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程总承包模式探讨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要点

2021-11-26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1年2期
关键词:承包商业主成本

1.EPC 总承包模式的概念与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与政策的进一步发展与变化,工程项目的用途综合性越来越强、密集性也越来越高,很多工程项目开始采用EPC 总承包模式来进行建设。这种承包模式通常指的是建筑工程交由总承包商来进行负责,这期间,对于承包工程的图纸、施工、预算以及试运行等全权由总承包商负责,业主不再参与其中,工程试运行合格,无任何问题后,将施工实体交由业主,行业内将这种模式其称之为交钥匙工程[1]。EPC 总承包工程与传统的总承包模式相比较,避免了图纸单位、施工单位等责任不清、权利不明的问题,管理内容也变得简单,只需要对总承包商进行监管,业主的管理工作和成本都会大大降低。再者,EPC 总承包模式中,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可以同时展开,采购环节可以依照施工进度提起进行,这样施工方案就可以得到更合理的设计和变动,施工技术准备也会更充分,工程用时缩短,工程质量也会得到基础保障。当然,无论是哪种承包模式,设计阶段的成本都居高不下,因此总承包商会通过设计比优的方式来确定最终选用的设计方案,以此实现利益最大化。

2.EPC 总承包模式发展现状

2.1 行业管理体系不完善

作为无论组织、管理还是监管体系都较为完善的总承包商模式,EPC 总承包模式由于采用时间短,在管理体系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不足,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岗位分工与职责、规章制度以及作业指导文件和规范等都不够完善,甚至有些EPC 总承包商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选用的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等自身也存在极为严重的管理问题,很多方面的管理依旧采用最传统的方法进行,对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也不够熟练,无论工程建设的造价、用时以及合同等模块的管理与别的行业都存在很大差距。很多时候所选择的委托建造团队专业化水平不足,各个环节之间的管理与衔接存在很大问题。更有甚者,部分业主会与EPC 总承包商进行工程建设共同管理,代替EPC 总承包行使部分权利,却并不承担与之相对应的责任,EPC 总承包商也是通过指定的方式来选择,使得行业内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作用微乎其微,这种承包模式的优点也就得不到更充分的发挥。

2.2 内部管理不完善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每个行业内都有属于自己的基础建设队伍,行业之间存在严重的行业垄断与部门分割现象,这就导致总承包模式的实施与完善受到极大的阻力,这种承包模式甚至被称为“扒皮”模式,被业主普遍认为这种模式下的管理费用是使用费用与管理费的结合,总承包公司自然在社会中的口碑不言而喻。在这样错误认知的影响下,我国EPC 总承包模式的完善与发展就受到很大的制约。而且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特殊,业主也是分门别类,建设项目与要求本质上就不同,EPC 总承包商对于各类法令文件的解读自然也不尽相同,与之相对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也比较多元化,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EPC 总承包商的管理难度。

2.3 认知不够

业主与EPC 总承包商之间的主顾关系让EPC 总承包商在项目建设中缺乏主动性,项目进行中存在诸多问题却无法进行高效率的管理,而且自身对项目内每一部分内容的了解和认知都极为欠缺,却出现不断提高设计要求、改变工程数量或支出重复以及取巧等现象,管理过程中与别的部门产生矛盾,这样工程施工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工程的施工质量也难以保障。

2.4 施工管理中问题频发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大融合的趋势越发明显,工程总承包的范围和数量不断增加,但是与工程承包后的实施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备,导致我国现阶段的工程建设行业混乱不已,施工中出现问题时往往无法可依,事件处理就会缺失公正严肃,这对于我国EPC 总承包模式的完善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2.5 专业人才不足

竞争是现代化经济体制下企业存在与发展的唯一途径,对于高层建筑行业也一样,因此,EPC 总承包模式的进步与发展不仅需要能够实现承包预算、竞标等重要项目的高素质人才,也需要能够有效地进行项目管理与实施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更离不开能够进行工程造价预算和工程正常运作的财会人员,而目前这些人才的市场缺口却是极大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EPC 总承包模式的进步与发展。

