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法典与全面依法治国的研究

2021-11-26

法制博览 2021年2期
关键词:法律条文合法权益民法典

贾 真

(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 大连 116044)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并在2021年1月1日其施行。民法典的法律地位仅次于宪法,是市场经济基本法,是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法律依据,并且以市民生活基本行为为准则。民法典的施行必将对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方针造成巨大影响,在发展市场经济、维护人民合法权益以及加快法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更好地施行与落实下去。

一、民法典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联系

民法典是中国法律发展历史上一部十分重要的法律文本,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方针实施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民法典与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民法典的颁布与施行有助于对全面依法治国基本内涵的理解,并对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基本内容和必要性进行了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另外,民法典满足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内涵要求,有助于加快市场法律制度建设,营造一个公正、公平、健康的市场经济环境,促进商品及要素的流通、交易和使用。

二、施行民法典的重大意义

(一)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民法典是基于人民合法权益保障基础建立起来法律文书,以人民为中心,并将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作为法律实现和发展的核心目标。民法典的颁布和施行处处都表达出对人民合法权益保障的要求,并且从人民财产安全、生命健康、生活幸福、商品交易以及人格尊严等方面入手,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权利体系。施行民法典是维护、保障以及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主要渠道,民法典施行的效果和整体水平也是衡量各级党政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标准之一[1]。

(二)发展并巩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民法典的施行在一定上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要求。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既是社会主义经济,又是法治经济,需要有完整、完善、严格的法律制度去约束各种市场经济行为,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民法典就是将我国多年获得的市场经济法治管理办法,以及制度规范的有关成果总结在一起,并以民法典的形式表达出来,对社会主义经济活动和经济生活进行了规范。民法典可以提高交易安全,保证市场秩序,营造一个权利平等、规则平等、机会平等的市场环境,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高质量发展,保持持续增长的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三)提高依法治国理政水平

我国是依法治国的国家,国家治理需要依靠党政机关,并在法律规范下开展一系列的法治活动,以此确保法治行为有效、有用。民法典的施行有助于我国党政机关全面依法治国理政水平的提高,贯彻落实民法典的相关法治要求,确保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方针得以高效落实,起到好的作用[2]。民法典可以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载体,其中很多法律条文都与国家党政机关的行政执法工作具有直接关系。所以,民法典的施行可以帮助国家党政机关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行使职权,明确行政执法行为的范围界限,从而灵活运用民法典,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三、民法典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展望

(一)完善立法,创造良好法律环境

民法典与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成就。因此,为了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方针的实施与落实,需要完善立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为全面依法治国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民法典的施行需要注重与之相关联和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使得民法典的施行获得相应的制度保障,提高法律施行效果。民法典作为一部基本法,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议通过,其中部分法律条文仅仅是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部分授权立法机关另行立法并给出具体规定。所以,民法典的施行要求立法机关给予及时的回应,对于民法典有关联和相配套的法律制度进行完善。例如民法典中对住宅建设用地的使用权限问题作出了规定,使用权到期后可以自动续期,但是却没有明确续期的费用计算方式以及续期的具体时间长短等,为法律和执法留有很大的立法空间,相关部门应该根据民法典的条文颁布配套的法律制度,明确具体事项,促进民法典的施行。

(二)清理法律,促进法律协调统一

民法典是一部集成法律文书,其中包含了很多法律条文,是婚姻法、物权法等其他单行民事法律的集合,应该对各种单行民事法律内容进行合理清理,使得它们可以与民法典协调统一,保证民法典的施行。民法典的编纂属于一项立法活动,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并决议通过,需要落实两方面的工作内容。一方面是对单行的民事法律中存在规定不统一的条文进行修改,提高法治统一性。另一方面需要充分创编一些新的法律规范,对现有的法律规范体系进行有效的补充和创新。所以,在民法典正式施行以后,国家立法机关就需要针对现有单行民事法律条文与民法典法律条文规定和司法解释不统一的问题,对现有的单行民事法律规定进行及时清理和修改,使得其与民法典的法律规定相协调、统一[3]。

(三)严格执法,提高执法能力

在全面施行民法典的时候,要将民法典和行政法律规范充分结合起来,严格执法,提高执法能力。民法典的施行需要严格按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妥善处理好民事主体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并由法律规范去进行调整。尤其是民法典中包括了大量的行政法律规范,有近百个关系到行政职责和义务的规定。例如,民法典要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登记机关依法对法人等级信息进行公示,并对各种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作出严肃处理等。这个法律规定为行政机关行使权力、履行义务和保障民事权力奠定了法律基础。

(四)公正司法,提高审判效率及质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就是公正,同时也是司法工作开展的价值追求。民事案件关乎人民群众的权益,如果不能公正司法,必将会对人民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同时会影响到法律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民法典的施行对以前分散在各个单行民事法律中的条文进行了总结和整理,并且统一的规定和司法解释,以此避免了民事裁决中出现法律冲突和矛盾的问题,可以提高司法公正,提高审判效率与质量。所以,我国的司法机关应该强化民法典的学习,认真观察并深入理解民法典中每一个具体规定的立法意图,从而提高法律适用性、准确性,公正、公平的裁决民事安全,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五)落实普法,让人民认识并严格遵守民法典

民法典可以说是人们合法权益的保障书,关乎到人民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生活工作、人格尊严以及交易活动等,需要进行全面普法,让每一个公民都知道民法典,认识民法典,并自觉遵守民法典。民法典的施行与人民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并且是我国目前体量最大、条文最多的基础法,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所以,为了推动民法典的施行,促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做好民法典的普法工作,让人民认识并严格遵守民法典,让民法典深入社会、走入人心。

四、结论

综上,民法典的颁布与施行,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全面依法治国工作的开展,可以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发展并巩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依法治国理政水平,优化我国法治环境。为此,在民法典正式施行以后,要明确民法典的法律条文和有关规定,完善立法、清理法律、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落实普法,推动民法典的发展,为全面依法治国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加快法治建设。

猜你喜欢

法律条文合法权益民法典
无信不立 无诚不久——民法典中关于合同的那些规定
自流井区:即时调处欠薪案件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民法典诞生
民法典来了
青海:建立“绿色通道”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中国民法典,诞生!
实质判断如何结合法律条文——“德发案”再审判决中的利益衡量评析
西夏武器装备法律条文与唐宋法律条文比较研究
青少年合法权益 我们共维护
为游客的合法权益支起保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