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柏西文及其墓葬
2021-11-26■张玲
■ 张 玲
记得有次登昆明西山,无意间看到盘山公路旁有一个“柏西文墓”标示牌。好奇就百度了一下,搜索到一些有关柏西文的记载。后来,又在馆藏档案数据库中进行了检索,又发现了几份相关的历史文档。网络上的介绍和档案上的记载相互补充,大概了解了柏西文先生其人其事及安葬昆明西山的情形。
一、柏西文其人其事
柏西文,英文译名西蒙丹·尼尔·柏利(1866 或1864- 1940),中文名柏励、柏西文或柏希文。生于中国广州,其父是法国人,为法国驻广州领事,母亲是中国广东人。8 岁时柏西文被送到英国学习英文、德文、拉丁文,以及史、地、数、理、医学、音乐等科目。据说,柏西文学业勤奋努力,品学兼优,而且颇具音乐天分,钢琴弹得极好。学成回到中国后柏西文投身商界,做出了不俗的成绩,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柏西文志不在商界。后来柏西文在广西结识了任职广西新军参谋官的蔡锷,并在他46 或48 岁时应蔡锷之邀来到云南,任蔡锷军政府的幕僚,撰写文稿,支持护国起义。之后,柏西文以自己的下半生投身云南教育,特别是英语教育事业,直至74 或76 岁时逝于其参与创办的达文学校任上。据说,柏西文终生未娶,极力钻研学术,把人生的下半程奉献于民国时期云南的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英语人才,成为近代云南地区著名的英语教育家,为近代云南的英语教育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在云南省档案馆馆藏民国档案中,对柏西文在民国时期开创云南英语教育及所做出的贡献有相关的历史记载。
在民国教育厅全宗内有关“云南英语学会概况”中介绍:“民国之初,云南渐起于科学之讲求,因感觉研究科学及出外留学,实有学习英文之必要;民国四年(1915)三月在滇江苏人钱方轼,法人柏希文等乃创设‘英语学会’……于会中附设英文夜班,招收学生二百余人,专课英文。其时教员如钱氏、柏氏,均系英美大学毕业,故颇著成绩。民国十一年(1922)学生达八百余人,留港者八人,极一时之盛……民国十七年(1928)后,乃改今私立达文英语专修学校,仍由柏希文氏主持……英语学会,为本省最初研究外国文字之学术团体。其附设之英文夜班,实为在省各界人士及各校学生专修或补习英文之唯一地点……”
在云南省政府秘书处全宗内,有一份民国十年(1921)十月时任实业厅长华封祝向总司令官顾品珍推荐柏西文任省署教育顾问官的函,也记载了柏西文及创办英语学会相关情况。该文档写道:“总司令官钧鉴,窃维国家人才之盛,全恃教育以为衡,而教育之进步,又以教授德良且具有热心者以为断。有柏希文君者,其父为粤人,母为法人(此处值得考察),品优学粹,并通晓中英法德俄日诸国语言,自光复后在省创设英语学会,于教授普通学科外,特重英文,莘莘学子毕业多班,近来入会肄业者,多至六七百人,省署迭年考送留学欧美或考送外省、外国各学校学生,以该会取列者,居大多数,成绩之良,于斯可见,该会成立以来,既未经政府若何之补助,而所需经费概由柏员及会员等筹措,并自将所得薪脩办会务,尤属难能。今钧座廑念教育,若柏员者对于滇省青年学子教育前途,裨益实非浅鲜,不妨藉材异地,兼收并蓄,当有补裨。封祝为荐贤起见,知而不言,有辜殊遇,拟请聘该柏员为钧部或省署教育顾问官以彰劳勋,并于教育计划,得以不时贡献,用备采择,是否有当,谨肃呈,即祈钧裁,敬叩勋安。”
柏西文曾被聘为云南大学英文教授。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陆大学人事档案教职员工卷有以下文字记载:“柏教授西文龚讲师自知,在本大学任教以来,业经四载,热心教务,实属难得,由本学期起均着改聘为专任教授及讲师……这份公文时间为民国十五年(1926)八月二十四日,落款为时任东陆大学校长董泽,同时还附有分别送达柏西文和龚自知知照的函。从此份文档可以推算出柏西文任教东陆大学的时间从民国十一年(1922)左右开始。”
