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律全书》中“转”之探析
2021-11-26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臧 函 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朱载堉在《乐律全书》中绘制了大量的舞谱图像,对当今研究古代乐舞产生了积极影响。《乐律全书》是其对所处历史时期进行思考后做出的借今明古的理论研究[1]。之所以说朱载堉借今明古,是因为他阐述了周礼所做古乐是“借今乐明古乐”,后人对古乐并未失传,因此朱载堉在书中并非还原了以明朝为时间点的乐舞,而是在对古今经书的认证和考定后,创作了“拟古乐舞谱”。
一、《乐律全书》与书中“转”的概述
(一)《乐律全书》的概述
《乐律全书》刷新了以往对舞蹈为媚人娱人的片面理解,总结了万舞不过是文舞和武舞两种类型——文舞细而柔善昭其德,武舞粗而雄壮标其功,深入研究了舞学的本质核心并提出了“转身乃舞学第一义”“转字一言,众妙之门”的观点。
(二)“转”的概述
《老子》一书中对世间万物产生的玄之又玄、虚玄无垠的特征用“众妙之门”来诠释,而朱载堉借用“众妙之门”形容“转”字,也体现了舞蹈的玄妙变化。“转”贯穿了整个《乐律全书》中舞蹈动作的设计,它是舞蹈动作的源泉,亦是“众妙之门”[2]。据朱载堉在《乐律全书》中的记载,“转”的全部动势是由“四纲八目”所构成的舞蹈体系,即“四势为纲,象四端;八势为目,象三纲五常”。
四势为纲中的四个姿势分别指的是舞蹈方位中的上、下、外、内势,象征着邀请、送别、摇出、招入的意义[3]。而“象四端”的四端则源于《孟子·公孙丑》:“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八势为目中的八势,可拆分为前五势和后三势,前五势指的是转初势、转半势、转周势、转过势、转留势,它们对应三纲五常中的“仁、义、礼、智、信”。初势时舞者转动身体的幅度相对要小,大概为90 度,该动势象征着仁慈、温柔与美好的状态,是“仁”的表现;半势时舞者身体背向观众,身体需要转动180 度,该动势象征着回绝、羞耻与避让,是“义”的表现;周势时舞者需要将身体转动一周,也就是360 度,该动势象征着圆满踏实、周全执着,是“信”的表现;过势时舞者转动身体的幅度相对较大,大概为180 度至270 度,该动势象征着冷静沉着、明辨是非,如局外人一般,是“智”的表现;留势时舞者身体转动幅度最大,一般为270 度至360度,不会超过一周圈,停止于身体朝向侧面但面部朝前的位置,该动势象征着为人忍耐谦虚,是“礼”的表现。后三势又分别为伏睹势、仰瞻势和回顾势,它们对应的是三纲五常中的“君为臣之纲、父为子之纲、夫为妻之纲”,动作的形态都是作揖,为文舞中的典型性代表动作,象征着谦虚与仁爱。伏睹势动作要求舞者单膝蹬步跪于地面,头部下低,眼睛视于地面,象征着尊重、敬爱君主;仰瞻势动作要求舞者单膝蹬步跪于地面,抬头仰视斜上方,双手合拳,象征着亲近、热爱父亲;回顾势动作要求舞者单膝蹬步跪于地面,侧身,头部回转,交手相拱,象征着和谐、顺从丈夫。
二、“转”字众妙之门
(一)“转”字的动态特征
《乐律全书》中记载的学舞口诀中写道:“乾直而专,坤辟而翕”,此句提到的情景为舞者转身起舞时,双手打开,取天地乾坤之刚正气息;舞者转身结束时,双手合上,取乾坤之收敛气息[4]。这说明世间万物之气息都处于天地间的旋转运动之中,舞蹈艺术的形成亦是如此,舞蹈的生命力来自“转”的动态感与“乐舞之妙,在于进退屈伸离合变态”的共同作用,能够达到以“一体旋转”求“离合变态”的运动特征。
《乐律全书》中再言:“进旅退旅,一弛一张”,其中“进、退、弛、张”四个字所展现的是舞者舞蹈动态过程中转动的四种典型特征,它们分别与“邀、送、摇、招”对应。具体表现为,舞者转动时每前进一步,面部都是朝向前方,象征邀请客人,传达着热情与仁爱之意;舞者转动时每退后一步,面部都是朝向后方,象征送别客人,传达着拒绝与排斥之意;舞者转动到第三步,也就是摇,此时面部朝向外侧,象征相别摇出,传达着谦虚与忍让之意;舞者转动到第四步,也就是招,此时面部向内侧,象征的是相会、招入,传达着平静祥和、与不争是非之意。
《乐律全书》中还记载着被誉为学舞要诀的“宜简而易,宜缓而舒”,这是在说舞者转动时的具体动作连接与路径首先要简单化、容易化,不能太烦琐复杂,以便于初学舞者的掌握与记忆。此外,转动过程中的速度需要平静柔缓,不宜急促加快,只有在慢速度的身体运动状态下,舞者才能更准确地感悟肢体与信念的配合,从而达到舒气养心之功效[5]。
