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线面”协同发力,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2021-11-25团余姚市委
自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综合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团余姚市委以“搭平台、重培养、助建功”为总体思路,通过“点线面”协同发力,为农村青年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供支持,激发农村优秀青年发展活力,助推青年投身乡村振兴。
从点入手,汇聚乡村振兴新动能
全方位凝聚返乡青年。积极发挥余姚市就业创业联合会、余姚市青企协等创业联盟作用,开展农村青年创业技能培训6场,创业沙龙4场,累计邀请20余名市内外优秀创业青年代表分享创业经验,同时通过微信群及时传达创业政策信息、青年創业典型报道等内容,帮助返乡创业青年突破思路局限,迸发思维火花。组织开展团省委“守好红色根脉·助力乡村振兴‘我在窗口写青春青牛论坛(余姚站)”,并邀请全市返乡创业优秀青年代表到现场与青牛大咖零距离沟通交流。
全生态赋能返乡青年。承办“风华余姚 红色梁弄”乡村振兴论坛暨第二届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引领大学生为乡村振兴献计献策。成立“姚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联盟”,吸引北大、清华等16家高校学子参与其中。联合余姚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开展包括主题研学、创新创业座谈会等在内的“家燕归巢”系列活动,今年面向姚籍在读大学生推出100个暑期社会实践岗位,覆盖全市21个乡镇、街道,涵盖“青春助力三服务”“最多跑一次”“青春试翼”“美丽余姚”等不同领域,引领大学生在青春建功乡村振兴中坚定理想信念、增长才干。
全渠道培树返乡青年。大力培树农村致富带头人创业典型,持续激发青年返乡创业创新热情,留学归国青年黄徐洁代表浙东红村横坎头,与余村、下姜村青年代表一同在“跟着总书记在浙江的足迹学党史”团省委五四主题团日活动中深情宣讲。开展青春助力乡村振兴带头人“青牛奖”寻访活动,沈智慧、章力晨荣膺宁波“青牛奖”10强,其中沈智慧入围省“青牛奖”30强候选人;毛柯翔、汪艇艇等7人的农村创业故事登上《宁波日报》专版。
抓点促线,展现乡村振兴新风貌
优化“青创”农场建设。按照“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思维模式,大力推进青创农场建设,目前,余姚共有省级青创农场2家,宁波级青创农场4家。挖掘培育了青创农场孵化器——初新青创天地,创业项目“希望的田野·横坎头田园综合体”在2021年“创青春”浙江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1200余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乡村振兴组银奖。初新青创天地构建了涵盖红色研学、社会实践、志愿项目、农事体验、现代农业等一站式的创业孵化培育体系,由浙江四明山新希望绿领学院、初新营地、初新农庄、初新绿品4个项目构成。
开展“青漾”育苗行动。为了降低青年创业门槛和成本,吸引更多的青年投身青创农场建设,团余姚市委联合相关单位成立了“余姚市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导师团”,聘请30余位在全市范围内具有一定理论水平或实战经验的专家、老总作为创业导师不定期进行指导授课。农创青年毛柯翔入选中国青年创业导师团,与青年创业组织、青年初创者进行结对指导。通过“团银合作”等方式,加强与余姚农村商业银行等单位合作,针对青创农场主等农村创业青年推出“青年贷”专属金融产品,共计授信4330万元,贷款2495万元,为处于初创期的创业青年解决了融资困难等现实问题。此外,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便利条件,对青创农场及农场主的相关信息进行建库存档,每季度对其进行跟踪访问,及时更新相关数据,对他们的发展情况切实做到心中有数,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尽可能地帮助协调解决。
打造“青享”示范路线。依托梁弄镇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青创农场集群的资源优势,打造一条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绿色产业、描绘红村风貌、展现青年担当的“青春建功乡村振兴”示范线。该示范线涵盖“追忆初心”“筑梦前行”“青春追梦”“益路有你”“纸短情长”“团聚青春”“青创天地”等10个阵地点位,是余姚青年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也是助力新农村建设、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
以线扩面,开拓乡村振兴新局面
思想引领聚“青心”。发挥“舜江青语”青年理论宣讲联盟先锋骨干作用,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进行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的党史宣讲,目前开展宣讲560余场,线上线下覆盖农村团员青年超过45万人次。开展余姚共青团系统“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活动,鼓励全市各级团组织创新党史学习形式,变“要青年学”为“青年要学”,创新“重温入党誓词”“擂台赛讲”主题团日、青春再走纪念路、云青听读书会等学习载体10余种,累计开展各类主题活动1500余场,4万余名农村团员参与学习。 经验文章《高标“领团” 广泛“联青”齐力“带队” 共青团余姚市委掀起全市青少年党史学习热潮》登上《中国共青团》杂志。
基层团建汇“青力”。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以村(社区)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为契机,选拔一批优秀青年干部进入团组织,新当选村(社区)团组织班子平均年龄29.2岁。延伸团组织覆盖面,持续加强对青创农场、农业园区、农村合作社等地的建团力度,让更多的农村青年向团组织靠拢。深化团干部联系青年制度,将每月第一个周末定为“走青连心日”,组建各村(社区)前哨小分队进村入户,传送党政方针、收集青年所思所需,形成良性互动。
志愿服务显“青情”。打造“阳明故里新青年”志愿服务品牌,引导农村青年紧密围绕“两进两回”工作贡献青春力量,围绕“河小二”助力治水、“厉行节俭·光盘行动”“垃圾分类·余你同行”等主题,广泛凝聚农村青年志愿者,2021年已开展“青春迎百年,志愿新征程”青年志愿服务系列主题活动达270余场,参与志愿者达6000余人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8万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