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军人心理压力研究及展望

2021-11-25马瑞张志群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6期
关键词:心理压力军人心理健康

马瑞 张志群

摘要:军人心理压力对军事作业绩效和军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一直是各国军事心理学研究最活跃的焦点方向之一。军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临着很多特定的压力源。心理压力过大将严重影响到军人的身心健康,降低部队战斗力。国内外对不同军兵种、不同军事环境和不同军事行动中的压力源如何影响军人身心健康和军事作业绩效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对我国不同军人群体进行心理压力源、心理压力、心理干预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认为心理压力的产生与个体认知评价有关,其始基是压力源。军人的压力通常来自军事环境和军事行动两个方面。且军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军人工作具有极强破坏力。对于军人心理压力的调适,应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而对于军人个体来说,提升个人能力、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准确地自我定位、自我调节等方法能够提高抗压力的能力。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探索统一的调查标准、创新研究方法和完善其内容。

关键词:军人;心理压力

紧张的军营生活、严格的纪律、艰苦的训练及社会的影响等因素,都会使军人感到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部分军人在心理和行为等方面发生异常,从而影响任务的完成、降低部队战斗力。有文献[1]报道,约60%军人感受到了明显的职业压力,约52%军人感受到职业压力可导致精神痛苦,约42%军人可由职业压力导致精神疾病。美军一项研究表明即使在和平时期,与普通人群相比军人也感受到更大的压力,军人中感觉到巨大的压力人占26%,认为是过多的压力使他们产生了情绪障碍的占15%,而其中患了严重心理疾患高达8%。[2]对于我军军人来说,他们面临着未来高技术战争形势下部队要“打得赢”,以及要实施严格的管理、严格训练,还要随时应对急难险重任务、演习和特殊的人际关系等。特别是在战争信息化高度发展的当今,随时要做好打赢一场现代化战争的形势下,军队人员的压力之大则显而易见。

沃尔特·坎农[3]最早将压力概念引入心理学领域,1956年,塞利等[4]通过科学方法验证压力,近年来,研究者认为压力是由各种刺激对个体产生影响的动态过程,个体的认知归因、情感特性及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引起生理、心理或行为的变化。军人在平时和战时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5-7],容易引起生理、心理、行为的消极反应,表现出抑郁、敌对、强迫、偏执、焦虑等[8],或者对多功能脑区和神经递质产生影响[9]以及免疫功能抑制[10],是造成部队非战斗减员和潜在战斗力降低的主要因素之一。进入21世纪,我国军事心理学工作者,采用质性和量性研究方法,针对我国不同军人群体进行心理压力源、心理压力和心理干预等方面的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本文就以上三个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我国军人心理压力源

心理压力的产生虽然与个体认知评价有关,但其始基是压力源。军人的压力源是指引起军人身心失衡的所有刺激因素,通常包括军事环境和军事行动两个方面[11]。军事环境中的压力源包括:特殊环境的压力源(如高海拔、严寒和酷暑等自然环境,噪声、有毒物质等人工环境[12])、军事训练环境的压力源、军事日常工作生活环境的压力源。军事行动中的压力源,指战争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压力源。我国军队的性质决定了军人成为维稳、处突、抢险救灾的主力,产生的压力反应直接影响作业效能,其主要的压力源是:生命安全受威胁、高强度的封闭训练、疲劳、睡眠剥夺等[12]。

2我国军人的心理压力水平

心理压力是个体的身心在感受到外部环境对自身威胁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是一个由主观压力感受、客观压力源、压力反应组成的综合性概念[10-11]。通常采用心理健康状况来评价军人心理压力水平。中国军人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常模,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这是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13-14]。我国地域广,不同地域的军人心理健康也有很大不同。冯正直、戴琴[15]为深入探讨我国军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对样本量为56164人的77篇研究进行元分析,得出地域、人员类别以及应激水平等因素对军人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高原军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中国军人整体情况差[16-17]。研究说明我军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的不同,由关注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对军人心理健康的影响逐渐转向社会环境对军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对不同军兵种而言,军人心理健康水平也有很大差异。就我军的总体情况来说,陆军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上低于海军和空军,这是多个研究者通过调查得出的结果[18-19]。甘丽英[20]对我军抑郁情况进行研究,发现不同军种抑郁的发生率从高至低分别为,陆军、海军、空军、武警。这一结论与多个研究者的结论一致。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在兵种差异上研究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这可能是因为调查的样本所处的环境不同、采取的测量方式不同。女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比男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高,这是很多研究者对我军心理健康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21]。這是我军心理健康的性别特点。甘丽英[20]对我军抑郁情况进行研究,发现男性军人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军人。不管是单一心理问题还是整体抽样情况都应证了王焕林等[19]研究者通过对军人个性特征的调查得出女性情绪稳定度较男性好的观点。随着对压力研究的深入,研究者针对军人群体编制了具有军人特色的职业压力量表,张梁,张理义等[22]人采用中国军人职业压力量表随机整群抽取军人2163例进行测评,结果显示在职业压力总分和各因子分上,武警军人都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陆军军人。邢亚楠,杨冠华等[23]人采用中国军人职业压力量表对驻京某部233人进行测评,结果显示该部士兵职业压力测评结果与中国军人职业压力量表士兵常模[22]比较,该部士兵军人职业压力量表各因子分均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中国军人职业压力量表士兵常模。以上研究表明中国军人职业压力有明显的地域和军兵种的差异。

