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博爱电商扶贫模式
2021-11-26齐晓纯
齐晓纯
(武汉轻工大学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3)
一、研究背景
贫困问题是全球共同面对并亟待解决的一个世界性难题,基于其复杂性、艰巨性、持续性,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开发式扶贫。截至2020 年11 月23 日,我国832 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顺利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我国人民实现了共同富裕。21 世纪是互联网高速发展和应用的关键时期,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它作为互联网技术和传统实体经济交叉融合的载体,为经济增长提供内生驱动力。从2020年开始受疫情冲击,我国网络零售市场面临崩溃边缘,而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农村市场焕然生机。我国“淘宝村”已达14 年之久,而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民来说,电子商务为他们提高收入提供了新的路径,但电子商务为什么能实现扶贫?其具体的运行机制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深究,故本文将结合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电子商务发展的案例加以论证分析。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电子商务使得农村扶贫模式有了长远的发展,为精准扶贫提供全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将论述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背景下博爱县电商扶贫“163”扶贫运行机制,阐明电商扶贫新兴模式的可行性,为其他贫困地区做好典型示范。
(二)现实意义
精准扶贫是一项复杂艰难的任务,不仅关系到几千万贫困人口的民生问题,更是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问题,这就急需全体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发展。本文通过划清政府、企业、农民三者的内在联系,探索博爱县促进脱贫的运行机制,为正确更新精准扶贫工作理念、提高扶贫效率、推动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提供针对性措施。
三、文献综述
(一)农村电子商务研究
从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看出,我国832 个国家级贫困县已通过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全面覆盖。各大电商平台也都有彰显各地方特色的扶贫模式,政府部门和媒体也进行公益助农直播,销售额逐年增长。
受疫情交通管制的影响,多地出现果蔬滞销的状况。不少地区与网络平台合作,直播网红甚至领导干部亲自到直播间,为消费者推销当地特色农产品。例如拼多多自2020 年2 月10 日起,推广了“政企合作,直播助农”系列活动,探索“市县长当主播,农户多卖货”的助农电商新模式,短短半个月,累计帮扶各类型农户超过8600 户,新运营的农村网店一周内平均销售额达23 万元。利用直播带货进行电商扶贫的新奇之处在于,它打破了传播、交易和物流运输的壁垒,为偏远贫困地区提供便利。若再遇到新冠疫情这样不可抗力因素,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极差,农户就有可能要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如今,互联网的发展为农村对外信息交流提供了技术保障,各大直播平台则更是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二)电商扶贫研究
习总书记指出:“可以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更多困难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新颖的电商扶贫模式是运用信息化技术应用于经济发展、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体现,实现消费者线下交易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各地区要巩固电子商务扶贫的基础,发挥其在产业导向和金融扶贫的积极作用。博爱县率先开始了电商扶贫,走上了扶贫的新道路,推行“163”电商扶贫模式,为我国的电商扶贫事业提供丰富的经验借鉴和成功指引
四、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及博爱县人民政府网、商务局等网站,梳理有关精准扶贫模式、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电商、电商扶贫等领域的研究现状,并结合搜集整理我国其他地区电商扶贫状况和不同的扶贫模式,为本文提供理论支撑及研究方向指引。
五、博爱县扶贫模式
(一)博爱县基础条件
1.博爱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1)地理位置条件优越。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豫晋两省交界处,隶属焦作市管辖。铁路、高速公路覆盖所有行政村。(2)资源汇聚得天独厚。博爱县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同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青天河风景区是国家5A级风景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被誉为“北方小三峡”。(3)产业分布别具一格。中部是活跃的工商业经济,南部带有蔬果牲畜养殖基地的高效农业,北部是旅游矿产资源,如旅游业、林果业、矿产品开采加工业和运输业等。(4)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全县产业化集中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电子商务发展进入河北省领先行列。2020 年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6.4 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5%,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2 亿元,年均增长30%。
2.博爱县农业农村发展状况。(1)农业基础条件优良。全县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灌溉等项目,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农产品资源丰硕,拥有生姜、怀山药、竹编等具有品牌效应的农副产。(2)现代农业蓬勃发展。根据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运作的模式,全县高效农业快速发展,山药、生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3.3 万亩,新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60 家,其中3 家合作社被命名为国家级示范社。(3)农业流通网络完善。全县共建设农家店200 余个,覆盖到全县90%以上村镇、村庄,其中直营店3 个,乡级店5 个,村级店204 个;邮政网20 多个乡镇邮政投递服务所和200 个村级邮政投递接转点。(4)产品销售渠道多元。销售模式主要为农超对接、网络营销和配送直销,产品运输主要有专车直运、配货送达、空中运输等模式,并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建立有实体的营销店、展示营销中心、生活体验馆、农产品产品专柜和6 个农产品生产企业基地设立了冷藏库,实现了农产品新鲜物流的顺畅。
3.博爱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1)电商进农村工作机制已形成。县政府出台了《博爱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进农村的若干意见》和《博爱县农村电子商务资金扶持管理办法》制定了扶持政策、奖励办法和标准;且成立电子商务办公室,并配备专业工作人员,负责指导全县电子商务进村工作。(2)涉农企业强强联合。各类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结合自身优势,加强与阿里巴巴、淘宝、京东、美团等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对接合作,并采用B2B、B2C、C2C 以及O2O 等模式,有效打开消费市场。(3)电子商务企业后发优势显著。目前80%的重点企业建立了企业网站,兴建了博爱县淘宝村,传统产业焕发生机。(4)通讯等基础设施实现全覆盖。通过实施“村村通”工程,全县农村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有线电视等,为大力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给予了良好条件。
(二)博爱县电商扶贫运行机制
1.博爱县电商扶贫主要参与主体。(1)政府。博爱县政府积极推进电商扶贫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规划,为龙头企业创建本地区的电商平台,如“奔跑吧,博爱电商”等平台。(2)企业。博爱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大量电商平台企业涌入电子商务行业,打造出“博爱七贤”系列电商特色产品,开设博爱特产馆3 个、农村服务网点28 个等。(3)农民。贫困户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点对象,电商扶贫过程中,政府部门积极发动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能够自主并广泛参与电商企业运营及发展。
2.博爱县电商扶贫运行体系分析。(1)“电商培训+贫困户”,扶智重在“造血”。扶贫必先扶智,领导小组专门对贫困户进行了专业培训,掌握一门致富技能,成立了“跟我做电商”“奔跑吧,博爱电商”等电商培训平台,让贫困户能够学到电商运营知识。(2)“电商企业+贫困户”,企业做扶贫担当。清化镇街道太子庄村返乡创业青年黄火星创办的佳怡家电子商务公司,帮扶周边贫困户并每月给予生活补贴。(3)“特色产业+贫困户”,产业带动脱贫增收。怀姜是博爱县地理标志产品,鼓励贫困户积极参与怀姜种植,并与加工企业签订收购合同。(4)“特色活动+贫困户”,打造扶贫品牌。于每年5 月20 日举办线上线下樱桃节,协助贫困户在网上销售,打造“博爱樱桃·初恋的味道”这一特色化产业品牌。
(三)经验分享与总结
博爱县之所以能够取得显著性电商扶贫效果,首先依靠的就是本地特色电商企业平台,与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型知名电商平台强强联合,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其次是领导小组成立专门电商平台办公室,对当地贫困户进行线上线下培训,掌握电商运营策略。最后是利用当地旅游资源,通过微信、微博广泛宣传互动,促进旅游业长远发展和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