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软件类课程的课堂革命
2021-11-26白廷义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
□白廷义 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
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 条)提出了“三教”改革的任务,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提出实施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攻坚行动,“三教”即“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根本,解决“谁来教”的问题;“教材”是基础,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法”是途径,解决“怎么教、如何教”的问题。它们形成了一个闭环的整体,其落脚点是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对岗位的职业胜任力[1]。
一、改革的原因
(一)课堂现状
目前,多数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软件类课程还是沿袭“本科式”,即以授课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授课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多是按照自己对相关软件的理解和自己多年的软件基本功进行课堂教学,教学内容可能是参考教材案例,也可能是教师自行从网络上搜集与所讲章节知识点相匹配的图片、素材,教学方法还是传统的“讲练式”,教师先操作一遍,再分步拆解案例制作过程,而学生则根据教师的操作步骤(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运用手机录制教师的操作过程)自行复制练习,完成课上练习,课下根据教师提供的“相似”案例图片来复习巩固所学。这种教师讲解、传授教学内容,学生被动接受相关知识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优点在于有利于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科学而系统地传授知识,不容易偏离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能够把握所谓“重难点”,缺点是间接形成教师主宰整个课堂的教学环节,学生无法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只能沿着授课教师既定的教学方向机械地学习传授的知识。长期处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厌课现象。
(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呼吁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呼吁开展探究式、启发式的学习。不同基础、不同兴趣的学生需要个性化发展,需要运用教学资源丰富的多媒体设备来激发学习热情。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将优质教育资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提到,要加强课堂教学日常管理,规范教学秩序。鼓励职业学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大力推进“互联网+”“智能+”教育新形态,推动教育教学变革创新。
二、改革思路
(一)教师方面的改革——校企合作双导师助力,协同育人
授课教师应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相关行业的用人需求,研究该课程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否相适应,思考课程内容与相关企业岗位要求是否相融合。“互联网+”环境下,迫切需要建立校企线上参与机制和交流沟通平台。
课程开始之前,高职院校应搭建好校企线上实时互动平台,邀请企业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建设工作,校企合作共建课堂教学,以“校内基础导师+校外辅助导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混合授课。软件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双方共同制订,课程初始阶段由校内导师讲解软件界面解析、基本操作和基础命令,课程中期由企业导师在公司通过线上远程视频的方式进行软件的案例应用,企业导师现身说法,使学生对软件在岗位工作中的应用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信心。这一模式下,学习目标清晰、明确,双师在线辅导提供了跨时空、全流程、全过程的协同教学管理平台,为学生软件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教学模式的优点是运用了新颖的“教”与“学”的方式,这对学生、教师和传统课堂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是一种颠覆性的教学思路。这种模式对授课教师的专业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要求很高,真正要进行有意义和有效率的课堂革命,授课教师要付出很多努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教学模式的缺点是执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未知和需要协调的问题、状况,这就要求学校、企业、教师、学生等多方面配合,在前期工作中把规划细节做好、做细。对于出现的突发状况,校内导师应有一个灵活应变的方案来保障课堂教学的连贯性,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二)教材方面的改革——校企合作编讲义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提到要做好教材统一使用工作,对接主流生产技术,注重吸收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教材。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三年大修订、每年小修订的教材动态更新调整机制,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创新教材形态,推行科学严谨、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教材。同时,职业学校可以编写反映自身特色的校本专业教材。
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攻坚行动中,最重要的就是教材的改革,课堂革命要抛开“传统”的教材,市面上出版的教材在内容的契合度上和校企合作的“新教学大纲”思路脱节,且由于教材出版的时效性,往往教学内容及章节案例明显过时,软件版本也相对滞后,不能及时反映岗位工作要求和未来发展趋势。教材和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需要行业企业实时参与来保障教学内容的更新换代。改革后的课程采用“校企合作自编讲义+自制基础教学视频包”的方式,校企合作自编讲义教学目标明确,贴近工作岗位实际应用,教学内容系统,更新率高,针对性强。基础教学视频包是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根据自编讲义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事先将软件基础操作运用视频录制工具进行基础教程的录制,通过剪辑软件制作成的单元知识点小微课,可供学生课前自主探究式学习及课后复习使用。
(三)“教”“ 学”方法的改革——任务驱动、学生助教、协同研学
课堂革命中“教”“学”改革应以学生探究式学习为核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课前,校内导师需进行一个基础能力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协同研学的小组(3~5 人),每个小组推选一个公认的较为优秀的学生作为组长。每次上课之前校内导师给组长布置周学习计划任务,并且推送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合作录制的基础教学微课供各小组进行初期自主探究学习。学习完后,小组长整理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问题发给校内导师,校内导师进行问题归类整理,以便于课上解答。
课中,校内导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前问题进行解疑释惑,分类指导,并根据问题制订本节讲授内容。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中心,自主探究式、互助式研学氛围。教师在其中应起到把控学习节奏和学习进度的作用。
课后,校内导师需根据课堂表现和学生学习接受情况将每个小组的学生进行基础划分,如将学生分成接受能力比较快的、接受能力一般的和接受能力较慢的,针对每组学习状态再次制订小组学习计划,并推送补充学习素材。而每组组长可以制订小组课下学习互助计划,督促和指导本小组成员巩固已学知识,探究后续内容。同时,每个小组可以根据学习进度和阶段需求与企业导师进行视频答疑,解决高深技术问题和参与企业实际项目实践训练。
三、预期效果
课堂革命、“三教”改革的效果就是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认知层面,学生认识到知识和技能的价值,认识到自己能学会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增加对学习内容的深度加工。在行为层面,“教”“学”方法的改变,使学生提高了课堂参与积极性,学生开始自由讨论问题,而非被动地听教师传授知识。在情感方面,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也有助于教师个人专业能力的发展,避免其只在学校教书不能参与企业工程实践的尴尬,同时也能提升专业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三教”改革搭建的校企合作平台也有助于校企内外多源异构资源的整合应用,从而创新课程建设模式,凸显学校专业办学特色,达到人才共育、文化共融、项目共研的目的。
结 语
在设计类软件逐年更新,使用越来越广泛的今天,高职院校必须对软件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采用更加符合市场需要和时代发展需求的“教”与“学”的模式。尤其是在数字技术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我们的授课方式、授课内容、授课方法都必须及时调整,以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潮流。我们应在不断的探索中,寻求行之有效的,能帮助学生顺利就业的课堂教学方式,这才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者不断努力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