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围护结构地下综合管廊中预制叠合结构的应用

2021-11-26王年近褚井龙陈博楠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1年8期
关键词:预制构件管廊围护结构

王年近 褚井龙 陈博楠

在以往的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施工中,基本上都是采用现浇施工工艺或者预制整体装配式施工工艺进行的。这种传统的施工技术中存在诸多弊端,难以满足有围护结构的地下综合管廊施工需求。

1.有围护结构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和预制叠合结构

1.1 地下综合管廊传统施工技术

在传统的有围护结构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最为常用的主要有两种技术,即现浇施工技术、预制整体装配式施工技术。但是在具体的施工中,现浇施工技术常常会受到场地限制、环境治理、交通管制等因素的制约,在施工中面临着施工难度大、施工工序繁多、施工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施工效率低下、工期紧张等现象。预制整体装配式施工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浇施工技术中存在的弊端,但却出现了生产成本高、生产模具用量大、构件体积大、运输限制、施工难度大、防水性能差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程施工的质量[1]。

1.2 预制叠合结构概述

伴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预制叠合结构已经开始在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中应用,并呈现出显著的优势。具体来说,与传统的施工工艺相比,预制叠合结构能够满足各种单仓、多仓的管廊施工要求。在施工时,开挖工程量相对比较小、施工工艺也更加简单,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并且施工完成之后,其结构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

预制叠合结构施工技术是在工程施工的设计阶段,将管廊的底板、侧板、顶板进行拆分,使其成为标准叠合板件,各板件在工厂内集中预制并运输到现场,之后对其进行组装,同时进行混凝土接缝浇筑,最后在管廊的四周粘贴防水卷材。

经过多个工程施工案例证明,通过预制叠合结构在有围护结构的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中应用,有效提升了工程的质量,极大地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具体体现在:与传统的施工技术相比,预制叠合结构的应用,至少减少了98%的模板工作量,也减少了施工现场中安装钢筋、模板和支撑体系的时间,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的工期;同时,与传统的施工技术和工艺相比,工程构件由于是通过工厂预制完成的,无论是密度还是防水性能都非常好,显著提升了工程施工的质量[2]。

2.有围护结构地下综合管廊中预制叠合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结合预制叠合结构施工技术的要求,在具体的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施工中,应遵循以下施工流程和施工要求进行。

2.1 安装准备工作

在施工开始之前,应做好充足的安装准备工作,依据设计好的工程图纸,对预制好的构件类型仔细地进行核对和确认,明确具体的安装位置,确保预制的构件与施工要求相一致。另外,还要对基槽的宽度进行测量,据此选择最佳的吊车型号。

2.2 测量放线

做好充足的安装准备工作之后,必须依据图纸上的相关要求,弹画出墙体的控制线。主要包括:墙体的左右控制线、内外墙的墙边控制线、墙体端头线、底板位置控制线等。完成上述工作后,需对墙体进行编号,以便于核对和施工。

2.3 底板吊装、钢筋铺设

在这一施工流程中应注意两个方面:(1)对砂浆进行分段铺设,并对底板进行吊装,在具体的施工中,为了防止砂浆出现过早硬化的现象,应保证砂浆铺设与底板吊装的时间不宜间隔过长;(2)在底板钢筋铺设之后,放置橡胶止水带。

2.4 墙板吊装

(1)严格按照施工图纸以及具体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进行墙板吊装。在起吊时,可采用两点起吊,且保持其垂直平稳,确保吊绳与水平的夹角在60°以上。起吊之后,应缓慢、小心地将其放到相应的位置上,确保位置精准。

(2)在对预制构件进行起吊的过程中,待到吊至500mm 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吊环的连接进行检查,确保无误之后,方可继续进行施工。在具体起吊时,应保持缓慢匀速,保证相关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预制构件的质量。

(3)当预制构件吊至距离安装面500mm 的时候应停止下降,对墙板的正反面进行核对。如果在核对的过程中发现不正确,应及时进行调整。当下落距离安装面5cm 时,应安排工人在预制贴隔墙板的两侧,采用手扶的方式对准位置线之后,再次缓慢地下降。

(4)吊装完成之后,借助斜支撑和底板预留环对其进行固定、校正。

2.5 钢筋绑扎

在侧墙与底板的连接处、叠合墙竖向节点的连接处,应严格按照施工的工艺要求进行钢筋绑扎。同时,在施工中还应保证钢筋绑扎的间距、钢筋绑扎的搭接,必须与施工要求和施工标准相符合。

