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会战中营级以上的黄埔师生
2021-11-25昝鸿祥
□ 昝鸿祥
创建于1924年的黄埔军校,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抗日战争中,黄埔师生浴血奋战,参与了绝大多数会战和战役,被誉为“抗战以来最精彩之战”的上高会战中亦有黄埔师生的身影。
上高会战结束后,第19集团军编写了会战总结。其中有1份中国军队参战部队营级以上指挥官名单,该表列出军级以上职务6人、师职指挥官37名、正团职45名、正营职126名,合计214名。经核查,该表名单中有37人系黄埔军校毕业生。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参加过上高会战的黄埔军校毕业生出现在相关史料及个人回忆录中。
会战总结名录中的37名黄埔军校毕业生:
余程万,第1期毕业生,广东台州人,74军57师师长。在上高会战中指挥该师坚守镜山阵地,主要战斗在主战场。1941年3月22日,上高城北下陂桥核心战场一阵地曾一度失守,余程万亲率军士大队与日军反复争夺,确保阵地牢牢掌握在中国军队手中,终使日军无法向上高县城推进。战后,57师获得国民政府颁发的陆海空军武功奖状”。
邓子超,第1期毕业生,江西石城人,江西保安纵队第3团团长。上高会战中率部队在新建等地及锦江南岸一带骚扰日军。
刘安泰,第2期毕业生,山东莱阳县人,74军57师169团团长,率部在高安、上高等主战场与日军激战。战后被通报列表表彰并存档。
王耀武,第3期毕业生,山东泰安县人,74军军长。上高会战中,74军是中国主力军队,全军多次与日军激战趋于白热化。74军驻扎在上高外围阵地,在合围日军中赢得时间,为上高会战的全胜奠定了坚实基础。战后,74军被誉为抗日铁军”,被国民政府授予最高荣誉飞虎旗”,王耀武本人获青天白日勋章。
李天霞,第3期毕业生,江苏常熟市人,74军51师师长。上高会战中,率部在高安及上高外围地区一带,与日军多次激战。在上高石洪桥阻击战中战果显赫,战后获陆海空军武功状”。其师被第1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在上高会战诗中称为神箭”。
张国猷,第3期毕业生,江西星子县人,74军51师152团团长。上高会战期间,率部在高安狮子岭、羊角岭、五公岭一带激战。
周鑫,第3期毕业生,江西鄱阳县人,江西保安纵队第1团第2营营长。上高会战期间,率部在南昌外围、新建、安义协助主力部队抗击日军。
孟继薰,第3期毕业生,河南杞县人,70军预9师27团团长。3月15日晨,率部与北路日军第33师团交战。
胡行方,第4期毕业生,湖北汉川人,70军第19预备师副师长。上高会战期间,协助师长张言传指挥部队在奉新、高安与北路日军激战。
周志道,第4期毕业生,江西永新人,74军51师副师长。上高会战期间,协助师长李天霞指挥部队参战。
王俊儒,第4期毕业生,陕西渭南人,74军51师野补团第2营营长,率部在高安、上高一带作战。
张灵甫,第4期毕业生,陕西长安人,74军58师副师长。因师长廖龄奇外出集训,由其代理师长职务,指挥部队在上高官桥主战场和下陂桥核心战场紧紧咬住日军血战,确保了上高会战的胜利。
王一球,第4期毕业生,湖南祁阳人,74军58师野补团2营营长。率部在上高主战场与日军激战。
伍昌续,第4期毕业生,湖北广济人,70军预9师25团团长。25团是该军最早与日军交战的部队。上高会战期间,在主战场官桥、东港、石洪桥一带配合74军主力与日军交战。
陈传钧,第5期毕业生,山东滕县人,74军51师151团团长。率部在高安、独城、天子岗、上高主战场一带与日军激战。战后,151团被74军评为优秀团之一。
程有秋,第5期毕业生,四川隆昌人,74军57师参谋长。辅佐师长余程万参加上高会战。
杜鼎,第6期毕业生,湖北枣 阳 人,74军57师171团 团 长。率部在上高主战场与日军激战,战后被誉为忠勇官兵并列表通报表彰。171团被该军评为优秀团之一。
陈鳌,第5期毕业生,湖南祁阳人,74军58师172团3营营长。率部在主战场官桥、墓田圩一带与日军激战。
蔡仁杰,第5期毕业生,湖南常德人,74军58师173团团长。率部在主战场官桥水口圩一带与日军激战,是血战白茅山的主力团。战后,其被誉为忠勇官兵”,被列表通报表彰,被评价为勇敢参战,会意跃盛,又能贯彻命令”。该团被军部评为优秀团之一。
邓竹修,第5期毕业生,湖南常宁人,74军58师174团团长。率部在上高主战场官桥、墓田圩、水口圩一带与日军激战。
唐肇谟,第6期毕业生,74军58师参谋长。辅佐张灵甫副师长指挥全师与日军在上高主战场决战。战后被誉为特殊功勋官长”,被评价为加紧业务,顾虑周详,始终不懈”。
