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务战术训练如何向实战化走近

2021-11-26张若龙

法制博览 2021年2期
关键词:警务人员教官战术

张若龙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随着国家人口的不断壮大以及社会的高速发展,国家的治安管理格外重要,并且公安干警在维持治安的同时应具有灵活的战术运用,使国家在和平状态下可以维持治安。全国公安工作第二十次会议也对人民警察提出了“强化实战技能”的要求,根据国家下达的指令,警务战术训练应及时作出合理调整,使其向着实战化走近,并且为保证警务战术训练走向实战化发展,应从多方面角度对警务人员进行培养,比如,加强对于公安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提高警务人员的实战技能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等,具有重要实战价值和理论研究意义。

一、警务战术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滞后的教学训练模式

在培养战术能力之前,应加强理论知识的灌输,理论基础是警务战术训练的核心要素,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进行技能的培训工作。警务战术的训练过程相对于其他科目的训练更加具有挑战性,在培训过程中,不但要保证训练的进度与质量,更要保证警务人员的安全问题。在训练过程中,应积极培养警务人员的战术思维,培养战术思维的过程复杂且重要,战术思维的培养不同于普通的技能训练,对于思维的灵活性以及敏捷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等极其重视,战术思维一旦培养成功,警务人员可以通过良好的战术思维进行实战训练,在遇到特殊情况出现时,可以用最快的速度作出正确且有效的判断,“克敌制胜”的方案制定成功后,对于行动的胜负起到决定性作用。而目前的教学训练模式滞后,导致课堂内容不能使理论的知识讲解与警务实战训练并存,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警务战术训练实战化发展。

(二)警务实战特征不突出

公安民警们想要在训练中体会实战应有的特征,应对警务战术的本质进行详细了解,并且加以训练。警务战术训练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警务人员应以灵活的思维对突发案件进行分析,同样的警务战术对于这个案件可以成功,但是,当面对其他案件时,不一定会出现同样的效果,甚至不会成功。因此,在警务实战训练中,应加强对于警务人员的思维培养,将战术灵活化运用。警务战术的建立,其根本是为了指导学员们在实战训练中可以掌握核心内容,以此提高将来执法过程中的效率。如果对警务战术的理解出现严重偏差,将导致警察对于执法对抗的能力得不到显著提升。因此,应注重警务实战的特征发展,积极展开对抗训练,并加强警察的战术思维与执法安全意识,对于实战化的训练理念应突出表现。[1]

(三)忽视综合运用的训练

现阶段,我国将警务实战训练的标准按照金字塔模式构建,警务实战训练的体系模式为“体能——技能——战术”,其模式的实现流程首先是对警察的体能训练,通过训练体能可以使警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不会因为体力不支而出现任务失败的情况,尽可能地避免这些可控因素发生;警务实战过程中,会有许多危险发生,因此应加强对于技能的训练,熟练的技能有利于任务完成的效率;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对于警察应用战术的灵活性要求极高,任务的成败取决于战术的运用。但是大部分警察的培训工作只停留于警务实战训练体系模式的初级层面,无法到达该模式的核心训练,忽视了综合运用的训练。对于综合运用训练的不明确,不利于警务战术教学训练的开展,甚至达不到实战训练的最终目的。

二、警务战术训练实战化发展

(一)培养安全意识

加强培养民警的安全意识,可以使警务战术训练实战化发展,真正意义上实现民警的安全意识培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第一,加强民警的自我保护意识,在执法过程中民警只有注重保护自身安全,才能更好地为国家、为人民负责,保证生命的前提才可以更好地与家人过上幸福美满的健康生活;第二,加强培养民警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合理且安全的使用武器的意识,熟练的了解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可以应用警械,有利于建立安全使用武器的意识;第三,培养民警与民警之间的战术配合意识,良好的战术配合可以保护队友的安全,并且队友之间相互掩护,可以使任务完成的效率增加,该方面在培养安全意识中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安全意识有利于民警高效执行任务,并保护自身安全。[2]

(二)提高实战技能

对于民警来说,熟练掌握警械的使用是警务实战训练中的基础,而警务实战训练的核心内容是掌握实战技能,在关键时刻可以通过实战技能保证自己不受重大伤害的同时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提高实战技能主要通过三方面进行训练,分别是提高强制使用技能、提高抓捕控制技能以及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其中提高强制使用技能指的是详细了解枪支使用法律法规后合理应用;提高抓捕控制技能可以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迅速反应,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抓捕工作;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有利于民警在遇到突袭的情况下,可以迅速反应,合理的保护自己,避免造成无谓的伤害。提高实战技能,有利于提升自身素质以及实战对抗能力,在保护自己安全的前提下,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三)加强心理素质

人类心理素质的产生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在心理素质逐步产生的过程中,会使一个人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可以临危不惧,从容不迫的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而心理素质的内容主要包括四方面,分别是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四部分相辅相成,形成公安干警牢不可破的心理防线。心理素质是人的生理结构中特殊的机能,心理素质的强弱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在如今社会,人的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心理素质不同于实战技能,警务人员可以通过对战术的理解,与队员统一认识,从而加强心理素质,以此完成实战化发展。

(四)培养实战型教官团队

为更好地实现警务战术训练面向实战化发展,将采取培养实战型教官团队,通过教官团队的建立,有利于警务人员更好地了解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战训练技能。当前,我国警力严重短缺,为解决这一问题,将采取两方面措施,分别是完善兼职教官以及开展培训工作,其中完善兼职教官指的是通过挑选骨干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情况下,接受模式化的培训,充分吸收优秀力量,打造高素质的兼职教官团队,但是该措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开展培训工作可以使公安民警在执行任务时临危不惧,具体指的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培训工作与公安院校之间的合作,使警务人员可以充分理解实战现场,积累执法经验的同时指导基层培训教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真正意义上提高实战能力,使警务战术训练走进实战化发展。[3]

三、结束语

警务实战训练自开展以来,人们认为实战训练相对于普通的警务战术训练危险系数较高,并且警务战术训练实战化发展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同时对于警察的个人能力要求较高,参与警务实战训练的警务人员应具有极高的操作技能和灵活应用战术的能力,警务战术训练实战化发展是公安系统人民警察依法必备、区别于其他国家公务员的独特技能,具备该技能是民警职业能力的重要体现。警务人员在日常工作时面对尖锐复杂的治安形势和繁重的斗争任务已经形成常态,此时,相关政府领导要求我们每位公安民警在日常训练中应高度重视警务实战技能训练,通过高强度的实战训练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警务技能水平,我们每位公安民警每天面对的对象极有可能是亡命之徒,而此时在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较量、生与死的抉择中,公安民警遇险不乱、沉着应战的同时,善于运用巧妙的技术和战术格外重要,灵活的战术运用才能化险为夷,立于不败之地。良好的战术、熟练的实战训练技术,有利于任务的迅速完成,但是,提高任务完成效率的前提,应当注重培养自我保护意识,推动警务战术训练走向实战化发展。

猜你喜欢

警务人员教官战术
茶文化对警务人员心理健康的调节与维护
文明执法背景下公安院校柔道实战应用研究
中间战术
动物入学也军训
警务人员枪支使用的法律规制问题探究
教官之吼
尴尬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教官的怀疑
巧用翻边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