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1-26陈喜燕
陈喜燕
(甘肃省广河县回民第五中学,甘肃 广河 731300)
从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来看,教师更加注重教材文字的字词以及语段的讲解,缺少引导中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深入解读与理解。同时,机械式的课堂教学方式也导致课堂环境充斥着枯燥感,难以激发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这也是造成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许多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与中考压力的双重影响,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教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显著提高中学生的书面考试成绩,所以导致中学生难以充分理解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初衷与意义。因此,本文将着重从初中阅读教学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应对的方法。
一、目前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初中教师应用的阅读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与应用,要求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应将更多的精力与关注放在中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以及阅读能力的提升方面。同时,由于绝大多数的中学生具有鲜明的年龄特征,如好奇心较强、精力较为旺盛且自我管理能力稍差等等,若是想让中学生长期且全神贯注地开展语文阅读活动显然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加之目前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应用的阅读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死板,教学内容缺少趣味性和探索性,从而极易导致中学生在坚持一段时间的阅读活动后,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阅读动力不足以及溜号等现象。很多中学生更是读完就忘,也不会及时进行阅读内容的总结以及反思,从而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率与质量。
(二)初中教师的阅读教学工作缺少对文章内涵的深入解读
现阶段,一些初中语文教师仍旧深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采用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方式。但是从传统阅读教学内容与方式来看,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仅仅流于表面,语文教师在讲解课本文章时也着重讲解一些对于字词或是语句的释义。例如,许多语文教师会重点讲解课本文章主要是想表达什么内容,或是文章作者在进行创作时内心是如何思考的等等,而其他方面几乎是一带而过,并不会深入解读。学生缺少系统且深入地思考,自然难以有效地理解和剖析课本文章的内在含义,更加不会体会到文章写作的美感与深意,从而逐渐丧失阅读的兴趣与热情,进而导致阅读质量普遍不佳的问题。
(三)中学生的阅读状态较为被动
目前,造成中学生语文阅读效率与质量不佳的另一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的阅读状态比较被动。首先,中学生普遍具有自我约束与管理能力较差的年龄特征,若是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阅读状态,且选择阅读内容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许多中学生会被一些动漫或是网络小说吸引,导致阅读方向的偏离。虽然动漫以及网络小说的内容比较通俗易懂且内容趣味性强,但是由于这类读物的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并带有一些负面或不利于中学生成长的内容,所以十分容易给中学生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显然与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初衷背道而驰。其次,由于中考及社会给教师带来的无形压力,导致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布置的课后练习任务与内容十分繁多,合理且有效的课外阅读时间更是少之又少,帮助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更是成为一句空话。最后,许多家长自身的教育理念略有偏差,只重视孩子考试成绩的高与低,不仅不会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还会出现制止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现象,认为课外阅读只是在浪费时间,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热情。
二、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效果的对策
(一)初中语文教师应注重丰富教学的方式与内容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与应用,明确要求广大教师以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现行的教学内容与方式进行创新,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以及语文素养。首先,初中语文教师应保证阅读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的教学工作时,在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后,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为中学生播放一些有关石拱桥介绍的科教片或是优秀影视剧片段。一方面,对于没有实地见过石拱桥的学生来说,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和生动地了解石拱桥的一些基础信息,如外貌、外观以及发展背景等等,从而使其深入体会文章的内涵,既对雄伟建筑的赞美以及对我国古人聪明才智的钦佩。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妥善解决传统教学课堂较为沉闷和古板的氛围,更能牢牢地吸引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显著提升课堂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其次,初中语文教师应注重增加实践性与操作性。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来说,不仅是其他学科的关键前提,还是生活中应用最多的基础学科之一。因此,教师在开展日常的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时,应增添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针对某一主题的演讲或是话剧等等,通过实践性与操作性更强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使中学生深入感悟阅读的美,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引导学生产生阅读的动力与兴趣。最后,初中语文教师应注重评价学生的多元性。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和鼓励中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一些观点或是看法,并引导其针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自主思考与自我批判,使其在进行思考与批判的过程中逐渐完成由知识方法到情感态度的升华。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与互动,教师才能尽可能地激发中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二)初中语文教师应注重规划中学生的阅读方向与内容
多次修订的教材为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总体纲要,而兴趣则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动力来源,所以语文教师在规划学生的阅读方向及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两种要素。比如,初中语文教师在完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背影》这篇课文的教学工作后,可以组织并开展有关作者朱自清相关文章的阅读活动。内容如下:首先,教师可以简单介绍几篇朱自清的文章,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一篇文章。然后,根据学生的选择将那些喜欢同一文章的学生划入小组之中。随后,向每个小组提出阅读的任务。如两篇文章具有哪些写作特点、作者比较喜欢使用什么描写手法以及作者表达情感的类型等等。最后,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小组的内容的讨论与沟通,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以及对比阅读的方法,不仅有助于中学生对作者写作背景与初衷的理解,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写作手法与技巧的掌握,从而在保证阅读教学工作成效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三)初中语文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阅读教学活动
新时期、新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主体应由教师转变成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才能显著地提升课堂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相关的阅读活动。同时,教师还应保证每节课拿出一定的时间供中学生进行自由互动或是交谈。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思维碰撞,还有利于学生自发的探究文章内容。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开展有关名著导读《骆驼祥子》的教学工作时,可以将阅读活动的主题定为“骆驼祥子与孔乙己有何相似点与不同点”。这种引导性较强的主题活动,不仅需要中学生认真且详细的阅读文章,还能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与串联,并通过反复地思考与总结才能完成的。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教师应注重鼓励和引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且观点合理即可。此外,通过主题阅读活动的开展,也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使学生获得阅读的成就感,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与内容。
结束语:综上所述,对于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工作来说,如何解决目前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才是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首要工作内容。因此,我们应该正确看待阅读教学工作中存在的教学方式单一、缺少对文章内涵的深入解读以及学生阅读状态较为被动等问题,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的内容与方式,注重规划学生的阅读内容与方面,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意义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