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分析和火灾防控对策探索

2021-11-26赵生辉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1年8期
关键词:火势消防设施隐患

赵生辉

高层建筑虽然功能性强大,可以满足城市化的客观需求,但发生火灾时,救援难度比较大。为了将风险降低,提高救援的有效性,必须从现状出发,积极寻找科学对策。

1.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1.1 火势蔓延快

在科技的引领下,建筑工程发展迅速,建筑材料日益丰富,采用的材料相对先进,但是部分材料却存在可燃性,一旦发生火灾,建筑物的火势必然增大,一时间难以控制,不仅火势猛烈,同时还会有着较快的蔓延速度。除此之外,高层建筑管道较多,布置错综复杂,在火灾发生时这些管道会成为烟囱,在烟囱效应影响下会促使火势飞快蔓延,导致火势较难控制,给援救增加困难。

1.2 人员众多不易疏散

高层建筑人员众多,建筑结构复杂,空间错综分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良好的土地利用率,但是也给救援造成了麻烦。火灾发生时,怎样将人员疏散出去,做到快速、及时响应成为了难点。

1.3 灭火救援装备要求高

现今的高层建筑,为了满足居住需求楼层越来越高,救火难度也随之加大。因为高层建筑特殊性,对灭火救援装备要求相对严格,想要确保理想的救火效果,消防灭火装置一定要达标,例如消防云梯就是必不可少的设施,除此之外,还有登高平台车等,这些设施都是基本保障。但如果楼层较高,即使拥有这些设备,也很难达到指定高度,想要让火灾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相对困难。与此同时,在现实高层救火中,消防设备的供水也是需要重点衡量的问题,结合现实经验能够发现,供水器材往往无法满足压力方面的要求,供水达不到指定的高度,这样就会弱化消防的效果,拖延火灾救援时间,控制火势并不理想。

2.消防安全现状分析

2.1 消防措施不到位

结合现状来看,高层建筑防火存在消防措施流于表面实施不到位的现象。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高层建筑建设逐渐成为热门,有些项目碍于工期的限制,在实际施工中有许多细节落实不到位,偷工减料的现象时有发生,且对建筑消防设计较为忽视导致消防系统不完善。在高层建筑中,有些企业为了节省经费,对材料把控不严,在选择材料时,没有依据防火阻燃规定购买标准材料,而是选购一些便宜材料,为后期的建筑消防埋下了隐患[1]。同时,在建筑消防器材设置上同样存在质量问题,为了从中牟取利益购买不达标的消防器材,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并发挥应有作用,导致消防安全隐患较大。

2.2 消防安全责任不明

高层建筑中居住空间和工作场所众多,所以在消防管理方面要求更加严苛。通常情况下,高层消防管理由不同的人员或职能部门进行,所以容易出现消防责任不明确、管理混乱、责任划分不科学等问题。因为存在这样的问题,消防安全隐患多数无法及时解决,较多可行政策也被推迟执行,统一管理很难实现。在发生火灾事故时相关负责人联系困难,建筑的整体安全水平都将受到牵连,对高层建筑火灾隐患消除十分不利。

2.3 缺乏消防安全意识

除了上述问题外,消防意识的弱化也会增加安全隐患,造成严重事故后果。一方面,高层建筑居住的人群对消防安全内容理解不深,对消防设备不知如何使用,甚至对物品是否易燃都无法作出判断和区分,即使知道是易燃易爆品也会抱有侥幸态度,这种消防意识的弱化很容易埋下安全隐患,诱发意外事件。另一方面,由于缺少统一管理和消防培训,人们缺乏基本自救意识与常规的消防安全知识,火灾发生后人群产生慌乱,不知如何正确逃生,导致人身安全受到侵害。

3.火灾防控的合理对策

3.1 规范消防安全责任

针对前文提到的问题,需要对消防责任进行规范和明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并积极推进高层建筑火灾防控,从源头消除隐患。在现实工作中,要合理划分安全责任,将责任和义务细化之后落实在个人身上,从而强化人员意识。物业公司要和业主共同承担消防责任,全方位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按照消防具体要求定期检查维修设施,做好消防设备的更换,保证消防设施的可靠性与可用性,并且在现实工作中做好记录,将有效数据整合形成完整的设施管理文件以供后续参考。现实中,如果一个建筑物是由多方共同管理的,则需要划分各自责任,确保相关设施得到及时维护和修复,从源头严防隐患发生,提高建筑安全性。另外,所有的安全通道需加强日常管理,禁止有障碍物,以便在发生意外时人员可以顺利疏散,避免伤亡和踩踏。

