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职业院校文化氛围建设研究与实践

2021-11-25刘德云郭彩云王雁翔

职业 2021年15期
关键词:建设途径心理健康教育

刘德云?郭彩云?王雁翔

摘 要:校园文化渗透于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重要的责任和义务,而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旨在通过探索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途径,以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校园文化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 建设途径

课 题: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中职学校文化氛围建设研究”(项目编号:YC2019172)的研究成果。

一、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校园文化氛围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生成并发展的一种特定文化形态,是学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创造并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以及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

校园文化氛围由有形的物质文化氛围和无形的精神文化氛围构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师生的道德品質、学习行为、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传递着对他们职业理想、价值追求和人生智慧的启迪,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标志和文化育人的有效抓手。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遵循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一部分职业院校学生因受成长环境、家庭教育、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影响,具有逆反、厌学、自卑等心理特点。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给学生自然而然的精神熏陶,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奋进的精神动力,对于解决学生各种心理问题、改善学生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教育意义。

(二)校园文化氛围建设的功能

1.熏陶功能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体现在校园环境的方方面面。不同的环境带给学生多维度的情感体验,如秩序井然的教学楼、欢声笑语的体育场、温馨舒适的宿舍等环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性格和行为。

2.导向功能

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校园文化氛围潜藏于校园又显现于个人言行,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等方面起到积极影响,从而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3.凝聚功能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强化师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让大家积极热情地参与到校园建设的活动中来,从而增强自信,在心理上有一种认同感和获得感。

二、围绕心理健康教育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途径

(一)校园特色文化建设

1.传承红色基因,培育红色精神

聊城市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建成了以孔繁森广场、雷锋广场、国旗广场为标志的红色文化展示区,成立了孔繁森志愿服务队、柳德占志愿服务队等公益组织,开展了清洁卫生、义务植树、技术维修、尊老爱幼等志愿服务活动,举办了讲孔繁森故事大赛、抗战胜利纪念日演讲征文等活动。通过宣传红色文化培养学生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和爱国情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2.弘扬传统美德,凝聚向善力量

学校建成了以孔子文化广场、二十四孝浮雕及尊师励志故事浮雕群为标志的传统文化展示区,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经典诵读等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养成优秀品格,树立家国情怀,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与熏陶中形成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3.锻炼精湛技艺,追求卓越品质

学校建成了以中外科学巨匠雕塑及室外机床陈列博物馆等为标志的工匠文化展示区,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能工巧匠进校园、工匠精神进课堂、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勉励广大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刻苦钻研。深化学生职业理念,激发学生创新活力,通过工匠文化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认真严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通过校园特色文化建设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温馨活泼的氛围,促使学生在和谐舒适的环境中放松身心,发展健全的人格,实现良好的文化育人效果。

(二)校园楼宇文化建设

1.教学楼文化建设

学校营造了体现企业精神、行业特点的教学楼文化,在教室及走廊展现工匠精神和职业元素,实施企业文化进课堂,借助企业文化的职业纪律、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引导学生养成企业所需的良好职业素养。同时让学生在接受企业文化熏陶的过程中能够增强对企业的适应能力,从心理上认同企业价值,进而快速融入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成为企业“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

2.宿舍楼文化建设

学校对宿舍的环境布置体现了职业教育理念和行业价值观念,增强温馨、励志元素,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业文化观,不断提升职业敏感度和增强行业认同感,增强学生的职业信仰、专业自信和进取心理,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价值追求。学校还从宿舍基础设施、宿舍常用物品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生活的便利,满足学生日常生活需求。

3.餐厅文化建设

学校的餐厅环境体现了文明节俭元素,设置了节约用餐、安静用餐、排队取餐等图片指示标语,加强对学生的就餐礼仪教育,在用餐时间播放青春、励志等主题背景轻音乐。通过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不断提升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学生自然地受到熏陶、暗示和感染,对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美丽心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楼宇文化具有“桃李不言”的特点,通过传递行业企业文化,丰富教学楼、宿舍楼、餐厅文化底蕴,让学生时时刻刻接受优秀校园文化的熏陶。通过搭建校企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领会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念,坚定自信,激发斗志,保持昂扬的精神面貌。

(三)校园课程文化建设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思想政治教育根植于校园文化建设中,让思想政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为学生个体发展创造机会,主动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并不断放大,做到扬长避短,有效化解学生的自卑心理。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自我教育能力,提升自我调节能力。

(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通过多途径构建校园网络文化,使网络成為培育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阵地。构筑“线上+线下”全景视听体验式校园文化,系统整合现代化信息技术传播资源,使用现代网络技术扮靓物质文化景观工程,如设置线下语音讲解牌和线上语音讲解二维码,建立数字式文化展板,通过QQ群、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以图文、声音、影像等形式提升校园文化品质,增强校园文化“软实力”。

开辟多种渠道,开展网上交流,师生可利用网络开展交流对话、评议时事信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等。用网络架起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不断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拓展学生眼界,提高交际能力。加强对校园网的建设、监督和管理,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绿色网络环境。

(五)校园活动文化建设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情趣,拓展学生交流思想感情、协调人际关系、培养综合能力的平台,让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转移学生对某种困难的注意力,释放压抑的负面情绪。

比如,利用校园心理咨询室、音乐放松室等场所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活动,通过心理咨询、情绪宣泄、自我疏解等方法,让学生不断增强心理情绪的自控能力,提高自我疏导水平;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文艺表演、体育竞技、歌唱诵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组织开展无人机、电气焊、测绘等专业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发挥专业特长的同时践行职业理念和工匠精神,丰富职业院校的特色育人氛围。

学生通过活动实践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情绪,重新认识自己,保持身心健康。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三、小结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给学生以积极的情绪影响和精神启迪,能使学生感受到温馨柔美的文化气息,缓解因紧张的学习生活而带来的心理压力,有效地调整心理状态。学校通过营造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氛围,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在思想行为、价值取向、心理品质等方面契合教育目标。

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能不断优化校园文化氛围建设,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育人效果评价,及时总结梳理校园文化氛围建设过程中的不足,从而不断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建设水平,巩固校园文化氛围建设成果。

参考文献:

[1]王佳利.论高职校园文化与学生心理健康[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6).

[2]张松斌.基于文化理念的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职业教育研究,2011(1).

[3]刘艺.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4]李瑛.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4(5).

[作者单位:聊城市技师学院(聊城高级工程职业学校)]

猜你喜欢

建设途径心理健康教育
论如何加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
基于浙江省港口建设现状的低碳港口建设途径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探索蔚县绿色矿山建设之路
国防动员软实力建设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