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与分析
2021-11-25王慧琪
王慧琪
摘要:文章基于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展开分析,先简单阐述了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又分别从职业院校、课程设置、心理机构和教师建设等多个层面,提出了改善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期待能够对相关从业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
引言:
高职高专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部分学生都有一种特殊的心态,总觉着比其它档次的大学生低一等。这种心态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部分学生认为自身既是大学生的身份,又和其它本科院校的学生不一样,从而使得他们的心理更容易出现问题。对此,在实际育人工作开展中,高职高专教育工作者应当加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不仅要明确高职高专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还要深入的分析造成问题产生的原因,再相应的采取工作的对策,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走出心理困境,从而实现高职高专院校育人工作的质量。
一、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
(一)角色转换不及时,难以适应新环境
就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两个阶段,分别为大一新生和大四学生。而导致大一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主要在于学生自身角色转换的不及时,让学生难以适应新的环境。对于大一新生而言,学生不仅要面临着学习方式和模式的调整,同时跨区域的学习,又让学生必须要以新的身份面对新的人和事。而学生角色转换的不及时,不仅会影响学生在新环境中的融入效果,同时也会给高职高专学生带来较高的挫败感,进而使得部分高职高专大一新生常存在抑郁、焦躁、睡眠障碍等问题,严重者甚至会刻意躲避正常的社交,沉迷网络,从而给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情绪变化难掌控,处事态度不正确
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进行学习和生活,是学生迈向独立的重要一步,学生需要自己学会应对生活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在各种问题的处理中得到成长和发展。但对部分高职高专学生而言,首次完全依靠个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一个重要挑战。部分学生会在挑战的过程中失败,从而导致自身的情绪失控,产生类似于自暴自弃、暴躁、易怒、情绪不稳定等多种不同的心理问题。同时这些心理问题的存在,又会影响高职高专学生的处事态度,从而让高职高专的学生陷入心理困境的死循环,进而对自身的学习和发展造成极大地影响。类似的问题在一些独生子女且家庭环境优渥的学生身上更为常见。
(三)人际关系难建立,生活圈子打不开
在新的生活环境中构建新的人际关系,是确保高职高专学生在未来的时间中,能够有效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学生先建立了稳定的人际关系,才能让学生更好、更快的进行学习和发展。但高职高专的学生在进入到新的环境中时,本身对被认可、被尊重、被理解的渴求更甚,彼此都期待被认可、被尊重和被理解。一旦有学生的心理渴求得不到满足时,高职高专学生很容易将自己从社交圈中独立出来,从而导致学生存在自我封闭的情况,并伴随心理逃避和抑郁等状况。
二、改善高职高专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
(一)职业院校:加强工作引导,优化学习环境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质量和数量的增加,高职高专院校只是不断拓展了人才招收的规模,并未给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充分的重视,给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空间[1]。因此为了改善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问题,高职高专院校应当加强对心理健康指导工作的引导,不断优化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空間,减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可能。
(二)课程设置:完善课程设置,提升实践效果
高职高专院校心理健康课程的科学设置,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心理建设水平,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从而减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可能。面对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心理健康课程设置中的不足,高职高专院校更应当从心理健康知识的实践价值角度进行思考,尽可能地减少心理健康课程的理论性,提升心理健康知识的实践性,从而有效的提升高职高专院校心理健康课程设置的价值。如在实际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中,教师可以转变传统的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将不同的心理健康课程知识融入到不同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自主的进行心理健康课程知识的感知、探索、学习和应用,从而真正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心理机构:优化服务工作,引导自主参与
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的解决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我国各个高职高专院校已经融入了心理辅导机构,以帮助个别学生更加有效的走出心理困境,实现健康的成长和发展。但就目前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心理辅导机构,其工作的方式和模式依旧停留在心理测评和教学引导两个层面,根本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为此,在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辅导实践中,学校心理辅导机构工作人员应当站在优化服务工作,从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的角度进行思考,尽可能地提升自身的工作价值。如考虑到部分高职高专学生的自尊心,工作人员可以创建多样化的参与路径,让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活动能够更加的隐蔽,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四)教师建设:扎实心理素养,提升引导能力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和发展中的主要引路人,在解决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为了尽可能的提升教师自身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改善中的价值,各学科教师都应当加强对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素养提升的重视,以确保自身能够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满足实际工作开展的需求。
总结:
解决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高职高专院校除了从学校、课程、机构以及教师等层面采取措施之外,还应当有效地对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引导,使其能够更加有效地认识到自身在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改善中的价值,全面提升高职高专院校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中的工作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瑞君,李莫莫.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个案调查分析[J].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2):47-51,54.
平凉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阶段性成果 课题编号(PZXJ20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