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激扬官兵血性胆气

2021-11-25朱志鑫

政工学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胆气革命军人豪气

朱志鑫 陈 兴

习主席强调:“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还得有血性。”血性,即为战斗精神、战斗意志,是军人的脊梁、风骨。回顾人民军队历史,血性因子在一代代革命军人身上薪火相传、奔流不息。面对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变化带来的新考验,处在军事斗争准备前沿的海军官兵,必须传承红色基因、激扬血性胆气,随时做好应对海上突发情况的各项准备。

一、用红色基因砥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胆气

“战必用我、用我必胜”“战死疆场、马革裹尸”“敢于亮剑、勇于牺牲”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胆气的生动注解和写照。

(一)忠诚催生胆气。血性不是与生俱来,而是信仰积淀的产物。有灵魂、有信仰的血性,才是真血性。当年抗日战场我军将士敢于战场亮剑、把生死置之度外,就是因为有对党、对人民的绝对忠诚,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传承革命前辈的血性胆气,根本的就是打牢永远听党话、铁心跟党走的思想根基,筑牢听党指挥的强大信念。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特别是海军建设重要指示,打牢官兵思想和理论基础;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新中国史军史海军史教育,发挥传统熏陶、榜样引领作用,常态组织学战史战例、当典型标杆活动,深扎听党指挥的思想根基,确保人民海军忠于党、舰行万里不迷航。

(二)实力积蓄胆气。勇做“刀尖上的舞者”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戴明盟、“临危处置突发掉崖险情”的372 潜艇群体……他们生动诠释了革命军人的血性离不开深厚的实力功底。战争法则一次次告诉我们:一名军人没有击败对手的能力,一支军队没有敢打必胜的战力,一个国家没有赢得战争的实力,再激愤的口号也终将以悲情收场。血性之火,须以过硬军事能力“助燃”;血性之气,须以千百次的实战训练蓄积。要深入研究现代海战制胜机理,千方百计争取现代海战主动权;要紧盯海战场、瞄准未来对手,开展实战化训练,真正把官兵练成有真本事、硬实力的“蛟龙”,蓄足能打胜仗的能力底气。

(三)无畏激励胆气。松骨峰阻击战中,志愿军战士们子弹打光了,便和敌人拼刺刀、肉搏,有的用手榴弹把敌人的脑浆砸了出来,有的用牙把敌人的耳朵咬了下来,有的抱着美国兵一块被燃烧弹烧死;还有长津湖里的冰雕连、上甘岭上的黄继光、被烈火焚烧的邱少云……英雄的志愿军将士让对手惧怕的不是武器装备,而是勇敢无畏、不怕牺牲的“谜一样的东方精神”。绝大多数基层官兵没有参战经历,缺少对战火硝烟的亲身感受。要加强战斗精神培育,引导官兵正确看待生死,自觉摒弃“骄娇二气”,积蓄“勇敢之气”;要加强实践锻炼和任务历练,把“残酷、流血”等战争最本质的元素贯穿远洋护航、年度训练演习全程,让官兵在近似实战环境中直面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

二、用红色基因锻造“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气

“为战争而生、为和平而死”“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是“不破楼兰终不还”豪气的生动注解和写照。

(一)使命呼唤豪气。军人生来为战胜。铺开历史卷轴,一代代革命军人胸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气,扛起如山使命,推动着人民军队向着胜利一路挺进。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穿上这身海军蓝、浪花白,就应该肩负起苦练胜战本领、保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护佑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重任。要以“假如战争明天来临”的紧迫感、危机感,以对国家和民族高度负责的态度,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争分夺秒地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讲的变成紧而又紧、细而又细、实而又实的真打实备,确保一旦需要能够断然出手、决胜海战场。

(二)执着体现豪气。执着就是锲而不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只为胜战的孜孜追求。当前,有的官兵精神懈怠、不思进取,不想担当不愿担当;有的遇见困难就怀疑自己,瞻前顾后、畏缩不前;有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乏恒心。对此,要讲清执着背后是信念的坚守、使命的担当,自觉传承革命军人豪气血性,做到训练场上不放弃,即使拼命到精疲力竭,依然不断向目标发起挑战;演兵场上不放弃,通过一次次演练反复推演,破解一个个难题和困局,孜孜以求获得最终的胜利。

