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冲破围墙的宋代民间舞蹈

2021-11-26曲阜师范大学

艺术家 2021年3期
关键词:酒楼民间舞蹈舞蹈

□张 彤 曲阜师范大学

我国自汉代到隋唐,城市一直实行坊市制度,一道道围墙,将居民区与商业区严格分隔开。宋代作为我国城市发展改革的一个时期,被学者们称为“中世纪城市革命”,(1)宋代城市具有前朝没有的一些特点:坊市制度的打破、城市生活时间的延长……这些对宋代的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舞蹈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在宋代坊市制度的围墙被打破的影响下呈现出与前朝不同的风貌。

一、坊市制度的衰亡

北宋以前,政府对城市生活一直实行封闭型的管理体制——坊市制度。统治者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严格的限制,民众生活的“坊”和店铺营业的“市”截然分开,“坊”内不得设有店肆,除特殊情况外不得临街开坊门。除此之外,统治者还在时间上对居民的活动提出限制,所有的坊门都有官员把守,按照严格的时间表开关,夜间不得随意进出,由“京师街衢,置鼓于小楼上,以警昏晓,皆复长安旧制”,(2)由此可以感受到城市严格的时间限制。而这些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也将民间舞蹈锁在了高高的围墙之内。

宋初承唐制,城市中仍沿用封闭的坊市制度,宋代的很多文献也有相应的记载,在太宗淳化二年,也就是公元991 年,统治者为防止聚众赌博、整治社会治安专门下诏书:“令开封府戒坊市,谨捕之,犯者斩,匿不以闻及居人邸舍僦与恶少为柜坊者同罪”,(3)到太宗至道元年,即995 年也有“改撰京城内外坊名八十余,于是分布布列,始有雍洛之制云”的记载。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坊市制度早已不能适应当时的社会生活,坊市以外的商贩早在唐朝末年就已经出现,如“宣阳(坊)彩缬铺张”昇平坊的坊门旁有“鬻饼之舍”。(4)到了宋代,为了扩大营业空间,商人拆掉坊墙,对房屋进行修改,变成面向大街的临街商铺,有的甚至从屋里挪到屋外,转移到大街上经营买卖,形成侵街商铺,街道两旁均被店铺所占满,形成夹街商铺。统治者虽多次颁诏想要维持坊市制度,但最终都以不易控制而任其自然消失,宋代用来供皇帝出行使用的御街,不仅设有官府,还有大小不一的店铺和居民区,由此表明坊墙被破坏,方方正正的空间变成了条形的街市,旧的封闭型城市实现开放,商业区与生活区互相交错,坊市制度彻底崩溃,城市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围墙之下,民间舞蹈也开始有了新的面貌。

二、坊市制度崩溃对宋代民间舞蹈的影响

(一)宋代民间舞蹈表演空间的拓展

坊市制度崩溃后,方方正正的封闭式结构逐步被畅通的街巷结构代替,城市中大大小小的街巷,不仅数量增多,也带来了巨大的人流量,一些表演者在此画地为场开展舞蹈活动,密集而流动性极强的街巷为表演带来了大量的观赏人群,使宋代民间舞蹈逐渐冲破围墙,在大街小巷中绽放开来。宋代文人的笔记《都城纪胜·市井》中记载:“此外如执政府墙下空地,诸色路岐人,在此作场,尤为骈阗。”其中所说的路岐人便是表演之人,他们大多生活贫苦、地位低下,依靠走街串巷的舞蹈表演为生。

随着城市空间的不断开放,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街巷发展成大小不一的商业街区,甚至形成广场型的开放街区[1],人们定期在此集会,舞蹈表演便是集会中亮丽的风景线。例如,汴京有名的相国寺,每月朔望开庙之时便成为舞蹈艺人表演的重要场所,从文献中记载的“天下商贾罔有不至,四方珍异荟萃期间……因辟为戏场……”(5)可以了解到宋代民间舞蹈艺人拥有定期的、持续的、有组织的周期性演出场所。

当定期集市的间隔越来越小,集期越来越密,便逐渐变成每天进行交易的常市。其中的茶肆酒楼就是固定的舞蹈表演的常市。在唐代,酒楼建筑形式与平常的房舍一般无二,建于坊市里,其功能也仅仅是饮酒喝茶。到了宋代,坊市制度崩溃,加之建筑技术的进步,商家开始使用叠圈式楼阁建筑来充分利用楼层空间,中空式构架建筑使经营空间进一步扩大,可容宾客千余人,于是酒楼之风风靡,甚至达到了京城正店72 家。这些地方为贵族、官僚、文人提供消遣娱乐,也为舞蹈艺人提供了表演的场所,更为宋代民间舞蹈的繁荣发展创造了不可或缺的条件。为了吸引顾客,满足中上层市民的骄奢生活,酒楼都安排舞蹈艺人进行表演。周密《武林旧事》载,每当新酒酿成之时,老板即安排女妓裹着花头巾充当酒保,以招揽顾客:“每处各有私名妓数十辈,皆时妆祛服,巧笑争妍。”我们可以从当时词人的笔下获悉酒楼歌舞的盛况,如柳永的《荔枝香》:“缓步罗袜生尘,来绕琼筵看……王孙空恁肠断。”从中我们也可以获悉当时酒楼歌舞的盛况。