3.2 提高消防监控水平

结合现实经验可知,想要发挥出建筑物消防系统的功效,完善建筑物的功能,首先要有制度作为支撑,需要针对现有情况制定完整的防火设计和监控制度,打造健全的建筑消防体系。想要实现理想目标,在现实工作中需要进行定期培训强化消防意识并建立完整责任机制,每一个消防设施都有相应的责任人。同时,需加强消防设计,负责设计的人员需要参照建筑内部结构特点,对防火警报系统进行完善,同时设计自动喷淋设施,给高层建筑提供保障。在材料的使用上要加大监管力度,使用耐火防燃材料是最佳选择,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火灾发生,从源头减少火灾损失。除此之外在安全出口处,需要将相关标识贴好,一定要保证标识的正确性,安全通道的位置要显眼,强化用户对安全通道的印象,关键时刻要发挥作用。

与此同时,还要提升监控能力,打造火灾预警系统,通过多角度的监控及时发现火灾隐患,从源头将隐患控制住,降低火灾发生概率,缩小损失范围。实践证明,远程监控系统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帮助较大,通过实时监控可以掌握建筑物的全貌,了解建筑物使用情况。火灾发生时,可以及时提醒人群疏散,控制火灾蔓延,应用价值较高。另外,通过内部监控系统优化还可以将火灾范围缩小,找准起火位置给消防提供参考,帮助较快控制火势从而降低经济损失。针对老旧小区的高层建筑,要及时更新消防设施并对设施性能定期检查,做到消防系统全面升级,通过完善消防系统提高建筑物安全性将隐患合理消除。

3.3 加强设施的日常维护

针对高层建筑消防的复杂性需要时刻保持警醒,做好设施日常维护,只有这样才能在危急时刻发挥作用,保障生命财产安全。虽然一般情况下,消防设施使用的频率不高,只有遇到紧急火灾才会被使用到,但日常维护不容忽视,需要通过定期检查对消防设施性能进行鉴定,判断其可否正常使用或者是否存在老化等问题。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就要进行维护和更换。实践证明,如果不注意后期保养,在关键时刻,设施是较难发挥效用的,后果较为严重。基于这样的前提,需要委派专门人员定期进行检查,对消防设施保养、更换,确保消防设施性能稳定,可以在火灾防控中发挥作用。同时,还要重视消防泵的设置,必须达标,对消防栓的数量以及所在位置科学设计,确保实际消防能力。此外,喷水设施也要重视,检查是否可以正常喷水,安全防火门是否发挥作用等。在现实工作中,人员检查要细致、全面,避免遗漏,一旦发现设备损坏需要及时更换和维修并及时上报,最大限度保障消防系统能够应对突发情况。

3.4 强化消防意识

除了上述措施外还要想方设法强化消防意识,可以借助微信群等手段广泛传播消防知识,让人们对火灾防控提高重视,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消除火灾隐患。消防管理单位在这项工作中要起带头作用做好安全知识宣传,帮助人们熟悉火灾逃生注意事项以及全过程,定期进行消防演练。现实证明,这是非常必要的措施,可以让人们保持警惕。在此基础上,联合社区定期举办安全知识宣讲,通过宣讲的形式让人们掌握自救方法。现实生活中虽然火灾发生概率较小,但一旦发生其牵连面积将会非常广,并且给人们制造混乱和惊慌。基于此,现实中防范意识一定要具备,通过消防安全意识强化帮助人们躲避火灾风险。在实际演练中,千万不要儿戏,要让人们感受到火灾的威慑力和严重性,通过所学知识增强自救能力。在此基础上,组织人们有序撤离,在演练中积累经验,避免真实事件发生时人们过于慌乱从而发生踩踏事件,并且借助消防演练让人们更加熟悉通道环境和逃生路线,为真实撤离时节省时间,避免在突发状况时无法顺利找到安全通道的情况发生。

4.结论

综上所述,在城市化进程推动下,高层建筑数量日增,高层建筑防火变得相对困难,为了确保火灾防控效果,需要强化高层建筑防火措施,做好前期保障,提高防火逃生技能,最大限度减少火灾的破坏。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结合高层建筑特点与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安全规划,严格落实消防安全标准,在此基础上消除火灾危险。

猜你喜欢

火势消防设施隐患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建筑消防设施易被忽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建筑消防设施安全监督与检查
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检测问题研究
关于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与保养管理
火势造英雄
油也能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