(三)坚韧彰显豪气。革命军人的坚韧品格和攻坚克难精神,是我们党和军队穿越重重障碍、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因素。当前,有的官兵追求舒适安稳的工作生活环境,躺在和平的“温柔乡”迷失了自我,对工作失去激情;有的经不起挫折,遇到一点困难就垂头丧气,破罐子破摔。俗话说,打不倒我们的挫折,只能让我们更坚强。要充分发挥艰难困苦在强化血性中的“磨刀石”作用,注重在陌生复杂海域、危难复杂局面中锤炼官兵遇险不惊、遇乱不慌的心理素质,提升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血性豪气;注重在联合训练、对抗训练中综合运用声光、电磁、烟火等构设模拟战场环境,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培养官兵敢打硬仗、善打恶仗、能打胜仗的坚强意志,真正做到每训练一次,官兵血性就受到一次锻炼、得到一次强化。

三、用红色基因熔铸“壮志饥餐胡虏肉”的虎气

“离敌人越近,越觉得打得过瘾,越觉得打得解恨”是“壮志饥餐胡虏肉”虎气的生动注解和写照。

(一)对敌仇恨滋养虎气。“杀敌者,怒也。”古往今来,大凡对敌作战,一定要激发和鼓励部队的士气,使官兵对敌人充满愤怒和仇恨,称之为怒战。怒战之法与我军革命战争年代广泛开展的“诉苦运动”有异曲同工之妙。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我军多次开展以控诉日寇和国民党反动派罪恶为内容的诉苦教育,通过诉苦提高部队斗志、激励官兵奋勇杀敌。1944年谭政在《关于军队政治工作的若干问题》报告中指出,“在军队的政治教育中,要把培育高度的对敌仇恨与争取敌军俘虏二者区别又统一起来”,并将对敌仇恨的态度称为革命的“霸道”。处在海战场一线的官兵,当面临民族危亡、外寇入侵之时,须以“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为号召,把仇视敌人、憎恨敌人的教育抓好抓出成效。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官兵奋勇杀敌的牺牲精神,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二)报国情怀孕育虎气。血性虎气是有灵魂的,只有对祖国爱得深沉、把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人,才能在危急关头作出非常之举。左权在给母亲的一封信里写道:我全军将士,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准备将来也不要一个铜板。出国作战的志愿军将士们说:我们的身后就是祖国,为了祖国人民的和平,我们不能后退一步!正是这种对国家、对民族的大爱,千千万万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中国奇迹。新时代革命军人如何爱国?能不能勇敢担起应该担起的责任,为祖国和人民赢得荣光?这是时代之问、灵魂拷问,也是血性虎气的锻造之路。只有把“为谁扛枪、为谁打仗”的问题想清楚,满怀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倾心守护“山河无恙、家国安宁”,走上战场才能无所畏惧、不怕牺牲。

(三)追逐梦想激发虎气。我军是一支从山沟里、窑洞里、地道里、青纱帐里、芦苇荡里“钻”出来的部队,何以从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军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在日记中写道:“什么是理想?革命到底就是理想。什么是前途?革命事业就是前途。”对国家来说,梦想是强国梦;对军人来说,梦想是强军梦。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有时表现还非常突出,梦想的实现绝不会是一帆风顺。我们要警惕一些现象:有的官兵不能将个人梦融入强军梦,有的对实现强军梦信心不足,有的对实现强军梦自己如何做感到迷茫。“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我们要教育引导官兵自觉将个人梦融入强军梦,这样的理想才会有丰沃的生长土壤,才能够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落地生根、硕果盈枝。

猜你喜欢

胆气革命军人豪气
胆小怕事,按丘墟壮胆
进阶的豪气 凯迪拉克全新CT6
叉尾鮰应该怎么养?有饲料厂豪气“官宣”:跟我合作保你赚钱
明志
“钦州大蚝”豪气崛起
深入学习理解习主席关于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四有”的时代价值、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弘扬中原突围精神 培育新一代革命军人
战友,当你走在离队的路上
争创中华新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