随着“坊”“市”界限的打破,商业的空前繁荣和民间舞蹈表演活动的广泛存在,在大中城市中形成了固定的演出场所——瓦舍勾栏。(6)据史料记载,北宋汴京的12 个瓦舍中,就有大大小小的勾栏五十余座,其中较大的勾栏可以容纳数千观众。南宋初期,迁都临安,临安的瓦舍起初为军士们提供休闲娱乐,随着社会和市场的发展和需要,慢慢面向市民大众,规模和数量也在发展。成书于南宋中期的《武林旧事》卷六“瓦子勾栏”中便记载了23 处瓦舍的名称和地点,而成书于南宋中晚期的《西湖老人繁胜录》也有“惟北瓦大,有勾栏一十三座”的记载。在这样的瓦舍勾栏中间,不管风雨、寒暑,每天都开展着舞蹈表演活动,吸引着各阶级的众多观众,便有了“深冬冷月无社火看,却于瓦市中消遣”的盛景。随着坊墙的倒塌,城市不断开放,舞蹈活动的表演空间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宋代民间舞蹈打破了空间的限制,突破了贵族的垄断,进入了广阔的新天地,有了新的发展可能性。

(二)宋代民间舞蹈表演时间的延长

随着坊市制度的崩溃,市场营业时间延长,宵禁制度也逐渐瓦解,在宋太祖乾德三年,官府曾下令:“京城,市至三鼓,不得禁止。”这表明宵禁时间延长至三更,也就是半夜的十一时至翌晨一时。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商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保证。人们逐渐开始追求更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北宋政府进而取消了宵禁制度,很多店肆的营业时间也随之延长,出现了“夜市直至三更方尽,才五更复开张。耍闹去处,则通宵不绝”的景象。

“万商落日船交尾,一市春风酒并垆”是宋代司马光在《送杨秘丞通判扬州》中所描绘的扬州繁荣的酒楼夜宴景象,白日里城市中四处林立的酒楼茶肆在黑夜中也灯火通明。“凡京师酒店门首,皆缚彩楼欢门……向晚灯烛荧煌,上下相照。”其中“浓妆妓女数百”,她们以此为生,“聚于主廊槏面上”,等待着酒客召唤为其表演乐舞助兴。这便出现了《汴京纪事》中描绘的“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

瓦舍勾栏可以说深受市民大众的喜爱,里面上演的精彩节目让观众从感官到内心都得到愉悦和满足,在表演中不断吸收其他技艺的精华进行创新,使众多市民流连忘返,甚至“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使得城市中的瓦舍勾栏“极昼通夜,骈阗如此”,如此便设置了早场和晚场来满足市民大众的需求,正所谓“独勾栏瓦市,稍远,于茶肆中作夜场”。这里还需提到宋代的制灯技术,“灯之品极多,每以苏州灯为最,圈片大者径三四尺,皆五色琉璃所成,福州所进则纯用白玉,晃耀夺目,如清冰玉壶,爽澈心目”。较为发达的制灯技术为夜间的瓦舍勾栏提供了更适宜的室内灯光,使舞蹈表演的舞台效果更佳,观众在欣赏之时也拥有更好的观看体验。

宋代民俗文化活动多姿多样,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热闹非凡,甚至会出现“丝簧鼎沸,近内廷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这样热闹非凡的场景。每到这个时候,民间的“舞队”、教坊百戏、歌舞等舞蹈活动就开展得如火如荼,表演“舞狮”“舞龙灯”祈求生活和平安宁。有记载称,南宋都城上元之夜,每夜有数十百个舞蹈队,表演者装成神鬼人物及动物而舞。宵禁制度的取消,使得舞蹈表演的时间更为灵活,同时夜间多样的舞蹈活动丰富了市民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结 语

宋代城市空间打破了前朝封闭的坊市分离制度,形成了生活区“坊”和商业区“市”相混合的新的城市格局,由于经济的发展、商品贸易的需要,宵禁制度也被打破,出现了繁华的夜间生活,这样的局面非常有利于宋代民间舞蹈的发展。宋代不仅形成了舞蹈流动性市场、舞蹈周期性市场,还诞生了舞蹈娱乐常市、舞蹈固定演出场所——瓦舍勾栏,从其数量规模可以看到宋代舞蹈娱乐活动相当普及。瓦舍勾栏作为专业性质的舞蹈表演场所汇集了众多技艺高超的舞蹈艺人,为了迎合观众的需求,他们在互相竞争的同时努力提高技艺,创新表演,在这样的环境下,像前朝的纯舞并不多见,民间舞蹈艺人融合其他技艺,使得宋代民间舞蹈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逐渐定型和发展,或产生新的表演形式。

注释:

(1)成一农:《中国古代地方城市形态研究现状评述》,载《中国史研究》2010 年第 1 期。

(2)(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 33《典故沿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419 页。

(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8,至道元年十一月乙未。

(4)(清)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3,(唐)高彦休:《唐阙史》卷下,(唐)孙棨:《北里志》。

(5)(宋)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四六《相国寺启同天道场行香观戏者》四部丛刊本。勾栏是栏杆之别名,因其所刻花纹相互勾连,故有此名。

(6)(宋)江少虞撰:《宋朝事实类苑》卷64《党太尉》条载:“过市,见缚栏为戏者……”。此处“栏”,便也是城市街衢中临时演出场所的一种。

猜你喜欢

酒楼民间舞蹈舞蹈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到酒楼就餐车辆被盗,谁该为此负责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酒楼失火案
民间舞蹈教育中双重视角分析
北京重庆三峡酒楼创新菜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