的策略和意义》中提到了“小人物”报道的意义。“小人物”指的是普通大众,在历史中铭记的都是名人居多,小人物通常没有高贵的出身和强大的背景,像草一样平凡,到处都是。然而正是通过窥见这些小人物的人生,才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现实的映照[9]。
《人物》杂志对小人物的报道颇多,这也正体现了其对底层人物的关注,如《生产iPhone12 的00 后》中那些自嘲为“提桶者”的普通打工人的状态、《外卖骑手,困住系统里》中处于算法规则下争分夺秒的骑手、《葬花词、打胶机与情书》中那些平淡生活中的闪光等,这些报道的相同之处在于,通过记者展现出来的翔实调查,将社会现实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述出来,恰恰反映了社会具体的运行状态。
由表3 可见,《人物》285 篇,其中男性特稿145 篇,女性人物特稿87 篇,群体53 篇。描写男性人物特稿约是女性人物特稿的1.67 倍;《南方人物周刊》355 篇,其中男性人物特稿是女性的2.21 倍;《剥洋葱people》330 篇,男性人物特稿是女性的2.24 倍。需要指出的是,《人物》的女性人物特稿是三家媒体中发布数量最多的,群体稿件是《剥洋葱people》发布最多,这也显示了《剥洋葱people》对群体性画像更加青睐,而《人物》对于女性选题更为敏感,其实早在2018 年,《人物》就在年度人物中全部选择了女性面孔。
表3 三家媒体近1 年的人物特稿男性、女性数量,2020.07.01-2021.07.01 数据
这些媒体的选题有不少相同之处,很多人物是媒体相同报道的对象。如歌手阿朵、五条人等,选取的都是在那个时间段热门的人物。而男性比女性多的报道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在职业上,例如世界首富、维和部队、护航队、物理学家等。虽然近几年来,女性话题经常出现在大众视野,但是从表格来看,仍有不少媒体给予女性话语权的报道不达一半。
三、结语
结合以上三家媒体情况来看,目前人物特稿着墨最多的首先是小人物,这类人物都是普通大众,他们代表着底层社会的大多数人,与大众的密切性更高,反映了社会底层的形态。其次是艺术家、文人学者、娱乐明星这些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最后是一些新闻事件、刑事案件的人物,不同的媒体由于自身定位不同在选题上有所差异。
《南方人物周刊》相比《人物》来说,更加追逐于热点,但《人物》的特稿深度更深,例如《人物》原创的《外卖骑手,困住系统里》成了一篇影响行业的力作,文章参考文献有30 多篇,十分严谨。《人物》发布的《互联网大厂的厕所难题》的报道,让“如厕自由”进入人们的视线并引发了热烈讨论。通过对人物特稿的阅读,发现媒体给予了更多关注给社会普通人,展现他们的生存状态与想法,映照当今的社会现实。《剥洋葱people》的人物报道就更类似于深度报道,在文学性上较前两者稍有欠缺。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优秀的人物特稿既能呈现个体的命运,又能让人从中窥见时代的潮流。人物特稿往往通过具体的人物命运来呈现转型时期国家、社会如何发展,改革中的问题如何解决。不过正如前文分析的一样,媒体更加聚焦于小人物,这样的写作逻辑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自下而上的。即不是从社会这个层面去阐释社会的剧烈变动及其相关的人,而是着力解剖形成社会个体的人和单独的事,从而挖掘当中的丰富信息,以透视整个社会,关照人的命运、人生和人的发展,给人以思索,在人物故事中以一种温和的力量去实现影响社会的目标,这样的力量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