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三牛”精神锻造过硬第一书记队伍

2021-11-25刘东利

党员干部之友 2021年5期
关键词:老黄牛第一书记驻村

□ 刘东利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方法。自1998 年开始,济宁市就开启“选派干部下基层蹲点包村”工作,2011 年,率先向薄弱村派驻第一书记。20 多年来,下派帮扶工作从未间断,机关干部走基层、转作风、受锻炼、做奉献的脚步从未停止,形成了健全完善的干部下派制度、独具特色的下派工作品牌。

2019 年7 月,济宁市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关于第一书记的工作要求,又选派1300 多名第一书记,组建66支乡村振兴服务队,投身到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乡村振兴的最前沿。

近两年来,广大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把村庄当家乡、把群众当亲人、把村事当家事,带着感情驻村、带着责任干事,固本培元抓党建、履职尽责促脱贫、冲锋在前战疫情、出谋划策助振兴,收获了“累累硕果”。发展党员1041 名,新建或改建村级服务场所477 处;修筑公路602 公里,修整村内下水道1400 余公里,修缮生产灌溉水渠490 余公里,发展产业项目1000 余个,新增村集体收入8100 余万元……

辛丑牛年,脱贫攻坚的阵地上插上了胜利的旗帜,乡村振兴的征程上吹响了奋进的号角。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正当其时、适得其势。

2021 年,新一轮下派工作又将开启,各项选派工作紧锣密鼓,广大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要换好岗、接好旗,赓续努力,再创佳绩。

初心不改,俯首甘为孺子牛

当好为民服务孺子牛,要在“透”字上下足功夫。广大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要吃透政策。把党和国家的惠农惠民政策学习好、领会好,结合村情民情,“因病开方、照单抓药”,不仅愿服务、想服务,还要会服务、服好务。要摸透实情。“磨刀不误砍柴工”,把调查研究当成驻村工作的必修课,切实找准村庄的优势、特点、短板、缺项,做到脑中有法、心中有数、手里有招,用足各项政策、用好帮扶资金、盘活闲置资源,有针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三农”工作。要悟透民意。积极主动与群众交流、放心大胆与群众讨论、开诚布公与群众谈心,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学习群众的生活智慧、挖掘群众的致富潜能,在与群众的相互往来中拉近距离、产生共鸣,深入理解群众、紧紧依靠群众、鼓舞发动群众,形成建设新家园、开辟新生活的强大合力!

奋斗不止,昂首勇当拓荒牛

当好创新发展拓荒牛,要在“敢”字上写好文章。要敢于整顿“软弱涣散”。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些村子基础差、底子薄只是表象,班子软、队伍散才是病根,在这样的村子当第一书记的同志很不容易,要抓住“党建引领”基调,拿出“治顽疾、下猛药”的勇气,协助当地党委发现培养敢担当、能吃亏、愿干事的基层组织带头人。注重从农村知识青年、致富能手、复员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中选拔后备干部,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要敢于破除僵化思维。第一书记不仅是一个称号,也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广大第一书记要珍惜这份荣誉、担起这份责任,千方百计发展致富产业、美化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素质,坚决杜绝“镀金思想”“补课思想”,坚决克服“混日子”“等安排”的错误观念。要敢于直面市场大潮。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广大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要充分认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入调研、多方考察、仔细研判,既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又要紧贴村庄自身实际,找到好路子、找准好项目,确保项目落得下、留得住,有效益、可持续,形成好模式、打造好样板。

耕耘不息,埋头愿做老黄牛

当好艰苦奋斗老黄牛,要在“不”字上保持清醒。要不搞特殊、不添麻烦。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走基层,首先就要“入乡随俗”,学会吃农家饭、说农家话、办农家事,自觉走出“舒适区”、自觉啃起“硬骨头”、自觉当好“村里人”,严格遵守下派纪律。要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当前“三农”工作,重点在打基础、补欠账,广大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在驻村工作中,要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走好每步路、干好每件事,切实克服贪快图大,急功近利,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务实上,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实在处,行稳致远、久久为功。要不辞辛劳、不畏艰苦。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既要把村集体的“大事”扛在肩上,又要把老百姓的“小事”放在心中,积极奔走,八方借力,不辞辛劳,为民解忧,真正把“人民至上”的理念落实落细。要迎着挑战、顶着压力、奔着目标苦干实干,发扬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老黄牛”精神,用脚下的泥土、额头的汗水、心中的真情温暖群众心窝、赢得百姓认可。

猜你喜欢

老黄牛第一书记驻村
我的第一书记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因为有你
——献给第一书记
扶贫战线上的“老黄牛”
第一书记之歌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编书育人的“老黄牛”
不爱叫的老黄牛
老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