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南古厝艺术元素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2021-11-25孙培贤林丽莎

林产工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古厝燕尾马背

卜 俊 孙培贤 唐 刚 林丽莎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 漳州 363105)

随着全球家具行业的竞争加剧,凸显家具的地域风格与文化内涵已经成为新时代家具设计的导向,同时也是提升家具产品竞争力、弘扬地域传统文化的关键因素[1]。闽南古厝,又称“红砖厝”,在建筑上既保留了中原传统文化精髓,又融入了诸多地方建筑特色,拥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闽南地域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内容[2-4]。本文以闽南古厝为研究对象,运用设计学方法提取古厝元素中的设计因子,用于指导现代家具创新设计实践。一方面可以探索地域传统文化在家具设计中的创新融合模式,为家具设计提供创新思路;另一方面,可以助力传统文化“活态化”传承与创新,有利于推动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1 闽南古厝建筑艺术特征

“古厝”在闽南语中是指传统民居,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闽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是福建传统建筑中的典型代表,主要分布于福建厦、漳、泉等地[5]。闽南古厝建筑风格独特,一般突出厅堂,两边对称,采用横向扩展布局,上铺红瓦及瓦筒并以“燕尾”型屋脊冠顶(图1),浓缩了闽南人开朗、坚忍不拔和沉稳豁达的性格,素有“闽系红砖”的美誉[6-7]。

图1 闽南传统古厝Fig. 1 Ancient dwellings in southern Fujian

1.1 燕尾脊

燕尾脊是闽南传统民居建筑具有的结构,造型上由正脊做成曲线的形状,两端往上翘起,类似上玄月形,而在尾端分差为二,犹如燕子尾巴[8]。燕尾脊作为闽南古厝中最为精致和重要的细节装饰,其作用主要包含功能和寓意两方面。功能方面,闽南地区靠海,台风和暴雨较多,流线型的燕尾脊结合屋面弯,能够有效地排水和抗风。精神寓意方面,早期闽南地区居民多以出海打渔为生,燕尾脊造型类似于渔船翘起的首尾,寓意海上航行和作业一帆风顺。另外,闽南人具有敢于拼搏、重乡敬祖的品质,早期大量闽南人赴台湾及东南亚地区经商,燕尾脊寓意燕子归巢,成为深深地印在海外侨乡心中的一抹剪影,寄托浓浓归意和思念[9-10]。

图2 燕尾脊Fig. 2 The swallow tail ridge

1.2 五行马背

马背是指在山墙顶端鼓起的造型,它与前后屋坡的垂脊相连。马背按五行属性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形式。一般在燕尾正脊的两侧,都会有一对马背山墙作为装饰,表现主人谦卑、低调的品格。在修建房屋前,房屋主人往往会邀请风水先生根据其生辰八字进行推算,最终决定采取何种马背形式作为山墙造型。马背造型多变,主要类型有单弧、桃弯规(波浪曲形)、多边、八字规(平头型)、多重平头以及多角等[11]。不同属性的马背在造型上有很大差异:金形圆,头圆而足阔;木形直,头圆而身直;水形曲,形平而生浪;火形锐,头尖而足阔;土形方,头平而体秀[12]。

图3 马背山墙Fig. 3 The horseback gable

1.3 出砖入石

“出砖入石”是闽南建筑的一大特色,民间匠师称之为“土固坎”,亦称“金包玉”,是将红色的砖瓦比作赤金,白色的石头比作白玉。其做法是用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石头和红砖瓦相互堆叠混砌,石面稍凹、竖砌,砖稍凸、横叠,且上下错开。砖片厚薄不一,充填在石条之间的空隙中,使建筑具有牢固且冬暖夏凉的特点[13]。虽然砖和石头质地不同,但出砖入石对于灰缝的处理兼顾凹缝和平缝。色彩处理方面,砖石的明暗对比突出,却能做到和谐共融,体现出闽南古厝民居古朴美观的特点。

图4 出砖入石砌墙方式Fig. 4 Wall building by bricks and stones

2 基于闽南古厝艺术元素的家具设计策略与方法

2.1 闽南古厝艺术元素设计因子提取与转译

2.1.1 形的借鉴——转换拓展

从语意学角度看,形态能够表达出产品的文化意象,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14-15]。“借形开新”是针对于某一个特殊的图形符号或特征形态进行重塑。对于古厝中的图形符号元素,如水车堵装饰符号、出砖入石排列形式等,可将代表性特征的图形符号通过平面构成原理,如打散重构、切割、层叠、旋转、突变等形式处理后与家具载体有机融合,形成有效的视觉装饰[16]。同时也可将图形符号立体化,结合家具的结构、功能等属性直接将图形符号由二维转化为空间三维立体形态。对于具有三维空间形态的元素,如燕尾脊、马背山墙等,因其本身具有立体形态特征,因此先要将其与家具载体进行形态解构,之后结合家具载体的形态轮廓、结构、功能等属性进行整体与部分的形态设计推演、还原与移植处理,综合考量各个设计因素,形成具有设计感、多样化的家具载体形态。

2.1.2 色的提取——承色异彩

色彩本身具有文化的承载作用。闽南红砖古厝色彩鲜明,将红色(红砖、红瓦)作为主色基调,配合墙面的白石,形成了闽南特有的红砖白石文化[17]。在对古厝色彩元素进行提炼与运用时,一方面要做到“承色”,即考虑色彩在载体上的比例配置,借鉴传统色彩的配色方法进行设计,彰显传统文化神韵[18]。另一方面,由于载体的功能与使用环境不同,配色时需要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对原有色彩做适当的变化处理。在保持原色彩的配色基调上,充分利用现代配色原理对局部做色彩调整与拓展,衍生出符合现代多元化审美需求的家具设计配色体系[19-20],达到“异彩”的点缀效果。

