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画画家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体验和转化

2021-11-26程晓燕

河北画报 2021年20期
关键词:笔墨中国画画家

程晓燕

(作者单位:港澳台美协)

中国画是以中国的哲学为基础,即儒、释、道。儒家的文化强调入世,要求个体的修行,要达到修身、齐家、平天下。儒家的“厚”,中国画尤其山水画体现“厚”,与儒家文化联系起来,可以从人格自我完善的一种理念——“厚德载物”来看。道家文化讲的出世,是以个体的、生命的、万物与我齐一的一种境界。道家崇尚的是一个“淡”。从元代的山水,以“淡”为主,以淡为上。“淡”是一种境界,它就像空气一样,它融入到宇宙,回归到自然之中。佛家禅宗,在汉代从印度传来,它修定力,观内外,要达到独树一帜、见性成真的一种境界。每一个、每一代画家在其中逐步、渐渐地去从自我的心性当中来体验他笔墨所承载的文化和自己所体会自然的这种境界。

中国人的思维特征是“意”的思维,它讲究“悟道”,“朝闻道,夕死可矣”。

中国画表“意”为本,以意为统,携意运思,意与心合,心物融一,其审美根本就是尚“意”。

写意是中国画的精神、核心和灵魂。孔子:“圣人立象以尽意”《周易.系辞上》。王羲之:“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晋王右军自论书》。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论顾恺之画“意存笔先,画尽其意”“虽笔不周而意周”。

写意所表现出的笔墨语言,是诗意化的民族心理的视觉反映,也是传统文化心态的外现符号。

中国历代画家注重对象传神的描写,作画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倪云林说:“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表胸中逸气。”吴昌硕说:“老缶画气不画形。”齐白石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贵在似与不似之间。”荆浩《笔法记》中说:“度物象而取其真”。

中国画最基本的问题,是文化理念的问题,文化和精神,文化和个人的内在深层体验的问题。而这种体验又是和血脉,和文脉是相通的。所以,必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学习,才能在新时代创造出有深厚传统文化滋养的新作品[1]。

在中国画的语言里,前人对宣纸、毛笔等传统材料的理解与挖掘有着丰富的积淀,而只有用传统艺术的文化积淀来关注真实的当代社会与自我生活,才能将中国画的传统属性与作品的当代性融为一体。

传统中国画的具体内容和表现手法与其特定的宇宙观、世界观有关,并有着独特的观察、表现自然的方法,追求的是表现观念、诗性的世界。

传统的中国画有一套标准,比如像谢赫《古画品录》里的“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这个是我们终身向往的一个目标,要按这个方向去走。

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放在今天重新进行体验,会有很多的收获。如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它是关于精神理念和道德理念的一个整合,这是一个哲学上的理念。关于道德的问题,谈到德,老子说过:德若赤子,就是如婴儿一样纯真去做人做事。这是一个很纯真的中国的理念。我们可以把这样一个理念放在自己的行为、生活、创作中进行体验,弘扬传统精神,在自己的人生中进行再创造[2]。

田黎明的作品立足在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之上,注重人与自然,注重天人合一的一个理念,在阳光、空气、水这样一个层面,来展开对中国画笔墨的一个探索。中国画的材质是独一无二的,正是这样一种材质,使得他想把中国画的笔墨,更加地纯粹、更加地单纯。这种纯粹和单纯,与中国文化所倡导的温柔敦厚、平淡天真这样一个美学理念能够结合起来,所以田黎明就向往着把中国文化这样一个审美理念体现在自己的水墨当中,把这种清澈感、透明感和中国画的一种平淡、深远的一种感觉,体现在自己的创作当中。力求使中国画的文化体验和现实生活的体验结合在一起,来呈现他的画面,所以,他在画中,尽可能地去追求一种清澈之美。而这种清澈的感觉呢,实际上就通过颜色的运用,通过笔墨的一些琢磨,通过图式的一些研究,还有题材的选择,使这些东西能够融合在一起。对一个画家来讲,融合在一起是很难的,他努力地向这个方向去融合,来追求这种平淡天真和清澈的一种感觉。

