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句在新闻标题中的使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2021-11-25

华中学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特指文章内容新闻标题

高 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在信息化技术极速更新的时代,大量的新闻信息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人们无暇细读各种新闻内容,因此新闻阅读进入了一个“读题”时代。人们会通过浏览新闻标题来判断其内容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读文先读题,新闻标题是吸引读者眼球的利器。“一个引人入胜的新闻标题,除了事实上和文字上的准确无误外,还要力求新闻标题内容的新颖和醒目,形式的多样与活泼。”[1]因此问句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语言形式常常被运用到标题中,不仅在形式上能够抓住读者的眼球,在内容上也能引起读者的深思,从而达到引人入胜的阅读效果。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新闻标题在使用问句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标题与内容是否贴切等。“篇名要与文章本身的内容密切关联,与文章的主要观点相适应,能反映篇章的某些特征……大多数篇名表明文章和作品的内容,但也有少数篇名没有表明文章和作品的内容,即使都表明了文章和作品的内容,有的表达得明确一些,有的表达得隐晦一些;有的表达得多一些,有的表达得少一些。”[2]新闻标题和内容的关系也是如此,好的新闻标题题文联系紧密,问答对应清晰,反之亦然。

一、问句在新闻标题中的使用现状

本文以每日登录QQ自动弹出的腾讯网迷你版新闻为语料来源,收集了2019年7月19日至2019年9月1日期间的新闻语料,其中以问句形式出现的新闻标题语料161条。按照问句的类别可以划分为有疑而问和无疑而问。有疑而问即一般疑问句,用来寻求答案。在现代汉语中有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四种形式[3]。根据疑问特征的不同,可以将有疑而问的疑问句分为 “词汇特征疑问句”和“句法特征疑问句两大类”[4]。特指问和选择问的疑问域是通过词汇体现的,属于词汇特征疑问句;是非问和正反问的疑问域是通过句式体现的,属于句法特征疑问句。有疑而问的一般疑问句用在新闻标题中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兴趣,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无疑而问包括设问和反问,设问是自问自答,反问是明知故问,二者都已包含答案。无疑而问的设问和反问用在新闻标题中起到引人注目和加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各问句形式在语料中的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有疑而问无疑而问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设问反问4833236213

从以上语料中可以看出,设问形式的新闻标题数量最多,占比38.5%,是非问句和特指问句的新闻标题数量次之,分别占比29.8%和20.5%,数量较少的是反问句、正反问句和选择问句形式的新闻标题,分别占比8%、1.9%、1.3%。

(一)有疑而问的新闻标题使用分析

是非问的新闻标题在结构上像陈述句,常常带有语气词“吗、吧”等,或是省略语气词“吗”带有疑问标记“?”,如:

(1)滴滴逆风326天,即将回归的顺风车能缓解他的焦虑吗?

(2)影帝任达华遇袭!活动中被人捅了一刀,凶手大咧咧上台无人阻拦?

特指问的新闻标题常用疑问代词“谁、什么、怎样”来表明疑问,句末常用语气词“了、的”等,如:

(3)李梓萌提到一个反常现象,什么原因导致的?

(4)五年河东,五年河西!30岁的他为什么突然不行了?

选择问的新闻标题在结构形式上常用“是、还是”连接,提出不止一种看法,如:

(5)Costco大陆首店面临机遇还是危机?

(6)杨幂赶高铁一抬手露大腿根,这打扮到底是冷还是热?

正反问的新闻标题在结构上常由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并列的格式构成,最常见的正反问句的格式为“V不V”(动词+不+动词),如:

(7)鹿晗扛不动《上海堡垒》的票房,肖战的《诛仙》能否为流量正名?

(8)哈弗H6好不好?口碑如何?

单从所收集的标题语料的形式上看,各问句之间结构明了、界限清晰,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作为“眼睛”的新闻标题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文章内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新闻标题要能够准确地反映新闻内容,“准确是新闻标题制作的根本前提。新闻的本质功能是传播信息,标题需要准确有效、高度凝练地概括新闻事实”[5]。“标题准确与否影响到网民对新闻内容的判断和理解。”[6]从实际语料来看,将新闻标题和新闻内容联系起来可以发现标题和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十分微妙。我们根据标题和内容之间对应的紧密程度,划分为四个层次:

1.题文对应清晰,问答联系紧密

问句标题为有疑而问的一般疑问句,文章内容针对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说明。读者在读完整篇文章后,能对标题提出的问句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如:

(9)《长安十二时辰》里旅贲军穿的重型铠甲,你了解吗?

(10)中国是怎样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

(11)香港机场到底发生了什么?

