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英语口语教学无效现象及学习策略训练
2021-11-26龚爽
龚爽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在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企业为了可以强化和各国间的贸易交流在目前的人才招聘当中对应聘人员的英语口语能力有了全新的要求。所以,英语口语已经变成一门非常关键的学科并逐渐被广泛应用到高等教育当中。针对于此,身为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一部分的高校需要对培育学生自身的英语口语能力予以关注,对于学校在口语培育上存在的缺陷运用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本身所具有的口语能力,并且在本质上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下面本文就高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无效现象与成因展开分析,并针对于此提出一些有效的处理措施,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高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无效形象与成因分析
(一)英语口语在课程设置中未得到重视
在大部分高校当中,英语这门基础性课程可以分成精读与听力这个部分。精读课程占据着总体学时的将近80%,但是听力课程因为被老师资历、班级规模所约束,基本上都仅是偶尔做一次集中性的听力锻炼。另外,高校英语学科考试当中经常不会出现口语测试,这也导致应试教育环境下的学生忽视了口语学习。
(二)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较为滞后
在教学理念下老师被应试教育这个理念所影响,因为不管是中考、高考以及后续四六级考试都未专门去设计口语考试,老师为了提高升学率以及四六级的通过率忽视了对学生本身口语表达能力的培育和锻炼。这种情况在部分经济不发达以及对外沟通相对较少的区域则更为显著。在教学模式与内容方面,被以往课堂教学方式所影响,老师还是过于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述与储备,忽视了语言实践能力的培育。这样将老师作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学生极少有锻炼口语能力的机会,甚至于基本没有机会去做口语锻炼,对于学生本身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是非常不利的。
(三)缺少语言交流环境
英语口语能力的强化大多是依赖能够供给语言输入以及或输出的语言环境。我国进行外语学习的主要场地就是课堂。而较为有限的课时很难确保学生较多的语言输入与输出机会。另外,高校扩招导致学生的数量快速增多,授课老师存在的不足也逐渐突显,大部分高校只能以大班的形式来开展教学。这样的教学环境背离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对于学生本身口语能力的培育是非常不利的。此外,在课上教学当中缺少较为逼真的语言环境,老师无法让英语教学在真正意义上来到现实生活,进而和社区的“真实”生活存在距离。这样较为封闭式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机会越来越少,没有为其创造锻炼口语的相关语境,从而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使得高校英语的口语能力难以得到提升。
二、英语口语学习策略的锻炼
(一)口语学习元认知策略
老师需要有意识地对学生做元认知策略锻炼,培育学生自身的口语学习元认知措施运用意识。老师需指引学生结合自己的英语水平及其实际需求,合理去制定口语学习的长久目标与短期目标,当然学习目标需要做到足够具体化;学生需要依据所制定的学习目标,制定出对应的口语长久计划以及短期计划;老师需要借助课堂讨论这些的方式来让学生找准口语锻炼的有效渠道;学生需要对自身在进行口语表达时所运用的语音、词汇以及句法这部分语言输出元素实施监控,检验语言输出是否具有精准性与得体性,监控形式包含着自我监控、学生监控以及老师监控;老师需要让学生定期对于自身的口语水平做相应的评估,借助评估自身的口语实际表现、参与口语考试,或是和将英语作为母语的人做口头交流这些方面来评价自己是不是实现了学习目标,找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之处;另外,老师还需要指引学生将口语学习评价结果作为相关依据,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计划,增强口语表达能力。
(二)口语学习认知策略锻炼
口语学习认知策略对提升学生自身口语能力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口语学习具有的一大特征就是口语当中有着很多较为固定的表达方式,老师可以让学生对固定表达这个方式做重复性模仿,让其能够将其变成自己知识结构当中的一部分;老师需要指引学生将不同的话语情境需要用到的表达方式进行划分,让学生能够更容易去理解、极易以及应用这些新知识;学生学习口语期间,需要尽可能将学习的新知识和自身建立起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联系,以便于其更好地记忆和运用这些知识;老师应该指引学生学会运用补偿措施,在无法直接去表达某个概念时,借助之前所学的知识运用解释或是描写这些方式间接去说出想要表述的内容;学生需要知道合适的时候能够借助肢体语言来进行沟通;在口语交流期间,学生需学会借助已有的信息来猜想新单词的意思;老师需要锻炼学生分辨像是邀请、问候以及道歉这些交流方式,结合话语情景来预测碳化的主要内容。
(三)口语学习社交策略锻炼
因为口语表达本身带有着交际性质,口语学习社交措施锻炼对提升学生自身口语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老师需要指引学生学会运用最小反应语,让学生将注意力放到谈话的内容上;老师需要让学生学会运用确定交流对象是不是理解或是想要对方重复性的表达方式,在有必要的时候请求沟通对象解答或是说明表达内容;在口语部分的教学时,老师需要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需要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育学生运用英语来交换信息、合理解决问题以及评价任务完成这些能力;针对我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运用英语开展口语交际通常会牵扯到跨文化的交流,老师还需要讲述中外文化所存在的差异,借助角色扮演这类口语活动来深化学生对于文化差异的了解,增强其具有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四)书语和口语优势互借策略
书语和口语本身有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体现在:首先,在词汇挑选与运用上有着差异,在英语的口语当中,特别是平时会话或是交流过程中,人们基本上会挑选一些非正式用词,其单音节词相对较多、重复词较为常用,唯有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像是会议、演讲以及报告这些情境当中,会运用比较正式的用词,然而正式程度要略低于书语。书面文章当中应用了很大的词汇,尤其是有很多的多音字节,词汇多元化,重复词相对较少,且极少有人参照,这样的词通常较为正式。
结束语:总之,在高校英语课程的教学指标当中,口语能力就是其重要的指标之一,其象征着学生在运用英语期间的发声是不是准确、语序是不是正确这些,证明口语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自身对英语的运用能力,需要对其进行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