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职业人才培养研究
2021-11-26谢丽
谢 丽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1 引言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科技已成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科技赋能新兴文化业态成为推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文化资源与科技的结合已成为壮大文创产业的重要手段。VR技术与传统文创表现形式相结合的应用方式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影视、动漫、游戏、旅游等领域。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文化创意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培养职业人才为文化创意产业质量提供人力资源;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文创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5G 与文创产业的融合可在场景、流量、超级入口等方面取得较大提升,为中国文创产业带来更多发展机会。
2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分类及概念界定
结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和武汉发布的《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8)》蓝皮书等相关文件, 创意产业符合高职院校教育范畴。 文化创意产业范围主要涵盖信息服务业、动漫游戏业、设计服务业、现代媒体业、教育培训业、艺术产业、文化休闲旅游七大重点产业。
3 武汉文创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3.1 构建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形成增强文化自信的政策激励环境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提出了“四个自信”。其中,文化自信对于增强公民的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和力量,这是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迎来的机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国家政策方面的激励机制。国家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动文化和科技的结合,可以从体制改革和政策引导等方面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积极健康发展。
从文化创意子领域政策来看,国家主要在创意设计、教育、旅游、体育、音乐等产业发展方面重点推进,推动信息消费规模扩大升级,不断加强信息基础化建设,同时保护知识产权。在动漫游戏方面,加强网络游戏市场规范化管理,对自主开发、生产动漫直销产品的动漫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提出了校企深度融合,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点任务,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和装备制造、消费商品产业、科技、旅游、体育等相关产业。武汉市明确提出深入实施“互联网+”“文化+”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并出台政策鼓励互联网文化企业。
3.2 人工智能时代文化科技融合,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科技革命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指出数字创意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关键地位,提出到2020年数字创意产业要达到10万亿元产值,并重点培育成为五大新兴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5G智能时代的到来,VR、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促进“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创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在人工智能时代,自然和文化的价值并重,科学和艺术融合。科技的进步推进传统文创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
4 武汉文创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武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有望突50%,2017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619.10亿元,比上年增加29.7%。2016年,武汉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477.28亿元比2015年增长16.6%,2015年占比为3.75%,2014年占比为3.58%,见图1。
文化创意产业还具备资源消耗较低、环境污染较小、需求日益增多等特征,通过文献查找和可视化软件分析发现在武汉文创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4.1 年轻人正逐渐成为文创市场的主要客户
据麦肯锡咨询统计,2020年,年轻族群将占据中国整体消费规模的35%,他们热爱社交媒体和体验生活。这些因素促使以游戏、动漫、电影、电视节目、休闲、旅游等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
4.2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附加值特征
对于企业来说,一旦文创产品得到市场的认可, 可以发展相应的衍生产品,形成产品集。甚至将产品与服务组合在一起,形成闭环生态圈,提高用户转换率。例如,2020年9月光谷产业基地斗鱼光谷创意产业基地携手今日头条、斗鱼直播等头部网络视听企业发起组建中国(湖北)网络视听产业园建设发展联合体。要在立足优势领域继续深耕细作的同时,以“网络视听+”为核心构建新的产业生态圈,不断丰富视听产品和服务,拓展产业发展空间,驱动更多消费场景和消费升级,释放更大潜力和动能。
4.3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产业联动特征
文化创意是经济、文化、技术等多行业相互融合的产物,有助于带动关联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中国信息服务技术发展迅速,互联网已渗透至各个行业,产业联动性体现得最为明显。比如传统影院和腾讯视频合作成立“微电影”,为电影产业带来商业模式和价值。
5 文化创意产业职业人才培养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如何培养适应地方文化创意职业人才是各高职院校重要研究课题,也是学校整体水平和特色的集中体现。高职教育如何服务地方经济,满足武汉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建设高职特色专业群,已成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5.1 组建对接文化创意产业专业群组
根据文化创意产业需求以及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特点,面向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细分领域广告、数字媒体、影视制作、产品设计,通过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克服了之前的专业群存在专业群效不明显,专业设置重复性高,专业之间紧密度不够,专业群与产业群不适应等问题。
设计服务业包括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广告设计及咨询策划细分领域。组建艺术设计专业群为主的专业群(图2)。
图2 数字文创产业对接武职设计服务专业群
5.2 科技赋能助力文化创意专业群的建设
VR技术与传统文创表现形式相结合的应用方式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影视、动漫、游戏、旅游等领域。有了VR技术的加持,中国文化将得以向深度、广度上进一步延伸,通过科技呈现更高级的文明。未来,VR技术在文创领域的应用会逐渐成熟,通过VR技术将知名动漫、优质游戏、影视IP、古城遗址、名画名著以及线下文旅商场、小镇、城市相结合,打造线下互动娱乐新形式,以创新的形式、创新的内容为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带来质的飞跃。
5G与文创产业的融合可在场景、流量、超级入口等方面取得较大提升,为中国文创产业带来更多发展机会。未来5G的商业化落地将加速移动媒体、移动广告、电影电视等在内的内容消费场景,通过沉浸式和交互式体验,从而助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基于大数据的文化创作会变得更加普及。在大数据时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开始呈现多维度趋势。例如,“大数据+文创”在电影行业的应用很广泛,如观众的年龄群、消费喜好、后期制作及营销、票房预测等。未来,有大数据技术手段加持的文创产业有望与多个产业进行跨界融合,例如与科技、地产相结合,打造云计算创意园区、社区等。通过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互相融合、广泛协作,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加工,通过网络化、跨媒体数字传播,中国文创产业将最终实现社会化、个性化、情感化的创意价值。
科技已成为推动文创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科技赋能新兴文化业态成为推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文化资源与科技的结合已成为壮大文创产业的重要手段。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在培养科技融合艺术”应用人才方面具有一定的责任。
5.3 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用“科技+文化”打造文化创意专业群,成立“科技+文化”的工作室。实行“专业群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职业拓展课程”的课程体系改革,1+X职业技能证书课证融通,培养“人工智能(科技)+X”的复合人才,全面推行学分制,增加专业之间的渗透和贯穿。
5.4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共育文化创意产业人才
进一步落实教师顶岗实践和参与企业项目的机制,同时引进高水平人才并加强和武汉区域内龙头企业的校企深度融合,实行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与本地企业的深度合作。
5.5 发展学校双创空间,支持学生创新创业
以名师工作室为契机建设创客空间,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建立文化创意大赛平台,运用VR技术将知名动漫、 影视IP、古城遗址、名画名著以及线下文旅商场、小镇、城市相结合,打造线下互动娱乐新形式,以创新的形式、创新的内容为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带来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