例(9)为是非问句,例(10)、例(11)为特指问句。从我们所收集的语料来看,其中绝大多数问句标题都是特指问,仅零星几个为是非问。这是因为特指问属于词汇特征疑问句,“特指问的疑问域为一个点”[7],相对较窄且清晰,答案比较容易在文中找到,它最能够体现题文之间的问答对应关系。如例(10)问句标题中运用疑问代词“怎样”来提问,全文介绍了从新中国成立到目前为止国家发展的方针政策,对问句做出了全面解答。例(11)问句标题以疑问代词“什么”进行提问,全文对2019年8月9日—11日香港机场发生的事件做了详细的介绍,使问句中疑问的内容“什么”得到解答。特指问的答语就是需要对问句中疑问代词所提出的疑问做出说明,新闻文章的内容就是对特指问问句新闻标题的最好解释。是非问与特指问不同,它的疑问域是整个句式标题,需要通过文章内容做出是非判断,是非问用作新闻标题其题文之间的紧密度不如特指问句。如例(9)问句标题用疑问语气词“吗”提出疑问,其答语应为“了解”或“不了解”。但是从新闻标题和内容的对应关系上看,这个是非问的答语在文章内容中并没有直接出现,但这个答案又是清晰的,它是作为作者的预设而存在的。全文对重型铠甲的结构和设计做了详细的说明,都是基于“不了解”这一答语的存在为前提。

2.题文有对应,问答联系较为隐晦

问句标题为有疑而问的一般疑问句,文章内容针对问题做出了解答,但给出的答案较为隐晦。读者读完整篇文章后,需要做出整体的归纳总结,方知问句的答案。如:

(12)滴滴逆风326天,即将回归的顺风车能缓解他的焦虑吗?

(13)伽利略导航卫星,神秘瘫痪超117小时,只因有人手欠?

(14)特朗普推迟加征关税,是为了圣诞节购买中国商品?

从收集的语料来看,这种体现较为隐晦的题文对应关系的标题大多数都是是非问句标题,如例(12)的文章内容应该是对此问句标题的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读完整篇文章后了解了滴滴出行面临的处境和困惑,文章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但是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滴滴出行的总裁柳青面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还是无所适从,因此可以得出答案“即将回归的顺风车”仍然不能缓解他的焦虑。例(13)的是非问句标题应该在文中有明确的答案,但文章最终给出伽利略导航卫星公司的回复“地面设施造成的技术故障,具体原因还在分析中”,并没有直接回答是否人为操作造成的,但可以确定是技术障碍造成的,与人为的操作失误存在较大的关联。例(14)的文章中虽然没有对问句标题作出明确肯定的回答,但是在文中引用了特朗普的回答“我们正在为圣诞节做这件事,以防一些关税可能产生影响”,侧面证实了关税可能对节日产生的影响。

3.题文无对应,问答有联系

问句标题为有疑而问的一般疑问句,文章内容没有针对问题做出解答,仅仅是围绕着与问题有关的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读者读完整篇文章后,问题得不到解决,但是对此问题涉及的相关的人物和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如:

(15)美国限制联邦资金购买中资车,比亚迪名列其中?

(16)对华出口大米暴跌七成,越南经济增速陷困难,美国补刀会要命吗?

(17)3名共和党人要参加2020年大选,他们能打败特朗普吗?

例(15)—例(17)的问句标题均为是非问,从问答的角度看,文章应有明确的肯定或否定的答案,但是读完文章内容后并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如例(15),文中针对此问题询问比亚迪官方得到的答复是“不予置评”,其它内容是对比亚迪在美国的发展情况的一些介绍。例(16)的文章没有对问句标题做出回答,而是对越南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进行了说明:一方面是中国提高进口农产品的质量,一方面是美国因为汇率问题将其列为观察名单导致越南出口量减少。例(17)的文章介绍了特朗普对共和党3名竞争者的介绍和评价,并阐明了特朗普自己的看法,但对于究竟能否打败特朗普这一未然事件无法做出明确的回答。

4.题文无关,问答无联系

问句标题虽为一般疑问句,但这类问题多为作者虚构或主观猜测,文章内容也没有针对猜测或虚构的问题做出解答,仅针对图片内容作出说明。读者读完整篇文章后,仍然一头雾水,找不到问题和内容之间的关联。如:

(18)朱丹带女儿现身机场,衣着宽松小腹明显隆起,真怀二胎了?

(19)依旧恩爱?李小璐周末陪甜馨,疑似与贾乃亮旧日合照摆在显眼位置

(20)杨幂赶高铁一抬手露大腿根,这打扮到底是冷还是热?

