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线精神的时代价值及其弘扬路径
2021-11-26李睿,张倩
李 睿, 张 倩
(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三线精神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我国在面临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下进行的三线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对新时代如何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作出了部署要求。2018年8月中宣部发文,将“三线精神”与“两弹一星”精神一起列为新时代大力弘扬的民族精神、奋斗精神[1]。三线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前30年”独立自主进行的一场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探索和实践,三线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等一脉相承,环环相扣,对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民族精神以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保护理念侧重于“重建筑”、“轻精神”,强调的是遗产的实体保护,却忽视了精神价值的挖掘,现有的政府规范性文件只提及了对实体建筑的保护,但对于工业遗产的精神价值并未明确和提及,“重建筑”、“轻精神”的保护理念就是历史的遗忘[2]。三线精神是三线建设留下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如何将三线精神挖掘、弘扬传承激发民族情感传承民族精神具有时代紧迫性和必要性。
1 三线精神的内涵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政策重心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三线建设以及与三线时期有关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三线工人引起学界和社会的关注。我国对三线精神的研究较晚,研究内容上,已有研究大多集中于对三线精神形成历史背景的探讨,认为三线精神形成并凝结于三线建设的实践。三线建设是基于现代中外历史上反侵略战争的经验[3]。但三线建设的首要原因是为了战备,其次是为了改变中国的产业布局和促进经济的长远发展[4],并将整个三线建设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考虑[5]。有关三线精神的内涵,学术界主要有以下观点:一是认为三线精神主要指“一切为了国家利益、一切服从国家需要”的军工报国精神[6]。二是认为三线精神指对人民、对祖国、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7]。三是认为三线精神指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的集体主义精神[8]。研究视角上,已有研究主要立足于经济、国防、党史等学科,从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研究较少。总体来说,尽管当前学界对三线精神已开展研究,但还存在不足,未能概括总结出三线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和总结,认为三线精神的内涵是:一是以艰苦创业为核心的勇于创新精神。面对建国初期一穷二白的经济状况,三线建设者凭借着专业的科学技术和创业创新精神研发军工产品,建造工厂和企业,取得了一系列国防尖端技术的重要突破,充分体现了建设者勇于创新精神。二是以开拓进取为标志的科学务实精神。三线建设时期,国家的物质条件较为落后,三线建设者放弃原本舒适的生活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自愿奔赴祖国的西北西南地区,在深山峡谷中共铸国之重器。三是以团结统一为特征的集体主义精神。三线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支持落后的内陆地区,各地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统筹协调积极配合,形成了全国范围的大团结大合作。三线建设是我国集体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典型事件和集体主义文化的鲜明体现,三线工人在工作岗位中奋勇争先、不断创造,充分发扬了集体主义的合作精神[9]。四是以无私奉献为根基的爱国主义精神。三线精神产生的根基在于三线建设者的爱国主义行为,其出发点是基于捍卫国家安全,在建设过程中塑造传播了三线精神。
2 三线精神的时代价值
三线建设虽已成为历史,但是三线精神的丰富内涵历久弥新,在新时代背景下依然熠熠生辉,是激励广大人民努力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支撑。
2.1 “三线精神”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线精神产生于“三线建设”的伟大实践,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将三线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不仅能发挥三线精神的育人价值,还能提高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通过对三线精神的学习,帮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有利于激发他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奉献与索取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把人生理想与祖国的富强振兴联系起来,把个人梦融入到中国梦的实现当中,为实现民族复兴和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成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要求我们要具有远大的理想,坚毅的品质,创新的知识和顽强的精神,这与三线精神蕴含的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核心价值休戚相关。2020年12月1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指出:各地高校要改革就业评价机制,将推送毕业生到西部、基层艰苦边远地区就业作为高校就业考核的重要内容[10]。三线建设是我国西部地区工业建设的伟大探索,以三线精神激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深化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理解,成为国家发展建设的栋梁之才。
2.2 “三线精神”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思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11]。三线精神是民族精神、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创业的自力更生精神、团结协作的互帮互助精神等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信仰追求、价值理念,与革命精神一脉相承,既包含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精神信仰,也发扬了中国精神公而忘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家国情怀,这种献生精神和阔达的胸怀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三线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根基,以党的领导为灵魂,以社会主义为导向,其传达的正确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休戚相关,能够帮助社会成员在心理上产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感归属感,从而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丰富的理论营养和鲜活素材。
