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升初中语文课堂的提问有效性
2021-11-26蒋宏刚
蒋宏刚
(甘肃省广河县回民第五中学,甘肃 广河 731300)
在传统思想的初中语文课堂提问都是以课文阅读理解问题为主,在内容上倾向知识的理论理解认识,在形式上也是单方向的分析,学生在其中的主动思考较少,也无法推动深度的文化知识理解。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做出改革创新,把握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在课堂提问中做兴趣激发、思维引导、能力培养,以此使学生愿意并能够参与到课堂中的语文知识深度学习中,能够完成知识理解,获得全面发展。
一、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原则
新课标要求初中语文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提问的开展要与学习过程一致,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获取。课堂提问的原则有引导性原则,让学生有进行学习的兴趣,也有知识理解的方向;推理性原则要能够推动学生的递进式理解认识,培养学习思维;深入性原则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完成对文化、思想、情感的理解,提高课程教学效果。而核心原则是以生为本,保证课堂提问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情况,从学生获取知识、综合成长的角度建立问题,优化形式。
二、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必要性
课堂是学生完成知识学习理解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培养学习能力,解决学习问题的主要方式。在目前的教育中,教学的开展需要让学生做自主学习,但是初中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都有差异,自主学习容易陷入简单的字面理解,教学的效果也就无法得到保障[1]。课文提问的可以指导学习的方向,能够推动深度的探究思考,为自主学习营造条件,也建立符合学生需要的课堂教学过程。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就要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提问下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培养语文综合能力。
三、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
(一)抓住提问时机,帮助探究学习
课堂提问应该是一个了解学情,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理解的教学方法,特别在生本思想下,提问的开展应从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出发,保证学生有自主地学习空间,也让提问下有理解地回答。所以在提升有效性的方法上需要抓住提问时机,使课堂提问能够与学生的探究学习结合,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指明知识理解的方向,能够营造教学辅助学习,共同探讨语文知识的课堂氛围。课堂中提问的时机主要看学生的学习表现,最好在学生有基础知识,产生个人理解的情况做教学提问,使问题指导学习理解的方向,也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表述和整理自身的学习理解内容,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比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的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进行应在学生有初步文章理解认识之后,提出“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有什么样的含义?”“文中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进行了哪些情感上的表述?”,提问的进行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了方向,也能让学生在提问下思考文章中成长的变化,认知改变下的写作方式等内容,可以实现探究学习的有效引导。并且提问时机的准确能够让学生有去探究问题答案的想法,保证了问题下的学习思考[2]。
(二)转变提问方式,启发自主理解
初中生在性格上较为敏感,学习的行为容易被自身的情绪所左右,教师应积极转变提问方式,改变传统的单一性提问,以提问下的互动讨论为形式,启发自主理解,让学生在语文思维在课堂提问下得到成长。提问方式的转变主要是尊重学生的回答,落实人文知识理解多元化,使课堂中的学习能够有自主挖掘和个性理解,知识的理解认识呈现差异性,并且利用个性理解的差异做互动讨论,建立一个共生性探究语文知识的课堂环境,能够保证学生理解认识的效果。
比如在《马说》这篇课文的阅读课堂中,教师针对学生在提问下地回答应给予正面的反馈,分析学生回答的正确性,并且在方式上对个人的阅读理解给予尊重,基于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作反问,或者将其回答做提炼,建立一个讨论分析的课堂活动。实践教学中可以提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在课文中进行了哪些论证的问题,学生通过阅读就会有所理解认识,并且针对文章做回答。这其中会呈现出不同的阅读理解,提问回答会有片面性。这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回答做分析,用“还有那些?”“这一点论证了什么?”的提问启发自主性的深入阅读理解分析,再以“说了这么多的原因,能不能将所有的论证内容进行整合?”,可以使学生去思考同学的理解,针对自身的阅读理解不足做补充。这样的课堂提问方式体现了生本思想,一切的提问都是以学生的想法和认识为核心,在内容上将学生的自主理解进行了引导和整合,在形式上增加了更多的回答机会,能够促进探究学习氛围的营造。
(三)重视学生主体,鼓励反问思考
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提问有效性要能够培养语文思维能力。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提问中,学生都是在教师的提问下理解,问题的答案也多为固定的内容,所以语文思维也就没有形成和发展。对于此,在课堂提问的开展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鼓励学生做反问思考,让课文提问的开展中有学生进行提问,建立共同探究理解的教学过程[3]。在开展方法上,教师可以建立学生提问环节,让学生进行提问,而教师做回答,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也让学生在其中有问题的思考,促进语文思维的建立。而在教师发起的提问中,要允许学生做反问,脱离简单的知识理解,让学生能够针对语文知识做深层次的思考,提出自己在学习理解中的疑问,语文思维也就会在提问和回答中得到成长。
比如在《岳阳楼记》教学中,教师就让学生先根据教材中的注释做阅读理解,并记录自己在阅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是语句的字词解释,也可以是文章的写作中心思想等,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中提出问题,教师对于固定的知识内容直接做解答,对于讨论的问题则开展所有学生做讨论,共同去解决问题,完成课文的探究性阅读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支持,教师也能精准地开展,在建立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语文思维也就能够得到建立和发展。
(四)优化提问评价,促进提问参与
语文课堂中的提问需要有回答,但是初中生的语文学习理解能力差异较大,理解认识也会有不同,如果只是做单一性的评价,学生会畏惧错误,不敢做自主理解的回答,也不想去提出自己的问题。所以在提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上要优化提问评价,对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创新理解、生活思考都给予正面的鼓励,肯定个人理解的学习行为。针对理解认识的对错,在评价上应该做资源的利用,要让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提问当中,去做积极自主的思考[4]。评价的优化能够改变学困生的学习意识,使其愿意在课堂中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理解,逐渐的也就会有学习能力的成长,摆脱学困生的帽子;而优等生也能针对自己的理解在提问中做完善,全面、深度的思考语文知识,有助于综合能力的成长。
比如在《范进中举》的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提问参与要鼓励,评价上以课文阅读理解、学习参与、能力发展为基础,建立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让学生针对自身在课堂提问中的表现做自评,分析阅读理解中有哪些错误和不足,针对课文提问有哪些应该强化的地方,之后再开展互评,让学生之间对提问下的学习行为进行优点挖掘,表扬同学中谁的理解认识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这一课的课堂提问评价就让学生有了参与提问分析的意识,能够促进探究学习习惯的建立。
结论:总而言之,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可以让学生有学习的方向,能够营造探究学习的环境,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能力、思维和方法,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提问参与意识做课堂提问的形式改革,建立符合初中生语文学习的课堂。在实践教学中,课堂提问还要针对素质教育来优化问题的内容,引领学生做深度的思考,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感受文化,进行探究理解,使语文知识人文性质促进学生的思想品质和个人素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