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焦作市煤炭文化开发与产业化发展探析

2021-11-26闫俊凤

关键词:焦作煤炭煤矿

闫俊凤

(河南理工大学 应急管理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以煤炭为支柱产业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使这类城市不可避免地遭遇了单一产业结构带来的发展瓶颈。2008—2011年,国家分三批确定的69个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中,煤炭城市占37座。河南省焦作市,则是第一批被确定的12座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这个上百年来“因煤而兴、又因煤而盛”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伴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不可挽回地失去了其支柱产业,也自然而然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如何在困境中找出新的发展方向,使曾一度依赖煤炭而生存的焦作市华丽转身,似乎是一个时代课题。

众所周知,煤炭资源会随着开采的时间加长而逐渐枯竭,但在开采过程中形成的煤炭文化却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丰厚,并历久弥新。于是,在探究焦作城市发展转型的战略背景下,调整产业结构,实施文化驱动,以煤炭文化代替煤炭开采作为焦作市的经济增长方式之一,不仅有利于促进焦作地区经济发展,而且对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焦作地区的煤炭文化

在国家地理版图上,焦作市位于河南省的西北部,北依太行与山西省接壤,南临黄河,地处我国南北交汇点、东西结合部,自古就是战略要地,也是当今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六个重要支柱城市之一,是中原城市群和河南米字形高铁网的重要节点城市。在国家经济版图上,焦作地区矿产资源品种较多,储量较大,质量较好,经过普查的矿产资源有40余种,占河南省已发现矿种的1/4。特殊的地貌空间赋予了焦作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纵观古今,人们发现、开发和利用煤炭的历史源远流长。焦作则是中国发现、开采和利用煤炭最早的地区之一[1]。回首焦作地区煤炭的开发和利用历程,深邃的历史时空在馈赠该地区丰厚的煤层时,也孕育了丰富的煤炭文化。

煤炭文化是人类在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精神财富总和,是以煤为载体的文化,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地域文化和行业文化相互融合的必然产物[2]。“焦作煤炭文化”即指在焦作矿区及周边形成的与煤炭开发利用密切相关的文化,其实质为生活在焦作地区的人民在漫长的煤炭开发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生产实践文化。

史书记载,焦作地区“土薄石厚,中富煤炭,质精良。沿山居民,以采掘为业,千百年穿井数十,工人累百千,辘轳上下,人畜转输,手工时代,斯为巨业”[3]。焦作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唐末宋初,焦作地区的煤炭已成为手工作坊的上等燃料;明清时期,焦作地区土法开采的小煤窑已是星罗棋布,煤炭开采已初具规模;晚清时期,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和西方蒸汽动力技术传入中国,中国煤炭开发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焦作地区也不例外,煤炭资源逐渐成为近代城市——焦作形成的推动因素;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福公司和民族资产阶级加大开采量,加之道清铁路的修建,使焦作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主要产煤区之一,煤炭资源也成为近代焦作形成过程中的基本元素。伴随着煤炭资源开采的历史推进,开采必需的人、财、物以及为满足采煤人员的衣、食、住、行而构建的空间,形成了以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为中心的“场”和“域”,正是在这样的“场”和“域”中,生生不息地衍生着内涵丰富、优势鲜明的焦作煤炭文化。

二、焦作煤炭文化的比较优势

焦作煤炭资源开采历史悠久,开采过程中所形成的煤炭文化也历久弥新,越来越丰厚。尤其到了近代,外国资本(英国福公司)的入侵,打破了焦作地区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模式。随着福公司掠夺程度的加深,当地士绅、商人以及广大矿工渐渐觉醒,自觉地走上了保护矿权的抗争之路。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焦作煤矿工人从自发的经济斗争转向政治斗争,登上了中国革命的政治舞台。所有这些发生在焦作大地上的人、物、事,皆因煤而生,因而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汇成了如下独具特色的焦作煤炭文化。