例(18)、例(19)为是非问句,从问答关系上看,文章内容应该给出肯定的或否定的答案,但实际上整篇文章与标题没有关系。例(18)的问句标题的来源仅是一张朱丹机场衣着宽松的照片,“怀二胎”的疑问也仅仅是作者的臆测,文章内容只是“看图写话”而已。例(19)的问句标题仅凭李小璐在微博上发的一张自拍照中左侧显示的半张昔日全家福产生“依旧恩爱”的疑问,这个疑问显然也是作者主观虚构,因此文中也没有给出答案,而是对有关事件的叙述。例(20)是一个选择问句,从问答关系上来看,文章内容应该从给出的选择中做出回答,但是文章内容是对杨幂着装的描述,并未回答冷还是热的问题。这类问句标题的共同点在于作者并非真正的有疑而问,而是根据一张图片进行描绘提出臆测的或虚假的疑问吸引读者的眼球,这类问句标题大多来源于娱乐新闻。

(二)无疑而问的新闻标题应用分析

反问句在形式上多用是非问和特指问,但是反问句是无疑而问不要求回答,反问口气相当于否定口气,否定格式加否定口气就变成肯定的意思[8],如:

(21)海南文昌“枪击前妻一家”案:多大的怨恨才会枪杀前岳父岳母?

(22)常年被夸上热搜的她,居然自嘲颜值不高,身材也不好?

设问在形式上是一问一答的方式,前一分句提出疑问,后一分句回答,如:

(23)萨达姆有百万雄师,为何伊拉克战争时却不见了?答案很简单

(24)有哪些好看的迪士尼动画?《寻梦环游记》《狮子王》都没它受欢迎

反问和设问都是无疑而问,在形式上很好区分。反问虽然在形式上与是非问和特指问一致,但是在语气上的区别很明显,大多表达强烈的肯定语气。设问形式的问句标题数量较多,是问句标题的常用形式之一。设问不同于一般疑问句,设问是通过问答的形式组成,问句和答句都出现在标题中,文章内容是对标题的补充说明,因此依据标题中问句和答句之间对应关系的清晰程度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问答清晰,题文联系紧密

设问标题问句和答句之间清晰明了,可以直接在答句中找到问句的答案,这是典型的设问句式。文章内容则是围绕问句做了详细的说明,文章题目和文章内容结合得十分紧密,如:

(25)papi酱公司涉侵权需赔25万?网友闹翻,律师称赔不了这么多

(26)NBA新赛季为何推迟一周开打?全球第一篮球联盟为世界杯让路

从例句中来看,前一分句提出问题,后一分句是对问题的解答。例(25)的答句“律师称赔不了这么多”对是非问句做了明确否定的回答,例(26)的答句“为世界杯让路”是对特指问句中的疑问代词“为何”做出了明确解释,问答清晰明了。文章内容围绕标题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做了说明,使读者在读完文章后对新闻事件有了清晰的认识。

2.问答隐晦,题文有联系

前一分句提出问题,后一分句对问句做了回应,从答句中得不到明确的答案,但是可以在文章内容中找到答案。因此从设问句式上看,这种问答关系较为隐晦,但是问句标题和文章内容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可以从文章中对问句标题所述事情有所了解,并能在文章中得到答案,如:

(27)杜兰特为什么离开勇士?5年两个巨变揭真因,他只为四个字!

(28)59式坦克加满一箱油大约需要多少钱?普通人一月工资未必够

例(27)后一分句回答了“杜兰特为什么离开勇士”,是因为“5年两个巨变”得出的“四字”结论,但至于是哪两个巨变和哪四个字,答句并没有做出说明。细读文章后读者可以知道“与格林争吵”和“汤普森事件”是导致他离开的两个巨变,归结为四个字为“领袖、快乐”,即领袖权的丧失以及失去快乐是最终导致他离开勇士队的原因。例(28)中针对前一问句“59式坦克加满一箱油大约需要多少钱”,后一答句并没有直接回答多少钱,而是用“普通人一月工资未必够”暗示了钱较多,最后在文章中可以找到具体数字“5237”元。除此之外,文章还对世界其他类型的重型坦克做了介绍,文章内容和问句标题之间联系较为紧密。

3.问答不明,题文仅相关

形式为设问的形式,但是答句没有做出回答,仅是描述与问句有关的事件。读者在读完整篇文章之后很难找到问句的答案,但是对相关事件有了一定的了解。这种类型的设问标题问答关系不明,题文仅仅相关,如:

