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术21例围术期护理刍议
2021-11-25王文欣王焱任萌
王文欣 王焱 任萌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术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收治肝切除术患者21例,分析采用围手术护理前后患者的综合护理满意率、患者临床生命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护理指导前患者的生命功能指标不理想,经过护理措施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比对照组好。对比综合护理满意率:干预前综合满意19例(90.48%),干预后综合满意12例(57.14%),(p<0.05)。干预前不满意2例(9.52%),干预后不满意9例(42.86%),(p<0.05);对比临床不良反应发生:干预前临床不良反应发生1例(4.76%),干预后临床不良反应发生7例(33.33%),(p<0.05)。结论:腹腔镜围手术患者接受精准肝切除术期间采用围手术护理措施可提升患者的医护效果,患者的满意度高、不良反應发生率低,效果理想,建议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1--01
腹腔镜下的肝切除手术的风险较大,临床的医护工作开展时候需要仔细观察手术的出血情况,做好肝功能损伤观察。为了确保手术的效果,接受肝切除手术的患者需要做好医护管理,同时接受科学的围手术护理,全面保证病灶的切除效果,减少病症风险。本次研究针对腹腔镜下的肝切除手术的围手术护理价值进行分析,相关内容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20年4月-2021年2月收治肝切除术患者21例,男性15例,年龄为23.6岁-68.6岁,平均年龄为(46±2.54)岁,女性6例,年龄为26岁-67.2岁,平均年龄为(47.4±3.35)岁;患者组间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临床的所有医护事宜均经过本院的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有合理性。
1.2方法
患者接受的护理指导内容包括入院时、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围手术护理,其中涉及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身体护理、手术管理、术后体征监测等,具体如下。
入院时,医护人员需要积极和患者交流沟通,了解其基本的身体情况,病症原因和医护需求,针对患者的临床反应和身心情况制定围手术期间的护理计划。
手术前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医嘱帮助患者做好营养管理,同时加强饮食指导,要求患者按照严格的医嘱禁食,避免减少刺激性食物。此外,要做好心理护理,医护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如焦虑、抑郁情绪,并为患者讲解手术的相关事宜,如手术的流程,需要配合的医护事宜,让其对临床手术有一定的了解,减少自身的焦虑、抑郁情绪,同时提升护理配合度。
手术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做好手术室内的环境管理,如控制手术室内的温度,湿度,并帮助患者调整手术体位,确保手术效果。
做好手术护理,医护人员需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手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需求,了解其精神,睡眠等情况,告知患者临床病症观察的重要性;术后患者留置引流管,医护人员需要做好引流管观察,预防胆漏、出血等风险,若有异常需要采集应急处理。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经过医护指导前后的临床生命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分析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临床综合护理满意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为[n(%)],予以X检验;计量资料为(),予以t检验。P值<0.05提示统计学意义成立。
2.结果
2.1肝切除术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对比见表1
2.2肝切除术患者综合护理满意率见表2
2.3肝切除术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的对比见表3
3.讨论
肝病患者的临床病症表现为腹痛、恶心、头晕、乏力等,部分患者的病症严重需要接受肝切除手术,临床的医护工作内容较多。采用科学有效的围手术护理措施可以减少患者的术前焦虑,同时帮助患者改善病症,减少手术前低血糖的发生率。如临床的医学研究表示,腹腔镜下肝切除手术的病症要求严格,长时间禁食禁饮会让患者产生口渴,饥饿的感觉,还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脱水、血容量减少等不良反应。如今我国的肝切除手术已经获得了一定的进步,临床对肝切除手术的解剖学认识和切除技术都有提升,通过科学的评估患者的营养情况,做好临床的医护研究可减少手术前的不适感,减少术后的感染风险,全面有效地提升患者的临床医护效果。
综上所述,对腹腔镜下的肝切除手术患者进行科学的医护指导可提升其围手术的综合护理效果,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朱绍凤.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3):380.
[2]陈亚进,曹君.从创新到标准化:腹腔镜肝切除术进展和展望(1990-2020)[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0,40(02):15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