第一,历史遗存众多。从19世纪末英国福公司在焦作获得采煤权开始,焦作地区的煤矿开采持续不断,有李封、王封、李河等较大型矿井和20多个小煤窑,历经百年风雨的煤矿,除残留的废弃矿井外,也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如:由英国福公司总董哲美森在焦作下白作村建立的“哲美森厂”(汉译为“泽煤盛厂”),新中国成立后改建为神华机械厂,其刻有“1905泽煤盛厂”的井台基石至今仍保存尚好。福公司在开采焦作地区煤炭资源的同时,还兴办了学校,开设了钱庄等。创建于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是我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其实验室和工程馆仍完好地屹立在焦作市解放中路的河南理工大学校园内,焦作路矿学堂旧址的存在不仅印证着焦作是中国近代煤炭高等教育的发源地,也向世人昭示着焦作是我国近代采矿、冶金和铁路等方面专门人才的摇篮。建于1919年的英国福公司钱庄,旧址位于焦作市区新华北街东侧市蔬菜副食品公司院内,现存中厅、后院主楼及左右配楼,面积614平方米,保存尚好。该建筑采用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是我国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近代优秀建筑之一,钱庄旧址至今仍是近代焦作市金融业发展的代表和缩影。此外,还修建了铁路,附设修理厂、电厂、医院等等,如今,这些历史遗存犹如散落人间的玛瑙,点缀在焦作市区的大街小巷,无言地述说着焦作因煤炭而兴的历史故事。

第二,名人效应突出。焦作地区因富含煤炭这一矿产资源而被推上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舞台。从1868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首次在太行山进行地质勘查,到意大利人罗沙弟在山西和河南一带的勘探矿产活动,再到英国福公司投资建矿,焦作地区的大地上就上演着掠夺与反掠夺、剥削与反剥削的斗争。从晚清到民国,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面对资源流失和国土沦丧,一大批实业界名流、政界要人时而拍案而起,时而运筹帷幄,表现了大无畏的民族气节,捍卫了民族尊严。杜严(1875—1938),字友梅,清化镇二街人,卓有成效的爱国实业家。率众组成保矿会,开展反对英帝国主义侵略、收回矿权的斗争。靳法蕙(1844—1917),字香谷,焦作市东王封村人,晚清河南最大的民族工商业家。为保护矿权,反对官方控制,联合王敬芳(曾担任中原煤矿公司和福中公司的经理,河南福中矿务学校的主要创办人)和胡汝麟(曾任河南高等学堂教务长,兼河南省谘议局书记长,矿务会副会长)等实业家,把中州、明德和豫泰三公司合为中原公司,与福公司展开竞争,迫使福公司修改了部分不平等条约,反对官方控制,引进先进设备,极大地推进了民族工业的向前发展;为传播科学文明,以科教救国,复办矿务学堂。翁文灏,中国最早期的地质学家,于1934年被任命为中福煤矿公司整理专员,同年12月,翁文灏到焦作任职,负责整理中福矿务。1935年,翁文灏升任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长后,“工矿泰斗”孙越崎继任整理专员,同时出任中福公司总经理,并任焦作工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前身)常务校董。在任期间积极推广输煤管道技术,改革煤炭管理体制,大力培养矿冶人才。

第三,产业工人摇篮。随着采煤规模的不断扩大,煤矿工人的数量也在逐步增加。鼎盛时期,矿工队伍达2万多人,大多是来自焦作矿区及周边矿区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以及道清铁路沿线的闲散人员。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现代工业开采技术的发展,焦作地区的煤矿工人形成了中原地区最庞大的产业工人群。据统计,辛亥革命前,焦作煤矿有8 400多名工人;福中总公司成立后,煤矿工人队伍突破10 000人;1925年前后,“焦作煤矿已有工人20 200人,其中福公司9 000人,中原公司11 200人”[4]。这些产业工人分布在煤炭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各工作流程上,工种众多,有工作条件较差的井工和选煤工,也有工作条件相对稳定的机工、土木工和杂工等,他们不仅受资本家的剥削,也受包工头的克扣。他们同全国各地的产业工人一样,受剥削和压迫最重,生活待遇最差。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焦作煤炭工人作为一支庞大的工人队伍,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自觉地融入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工人运动中。新中国成立后,焦作煤矿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展聚集了大批的产业工人,他们不怕脏、不怕累,在焦作煤矿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焦作煤炭文化的人文精神