3 我国军人心理压力的调适方法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Social Support System),是个人在自己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能获得的,来自他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持。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个体的身心健康起直接的促进作用,能够缓解个体的心理压力,消除心理疾患。因而了解军人的社会支持情况并建立完整的社会支持系统是有效降低军人心理压力带来的不良影响的有效措施。

对于军人个体来说:(1)提升个人能力。这是舒缓压力、维持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2)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不同的应对方式可降低应激反应水平或增加应激反应水平,良好的应对方式能改变个体的主观认识有利于提高个体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改善情绪。(3)准确地自我定位。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从而壮大内心的力量。(4)自我调节。例如:转移注意力,培养业余爱好,保证充足的睡眠等方式,积极地自我疏导和自我放松,保持乐观的心态。

4 小结与展望

军人心理压力的研究需统一标准。需进一步明确军人心理压力的判定标准。目前,压力的定义并不统一。压力模型的不同,导致其倾向性明显。心理压力的判定标准尚不统一,对军人心理压力各个发展阶段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难以进行正确的干预。今后的研究应明确各个阶段的判定标准,以便提供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应在借鉴以往各量表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种相关因素,探讨心理压力相关因素在我国军人中的影响,并进一步挖掘影响我国军人心理压力的深层因素。

对于军人心理压力的研究方法及内容需完善创新。目前军人心理压力研究基本上更多倾向于刺激-反应理论模型。研究者们在环境因素,以及刺激反应表现方面都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但中介变量(如认知、人格、社会支持等)以及个体对压力的评价作用及其过程的研究结果较少。这也是进一步对军人心理压力研究的方向之一。探索军人心理压力的纵向研究方法,进一步探讨军人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过去的研究大多是横断面研究,而军人的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工作量、学历及外部环境等等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改变,这样研究结果难免存在不足。采用纵向研究方法,可以对影响军人心理压力的各因素进行长期跟踪。心理压力目前的研究倾向负性状态的研究,然而更多心理学者提倡“积极心理学”,从这种观点出发,更多的去研究将压力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使压力的程度能够与其心智相协调,寻求适当压力来提高工作效率将成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陈春霞,过伟,郭健等.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赴利比里亚维和官兵心理健康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0,34(9):1090-1092.

[2]姚高峰,张理义.军人职业压力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分析[D].江苏:中江苏大学,2008:4.

[3]Cannon W B.Thebusinesss man and hishealth[J].Th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1932:98

[4] Selye H,Ogilvie H S.The stress of life[M].New York: McGraw-Hill,1956:25.

[5]佟洋,王家同,杨业兵等.士兵认知评价特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8,29(14):1340.

[6]杨国愉,冯正直,任辉等.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的心理健康特点及相关因素[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4,22(2):25.

[7]肖蓉,张小远.外军军人心理健康研究进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 17(11) :788.

[8]杨叶芃,王晓慧.部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7, 25(6) :445.

[9] Mora F. Stress,neurotransmitters,corticosterone and body-brain integration[J].Brain Research,2012, 1476:71.

[10]謝川,周奇志,谢昊麟等.心理应激与免疫[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0,32(1) :33.

[11]刘耘,冯正直,甘丽英.军人心理压力源研究进展[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3,31(2):92-95.

[12]王登高,冯正直.军事心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15.

[13] Anda RF. The neurobiology of stress and development[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7, (58): 145-173.

[14] Phillip L. Rice. Stress and Health[M]. Wadsworth: Wadsworth Publishing,1998:4-11.

[15]庄江能.新时期青年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调适[J].西南军医,2007,17(2):91-92.

[16]陈元旺,李秀珍.新兵11387例心理健康水平测评与分析[J].人民军医,2013,56(6):624-625.

[17]冯正直,戴琴.中国军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J].心理学报,2008,40(3):358-367.

[18]王雅西,彭顺舟.军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人民军医,2008,51(8):492-493.

[19]王焕林,孙剑.我国军人症状自评量表常模的建立[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9,32(1):38-40.

[20]甘丽英.中国军人抑郁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横断面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3.

[21]冯正直,苗丹民.中国军人心理健康标准指标研讨会[C].中国威海,2014-7-29.

[22]张梁,张理义,许鹏等.军人职业压力与躯体化相关性研究[J].人民军医,2013,56( 8) :864-866

[23]邢亚楠,杨冠华,吴蓓等.驻京某部士兵职业压力状况调查与分析[J].人民军医,2018,61( 5) :388-389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军人心理健康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节假日时的中国军人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通过图片看内心
军人画军机(六)
印度军人特写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缓解心理压力的两种方法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