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本位下幼儿体育活动质量提升的研究

2021-11-25王安荣

少年体育训练 2021年10期
关键词:素养体育评价

王安荣

(北京市朝阳区职工大学,北京 100013)

长期以来,我国对学龄前儿童教育分为托儿和幼儿2个阶段,其中3周岁以下为托儿所阶段,3~6岁为幼儿园阶段。3~6岁阶段是幼儿身体运动和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幼儿体育活动将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健康水平和运动认知发育以及社会适应等。党的十九大报告不仅提出“办好学前教育”,更将“幼有所育”置于7项民生与社会事业之首。幼儿体育作为学前教育的首要内容,不仅关乎全体幼儿的身心健康、国民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整体提升,而且直接关系到满足人民群众对子女接受有质量教育的美好向往。

1 厘清幼儿体育的价值与定位

幼儿体育活动是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促进幼儿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核心素养强调孩子关键能力、价值观念和必备品格的培育,其发展是一个终身持续的过程:最初在家庭和幼儿园中培养,随后在大中小学培养,需要在一生中不断完善。在核心素养理念引领下,应将幼儿体育活动与学前教育有机融合,加强幼小衔接,从多方面进行价值建构。

1.1 价值追求:以体培育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幼儿体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身心健康是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幼儿参与体育教学活动是幼儿接受教育的重要部分。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从健康、科学、语言、社会、艺术5个领域提出了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这就是幼儿核心素养的主要目标。幼儿体育活动应对充分融入健康、科学、语言、社会、艺术等5个领域,通过科学的设计、组织幼儿体育活动,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促进幼儿的个性、态度、情感、认知能力的和谐发展,塑造幼儿活泼、开朗、乐观、顽强的性格,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力。以游戏为载体,打通学科内在联系,通过“体育活动+”的方式,搭建缤纷的幼儿体育活动内容体系,丰富幼儿实践,积极构建“以体健身、以体健心、以体育德、以体启智、以体养成”的核心素养培育理念和价值追求。

1.2 功能定位:“健体、健心、启智、养成”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健康、知识、情感、社会适应等多方面的表现,幼儿体育主要从“健体、健心、启智、养成”4个方面进行功能定位。

1.2.1 健体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幼儿时期的生物机体机能尚未发育成熟,但是生长发育十分迅速和旺盛的时期。科学、适宜的体育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幼儿身体机能的正常发育,塑造幼儿匀称、强健的身体形态,促进幼儿动作的协调发展,提高幼儿的综合运动能力,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因此,遵循幼儿的身体生长发育特点,注重科学化地指导幼儿进行体育活动对幼儿健康成长就尤为重要。

1.2.2 健心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幼儿心理健康以适应集体生活、情绪愉快为主要特征。在体育活动中,幼儿与教师、其他儿童的交流过程中,锻炼听说能力、移动能力、操作能力、运动技能,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学会团结协作、学会互助、学会关心、学会竞争,能够承受挫败。这些积极、乐群、合作、谦让、交往的完美人格形成首在体育,是幼儿体育活动最显性的社会性培养方向。幼儿在体育活动中,会面对失败和成功,正确面对失败和成功就是心理健康最简单的表达方式,遵守规则和秩序也是必须要具备的品德。

1.2.3 启智促进幼儿的大脑发育和智力发展。幼儿时期是开发右脑的最佳时期,幼儿大脑皮层的言语中枢尚未成熟,抽象思维刚刚萌芽,仍以右脑为中心去认识事物。如果采用科学的、正确的方式手段以及灵活多样的活动,在体育活动中认真对待每个幼儿的兴趣和特质,尽最大可能帮助幼儿发掘潜力,注意培养幼儿的注意力、思考力、观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等非智力因素培养,就能促进幼儿右脑的发育,从而增强幼儿的创造性和促进智力发展。

1.2.4 养成促进幼儿运动兴趣和习惯养成。幼儿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启蒙与基础阶段,对成年后运动习惯的养成和健康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幼儿的天性是好奇、模仿、乐于玩耍、爱运动。而针对幼儿开发的体育活动内容,迎合了幼儿发挥天性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激发浓厚的探究兴趣。因此,在幼儿阶段,培养幼儿对体育的热爱和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幼儿体育活动的影响下,更有可能培养出一生的运动习惯。