煤炭资源构成了焦作城市发展的主导,煤炭文化构成了近代焦作文化的主流。无数产业工人和民族志士的勇于抗争、开拓创新、自强自立的精神历久弥新。

(一)特别能战斗的抗争精神

焦作煤矿是孕育无产阶级工人队伍的重要沃土,焦作煤矿工人运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20年代,面对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作为中国工人阶级成长摇篮之一的焦作煤矿,自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民族尊严,进行了旷日持久、英勇不屈的斗争。1925年7月9日,为声援“五卅”运动,共产党员罗思危等人组织带领焦作煤矿工人发动了闻名中外的反帝大罢工,沉重打击了英帝国主义在焦作的统治。毛泽东同志曾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盛赞焦作煤矿罢工等工业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力量,称赞焦作等地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5]。1933年,王封、李封矿的矿工们组织开展了“五一二”罢工,以反抗英商福公司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取得了胜利。抗日战争时期,他们组建了“焦作煤矿工人纠察队”与敌人展开斗争,表现出伟大的战斗力量。

抗日战争爆发初期,时任中福公司总经理的孙越崎,率领焦作煤矿工人,历经艰辛,长途跋涉千余里,完成了转移壮举,抢运了4 000多吨设备器材,转移了千余名技术骨干,在四川合资改造创立了天府、嘉阳、石燕、威远4座煤矿,保证了战时大后方上千家企业的能源供给[6]。焦作煤矿在抗战初期将技术人员和设备迁至重庆大后方,利用现代化采煤技术和设备改变了四川地区煤炭生产的落后面貌,为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焦作煤矿工人矢志报国,心系民族危亡,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组织两次煤矿大转移,配合主力部队开展武装斗争,用生命与鲜血捍卫民族尊严,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可以说,焦作煤矿发展史就是一部焦作矿工的战斗史、抗争史,正是焦作矿工的坚强不屈孕育了焦作城市的红色基因。

(二)不拘一隅的创新精神

为了侵占更多资源,英商福公司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英帝国主义对焦作煤炭资源的疯狂掠夺,激发了焦作民族工业求存图强的决心,一些士绅和商人纷纷成立公司,投资煤矿业,一改之前土法采煤的方式和手段。如1914年,为抵制英商福公司的煤炭垄断局面,由当地民族人士集资组建中原煤矿公司,聘请技术人员,增添机器设备,蒸汽机、电力、水泵等世界先进技术和采煤工艺,汽轮机、发电机、锅炉、绞车等制造精良的机械设备被引入矿山,焦作成为机械生产的新式煤矿。在改进生产管理的同时,又积极改革营销管理。为适应用户需要,焦作煤矿专派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用户烧煤炉的改进,到主要销煤地点作实地试验,改善筛选设备,增加煤的品种和分类煤价,在煤价、运输、产销经营管理等方面都有较大改善。与此同时,还通过扩充资本、添置设备等手段扩大开采面积、开发新矿井,从而扩大企业规模;通过建立发电厂、铁路、学校等附属企业,来支持煤矿的生产和人才需求。