2.1.3 境的融合——品意传神

情境是指传统文化元素中蕴含的特殊文化和精神内涵,是人们的情感、文化和思想意识的映射,也是形态、色彩、构图合成后所表现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21]。闽南古厝承载着闽南地域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体现了闽南人重乡返祖、爱拼敢赢的精神价值观和情感。在提取人文风情等无形的传统文化元素时,首先要将隐形的、意象式的文化特征通过一定的概括、分解、提炼、重组等手法还原为有形的、具有特定风格和寓意的视觉符号[22]。随后结合现实生活中家具使用体验与用户情感共鸣的“触点”,用元素移植和元素载体化的方法将寓意和情感融入家具设计[23-24],做到承其“意”、传其“神”。

2.2 基于闽南古厝艺术元素的家具产品系统设计模型

综合古厝艺术元素分析、设计因子提取原则与方法、目标用户调研和载体选择等各方面因素,构建基于古厝元素的家具产品系统设计方法模型(见图5)。该模型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从功能、造型、情感等多角度对闽南古厝的艺术特征进行解读与识别,从形态、色彩、图案、材质、结构、意境等方面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元素进行设计因子挖掘与提取;其次,根据地域性、创新性、系统性和精准性等原则从“形”、“色”、“境”等方面对古厝艺术元素中的设计因子进行提取与设计转译,形成具有闽南古厝风格的设计因子;最后,以不同设计风格、类别以及使用环境的现代家具设计为目标,结合用户的使用及操作习惯、文化认知、情感及功能需求等因素,探索闽南古厝艺术元素与家具载体之间的多形式、多样化的契合点,将设计因子融入现代家具设计中。

图5 基于闽南古厝艺术元素的家具系统设计模型Fig. 5 System design model of furniture product based on southern Fujian ancient dwellings

3 基于闽南古厝元素的家具产品创新设计实践

3.1 设计因子提取与转译

参照上述设计因子提取与转译方法和设计模型对古厝设计因子进行提取。由“表”及“里”,要求既要从形态、色彩、图饰等角度对其借鉴并作适当推演,以“承其形”,又要注重更深层次的精神和寓意,充分挖掘古厝元素中的内涵,以“传其神”。用图表分析法对各类型设计因子做归纳与整理,详见表1。

表1 古厝设计因子提取与转译Tab.1 Design factor extraction and translation of southern Fujian ancient dwellings

3.2 设计应用

本设计将研究课题与课堂实践相结合,利用所提取的设计因子进行形态推演与设计再造,开发了一套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具有闽南地域风格的新中式书房家具产品。其中,书桌、椅子、书柜、屏风灯等方案构思草图及效果呈现如图6~9 所示,家具整体组合效果见图10。

图6 “玄月”书桌方案构思过程Fig. 6 The project conception process of "Xuanyue" desk

3.2.1 “玄月”书桌构思及方案呈现

书桌的灵感来源于屋顶的燕尾脊,由正脊做成流线形状,两端往上翘起,类似于上玄月,体现“乳燕脊上爬,目标是天涯”的意境,寓意学海无涯。

3.2.2 “乘燕”座椅构思及方案呈现

椅子灵感来源于屋顶的燕尾造型,流畅的曲线飞扬挺拔,寓意轻巧俊逸的燕尾剪出岁月流光,暗含燕归思乡情怀,同时又寓意如燕子高飞一般轻盈自在。

图7 “乘燕”座椅方案构思过程Fig. 7 The project conception process of "Chengyan"chair

3.2.3 “砖情”书柜构思及方案呈现

书柜顶部采用燕尾形式,正面装饰采用“出砖入石”的设计因子,采用多种不规则的形状进行堆叠排列,并且每种形态以不同色彩穿插交替。构图上点、线、面排布错落有序,色彩融合,呈现出方正、古朴、拙实之美。

图8 “砖情”书柜方案构思过程Fig. 8 The project conception process of"Zhuanqing" bookcase

3.2.4 “如意”屏风灯构思及方案呈现

采用五行马背造型,将马背的低调与燕尾脊尖锐高调的特征相中和,体现出吉祥如意与福禄寿喜的祈愿,同时高低错落的屏风让整套家具整体显得更有层次感。

图9 “如意”屏风灯方案构思过程Fig. 9 The project conception process of "Ruyi"screen light

3.2.5 最终组合效果

用Likert七点量表对上述书桌、椅子、书柜以及屏风灯等造型方案进行偏好度和意象评分[25-26]。经专家组评价后选取每一类型家具中得分最高的造型方案进行组合,得到最终组合效果图,如图10 所示。

4 结语

闽南古厝是闽南地域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独特艺术表现形式和丰富文化内涵。运用文中所述现代设计策略与方法,可有效地对古厝元素中的设计因子进行提炼、转译与设计再造,使之很好地融合于现代家具设计中,从而设计出既有地域传统文化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的家具产品,为地域传统文化在现代家具产品中的创新应用提供了设计思路,有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使传统文化更贴近人们生活。

猜你喜欢

古厝燕尾马背
卢辉的诗
燕尾榫连接结构微动疲劳全寿命预测方法
屋顶世界
梦中古厝
马背摇篮(连载一)
陈修俊 甘做古厝守护者
红砖古厝 珍藏的记忆
一个地名:马背梁
残阳下的古厝群
燕尾槽参数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