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部位原发性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

2021-11-25方稳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2期

方稳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发病部位原发性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择2020年1月~12月在本院成功进行手术治疗的150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手术后病理资料与随访资料均完整无缺失,其中胃上部癌、胃中部癌、胃下部癌的例数分别是53例、50例、47例,对比不同发病部位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三种发病部位的原发性胃癌患者,其性别、年龄等比较P<0.05;三种发病部位的患者,其病灶大小、病理学分期、分化程度等比较P<0.05;同时胃上部癌者的5年生存率相较于其他两种发病部位要低,對比P<0.05。结论:对于不同发病部位的原发性胃癌,其临床病理特征有着明显的差异性,通过这些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可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计划,以此改善患者疾病预后。

关键词:不同部位;原发性胃癌;临床病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原发性胃癌主要是指癌细胞来自于胃黏膜上皮的一种恶性肿瘤,原发性胃癌的疾病症状主要和其疾病分期相关,一般早期的原发性胃癌所具有的症状并不显著,而到了癌症的进展期,患者将会出现消瘦、黑便、隐痛、恶心呕吐等多种症状[1]。目前临床临床治疗原发性胃癌的手段主要是手术治疗,虽然随着临床治疗胃癌技术不断改进,胃癌患者疾病预后获得很大改善,但整体疗效仍旧欠佳。有关研究显示,原发性胃癌的疾病预后效果不但和治疗手段、疾病临床特征、生物学行为等存在相关性,还会受到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类型、胃癌浸润类型及浸润深度等有关[2]。本研究主要比较分析不同发病部位原发性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期望通过这些临床病理特征来为患者制定更具针对性与有效性的治疗方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12月在本院成功进行手术治疗的150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与女性的人数分别是105例、45例,年龄范围78~36岁,平均年龄(56.66±8.63)岁,BMI是20.0到25.5kg/cm2,平均BMI(22.53±2.06)kg/cm2。其中胃上部癌、胃中部癌、胃下部癌的例数分别是53例、50例、47例

1.2方法

本次入选的150例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后,均获取淋巴结病检样本个数15个以上,同时根据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具体发病部位的原发性胃癌患者的病理特征。

1.3疾病分类标准

根据进展期胃癌的大小及形态等进行分类的分成为Borrmann1型、2型、3型、4型。组织学分型主要划分成普通型(包括黏液腺癌、管状腺癌等)与特殊型(包括鳞状细胞癌类癌、腺鳞癌等)。

1.4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三种发病部位的原发性胃癌患者,其性别、年龄等比较P<0.05;三种发病部位的患者,其病灶大小、病理学分期、分化程度等比较P<0.05,同时胃上部癌者的5年生存率相较于其他两种发病部位要低,对比P<0.05,见表1。

3讨论

我国胃癌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早期胃癌较为隐秘,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发展到晚期,此时即使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为主综合性治疗,仍旧有超过60%的患者会出现癌症复发或者转移[3]。有关研究显示,胃癌的具体发病部位和患者疾病预后存在密切相关性。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发病部位(胃上部癌、胃中部癌、胃下部癌)原发性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差异的临床意义,结果显示,三种发病部位的原发性胃癌患者中,其性别、年龄等比较P<0.05,即胃上部癌患者年龄相较于胃中部癌、胃下部癌的要高;男性患者的胃上部癌发病概率高于其他部位,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胃上部的胃癌所具有的生物行为较为独特,导致肿瘤的形成与发展需要时间较长,导致年龄较高[4]。同时本研究显示,三种发病部位的患者,其病灶大小、病理学分期、分化程度等比较P<0.05,其中手术情况中,胃癌上部患者的绝对根治比例相较于其他部位的要高;胃上部癌的患者,其病灶更大大、分化程度高、病理学分期高。对于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显示,胃上部癌者的5年生存率相较于其他两种发病部位要低,对比P<0.05,这表示胃上部癌的病情更恶劣,预后效果更差。

综上所述,不同部位的原发性胃癌,其临床病理学特征与预后效果都有着显著的差异性,要根据这些特征实施针对性治疗。

参考文献:

[1]李荣雪,张倩,孙秀静,等.同时性多发与单发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以及多发癌病灶关联性分析[J].胃肠病学,2019,24(8):454-459.

[2]朱晓宇,朱飞,徐朝晖,等.残胃癌和原发性胃癌临床病理特点与生存状况的比较[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9,27(10):618-623.

[3]郝丽莉.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4):13-15.

[4]庞芳宁,白槟,杨鹏.不同部位原发性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对比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20,49(5):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