2.6 顶板支撑搭设

在对叠合板进行安装之前,应设置一个竖向支撑,保持其间距为900mm~1500mm,将标高进行调整。同时,在竖向支撑顶端处,设置一个100mm×100mm 的水平木方、铝合金工字梁,并严格按照基准线进行叠合板的铺设施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对叠合板的位置和标高给予足够的关注。

2.7 叠合板吊装就位

(1)预制叠合板在进行起吊时,可采用钢梁的方式进行吊装。钢梁上构件的钢丝绳位置应位于叠合板吊装点的正上方,确保在具体进行吊装时能够朝着同一方向受力;同时,在进行吊装时为了方便叠合板就位,还应设置相应的牵引绳。

(2)预制叠合板在进行吊装时,吊点的位置应与设计图纸、预制构件标记的吊点相对应,避免在具体的吊装过程中随意更改吊点位置,以免影响具体的吊装施工。另外,还应保证吊点分布对称,以免在起吊的时候,因为吊点不对称导致受力不均匀,难以平稳吊装。

(3)在进行预制叠合板起吊时首先对其进行试吊,先将其吊到距离地面50cm,停止起吊,对其进行检查。主要包括钢梁、钢丝绳,确保构件的水平。试吊完成之后将预制叠合板吊至安装平台处。另外,在进行起吊时还应保证吊索的水平夹角在60°以上,钢丝绳的长度在3m 以上。

(4)预制叠合板起吊到指定位置时,待其距离指定点还有30cm时应略作停顿。相关施工人员必须将叠合板的方向进行调整,并对安装位置线进行对齐。在对齐之后方可缓慢地吊至具体的位置。

(5)预制叠合板在进行临时放置后,还应及时对其进行标高校核,依据施工标准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按照施工要求对其进行验收。待到验收合格之后,方可对现浇部位进行钢筋绑扎[3]。

2.8 混凝土浇筑和养护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选择抗渗混凝土,按照从一端向另一端的顺序先对底板进行浇筑,或者采用从中间向两端的方式进行浇筑;在对顶板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通常是采用从两端开始,即采用对称分层的方式对墙体进行浇筑;待到墙体浇筑完毕之后,可采用从一侧逐步推进的方式,对顶板进行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为了保证施工工程达到要求的设计强度,还应对其进行养护处理。在具体进行养护时,结合抗渗混凝土的特性,通常需要14d 以上的养护时间。

2.9 防水施工

在混凝土浇筑和养护完成之后,还应做好防水施工。具体来说,应结合工程的要求,选择针对性的防水材料,并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正确安装防水材料,以免出现偏位的现象。尤其是在采用橡胶止水条时,必须将其固定牢靠,以免影响防水、止水的效果。

2.10 施工质量要求

在有围护结构地下综合管廊预制叠合结构的具体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还应关注几个方面:

(1)在对预制构件进安装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上的要求进行,同时,在对预制构件进行拼装的时候,必须保证准确无误;

(2)在防水材料铺设的过程中,必须对每一个施工节点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尤其是在每一个施工段的分界处,应给予足够的关注,这是保证地下综合管廊不漏水的关键;

(3)混凝土在进行浇筑之前必须振捣密实,尤其是在分层浇筑的位置上,一旦振捣不够密实就会出现渗水的隐患,进而影响工程质量;

(4)预制构件混凝土在进行浇筑之前应预留孔洞、钢筋、其他埋件,确保预留的位置精准;

(5)在对预制构件进行拼装施工之前,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试验段,对其进行拼装试验,并依据具体的试验结果随时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4]。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有围护结构地下综合管廊预制叠合结构施工中,传统施工工艺和技术存在诸多问题,与当前的施工要求不相符。而预制叠合结构的出现有效解决了传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节省了施工时间、降低了施工成本、提升了工程质量,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猜你喜欢

预制构件管廊围护结构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浅谈深基坑咬合桩围护结构的施工技术
重力式门架围护结构在软土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
竹缠绕复合材料技术在市政管廊中的应用
轨顶风道预制构件力学性能加载试验研究
团队介绍
地铁基坑围护结构插入比优化研究
综合管廊排水系统设计
BIM技术在PC预制构件工厂建设和运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