2 当前幼儿体育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幼儿体育持续升温,政策制定、舆论导向、社会焦点、家长关注都集中在幼儿体育上,在社会聚焦氛围下问题层出。

2.1 相关政策保障滞后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短板,“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依然突出,需要进一步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教育质量提升。实行二孩政策后,幼儿人数持续增加,国家对幼教的教育虽然重视,公办幼儿园近几年也在不断增加,相关政策也在不断更新,包括学前教育立法已经全面启动,但是相关政策保障还是滞后。目前的幼儿教育政策法规对幼儿体育未能全面深入认识。

目前,我国还没有《幼儿园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标准,我国幼儿园是非义务段教育,幼儿园分为公办、集体办、民办等多种形式办园水平差异较大,因而各地、各校的幼儿体育差异也较大,幼儿体育活动组织缺乏有效、科学的指导和扶持。

2.2 缺乏标准且内容凌乱

《指南》健康领域动作发展的2个目标是要求幼儿“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以及手的动作灵活协调”。《指南》提出了具体要求,但是实践操作中,还是欠缺对3~6岁幼儿技能学习的具体目标和学习标准,特别是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个性等特点。还有待细化选择发展幼儿身体活动的最佳动作内容,幼儿体育活动的整体组织,活动内容选择,活动量监测,基本活动能力培养和养成和教养,呈现出活动内容凌乱,没有连续性和系统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幼儿体育是终身体育培养的基础和启蒙阶段,足够的趣味性吸引孩子“爱玩、能玩、常玩”。体验是幼儿成长动力的源泉,在丰富多彩的运动体验中,只有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培养幼儿对体育的兴趣性、自主性与积极性,形成影响一生的健康态度。幼儿体育的活动手段主要是通过幼儿体育游戏形式实现,重要特征是趣味性、体验性。幼儿体育活动中更强调游戏性、体验性和探索性,要求的竞技性活动相对少一些,游戏性活动多一点。幼儿园经常开展的体育项目有田径、篮球、足球、高尔夫、舞蹈、快乐体操、武术等,由于没有统一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标准,在幼儿体育教学活动中出现很多偏差,不少幼儿园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未能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随意性大,实际操作中经常参考竞技体育项目的目标来组织活动,导致幼儿体育活动成人化、专项化。

2.3 缺少专业幼儿体育师资

目前,在幼儿师资培养上存在学前教育专业缺乏体育动作发展课程,体育教育专业缺乏学前教育相关知识的状况。幼儿教师多数为学前教育专业,对于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知识学习较多,但缺乏对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幼儿教师具备一定的学前教育和体育教育专业知识是保障幼儿体育活动正常开展的关键。在缺乏幼儿体育专业教师的情况下,就极大地制约了幼儿体育活动的有序开展。

2.4 缺少幼儿身体运动功能性场地与器材

活动环境中的运动是幼儿最好的学习,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运动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得身心的成长和素质的养成。幼儿从运动中获得体验,积累经验,表达见解,完善规则,不断挑战自身潜能,增加运动乐趣。功能性场地器材可以让幼儿玩出花样,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中,生成各种游戏,不仅能够给幼儿提供体能锻炼,也能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和创造力。目前,幼儿园的场地器材很多,但缺乏身体运动功能性活动环境与设施器材。

2.5 缺少幼儿体育评价体系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没有幼儿版部分,目前对幼儿身体素质的评价,只有《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采用统一测试指标,评价分析时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给出相应的评价标准,事实上现有指标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从目前情况看,缺少幼儿体育活动的过程评价,制定科学的幼儿体育测评标准能够客观准确地分析幼儿身体发展状况,对幼儿体育有很好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3 幼儿体育活动质量提升路径

在核心素养理念本位下,幼儿体育活动不只是运动,还是一种内在精神的教育。幼儿体育活动应从政策引导、内容体系、师资队伍、场地器材和学习评价5个方面进行整体优化和品质提升。

