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去白细胞输血技术在降低患者输血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

2021-11-25冯宝莹单岳斌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1期
关键词:输血

冯宝莹 单岳斌

摘要:目的探讨去白细胞输血技术在降低患者输血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输血者进行研究,共100例,分为参照组50例、研究组50例,参照组应用全血输血,研究组应用白细胞输血技术,两组患者输血效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输血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血患者应用白细胞输血技术,可有效预防输血不良反应,改善输血效果,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去白细胞输血技术;输血;不良反应中;

【中图分类号】R4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1--01

前言

在1817年,首例产后大出血产妇实施输血抢救成功,输血便成为临床常用治疗手段。研究数据表明,多次输血患者伴随输血无效现象,约为70%,若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障碍,极易诱发出血,给患者带来痛苦,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近年来,我国医疗技术发展迅猛,输血技术提高,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降低,然而,仍存在发热、蛋白尿等非溶血性不良反应,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有学者表示,输血治疗时异体白细胞减少可预防输血不良反应。本文将以100例试验者为对象,探究白细胞输血技术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输血者进行研究,共100例,分為参照组50例、研究组50例,研究时间是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参照组,男、女患者24例与26例;年龄为34-73岁,平均年龄为(48.65±7.36)岁;A型血、B型血、AB型血、O型血分别是10例、15例、18例、7例。研究组,男、女患者26例与24例;年龄为36-71岁,平均年龄为(48.23±7.27)岁;A型血、B型血、AB型血、O型血分别是11例、14例、16例、9例。纳入标准:资料齐全;认知正常;均需实施输血;熟知本次研究,并表示自愿参加。排除标准:精神异常;药物过敏;不配合研究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应用全血输血,实施静脉输血,控制输血速度是5ml/min。

研究组应用白细胞输血技术:在输血前,使用细胞筛选法,将白细胞成分取出,去除率为99.50%以上,残余白细胞数量为5*108U以内,红细胞回收率是8%-96%,随后,患者实施输血治疗。

1.3 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所有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胸闷、蛋白尿、红疹、发热。同时,评估输血效果,分为有效、无效两个等级,有效评估标准如下所示:血红蛋白水平升高20g/L,白细胞水平升高1.0*109/L,血小板水平升高10*109/L。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对比分析,计数资料的表现形式以(%)为基准,组间予以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的表现形式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予以T值检验,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则表示统计学意义产生。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输血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输血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2.2不良反应液发生率较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3 讨论

输血为急救与防治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具有短期抢救作用与长期累加效果。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可从血液中提取对应血液成分,且成分输血类型较多,如血小板、血浆、白细胞、红细胞等。输血治疗过程中伴随非溶血性不良反应,如胸闷、恶心呕吐、寒战等,需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呼吸窘迫等,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产生原因为血液异体白细胞与体内免疫成分发生反应,引起输血后并发症。本文研究组应用去白细胞输血技术,参照组为常规输血,结果可见,研究组输血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有学者选取输血患者进行研究,在入院后分别应用常规输血、去白细胞输血技术,结果可见,去白细胞输血技术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输血组,与本次研究结果保持一致,去白细胞输血技术中,白细胞水平下降,白细胞炎性介质明显减少,有效预防输血不良反应。另外该研究指出,去白细胞输血技术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更低,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去白细胞输血技术可促使炎性因子释放减少,缓解炎性反应。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方法》中提出,输血前血液检验为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关键,需加强输血检验质量控制,确保检验准确性。

综上所述:输血患者应用白细胞输血技术,可有效预防输血不良反应,改善输血效果,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胡细玲. 规范康复训练对呼吸衰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2016,(17):87-89..

[2]胡细玲.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案例教学方法在糖尿病联络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7,37(4):586-590.

[3] 杨挺岸. 一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支架感染行腋-双股动脉旁路术的护理配合[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19):1474-1477.

[4]阮恒芳. ICU专科护士实施早期肺康复方案在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效果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9):654-658.

[5] 李素霞. 全面护理管理对整形美容门诊手术患者预防医院感染和心理焦虑的影响分析[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9,5(14);468-469.

猜你喜欢

输血
高县农商银行:金融扶贫从“输血”到“造血”
从“输血”到“造血” 阜阳颍东区探索精准扶贫
双创需要金融创新“输血”
患者血液管理的重要性与多学科团队的作用
毛利率连降 97%营收依赖中移动 超讯通信企盼IPO“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