有关柏西文在昆明从事英文教育的具体情形,云南省档案馆馆藏民国三十年(1941)一月时任省教育厅厅长龚自知呈省政府主席龙云的一份公文有详细记载,此份公文为转呈公民马崇六、李国清、郑一斋等联名呈,其中写道:“兹有柏西文先生,自民国二年(1913)来滇创办英语学会,尽瘁教育,扶掖青年,生活则斗室蜗居,仅蔽风雨,教学则废寝忘食,无问冬夏,凡二十有八年,盖始终如一,日以其薪金收入扶助贫苦学生,资之膏火,赠以书籍,自奉则蔬食一瓢,犹以为奢,赠书则倾囊千金尚惜其少……二十八年以来所培植之学生毕业于国内外大学专门学校及各高初中学校者不知凡几,男女学生任职于大中小学及军政交通医药邮政工厂机关者更指不胜屈,皆受其人格之感召具服务社会之精神……”可见柏西文对学生的教育是热心至极、倾其所有、不求回报的,民国年间创办学校近三十年对云南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对柏西文个人学识,对社会做出的其他方面的贡献以及病逝的相关情况这篇历史文档继续写道:而先生少年英特已具文艺之天才,老而弥笃博览古今之名著,好学深思博闻强记,精研文学巨著,剖及毫厘,分析世界政局如谱家乘,举凡历史文哲政治经济之书无所不读,而绘画音乐尤其余技,十年以前以其所爱之钢琴赠送美术学校,于是人间广陵顿成天上绝响,更专心致志努力教育,晨昏不问,空乏靡恤。对于社会教育尽力尤多,指导电影企业为之翻译,取舍思藉科学利器,提高文化水准,平民沾其教泽,妇孺称为先生,犹为达文学校学生讲述世界局势,论轴心国家基础之薄弱,论日本经济能力之枯竭,对抗战胜利抱最大之信心,对现代青年给无限之鼓舞,不幸劳苦过度致成不治之疾,本年(应为民国二十九年)(1940)十二月二十八日上午七时在达文学校逝世。由此可见,柏西文先生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英文,还有科学知识、音乐、时势教育等等方面,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塑造。
二、柏西文墓及公葬情形
柏西文病逝后,引发云南社会各界追思,前述呈文中记述:“凡几门知交哀恸无已!在柏先生,刻苦一生,贡献甚多已无遗憾。而公民等,本崇德报功之义理,宜呈请政府予以旌扬,以彰潜德而示来兹。恳祈钧厅鉴核,分别转呈教育部、省政府转呈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并祈就西山名胜区域指定地点特许公葬,不胜迫切待命之至。而时任云南省教育厅长龚自知在转呈该呈文给省政府主席龙云时写道:据此,查粤人柏西文民国二年来滇,创设学会,传授英语,迄今二十余年,孜孜不倦,成就特多。其服务精神,始终不懈,老而弥笃。至其人格操行,尤属特立独行,清高绝俗。对于学问青年,不特循循善诱,言教身教,尤能奖励寒酸,推食解衣。综其生平,服务社会,尽瘁教育;树私人讲学风气,言行属士林楷模。拟请准如该公民等所请,由钧府特颁令典,准予公葬,并由省府拨发新币壹万元,委派马崇六、李国清、郑一斋三人为公葬委员,饬就西山选定墓地。并恳准予转咨教育部查核褒扬,用示眷念宿儒之意……”
省政府接报后,龙云批示:“呈悉,当即提经本府三十年一月十日第七百四十一次会议议决:查柏西文生前在本省教育上颇多贡献,一旦病殁,深堪悼惜,除咨教育部查核酌予褒扬外,并准葬于西山太华公园附近,令市府择定相当地点一面由财厅发给丧葬费新币五千元以示轸念。而教育部部长陈立夫咨复:查该柏西文生前热心讲学,掖导青年,功在社会,殊堪嘉尚,准咨前由,相应咨复,即希查照,并转饬知照为荷。”
另外,馆藏档案还有昆明市政府遵省政府令,派员与柏西文治丧代表李镜华、马崇六前往西山会同公园管理僧人安定、碧潭等选定墓地的过程,以及省政府指令昆明市政府:“准予选择太华公园墓地六十方丈公葬柏西文先生……”等相关记载。
值得一提的是,在“360 百科”的“聂耳”条目中介绍,1925年聂耳小学毕业,考入云南第一联合中学,其间,每晚参加由法籍教师柏希文所开办的英语学会,进行英语补习,并向柏希文学习音乐基础理论和钢琴弹奏。而2006年12月13日的生活新报刊登了柏西文在昆明筹办“英语学会”一文,披露了柏西文先生免费招收聂守信(人民音乐家聂耳原名)为学生,指导少年聂耳学习英语并教授乐理知识并教会他弹钢琴。而另据相关研究,柏西文于1927年把《国际歌》的乐谱第一次带到了云南。
阅读上述文字记载,不禁对这位在民国年间以自己的下半生无私奉献于云南教育事业的外籍人士感佩良多!柏西文当年由民国政府表彰并公葬于西山。现在墓旁还有徐嘉瑞、李国清所撰“柏西文先生墓志铭”沙石碑一通,上面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了,而我馆馆藏档案的相关记载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1986年,柏西文墓被西山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天,我们在漫步西山森林公园的时候,也不妨去拜谒一下这位值得敬佩的历史老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