3.1 强化政策引导为保障

随着全民健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终身体育的思想深入人心,健康生活的主题活动将持续推进。重视幼儿体育活动,对建立新的幼儿教育理念,完善终生教育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把发展幼儿体育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及时制定幼儿体育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制定国家幼儿园体育活动大纲,大力推动幼儿园对体育课程的重视。提供幼儿体育教育内容指南,保障幼儿体育教育落到实处。突出示范引领,引导幼儿园、教师、家长转变观念,加强对幼儿身体健康、身心和谐发展的科学认识和重视。

3.2 以完善内容体系为核心

让幼儿参与体育活动,是为了满足幼儿好奇、好动、好玩的天性,让幼儿在玩中享受乐趣,达到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陶冶情操的目的,为形成完美人格和良好的个性打下坚实基础,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总目标做好启蒙教育。不是什么体育项目和游戏都适合幼儿,我们要开发科学的、体系完备的幼儿体育活动内容体系,规范幼儿体育活动标准,合理开发幼儿体育内容资源,为幼儿的体育活动提供丰富多彩的动作练习、运动形式和身体模仿内容。同时,编写运动项目基本动作技能学习标准,建立幼儿小中大班不同阶段的、循序渐进的、由易到难的动作技能学习标准。体育活动内容旨在对幼儿身体形态、技能、素质、认知强化、感觉统合等方面进行正面干预和培养,最终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3.3 以强化师资培训为支撑

幼儿体育是一个专业化、系统化的学科,需要有科学的培养体系以及专业的教材与教师。建议在师范学前教育专业中应增加体育教育专业方向,在体育教育专业中应增加幼儿体育教育专业方向,从2个方面双向发力补齐幼儿体育教育专业师资缺乏的短板,或者,在学前教育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中开设幼儿体育活动课程。幼儿教师的体育素养决定着幼儿体育活动的质量。还要加大对幼儿,师资的培训力度,多途径加强幼儿体育师资建设,帮助他们提升专业素养,使幼儿教师能够了解和掌握幼儿体育的理论与实践,掌握幼儿体育教育的新目标、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教法,保证幼儿体育活动的科学开展。

3.4 以创新场地器材为助力

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环境和器材设施,可以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充分满足幼儿体育活动的需要,激发幼儿的兴趣促进运动能力的发展,这就需要研发适合幼儿体育活动开展的空间环境与配套设施。幼儿体育活动的器材要适应开展户外活动的安全要求,功能要齐全。通过幼儿体育活动器材的练习后,能使幼儿的能力、智力及个性品质得到增强和发展。完善幼儿体育场地器材标准,使活动场地的功能达标,为幼儿提供一个科学的、功能性的活动空间。配套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场所,幼儿可自主选择体育活动项目,如草坪、秋千、木桩、绳网等,幼儿能玩出各种花样,甚至不用教师组织安排,幼儿就能自由自在地挥洒着儿童爱动的天性。幼儿从体育活动中获得经验、表达见解、完善规则,不间断挑战自身潜能,在自然灵动的幼儿体育活动背后是先进育人理念和精心的设计。

3.5 以深化评价改革为杠杆

制定客观准确的幼儿体育评价体系是幼儿体育科学有序发展的保障,是组织开展幼儿体育活动的重要标准依据。一是要进一步突出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在幼儿体育活动中,要对幼儿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和运动负荷等方面进行评价,通过对每位幼儿诊断性评价来掌握幼儿在心理及体育技能方面的发展水平。二是要更多地运用绿色评价、真实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方式,促进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养成。三是要进一步突出全面评价、结果评价和综合评价,能够科学地、全面地评估幼儿身体素质、技能及社会适应等身心全面发展的情况,还要考虑幼儿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伴随着智力与人格的发展,发挥好评价指挥棒的作用。

4 结 语

实际上,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幼儿体育活动质量提升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创新的过程,需要教师、家长、幼儿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用心对待日常幼儿体育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 明确核心素养目标,才能不断提升幼儿体育活动的质量。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构建适合幼儿身心发展需求的多样化环境,包括分层次的活动目标、多元的活动内容、多途径的兴趣养成、多功能的活动环境等,把幼儿体育活动完全融入学前教育、融入家庭生活、融入社会活动,成为幼儿生活的一部分,让幼儿体育活动全面促进幼儿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素养体育评价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我们的“体育梦”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