写意是中国造型艺术长期坚持的艺术审美倾向和创作方法。

写意在实际的创作中,是非常不容易达成自己想要的感觉的,需要画家长期的苦练积累和反复实验摸索,才能找到准确表达自己艺术境界的艺术语言。这就需要很高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需要汲取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多方面的营养。画面呈现的就是创作者的境界,是他的心之呈现,是他的田园。如何在创作中,把客观准确性和画家感知的准确性通过自己的艺术语言完美呈现在画面,是每一个画家要追求和实现的。中国画创作追求的是画家感知的准确性,是意象,而不是客观的准确性—形象。但背离了客观事物基本特征的随意涂抹是不被支持的,这也要进行基本造型训练必要性的缘由。所以,如何在客观真实性和主观感受的准确性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点,就是画家要去解决的。

画家能够逐渐探寻自我心灵与生命的对话,将生活的体验与心理感知结合在一起,获得独有的形式语言状态。这种状态的实现,取决于实践者自我修养的不断完善和对文化的理解把握。

前人有很多创作方法和经验值得学习和研究,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璪),“澄怀味象”(宗炳《画山水序》),“经营位置、骨法用笔”(谢赫《古画品录》)。

“传统就是创造”,不去体验传统文化,就是本本的东西,而体验传统,把它作为生命当中的一部分,一定会转型为当代的部分,一种艺术的语言或一种艺术的语境,或者是一种文化的观念、理念。至于在观念、理念上,形式上或语言上的探索,个人都有它的局限性,正是因为有这种局限性,能不能把这个局限性做到最好,这是艺术家应该去思考的问题,应该去做的事情。对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与当代思想的继承与融合仍然是当下每个画家不断思考与实践的主题。

吴昌硕走的是一条“借古开今”的路。他工书法、精篆刻,引碑书、金石笔法于画法之中,创出雄浑苍郁的画风[3]。较之于明清文人画的纤弱,他的画注入了新的气息,但这种新气息却是从传统艺术的发掘中得来,正是着眼于传统这一思路,开辟了一批画家从传统自身中寻求新变的先河。

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都是在借古开今的道路上去实现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的先行者。齐白石笔墨工笔与意笔结合,写意与写实结合,更有民间趣味,在情感上更接近大众、接近生活,为传统中国画注入了新的生机。黄宾虹将传统的笔墨精神与西方现代观念相连接,在对古法的追寻中逼近现代,在山石的结构中建立起笔墨的空间秩序。潘天寿在西潮冲击面前,以“霸悍”之笔彰显严整传统体系不可抗拒的威力,十分注重画面的大架构和整体视觉效果,注重视觉经验本身给予心灵的冲击。齐白石在写意与写实、笔墨与造型的高度统一中为我们提供了范型,黄宾虹在笔墨的空间秩序中让我们体悟到传统艺术的“纯全内美”(黄宾虹语),潘天寿为我们拓出的是从传统的置陈布势中走出一条接近现代构成的路[4]。

中国文化几千年的精华在中国画里有集中表现。中国画凝聚着立格、品物、意象与心象的人文内涵,它以中国哲学为基础,用诗意的表达来相遇中国儒道释的文化空间,并融会贯通华夏文明史,形成了中国画独特审美的品格,把平常生活与社会、自然、时代人文精神和诗意以人格立足,运用以德观物,立象敬意,向着澄怀为象,形成了中国画独一无二的文化语境和特有的笔墨写意精神,使中国画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画画家要探析中国文化源流,传承中国画文脉,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始终坚守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作出属于新时代的艺术精品。在传承与创新,艺术与生活,学问与做人,时代与己任中坚守中国画的人文精神,用时代赋予的中国画笔墨审美和内心体验和感悟的中国画语言来歌颂我们伟大的时代。

图1 国画《澳门都市女孩》入选十三届全国美展山东作品展”程晓燕 196x186cm 2019年

猜你喜欢

笔墨中国画画家
丰谷秋歌(中国画45cm×33cm 2022年)
中国画
笔墨童年
《远方》中国画
酷炫小画家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