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肿瘤康复界的“福建样板”
2021-11-26郭潇雅
文/本刊记者 郭潇雅
优势资源打造优势学科,专业疗法打造专业门诊。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瞄准肿瘤康复这一新兴交叉学科一路前行。
65岁的戴女士在乳腺癌手术后的第10年,出现了患肢水肿逐渐增大,最大处周径比对侧大16厘米,疼痛明显,不能抬举,时常局部红肿发热,多年来四处求治未果。今年7月,当她听说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肿瘤康复科开设了淋巴水肿综合治疗专科门诊,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来求医。
经该院专家评估讨论后,为戴女士制定了综合康复方案,包括中药内服外洗和针灸等治疗。4周后,戴女士患肢肿胀明显消退,疼痛消除,最大周径小了10厘米,上肢抬举自如,有效缓解了生理上的疼痛和心理上的负担,戴女士逐步回归了正常生活。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肿瘤康复科主任杨上望对记者说,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中,淋巴水肿位列第11位,而我国原发性及继发性的淋巴水肿患者人数逐年攀升。作为福建省首个淋巴水肿综合治疗专科门诊,希望发挥专科优势,以改善和恢复肿瘤术后患者的功能为目标,通过规范淋巴水肿的治疗流程,提高患者的生存水平和生活质量。
42张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肿瘤康复科现设置住院床位42 张,年收住院1000 人次。
组建淋巴水肿门诊
党的十八大以来,“健康中国2030”战略持续推进,“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持续深入,人民群众越来越重视高质量的生活。随着抗肿瘤治疗疗效的提升,肿瘤患者的存活率大大提高,病患对生活的向往逐渐从“活下来”向“活得好”转变。
然而,对于一些乳腺癌和盆腔肿瘤术后患者,他们会出现肢体肿胀、疼痛、皮肤发红、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在心理上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及病耻绝望感,导致社交孤立,影响正常生活,给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杨上望说道,近年来,科室接诊的淋巴水肿患者逐年增加,在问诊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患者都曾远赴上海、广州等地四处求医,但由于淋巴水肿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再加上福建省没有这方面的专科,因而大多数患者都没有取得较好的疗效。于是,便萌发了组建淋巴水肿专科门诊的想法,并得到了院领导的大力支持。
自2017年起,医院共派出5名临床医生和康复治疗师,到广州、上海、深圳等地的医院进修学习淋巴水肿专业,并先后购置了24腔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负压循环淋巴水肿治疗仪、微波热疗仪、磁振热等设备。经过长达四年多的筹备,终于开设了淋巴水肿综合治疗专科门诊。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肿瘤康复科的吴人杰告诉记者,医院是全国首家整体通过国际康复质量认证委员会(CARF)3年期认证的医院,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康复临床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单位,拥有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和传统治疗等全面的治疗手段和技术。在淋巴水肿专科门诊的建设和诊疗过程中,离不开医院的专科优势。门诊由肿瘤康复科和作业治疗部联合成立,目前共有9人,包括医生5人和康复治疗师4人,所有治疗师执业资格均通过世界作业治疗联盟专业认证(WFOT)。
在技术手段上,门诊综合运用传统中医及现代康复等特色技术,根据专业特点,由临床医师重点负责患者的诊断管理、中医药外洗内服、针灸及其他药物治疗。治疗师通过综合手法引流、物理因子治疗、皮肤护理、绑带等完成现代康复治疗,做到中西医相结合、治疗与康复相融合。
1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肿瘤康复科团队合照。
2-3 科室秉承“全面康复”的理念,中医特色突出,治疗手段丰富。
在诊疗模式上,门诊实行多学科、多专业协作的康复评价治疗一体化服务模式。即建立以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以及康复护士为主体的康复团队,以康复评价为核心内容,以康复评价会、联动治疗等为服务模式,重视发挥康复评价在康复治疗中的核心作用,促进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提高康复疗效。
据介绍,由于淋巴水肿专科有其特殊性,需要医生、护士、治疗师的协调治疗,一个患者的完整治疗时间是2~3小时。为保证良好治疗效果,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要求,目前该门诊实行预约制分时段诊疗服务,日接诊量控制在8~10人之间,现已达到饱和,仍有许多患者在排队预约候诊中。
做强肿瘤康复学科
肿瘤康复学科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杨上望认为,该学科发展前景广阔。一方面,肿瘤发病率仍然较高,肿瘤患者基数大,需求旺盛。根据我国2015年数据,全国肿瘤患者年新增392.9万,死亡233.8万,死亡率占所有疾病的27%左右,仍是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
另一方面是健康意识和生存理念的转变,肿瘤的防治需求大大提高。以往无论是医务人员还是患者及家属,注重的是肿瘤的消除、生存期的延长等,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少关注。但随着治疗方法的进步,肿瘤幸存者越来越多,患者也越发注重高质量的生活,强调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科学防治相结合。
不过,肿瘤康复学科建设尚在起步阶段,特别是从事肿瘤康复的医疗机构及从业人员很少,根本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在此情况下,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肿瘤康复科于2016年6月在福建省率先开科,建有福建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被评为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和福建省康复医学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
杨上望介绍,科室秉承“全面康复”的理念,中医特色突出,治疗手段丰富。除中药辨证内服外,还开展了针灸、中药外敷、熏蒸、雾化吸入、中药灌肠、中药离子导入、耳穴埋豆、穴位注射、热熨、中药泡浴等多种方法。如中药热熨外敷加针灸治疗肿瘤术后胃瘫、中药泡浴治疗化疗后末梢神经炎及手足综合征、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以及恶心呕吐腹泻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科室还充分发挥医院现代康复的优势,将其与传统中医康复相结合,在脑瘤术后肢体功能障碍、鼻咽癌放疗后言语吞咽功能障碍、恶性肿瘤术后肢体淋巴回流障碍、肺癌术后心肺功能减退、消化道肿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等获得了明显的疗效。
杨上望表示,希望通过先试先行,为肿瘤康复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下一步,将继续在临床上精进医术,不断学习、引进国际前沿技术,与传统医学相融合,满足患者的需求,拓展病种、丰富手段、提高疗效、优化服务,提高影响力。在行业发展方面,依托专委会优势,凝聚福建省肿瘤康复领域专家学者的力量,大力推广肿瘤康复的理念和技术,通过举办肿瘤康复实用技术培训班、义诊、学术会议、临床培训等活动进行推广,提高福建省的整体水平。同时,积极争取参与国家康复技术标准的制定,加强与国内外专家学者交流,不断增派医务人员到国内外进修学习,提高科室专业技术和影响力,把康复科建设成为全国肿瘤康复示范基地和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