3.EPC 总承包模式的成本控制办法

3.1 重视对涉及部门的管理

虽然很多总承包商具备一定的设计资质,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承包商是不具备的,这些不具备设计资质的承包商通过别的途径与方法选择设计单位或设计公司。有设计资质只能作为承包商选择该单位或公司的基础条件,其还应该重视设计公司或单位的综合水平,这样也能够充分保证设计方案的质量,如有问题也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这样避免大量返工或别的问题,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项目支出的成本。当然,很多设计单位与总承包商之间还会存在交流沟通等方面的问题,鉴于此,为了控制设计成本,承包商一方面在与设计单位或公司签订合同时要做到严谨,通过合同来实现对其约束。另一方面,总承包商可以寻找监理公司对设计单位进行监管。

3.2 重视设计前考察

虽然业主在与承包商拟定并签署工程建设合同时会为承包商提供一份完整详细的项目资料和可行性计划方案,以此来为承包商设定项目计划提供依据,但是很多业主所提供的资料不完善或深度不够,不能为总承包商工程建设提供充足的、较为准确的数据,总承包商就可以在与业主达成一致后带领自己的建设团队对场地进行更为精密细致的考察和测算,为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提供更为准确的可行性资料。地质环境是影响项目施工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施工开始前所得到的勘察结果存在错误或疏漏,设计资料就会失去作用,设计方案也必须重新拟定和完成,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地质勘探也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总承包工程的施工成本。当然,除此之外,总承包商进行科学准确的地质勘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能够为后期设计方案的优化和完善提供更多的依据与保障。除了地质环境外,水文和气象因素也是制约设计计划可行性的重要因素,所以对水文和气象的勘察也不容忽视,在降低设计成本和实现设计方案优化方面也作用重大。

3.3 明确工程建筑设计理念

如果说地理和水文气象是环境因素,那么设计理念自然指的是工程建筑所在地的人文因素。无论是设计单位还是总承包商都应该充分调查了解当地的人文环境和特点,并将其引入设计方案中,这样设计出来的方案比较契合当地的人文环境,如果设计单位和总承包商在这方面功课不到位,工程实施中再出现诸多问题,返工概率就会大大增加,设计成本将随之增加,总承包商就无法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且对于总承包商运营团队的声誉和信誉影响也比较大。

3.4 建立健全激励评价制度

科学合理的激励评价制度对于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有着无法忽视的作用与意义,这也是总承包模式中实现设计优化,降低设计成本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与方法。虽然每个总承包商项目相关的管理文案中都会明确提出这一制度,并附有较为完整和细化的实施办法,但是事实上很多总承包项目中,这一直都是以书面形式出现的,而并未得到真正的落实,这就导致很多员工由一开始的积极负责变得玩忽懈怠,激励评价制度本质上并不是为了让员工得到多大好处或利益,而是为了培养员工的竞争意识,也是对员工工作能力的肯定与鼓励,对于员工和行业的长远发展有积极意义。通过某种方式上的激励,设计人员就会积极对计划与方案进行优化与改进,设计成本也会相应降低。

3.5 正视设计目标

EPC 总承包模式中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保障业主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降低整个项目运行的成本,当然,前者为首要目的,所以想要实现设计成本的控制与降低必须在满足业主需求的前提下,反之,项目运行的成本就会大幅度增加。

4.结论

工程总承包模式沿用至今,无论组织、管理以及制度等方面都已经很完善,但这种按顺序实施的模式几个步骤无法同时进行,导致工程建设用时较长,设计单位或公司设计重点都放在工程的安全性能方面,不重视经济性因素的影响,图纸缺乏创新理念,因循守旧,施工项目造价极高、图纸变动大、施工中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也是居高不下。这样的前提条件下,EPC 总承包模式应运而生,对建筑行业的进步与发展影响深远。

猜你喜欢

承包商业主成本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花盆坠落伤人 业主负责赔偿
2018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揭晓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探究业主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的造价控制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浅谈业主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承包商如何做好FIDIC建造合同条件下的工程变更
业主社区的兴起及其自主治理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