(29)还记得马加特时期的拜仁两大前锋吗?两人的职业生涯迥然不同

(30)“小弟”指挥“大哥”?韩国要收回战时指挥权,但美国出了道考题

例(29)、例(30)前一分句以是非问句的形式提问,后一答句没有做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两人的职业生涯迥然异同”与是否记得拜仁的两大前锋之间没有对应关系,文章内容是对拜仁两大前锋马凯、皮萨罗职业生涯的介绍。“韩国要收回战时指挥权,但美国出了道考题”与“‘小弟’指挥‘大哥’”这一问句之间没有对应关系,文章是对韩美之间关于韩国战时指挥权收回时间的说明。从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不管是答句还是文章内容,都找不到问句的答案,只是相关事件的说明。

4.问答无关,题文不符

这类新闻标题在形式上是设问句式,前一分句提出问题,后一分句作答,但是问答之间没有关系,文章内容和文章标题之间也没有太大的关系。这类型的问句标题提出的疑问大多是基于作者自己的主观臆测而提出的,而非事实存在的疑问,文章内容也多为“看图说话”,依据几张图片来描述,因此不管是问答关系还是题文之间的对应关系都无法体现,如:

(31)新男友非富豪?张柏芝出行坐经济舱,身边是中年男子

(32)孙俪疑似怀三胎被证实?网友小名都给取好了

例(31)、例(32)用疑问语气的方式提问,答句没有针对问句做出回答。“张柏芝出行坐经济舱,身边是中年男子”与“新男友非富豪”这一问句之间没有对应关系。文章内容也是根据张柏芝的几张生活照对她近况的描述,全文并未提及新男友及其经济状况。“网友小名都给取好了”与“孙俪疑似怀三胎被证实”这一问句之间也没有对应关系。文章内容甚至没有提及“怀三胎”和“取小名”之事,而是对孙俪和邓超的家庭生活做了一番叙述。这类型的新闻标题是典型的“标题党”现象,其共同特征在于问句多为主观臆测而提出,疑问形式一般不采用疑问代词仅用疑问语气来表达。

二、问句在新闻标题中存在的问题

从我们所收集到的问句标题的语料形式及其现实应用分析中可知:有的问句标题运用恰当,不仅能够使新闻标题的形式更加丰富,在阅读过程中增添新闻标题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还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有的问句标题形式混乱、问答及题文对应关系不清,读者读完标题和文章内容后不知所云,这类问句标题多因“哗众取宠”而被斥为“标题党”。问句在新闻标题中的运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问句新闻标题界限模糊不清

从收集的语料来看,有一类问句新闻标题较为特殊:从形式上来看是设问句式,但是从意义上来看,前一分句与后一分句之间并无问答关系。

(33)张继科戴80万腕表算啥?开加长版路虎代步,定制车牌一分钱没花

(34)发生了啥?这次日韩半导体厂商来华寻求“突围”

(35)发生了什么? 特朗普突然说“我们的问题不在中国”

这些例句如果从形式上划分应该归属于有问有答的设问形式,但是从内容表达上来看,这些例句分句之间并不是问答关系。例(33)中前一分句“张继科戴80万腕表算啥”,从表达语气来看应是反问句表达肯定的语气,不需要做出回答。后一分句“开加长版路虎代步,定制车牌一分钱没花”是对前一分句的持续说明,二者之间没有问答关系。例(34)、例(35)的前一分句都是特指问句,需要后一分句针对疑问代词“什么”做出回答,但实际上从例子中来看,后一分句都不是答句,而是问句产生的前提。正是因为二者之间没有问答关系,所以可以将后一分句放在问句之前“这次日韩半导体厂商来华寻求‘突围’,发生了啥?”“特朗普突然说‘我们的问题不在中国’,发生了什么?”转换成特殊疑问句。因此新闻工作者在使用问句新闻标题时要注意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免造成标题界限模糊不清、表意不明的情况。

(二)“标题党”现象

新闻标题中不乏“标题党”现象,问句标题也不例外。从问句标题的题文对应关系或者是问答对应关系可以发现问句新闻标题“标题党”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标题党”出现的概率与题文对应关系或问答对应关系的紧密程度密切相关:题文对应关系或问答对应关系越紧密,问句新闻标题越标准;反之,题文对应关系或问答关系越松散,问句新闻标题出现“标题党”现象的频率越高。