(二)“转”字的文化表征
“转”字有着朱载堉对思想文化传承的寄托,他通过舞蹈体系的“四纲八目”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三纲五常”,赋予了“转”这一动势丰厚的内涵,君与臣之间的和睦、父与子之间的慈孝、夫与妻之间的敬爱尊重是关系维系中最基本的三大伦理道德思想,这些为人处世的行为标准和修德的要求,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巩固良好的社会等级秩序。朱载堉将这些融入“转”字中,符合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所以对维护封建礼教起到了根本性作用。
除等级秩序上的内涵要求外,“转”字还继承了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修身养性目标,要存留的“天理”是至善的象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是伦理道德划定的基本准则,要消灭的“人欲”是指无尽的私欲、淫欲、贪欲。总结来说,朱载堉希望通过舞蹈使人克服过多的自身欲望,顺应万千事物总的规律。
乐舞的内化教育中有“平和中正君子风范”的要求,这在“‘转’字众妙之门”中也有所提及,舞者在舞蹈时口中应念唱操缦:“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敖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这些操缦分别从视觉、听觉、语言、肢体上对思想意识进行了加强巩固,舞者应时刻提醒自己不可以过度骄傲放纵,不可以志得意满、乐到极端,要及时把握与调控自己的情绪,以此来靠近与培养君子的性情。有了君子之道,舞者才能更好地完善自身道德品质,而自身道德品质的提高,又进一步为“三纲五常”和“天理人欲”的道德伦理服务,也就更深层次地追寻着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三、“转”的内在功能与社会价值
(一)和血脉,养性情
朱载堉舞学思想中多次提到“和血脉,养性情”的言论,这一言论可以说是朱载堉在复建“古乐舞”时对乐舞的基本功能的定位。例如,“广大象地,清明向天”强调舞者练习舞蹈时要有一定的意境和心境,感受天之刚正,同时心如止水、透彻明亮、无私无欲,无杂无念,逐渐实现舞蹈“和血脉,养性情”的基本功能,功能以“和血脉”为基础,使人周身气血运转、气机顺畅、筋骨舒畅之后,人体内气机旺盛,以歌发出,方能起到“养性情”的效果,使自己真正地体会人生和宇宙的大悟。
(二)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不是单纯的生物个体,而是社会的一员,具有社会属性。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社会因素影响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变化,而人也在与社会大环境的交流中,维持着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与协调平衡。人不仅是自然界的人,还是社会中的人,人的生命运动始终在社会环境的背景下进行。在中国“儒、释、道”三教之中,人的行为准则均作为研究的主要方向,虽教义不同,但都是在探索人与社会的关系。
结 语
朱载堉将“三纲五常”的儒家伦理道德思想融入“转”的舞蹈体系中,是为了达成“存天理灭人欲”的修养目标,从而培养出“平和中正”的君子风范,有了君子之道,舞者才能更好地完善自我道德品质。而个人品德的提升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和谐,最终实现人与社会的统一。我们有责任挖掘与研究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古为今用,使其在新的时代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