2.3 “三线精神”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三线精神的形成,来源于优秀民族文化的滋养,传承于红色革命文化,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召唤和广大人民的家国情怀深度融合的结果,是特定时代背景下国家命运、时代需要和个人责任结合的价值共同体的文化表达[12]。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造的和谐、奉献、互助精神为三线精神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整个民族精神共同的核心价值,三线精神继承了党的红色革命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篇章的续写,是革命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继承和发展,是民族精神文化在特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化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根基的三线精神是民族精神传承的一脉源泉,与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都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瑰宝,作为我国特殊历史时期的“精神良方”,三线精神早已融入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成为亿万同胞追求幸福生活的力量之源[13]。三线精神具有时代生命力,是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2.4 “三线精神”是推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线建设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伟大实践。广大的三线建设者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表明了爱国爱党的信念和决心,不仅促进了国防工业的建设,而且大力推动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因三线建设创建的三线企业如东风集团、广汽集团等经过调整改造后也成为了服务国民经济的佼佼者。三线建设为我国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稳步前进。三线精神所蕴含的创业精神、奉献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国之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国品牌的打造具有重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的发展需要“双创”精神的引领,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三线精神所蕴含的创新创业精神是链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是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重要精神力量。
3 弘扬三线精神的主要路径
时代需要“三线精神”。2018年7月,中组部、中宣部联合印发《关于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通知》,明确要求“保护利用·三线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遗迹,挖掘有关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赋予爱国奋斗精神新的时代内涵,这是中央对三线建设的高度肯定,也是传承三线精神的重要契机[14]。
3.1 以高校思政理论课为阵地,宣讲三线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平台,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宣讲性和意识形态性,致力于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人[15],是促进三线精神继承发展的主要阵地。首先,推动三线精神进课堂,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嵌入“三线精神”板块,将其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内容中。系统地向学生介绍三线建设杰出人物的生平经历,讲述三线精神的形成背景和形成条件,尤以影响三线建设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经典教育,通过集中学习、纳入课堂的方式使大学生感受三线建设过程的艰辛和新老杰出三线人的贡献。其次,推动三线精神进实践教学。通过组织参观学习、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再现三线历史,回顾老一辈三线人的爱国奋斗史。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去三线故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调研,参观三线历史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通过开展讲座、举办展览等活动进行宣讲,帮助青年群体全面了解三线历史。
3.2 以地方文化场馆为窗口,传承三线精神
文化场馆是精神传承的集散地,可以提供可观可触的体验式现实载体。利用文化场馆的积极作用第一要增加三线精神文化场馆的数量,政府要加大场馆的建设力度,例如以三线建设为主题的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部分三线建设城市已经建立了三线旅游示范区,如四川三线精神体验区、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攀枝花三线历史博物馆,以地方文化场馆为窗口,向参观者展示三线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生活用具,以及相关的历史文物资料,如图片、书籍、文献等。把三线精神组织成可看、可读、可听、可观的实体,倾心打造三线建设精神“独创本”,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现三线精神、传承弘扬三线精神[16]。第二是要主题明确,丰富文化场馆的内涵建设,提升文化场馆的吸引力,将三线工业遗产与文化创意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精神文化品牌,使大众潜移默化的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让三线精神落地生根。
3.3 以互联网新媒体为平台,弘扬三线精神
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的广泛性、互动性为传扬三线精神提供了广阔空间。一方面可以利用电视、广播等社会传播媒介宣传介绍三线人物和故事,加强文艺精品、影视剧的创作,在重要时段播放三线建设的纪录片、影视作品、歌曲以及感人故事等,重点对三线建设的典型事迹和英雄人物进行大力报道和宣传,树立时代榜样,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典型示范的宣传模式,使“三线精神”家喻户晓。另一方面建设三线精神的专题网站,在网站首页、重要版面等推出“三线精神”的特别报道,对三线精神进行系统解读。此外,把握“互联网+”的发展机遇,推动“互联网+特色旅游业+三线”、“互联网+文化产业+三线”等特色产业与三线历史相结合。如三线城市攀枝花将城市特色产业与三线文化结合,营造互联网发展的良好环境,打造了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在传扬三线精神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例如,三线建设城市六盘水,以三线建设为城市的新发展理念,借助三线精神的引导作用建立了多元化的产业发展平台,将精神文化融入到社会成员的奋斗意识中,共同为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出谋划策,在实践中传承了三线精神。
4 结束语
三线精神诠释了保家卫国、无私奉献的革命文化,发扬了坚定理想、团结统一的革命传统,彰显了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革命精神与品格,反映了老一辈三线建设者舍小家为大家,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的爱国主义情怀。三线精神的弘扬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其历久弥新的传承价值和时代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动力支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抓住时代发展机遇,做三线精神的践行者、传承者、弘扬者,创新载体平台,续写爱国故事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