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学中的整体性思维分析
2021-11-26何美霖
何美霖
(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广西 南宁 530023)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在满足了人们物质基础生活之后,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期待,对音乐艺术的需要空前强烈,对音乐技能和素质要求持续提升,对于钢琴教学来说,提高钢琴教学的整体性、有效性和延展性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分析钢琴教学中存在固有思维
(一)传统钢琴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对于传统的钢琴教学课程而言,很多仅仅只是重视技能训练工作,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存在忽视,不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整体艺术水平,同时传统钢琴教学模式缺乏多样性,固有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没有能够形成一个独特且灵活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不理想。从钢琴教学内容上看,选曲固定,内容枯燥,进阶节奏固定,难度跨度大衔接性不强,碰到瓶颈学生学习兴趣往往就大大减退。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自由练习为主,针对性的互动指导和外延扩展比较少,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对于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而言,已经不能满足现如今学生实际发展需要,也无法培养出满足实际音乐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二)重视钢琴技术训练,缺少音乐基础学科学习
对于学琴而言,多数学生手指头技巧都不错,但缺乏应有的音乐素养,很多学生在实际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只是练习技巧,严重缺乏对钢琴和音乐艺术基础知识的了解。由于学生自身的音乐艺术素养相对欠缺,对于音乐的理解力和领悟力也较为薄弱,因此整体教学起点会比较低,并不能够为今后与音乐对话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优化学钢琴教学中的整体性思维措施
(一)整体性钢琴教学内容中的关联性配合
通常情况下,钢琴教学内容由演奏技能的训练、理论知识的积累、艺术作品的实践三个方面来组成。演奏技能的训练贯穿整个钢琴教学的始终,是进行演奏、情感表达和对作品二度创作的基础。演奏技巧中包含手型、手指运用,手腕和手臂的相互作用,各种奏法的训练(断奏、连奏、非连奏等等),力的运用和传递,音节、琶音、和弦、双音三度、六度、八度等等内容(以及所涉及的所有可能用到的全部内容)。演奏技能的好坏、声音的听觉识别以及对音乐的品位直接影响钢琴教学是否成功。
钢琴理论知识的积累至关重要,基础知识包括乐理、和声、视唱、曲式、作品背景和音乐文献资料、音乐史、即兴练习等相关内容。这些知识相互关联,紧密结合,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要不可或缺,掌握基础理论对理解作品的风格、结构、层次、和声的运用及旋律的走向、音乐情感的表达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乐理中相关的表情术语以及演奏符号等相关知识都融汇在乐谱中,在钢琴识谱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良好的读谱习惯会让学习钢琴作品事半功倍,如果识谱读谱能力弱,又不能准确理解作者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创作意图,就会导致学生对音乐的具体要求模棱两可、一知半解,对音乐风格的把握、音乐形象的捕捉和文化艺术情感的表达有偏差。当遇到比较难弹的片段,就能只关注音符本身,不能做到技术以及音乐的相互统一,大部分原因就是没有吃透乐理知识以及深刻了解作品地创作背景和明确所要表现的音乐形象。
艺术作品地实践是演奏能力呈现的关键环节,是理论教学的延展。尽可能多的创造机会展示音乐作品,对学生演奏经验的积累、艺术表现力的提升、二度创作灵感的捕捉、临场控制能力的锻炼、教学水平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艺术实践中跨学科的经验积累,对全面的作品分析、音乐理解和艺术体验有积极和深远的影响。例如:综合音乐交流会的一次展示或分享借鉴;四手联弹的相互配合;协奏曲中其他器乐旋律、节奏进行中的相互作用;声乐演唱作品中器乐伴奏的和声支持、节奏烘托、前奏、间奏、结束句以及华彩部分的功能性探索;绘画的色彩变化对于音乐和声温度的借鉴感受;不同画面感、触感、心情、季节、空间等背景音乐的关联性想象等等,都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实践体验过程,对于学生增加艺术体验感和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有积极的作用。
(二)统一性明确目标定位的多元化发展
钢琴教学的目标定位,其目的并不一定是为了成为钢琴家或者是演奏家,大部分是培养学生具有钢琴的演奏基础,给人以音乐审美的享受,让人更充实,能运用音乐进行自我表达最终来实现自我。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阶段,从不同需求和其特点出发,必须在教学内容上要有特殊的针对性和指向性。如果,学生的教学目标设定为钢琴即兴弹唱,在掌握了基本弹奏技巧的同时,帮助其归纳和感受学习中遇到的伴奏音型以及和声规律所搭配的旋律所对应的风格,使其能尽快掌握基本伴奏技巧,对提高学生兴趣以及在音乐实践中获得的满足感上起直接有效的作用。比如儿歌、进行曲、流行歌曲的简易伴奏课程,以及弹唱与表演课程的增设。学生的钢琴学习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比说编配能力、改编能力,而这些能力也是可以作为长期训练、运用技巧出来的实践成果。再有,一般说来,挑选学生能够驾驭,且程度适中,有一些进阶技巧待开发的几首风格各异的小曲子比学习一两首拿得出手的大曲子来得有效得多,对驾驭相当能力的技术来准确表达音乐风格更有把握。因此,课程的设置需要和教学的发展路径紧密的结合到一起,采用问题导向去引领课程的建设。但无论如何,多元化设定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其统一的对音乐艺术最终的审美品位以及独立实践音乐作品的能力。
(三)设计感教学进阶过程的平稳过渡和延展性训练。
对于钢琴教学而言,不同阶段难度的提升和过渡非常关键,比如:学习创意曲和平均律之前,要深入地理解主题和副主题的出现、对位、重复、模进、倒影、模仿等等,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有一些过渡和引导式的导读练习法,在实际操作意义上对运用而言,就针对教学和运用来说,可以使用一些二声部的小赋格和中国民歌旋律性的复调来作为进阶练习,对于理解作品主题的发展手法、多声织体、声部进行和结构层次来说要更容易理解得多。从教学的延展性来说,如果中断练习,会十分容易忘记已经学会的技巧,所以需要设置一些后置性音乐体验,对钢琴表演实践和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和提升。从延伸教育来说,应该鼓励学生去现场聆听音乐会或者唱片等音响作品,让他们体验现场音乐的整体感受以及和谐之美。再有,教学内容和过程所设计的方方面面最后总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会用音乐的语言,钢琴的演奏技能来表达自己,解构世界,并能通过欣赏音乐终身享受音乐。
总结:综上所述,从钢琴课程的整体性思维分析,能够将音乐知识和教育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更好的呈现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培养具有人文修养、音乐审美以及艺术感染力较强的复合型艺术人才。面对教学内容、目标定位和过程的整体性思考,我们不能一味从钢琴专业的角度对学生提出各种专业的钢琴演奏标准,而是要从钢琴教学的方方面面,多视角去看待,促进学生在艺术领域的综合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