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舞蹈“跳菜”看原生态民间舞的传承和保护

2021-11-26马少君南海中学

艺术家 2021年3期
关键词:上菜民间舞原生态

□马少君 南海中学

南涧“跳菜”是云南彝族特有的古香古色的饮食文化,堪称“东方饮食文化之一绝”。它是一种集舞蹈、音乐、饮食于一体的上菜礼仪。原生态民间舞的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遭受了巨大的打击,甚至濒临失传。南涧“跳菜”经过长期的传承与保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征。

一、南涧“跳菜”的简介、发展历程和表现形式

(一)南涧“跳菜”的起源和种类分析

1.南涧“跳菜”的起源

南涧“跳菜”源于原始母系社会,是一种古老的祭祀传统民俗,盛行于唐朝民间,独一无二地流传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县。“跳菜”雅称“奉盘舞”,俗称“抬菜舞”,彝语称“吾切巴”,是彝族民间办宴席上菜时集舞蹈、音乐、饮食为一体的上菜礼仪,融合了云南民族的豪气与爽朗,是为见尊贵宾客而跳的一种礼节性舞蹈。

2.南涧“跳菜”的种类分析

(1)席间“跳菜”,分为宴席“跳菜”和实地“跳菜”,一般在结婚庆典、新房落成、给老人祝寿和为老人送终时举行。

(2)表演“跳菜”,分为舞台“跳菜”和广场“跳菜”。表演“跳菜”所用的舞步以席间“跳菜”为基础。整个表演都是用来表达彝族人民对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表达了对宾客的热烈欢迎和崇高的敬意。

(二)南涧“跳菜”的发展历程

“跳菜”是南涧彝族特有的传统饮食文化,它把粗犷、豪气、古朴的民间艺术亮点融汇在一起,堪称“东方饮食文化之一绝”。2003 年3 月,文化部正式授予南涧县“中国民间跳菜艺术之乡”的称号。2008 年,“南涧跳菜”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被誉为南涧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三)南涧“跳菜”的表现形式

1.按抬菜方式的不同

按抬菜方式的不同,“跳菜”可分为头功“跳菜”、口功“跳菜”、手功“跳菜”。三者相对独立性,又有整体的表现性。

2.按地域风格的不同

按地域风格的不同,“跳菜”可分为无量山系黑彝“跳菜”、哀牢山系黑彝“跳菜”和无量乡红星村白彝“跳菜”三种形式。

二、南涧“跳菜”保护与开发的价值

(一)南涧“跳菜”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南涧县成立50 周年庆祝活动于2015 年11 月27 日——28日在南涧县举行。期间,游客可参加规模宏大的“千人跳菜”及第一届无量山樱花节的大开园仪式,能欣赏到2 万株冬樱花在茶园中开放的情景。

内容为旅游文化的展演,游客能体验彝乡浓郁的民族风情。一是赏“千人跳菜”;二是看彝乡人民辉煌50 周年成就展;三是观首届无量山樱花节开园仪式;四是吃“南涧跳菜”欢乐宴;五是听国内外著名专家品南涧茶。南涧“跳菜”成为一张亮丽的旅游风景名片。

(二)南涧“跳菜”的历史文化价值

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及浓厚的民族特色,南涧县立足区位优势,充分挖掘雄险奇秀的无量山、美丽浪漫的樱花谷、宁静优雅的万亩生态茶园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涧“跳菜”等资源,坚持生态为本、文化为魂,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南涧“跳菜”文化。

(三)原生态民间舞对南涧“跳菜”的传承

1.原生态民间舞

所谓“原生态”舞蹈,应是古代先民们“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产生的,是较少受到“现代化”侵入的、具有“文化源头”意义的民间舞蹈。原生态民间舞对当地人民而言,主要是一种娱乐手段,一种自发的活动和宣泄方式。因此,原生态民间舞表现的也多是民众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浅显明白。此外,原生态民间舞在迎神赛社活动中,担负着迎神祭神的任务,成为民间祭礼仪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2.原生态舞蹈对南涧“跳菜”的传承

在原生态民间舞的影响下,南涧“跳菜”具有浓郁的农民文化特征,本色、直白、鲜活、朴实,并且渗透着较强的族群意识和来自生命本身的影响力。原生态民间舞对南涧“跳菜”的传承在体态上习惯保持平素状态,因原生态民间舞对南涧“跳菜”的影响,对南涧“跳菜”没有固定模式的约束,即自由度较大,即兴程度较强,从而形成了云南彝族民间历代传承的舞蹈。

猜你喜欢

上菜民间舞原生态
地域特色舞蹈在高校课程中推广的思考
等一下
“最天然”的经济形态——零加工、原生态
真正的“原生态”
回归“原生态”
试论新时期中国民间舞蹈的发展现状
中国民间舞教学中情感的重要性
民间舞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方式研究
男人四十
卸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