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儿童营造美好的城市空间环境

2021-11-25邱红甘霖加雨灵

中华建设 2021年11期
关键词:友好城市设施空间

邱红 甘霖 加雨灵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任务部署,经国务院同意,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3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旨在以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促进广大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推动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让儿童友好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行动、责任和事业。

《指导意见》提出了中国特色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目标、5大任务领域和24个具体措施以及组织实施的保障机制。这是我国国家层面第一个全面指导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战略性文件,不仅为世界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展示了中国视角和大国情怀,更在统一各界共识、凝聚社会力量、全面保障儿童权利、推动城市向“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从“成长空间友好”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的角色和定位出发,探讨儿童友好型城市空间的规划框架和议题策略,以期更好地在城市规划领域推广和落实《指导意见》。

一、“成长空间友好”是儿童友好城市的重要特质

儿童友好的成长空间不仅是儿童每天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更是存续情感、孕育希望的港湾。一个安全、舒适、便利、有趣的物理空间环境是缓解儿童身心健康问题的一剂良策,能减少交通事故和溺水等环境风险,降低儿童死亡率和意外伤害率;能延长儿童在室外体育运动的时间,降低超重率、肥胖率和视力不良检出率;还能建立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之间的联系,降低儿童罹患心理疾病的风险并提高儿童的创造力和社会认知能力。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突出强调了成长空间环境在促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2021年3月,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示范,加强校外活动场所、社区儿童之家建设和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完善儿童公共服务设施”。2021年9月,《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指出要“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友好城市和儿童友好社区标准体系和建设指南,建设一批国家儿童友好城市。”

《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引入“1米高度看城市”的儿童视角,推进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制定城市各类儿童友好空间与设施建设标准,完善城市功能布局,优化公共空间设计,推进城市建设适应儿童身心发展,满足儿童服务和活动需求。同时,强调“拓展儿童成长空间”应与“完善儿童政策体系”“优化儿童公共服务”“加强儿童权利保障”“改善儿童发展环境”相辅相成,将硬环境与软环境综合提升,让城市成为美好童年孵化器,让每个儿童歆享愉悦的城市生活。

二、“儿童友好型城市空间”的规划框架

《指导意见》指出儿童友好是指为儿童成长发展提供适宜的条件、环境和服务,切实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儿童友好的城市规划也要从儿童视角出发、以儿童需求为导向、以儿童更好成长为目标,将儿童的心声、需求、优先事项和权利纳入城市规划的政策制定、程序和决策过程。通过为儿童营造健康、安全、包容、绿色和繁荣的城市空间环境,促进每个儿童和青年都能拥有快乐的童年和青年时光,在各自的城市和社区中,平等享有自身权利、充分发挥自身潜力。

为了让儿童成长得更好,儿童友好型的城市空间应建立“全尺度覆盖、全要素设计、全需求满足、全年龄关怀”的系统性规划框架。即:

在空间尺度上,涵盖城市、城区、街道、社区、建筑5个空间层级的儿童活动场域规划设计,《指导意见》提出了制定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加强儿童友好街区建设、开展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等目标要求,实现全尺度覆盖。

在功能配置上,聚焦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出行系统、城市开放空间等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空间要素,《指导意见》提出了推进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完善交通体系、加强儿童学校/医院/校外活动场所设施/公园建设等目标要求,实现全要素设计。

在城市设计中,满足儿童每日生活、学习、出行、玩耍等成长需求,为儿童认知、锻炼、社交等能力提升创造充足机会,《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强儿童劳动教育、课外实践、科技体验、素质拓展等设施建设,提升儿童安全出行和灾害事故防范应对能力等目标要求,实现全需求满足。

在规划布局上,体现对婴儿、幼儿、学龄儿童、青少年等各年龄段儿童日常生活圈内容的细致安排,《指导意见》提出了鼓励社区提供普惠托育和婴幼儿照护服务、拓展儿童人文参与空间、开展儿童友好自然生态建设等目标要求,实现全年龄关怀。

三、“儿童友好型城市空间”的议题策略

围绕儿童生存与发展、受保护和参与权利的实现,儿童友好型的城市空间应聚焦“环境安全、平等对待、服务可及、乐享陪伴、充分参与”5个方面,通过将儿童优先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和建设全过程,努力为儿童营造美好的城市空间环境。

议题1:环境安全——促进儿童独立出行体验探索乐趣

调研发现,来自城市当中的机动车干扰和陌生人威胁是影响儿童自主独立出行的最主要因素。伴随年龄增长,儿童每日出行频率呈下降趋势,私家车成为儿童平日最主要出行方式,且儿童独立出行年龄普遍滞后。

《指导意见》提出要完善慢行交通体系,加强人行道、自行车道规划建设,优化校园周边步行线路规划和人行设施,保障儿童出行安全。加快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场站、过街无障碍设施。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增强儿童安全出行能力等具体措施。

在儿童友好理念指引下,城市建设应彻底从“以车为主”向“以人为本”观念转变,聚焦儿童密集地区的交通环境安全建设和管理,为儿童搭建融“混合用地布局——道路设施建设——慢行路权管理——交通安全教育”于一体的全链条安全保障方案,促进儿童自主独立出行。

