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实施中的影响分析
2021-11-25高燕芳
高燕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0026)
一、前言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不仅提高了事业单位的整体工作效率,还为事业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帮助。在新政府会计制度指导下,事业单位要不断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健全会计信息系统,进一步规范内部控制,解决业务财务不融合等问题,以规避潜在的财务风险和财政资金使用风险。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给事业单位管理带来的重大影响
(一)改变了传统的会计记账方式
新制度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职能进行分离,让其在“双会计”体系下开展财务处理工作。同时,事业单位同时执行了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创新了财务管理模式[1]。而账务处理从单行记账转变为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并行的记账模式,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和预算执行进度。
(二)完善了资产管理
第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要求事业单位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进行计提折旧或摊销。旧制度下购入固定资产是直接列入费用,而新制度要求计提折旧和摊销,其中补提折旧和摊销就要全面核查已有资产原值、预计使用年限等,确保了新制度改革下资产期初账务衔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第二,新制度下事业单位购置的未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低值易耗品、专用材料等要在库存材料科目中进行反映,只有领用时依据填写的出库单才会确认为财务会计的当期费用,减少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准确反映了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本
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包含了成本、费用以及绩效管理等理念,要求事业单位在制度规定期限内按照要求核算收支,准确反映单位运行管理费用和成本,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减少了事业单位资源浪费。
(四)促进了事业单位业务和财务的融合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不再是业务发生引起资金流入流出时进行会计核算,而是在取得收款权利并发生支付义务时进行会计核算。因此,事业单位应加强合同管理、基建管理、资产管理、往来款项处理等,加强业务与财务的沟通和交流。
(五)全面提高了财务信息质量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下,事业单位设置的会计科目趋于精细化,会计核算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并行,分别使用两种会计核算基础,精准覆盖了所有经济活动,加深了会计信息之间的联系且具有较强的可比性[2]。同时,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财务报告的要求也较为严格,信息披露机制也趋于完善,单位的资金流向更加公开透明,会计信息质量也随之提高。
三、事业单位在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账务处理难度加大
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在处理财务会计的同时处理预算会计,对于每月凭单量多的单位来说,影响甚大。首先,录入时间增长。以笔者所在的单位为例,每月上千张凭单、数百个项目,同时记账相当于同时录入两套账,还要考虑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勾稽关系。其次,错误率升高。账务录入、凭证审核的错误率上升。加之新制度的实施加入了长期待摊费用,以及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预提费用等科目,还有之前遗留下来的账务在新制度运行中要做衔接处理,与传统的账务核算观念区别很大。错误率的上升导致有些财务数据缺乏合理性,进而给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二)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足
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虽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但不重视对新制度的学习,再加之传统账务处理模式根深蒂固,会计人员缺乏对新的账务处理系统的熟练操作能力。同时,账务处理的复杂化也对财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其面临更大的挑战。
(三)新旧制度衔接不到位
新政府会计制度是“双基础、双核算、双报告”,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相互衔接又适度分离,它们分别以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进行会计核算,为单位领导提供全面且准确的财务数据支撑[3]。会计核算基础、财务报表编制方式的改变,在执行过程中势必存在较长的磨合期,因此新旧制度衔接过渡必然存在问题。
(四)业务与财务衔接不顺畅,合同管理不到位
部分事业单位并没有按照新制度的要求进行合同管理,无法与现行制度接轨。以具体案例说明,A单位签订了一笔期限为两年的经费委托协议,协议总金额为60万元,首付款占比70%。支付首付款时,财务会计将60万元全额做长期待摊费用,预算会计列为预算支出42万。但按新制度要求,财务部门要按合同执行进度列财务会计费用,在实际工作中却很难实现,因具体合同的执行在业务部门,而业务部门按流程签订合同后,单位没有指派相关人员对合同进行跟踪管理,财务人员无法掌握合同执行进度。
(五)账务处理系统不稳定
2019年账务处理系统也进行了更新换代,功能升级的同时也带来了运行的问题。以笔者所在的单位为例,每月凭单量上千、项目量上百,每一笔支出都要求录入项目和功能分类。为减少同时录入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工作量,财务部门在期初衔接时设计了录入财务会计摘要、科目、项目、功能分类、金额,同时也带出预算会计的摘要、科目、项目、功能分类、金额的功能,此项带出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录入凭单的准确率和工作效率,避免了因手工录入而出现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项目、功能分类等不一致的现象。但此项带出功能不稳定,在录入财务会计时会带不出预算会计的情况,并且目前此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财务核算软件功能有待优化。
四、事业单位优化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大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培训力度
首先,事业单位要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比如积极参加上级单位组织的培训班、邀请权威专家来单位进行新制度账务处理方式的讲解、多与同类型的事业单位沟通交流等,使财务工作人员能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新制度的精髓,提高财务人员的会计核算能力。其次,还要加大对管理人员及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为单位新制度的改革助力。
(二)加快新旧制度的衔接
新制度与原制度对固定资产、债务处理的要求不一致,事业单位还应定期清查固定资产以及单位负债,准确核对单位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同时,要做好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折旧与摊销,对2019年之前的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折旧摊销进行补提可以不挂项目只做衔接科目,做好期初数据衔接。另外,合同、委托协议要按执行进度进行处理。还要做好库存物品出入库的管理等,优化平行记账体系。
(三)加强业务与财务的沟通,完善合同管理制度
首先,成立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或临时合同管理小组,吸收财务、业务、审计等处室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要求其掌握合同进度,参与合同管理的全过程。其次,完善合同信息系统,建立动态的合同管理系统,将合同招投标、签订、审批、付款进度、付款金额等内容嵌入合同管理系统,同时对接合同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将合同执行信息实时推送至财务核算系统,以便财务人员根据此信息准确地进行财务会计费用的核算。
(四)加快账务处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质量
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软件的功能也应不断地完善。财务软件开发商应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及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具体内容,优化账务处理系统,加大财务软件的研发力度,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政府会计制度推行的平行记账模式,从而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
(五)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首先,事业单位可以学习市场化经营经验,分析单位组织架构设计,调整单位的组织结构,如建立内部控制牵头部门以及下辖单位的财务部门、法务部门等[4]。其次,事业单位应梳理各岗位职能,避免出现一岗多职。最后,预算管理是重要的是内部控制活动,事业单位应加强对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决算上报、预算考核等环节的监督,密切关注各个预算环节的资金流出情况,配合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提高预算执行效率,保证资金的正常运转,减少资金浪费、流失及闲置。
五、结语
事业单位要了解新政府会计制度执行的难点和关键点,加大对新制度的研究力度。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快制度改革的步伐,为全面落实新政府会计制度助力,推动事业单位回归公益服务本质,更好地履行社会经济建设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