(三)崇文重教的好学力行精神

焦作近代煤炭工业的繁荣发展带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从1909年到1938年,中原公司和福公司设置了培养采煤、冶金、铁路等人才的高等学府——焦作路矿学堂,设置了高级中学、矿区小学共计30余所,规模较大的有6所,矿区教育网络基本形成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当时河南煤矿自办中小学最多的矿区[7]。其中意义深远的当属焦作路矿学堂,它既是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也是河南省建立最早的一所高等学府。当时设两科四系,即采矿科的采矿系、冶金系,土木工程科的路工桥梁系、水利系。张仲鲁在1923—1926年任校长期间参考美国大学的矿业课程改革了课程设置,把采矿、冶金、地质、土木、机电等课程全部安排为教学内容;聘请留美矿业教授,提倡体育锻炼。张清涟在1933—1937年任校长期间,建立了工程馆、实验室,购置图书,聘请名师到校任教、讲学,开展军事训练和体育锻炼,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这些都为我国教育事业、煤炭工业的发展和焦作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四、焦作煤炭文化产业化的发展路径

文化的产业化是把文化打造成一种产业,从而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并推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这一过程实质就是开发文化资源、挖掘文化资源价值的过程。具体到焦作煤炭文化资源来说,就是利用长期积累的煤炭文化价值,发挥其永不磨灭的人文精神这一优势,开拓一条具有焦作特点的渐进转型之路,这是一条具有区域特色又体现行业特色的焦作煤炭文化特色之路,这不仅是焦作实现城市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焦作城市开展文化旅游的一个经济增长点。成功实现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需要以文化资源为基础,以文化产品为关键环节,以文化生产规模化为效益,进行科学规划系统开发,建设载体创意开发,借助优势整合开发,以推动文化资源真正转化为文化产品。

(一)科学规划,系统开发

城市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成功基石在于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焦作煤炭文化资源开发应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以城市发展的基本格局为依托,统筹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首先,应做好顶层设计。把煤炭文化资源的开发提高到焦作市转型发展的战略高度,纳入焦作市中长期发展规划,充分体现煤炭文化资源在焦作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其次,是找准着力点。以文化资源内涵为着力点,深入挖掘煤炭文化的价值,从而打造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品牌。最后,是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多方调研、充分论证,制定详实、周密的实施方案和推进措施,有目标、分阶段、有步骤地向前推进,着力把焦作这一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打造成全国煤炭文化开发传承的示范区和煤炭文化交流中心。

文化资源的系统开发对于区域发展同样重要。要把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作为一个系统,将系统内各种文化资源通过联系、渗透、互补、重组综合起来,形成合理的结构,实现整体优化、协调发展,发挥整体的最大功能[8]。落实到具体的策略设计上,焦作煤炭资源文化开发应从发掘其时代精神和现代价值入手,融历史遗存、历史名人、产业工人革命精神和广泛的社会影响于城市发展的整体格局中,加强对煤炭文化的策划、推介、包装、整合、招商,扩大文化吸引力,突显文化的经济效益,逐步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

(二)建设载体,创意开发

创新是文化资源产业的灵魂和生命,是推动文化资源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资源开发重在内容上有载体有创意。就焦作煤炭文化资源开发而言,创造性地设计煤炭文化资源的利用方式,是挖掘其内涵、保护其价值的有效途径。依托相应的载体,通过其价值体现,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是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最终目的。

一是注重对煤炭历史文化遗产、煤炭工业遗址的保护性开发。焦作煤炭工业遗存包括大石井台、井架、电厂、修理厂、锅炉房、办公用房、钱庄和为煤炭行业培养无数人才的焦作路矿学堂等遗存,这些煤炭生产、电力供应、机械维修等工业遗存,是国内少见且完整的。应当以此为重点,找准定位,既要保护历史文脉,更要突出焦作特色,唤醒城市记忆,加大保护性开发力度,发掘并弘扬焦作煤炭文化。

二是加强煤文化博物馆的建设。利用焦作煤矿废弃的矿井和工业遗产,扩大建设煤文化博物馆,将英商福公司遗留下来的老设备、老厂房、老物件进行整合,广泛收集历史遗存或仿制各个时代的藏品,同时借助档案史料的记载追述福公司时期的历史文化,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通过音像、图片、实景等多种形式,复原、再现当时的情景,建设集“声像、动感、实物”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博物馆,充分展现焦作煤炭发展的历史脉络。把焦作煤文化博物馆打造成中原地区首座具有全国影响力、以煤炭工业为主题、工业遗产保护与创新开发的文化地标。