在有疑而问的问句新闻标题中,题文对应清晰或者有对应的问句新闻标题是标准的问句新闻标题。题文对应清晰的新闻标题一般由特指问句充当,用疑问代词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全文内容针对此问题做出明确解答;题文有对应的新闻标题一般由是非问句充当,用疑问语气词提出疑问,文章给出答案,但答案较为隐晦。题文无对应、问答联系较弱的新闻标题虽然对所提问题没有进行解答,但是基于事件进行了描述,读者还是对标题涉及的相关内容有所了解,如果这种基于相关事件的描述都没有,则沦为“标题党”;题文无关、问答无联系的新闻标题没有针对问题或相关事件进行说明,甚至连问题本身都是臆测的,这种问句标题则是典型的“标题党”。

在无疑而问的新闻标题中,问答清晰、题文联系紧密的问句新闻标题是标准的设问式新闻标题,清晰明了地展示出新闻主体内容;问答隐晦、题文有联系的设问式新闻标题,虽然在标题中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在文章内容中能够找到,这种略微隐晦式的新闻标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引人入胜的阅读效果,可以看作巧借设问式的新闻标题;问答不明、仅题文相关的设问式新闻标题,虽然从形式看仍是设问句式,但是从问答关系上看已不再是设问,标题答句和文章内容都没有给出答案,仅是相关事件的描述,有沦为“标题党”的可能性;问答无关、题文不符的设问式新闻标题没有针对问句做出回答,文章内容也没有对问句的相关内容进行说明,大多与标题没有直接的关系,标题仅仅是吸引读者的噱头,这一类型的设问式新闻标题是典型的“标题党”。

(三)滥用问句

现代汉语中“各类问句都有自己表达疑问语气的特定方式,它们的绝大多数并不是因为有了问号才成为疑问句的”[9]。因此问号不是判断疑问句的唯一形式标准。有的标题中问号可以省略,“如果句子中含有疑问词语或疑问格式,就可以省略,而‘为了简洁’‘为了版面美观’,最好能省略;如果句子中不含有疑问词语或疑问格式,就不可以省略”[10]。省略了问号的标题也能准确的表达疑问语气。有的标题中用了问号也不一定就能表达疑问的语气,如:

(36)甜瓜老师来了!安东尼为24岁前锋授课,当不成队友也教你两招?

(37)baby造型仙气十足,却被腰上的“紫菜”抢镜了,全靠它秀腰?

(38)全身绑66台苹果手机当内衣?女子过横琴口岸被查,画面太尴尬

例(36)是很明显的陈述句但是在句末却使用了“?”来表达疑问语气,文章内容也是对安东尼为队友授课这一事实的肯定,因此标题中不该使用问句形式。例(37)从标题内容的逻辑关系来看,句末使用疑问语气的意义不大;从文章内容来看,文中使用了相同的表述“全靠它秀腰”,但其后使用的是“!”,因此作者想要表达的应是较为肯定的语气。例(38)从新闻内容中可知“全身绑66台苹果手机当内衣”这一陈述是事实,不应使用疑问语气。这些例子没有使用疑问代词和疑问语气词,仅仅是在句末加了疑问语气符号“?”,疑问的语气本身就不强烈,再加上语义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文章内容的陈述,使用陈述语气更为合适。

问句新闻标题看似很简单,实则有着较为丰富的内涵。新闻工作者在使用问句新闻标题时,不仅要从形式上加以规范,还要从问答对应关系以及题文联系的紧密程度来考量,这样才能达到巧用问句标题吸引读者的目的,避免出现“标题党”现象。

注释:

[1] 王晓明:《巧借设问 活用反问——新闻标题中的问句研究》,《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8期,第25~27页。

[2] 刘云:《汉语篇名的篇章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3]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6月,第102页。

[4] 司罗红:《疑问特征及一般疑问句的生成特征》,《安徽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第81~89页。

[5] 李秀芹、马东顺:《融媒体时代新闻标题的规范与创新——以〈人民日报〉2018年获奖新闻标题为例》,《青年记者》2019年12月(中),第68~69页。

[6] 陈刚、周怡帆:《新媒体新闻标题语言的特点、问题与规范》,《传媒》2018年第9期(下),第58~61页。

[7] 张伯江:《疑问句功能琐议》,《中国语文》1997年第2期,第104~110页。

[8]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6月,第104页。

[9] 王光全:《句末点号的规范》,《语文建设》1996年第1期,第13~14页。

[10] 史方灿:《标题与问号》,《语文建设》1996年第1期,第15页。

猜你喜欢

特指文章内容新闻标题
汉语特指性是非问的生成机制与信息结构
Harry Potter
70 Days in a Lifeboat
THE THREE MOST INTELLIGENT MACHINES FOR YOUR HOME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对比
无意间击中幽默的新闻标题
创客
White Elephant
Aetion(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