议题2:平等对待——保障所有儿童平等享受城市生活

调研发现,城市当中停车占道、人行空间狭窄不连续和不平整、婴儿车上下公交车和过街设施不方便等问题都会影响儿童和家庭的出行体验。同时,城市面向困境儿童的福利机构和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也呈现服务资金和专业人员不足、设施质量不高等问题。

《指导意见》提出了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提供适宜残疾儿童的阅读资源。建设适合儿童的服务设施和标识标牌系统,推动公共场所建设母婴室、儿童厕位及洗手池等具体措施。

在儿童友好理念指引下,城市建设应进一步为困境儿童提供良好的照护设施和服务,为所有儿童和育儿家庭在城市中活动提供无障碍出行体验,保障城市中的每个孩子都能平等和尊严地享受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成果。

议题3:服务可及——为儿童规划便利多样的服务设施

调研发现,社区是对儿童成长影响最大的公共环境。儿童和育儿家庭对15分钟生活圈内设施的丰富性和便利性有很大需求,尤其居住在老旧小区、胡同平房区和农村自建房中的孩子获得各种服务的机会更为短缺。儿童普遍对于兴趣类、运动类活动呼声较高,家长则对于提供儿童与同龄人玩耍交流机会、家庭亲子活动、课后托管等服务需求较高。

《指导意见》很好地回应了这一问题,提出要严格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政策,加强儿童医疗服务网络建设,合理规划文体设施布局和功能,拓展儿童阅读空间、扩充儿童美育资源、增加儿童校外活动空间,强化公益普惠类儿童服务项目规划用地保障等具体措施。

在儿童友好理念指引下,城市建设应在加强学校、医院、福利机构等基础性服务设施建设基础上,努力拓展儿童阅读、科普、文艺、体育、社会实践等发展性公共服务供给,形成多层级覆盖、类型丰富、功能完善、便捷可达的儿童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满足当代儿童多元化的成长需求。

议题4:乐享陪伴——把城市打造为网络化的儿童游戏场

调研发现,城市中大部分儿童面临父母陪伴时间少,接触大自然和游戏运动空间不足等问题。除规模小、数量少、距离远等“有无问题”外,商业设施收费高、没有区分儿童年龄、设计不符合儿童天性、存在安全隐患、难以接触自然、禁止骑行和滑板等“品质问题”和“管理问题”也是现状活动场地不能满足儿童日常活动需求的原因。

面向这一现象,《指导意见》提出要增加社区儿童“微空间”,鼓励社区打造儿童“游戏角落”,提供适龄儿童步行路径和探索空间,合理增设室内外安全游戏活动设施;推进城市和郊野公园设置游戏区域和游憩设施,合理改造利用绿地,增加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等具体措施。

在儿童友好理念指引下,规划建设应正视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自然中领悟、在城市中成长的需求,开辟尽可能多的正式和非正式游戏空间,分级配置各种类型的儿童活动场地,将城市打造为网络化的儿童游戏场,用愉悦的空间来治愈城市儿童的“高楼幽闭症”与“自然缺失症”。

议题5:充分参与——为儿童提供参与治理的畅通途径

调研发现,虽然面向儿童的科普和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但是儿童参与社区发展或城市建设方面的议事讨论机会仍然不多。与儿童权利和自身发展相关的公共事务和设施建设过程中,儿童参与的类型和路径均需要拓展。

《指导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儿童参与公共活动和公共事务机制,畅通儿童参与渠道,涉及儿童的重大事项先听取儿童及监护人意见。在制定社会政策、发展公共服务中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全面保障儿童在社会生活、社区发展、家庭事务中的知情权、表达权和参与权等具体措施。

在儿童友好理念指引下,城市建设应将儿童参与纳入项目前期策划、规划设计、建设实施以及管理维护的全过程,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儿童和育儿家庭的需求、满意度和意见建议,通过成立各种形式(线下或线上)的议事会来拓展儿童的参与类型和深度,促进儿童在社区和城市发展中由“非参与”向“实质性参与”状态迈进。

儿童是城市中最柔软的人群,一个对儿童友好的城市,本质上也是对全体市民都友好的城市。随着社会意识与生活水平的进步,中国城市正在飞速步入人本价值主导的发展阶段,“为儿童而规划”既是现代城市的返璞归真,也是当代规划的人文觉醒。试想明日之城市,能否促成和谐宜居的城市梦想、实现蓬勃进取的都市雄心、获得源源不竭的发展动力?儿童友好便是城市发展质量的试金石。今天我们为儿童规划和设计美好的成长空间环境,就是用独具温度的家园来培育和吸引城市未来的主人,最终每一份精心引导都会兑现为城市的包容精神,在远景发展中形成竞争力与后劲,并获得可持续性的回报!

猜你喜欢

友好城市设施空间
战后国际友好城市的发端与发展(1945—1969):基于法国视角的研究
民生设施非“摆设”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2012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主题:“幸福城市,绿色生活”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