三是开展文化创意服务,吸引游客并满足游客探险心理。在创意内容设计上,定位以煤炭为主题的工业旅游、矿井体验、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和国际会议,打造煤炭文化体验区。采用5D高科技手段,融科幻、VR体验功能于一体,在矿井内部采用图像、激光、声效等电子技术,模拟煤矿矿井的环境,生动展示井下采煤的全过程,铺设通往矿井底部的游览火车,让游客亲身感受和体验煤矿井内的真实场景。

(三)借助优势,整合开发

规划焦作市煤炭文化资源开发,应坚持焦作市整体发展“一盘棋”思想。把焦作市包括县区各地的自然风光、文物景点和历史遗迹等进行综合规划,整合开发,建设以煤炭文化、多元文化、商业、艺术、建筑、人文环境为一体的全域旅游,形成规模和体系,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成化水平,提升城市发展的综合竞争力。

实施过程中,应借助焦作市全域文化资源的优势,加大整合力度,全域发展,建设中原城市群和豫晋交界地区的目的地旅游城市。挖掘各类产业的文化内涵,通过线路策划、包装和内容整合,让一个个零散的产业文化资源(景区)能够“串”起来,形成项链模式“活”起来,从而实现打造产业与文化融合发展的特色旅游文化品牌[9]。围绕建设“焦作煤炭旅游文化街区”这一理念,以观光体验的小火车线路为主线,合理部署煤文化博物馆为中心,钱庄、路矿学堂、煤矿矿井体验基地等重要节点;加强弘扬和传承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的革命精神,把以煤文化博物馆为主的特色街区打造成面向全省、全国的革命教育基地与民族煤炭工业史教育基地,发展特色的煤炭文化旅游新业态,打造独特的旅游文化名片;整合优势要素,打造太行山自然遗产和以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高端旅游品牌,带动煤炭文化资源开发;聚合多维空间,重点建设焦作南太行旅游度假区和太极-黄河旅游度假区,特别是焦作北山煤矿矿井遗留众多,要统筹规划,高定位地建设国家矿山公园,对煤炭文化旅游起到辐射与带动作用;融合多元产业,重点做好以云台山、黄河湿地等自然风景为主题的山水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太极、怀药为主题的健体养生旅游,嘉应观、怀府古城、山阳故城、古县古村、古遗址、名人及近代煤炭工业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和业态开发;统合多级区域,重点建设以焦博武修城市联合体的旅游文化长廊,构建特色街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示范点相结合的旅游城乡体系,以文化旅游融合推动焦作多元化发展。

具有独特区位优势的焦作煤炭文化产业,在打造自身竞争优势的同时,应与中原经济区和文化产业相链接、相呼应,构建“特色化+专业化”的旅游框架体系,积极拓展旅游市场,提升区域旅游经济竞争力。这种思路下的焦作煤炭文化产业化,不仅能发掘煤城历史,传播煤炭文化,打造煤城品牌,带动整个旅游大格局的形成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能进一步增强市民对煤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五、结 语

城市因资源而发展,城市因文化而有内涵,文化因传承而创新,因创新而具影响力[10]。在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当今,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纷纷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找寻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助推城市转型。河南省焦作市突破思维惯性,以文化为抓手,深入发掘当地煤炭文化资源,思考并探索其产业化发展的路径,科学规划煤炭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使焦作这座煤城实现从“黑色印象”到“文化主题”的转型发展,既可凝聚文化资本优势又能塑造和提升焦作城市的整体形象,同时更能促进焦作煤炭文化品牌与煤化工产业的最佳结合,推动煤炭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使焦作市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焦作煤炭煤矿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对灵新煤矿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探索和思考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地方立法:助力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
红色警报——煤炭
开启焦作民主法治建设新篇章
浅谈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焦作太极拳文化产业发展调查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