唐郇伯,第6期毕业生,四川南充人,72军新编15师副师长。3月23日,从修水协助师长傅翼增援上高会战。在上高水口圩一带与日军交战,其部属第45团团长张雅韵、副团长宋文华在水口圩牺牲。
吴剑吟,第6期毕业生,四川井研人,72军新编14师参谋长。协助师长陈良基增援上高会战,在宜丰堂浦、上高官桥一带与日军交战。
左大凌(原名华虞),第6期毕业生,湖南衡阳人,第2挺进纵队副司令。协助司令康景廉在高安、靖安一带与日军激战。
胡景瑗,洛阳分校毕业,陕西富平人,74军51师野补团团长。率部在高安丁公桥、上高石洪桥一带与日军激战。
于冠英,第7期毕业生,湖南祁阳人,74军58师172团第2营营长。率部在官桥、墓田圩一带与日军激战。
何澜,第7期毕业生,湖南道县人,74军58师野补团团长。率部在官桥、水口圩一带与日军激战。战后被誉为特殊功勋官长”,列表事迹为亲率所部增援,使敌不得深入,又协攻官桥极为努力”。
李灵运,第7期毕业生,河北定县人,74军51师152团第2营营长。率部在高安、上高一带与日军交战。
谢中枢,第8期毕业生,湖南资兴人,74军51师153团第2营营长。率部在高安、上高一带与日军激战。
谢恺棠,第8期毕业生,江西龙南人,74军51师153团第3营营长。率部在高安、上高一带与日军激战。
黄宽,第8期毕业生,江苏丹阳人,74军58师173团第1营营长。率部在上高泗溪、水口圩一带与日军激战。
谭三畏,第8期毕业生,湖南茶陵人,74军58师174团第3营营长。率部在官桥、水口圩一带与日军激战。
罗英,第8期毕业生,湖南人,74军58师野补团1营营长。率部在官桥一带与日军激战。战后被誉为特殊功勋官长”,列表事迹为增援官桥及以后,肃清罗坑以北高地,均能达到任务”。
林万生,高教班2期,辽宁新民人,49军26师参谋长。协助师长王克俊在丰城、高安一带与日军激战。
王克俊,高教班6期,四川岳池人,49军第26师师长。率部在丰城、樟树、高安一带与日军激战。
钟雄飞,高教班第3期,湖南新邵人,70军19师57团团长。率部在安义、奉新、高安一带诱敌深入,与日军激战。
明灿,高教班6期,湖北浠水人,74军58师174团副团长兼第2营营长。率部在高安、上高主战场官桥、墓田圩一带与日军激战。战后被誉为特殊功勋官长”,列表事迹为攻击墓田圩时勇敢前进,歼敌甚多”。
有关上高会战史料及个人回忆录中,涉及参战的黄埔军校师生18人:
张襄,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福建闽侯人。任第19集团军中将总参议,受命前往74军军部督战,确保军令畅通。
陈瑜,黄埔军校分校教官,江苏江阴人,74军参谋长。协助王耀武军长指挥全军参加上高会战。
邱维达,第4期毕业生,湖南平江人,74军51师少将步兵指挥官。协助师长李天霞指挥部队参战。
杨生,第5期毕业生,江西南昌人,第2挺进纵队支队司令。率部在靖安、奉新、高安一带阻击日军。
李嵩,第6期毕业生,湖南益阳人,74军58师上校步兵指挥官。协助张灵甫副师长在上高主战场与日军激战,战后被誉为特殊功勋官长”,事迹评价为指挥得法,克尽厥职”。
杨晶,第6期毕业生,湖南新化人,74军野补团团长。率部参加上高主战场战斗。
魏杰,第12期毕业生,江西南昌人,74军58师172团第3营副营长。在上高会战中参加龙形山等地战斗。
刘金山,第12期毕业生,辽宁沈阳人,上高会战时,任第19集团军参谋少校。
秦然轩,第14期毕业生,上海人,49军105师政治处政工队长。在清江(樟树)、高安一带参加上高会战。
朱光第,第15期毕业生,江苏宝山人,49军26师78团1营2连排长。在清江(樟树)、高安一带参加作战。
方荷珠,女,第15期毕业生,第九战区长官司令部参谋处作战科谍报队员。在高安、棠浦一带参加上高会战。
陈怀彪,第16期毕业生,浙江诸暨人,74军57师某部3连排长。在上高泗溪与日军作战中牺牲。
周阳,第16期毕业生,湖南道县人,74军51师野补团3营机枪3连中尉排长,在高安华阳一带作战牺牲。战后,其牺牲所在山峰,被军委会测绘局命名为:周阳峰”。
李定信,第16期毕业生,江西赣州人,江西保安纵队司令部参谋。
吴尚志,第16期毕业生,浙江人,第三战区直属独立营少校指导员。受命增援上高会战,在高安一带参加作战。
施中诚,高教班4期毕业生,安徽桐城人,74军副军长。协助军长王耀武指挥全军参加上高会战。
黄华国,潮州分校毕业生。上高会战时,任第19集团军参谋处长。
周郁谋,学员总队毕业生,广西人,第19集团军特务营第2连连长。随特务营参加上高会战,增援58师。
因历史资料不全,少部分在集团军总部、军、师、团、营任职的黄埔军校师生没有统计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