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26年4月6日,马伯援到黄埔军校参观

2021-06-08贾晓明

黄埔 2021年3期
关键词:冯玉祥孙中山蒋介石

□ 贾晓明

1926年4月6日,马伯援 作为冯玉祥的代表到黄埔军校参观,并和蒋介石探讨了北伐、广州国民革命军和国民军合作等事宜。马伯援是老同盟会会员,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是清末民国时期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和直接参与者,由于他没有担任过党政军要职,以致其大部分事迹尚鲜为人知。今特选择马伯援从政生涯中的几个重要片段加以整理,呈现给读者。

高校学生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管理者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人本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最根本的是要解决观念问题,正确指导学生进行管理体制和方法的创新,要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的研讨,还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管理经验,让学生们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逐步实现民主交流、平等沟通、和谐统一的校园生活环境。

湖北省的“首席代表”

马 伯 援(1884—1939),又名发祥,字吉楷,湖北省枣阳市鹿头镇人。1905年到武昌考入新军左旗学习军事,不久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师范科(与居正同宿舍),并加入同盟会,积极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910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师范科。

1911年10月10日 武 昌 起 义爆发后,马伯援回国参加革命。不久,清政府起用袁世凯对武汉三镇大举进攻。马伯援受同盟会派遣,护送黄兴赴武汉就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黄兴、马伯援一行于10月25日在上海红十字队队长张竹君女士(上海南市医院院长)的掩护下,化装成医生,躲过清政府的搜查,随120余人的赴鄂医疗队,从上海乘江轮于10月28日到达汉口,受到黎元洪等的热烈欢迎。

固定抛光液中AEO的含量为6 mL/L,调整FAOA的含量分别为3 mL/L和7 mL/L,以优化二者的复配比例,提高CMP效果,结果见图7。

马伯援到达武汉后,就任都督府军事参谋、顾问,并立即随黄兴投身到战事中,和张敦民等人率领学生军,在前线与敌血战,为保卫革命胜利做出了贡献。

1924年10月,冯玉祥、胡景翼等发动北京政变,推翻了直系军阀控制的北洋政府。11月4日,马伯援等国民党要人会于天津,与胡景翼就当前形势进行了交谈。当天夜间,马伯援等又赶赴北京会晤冯玉祥,连日商讨。7日,冯玉祥决定以马伯援为代表专程南下赴粤,“请中山先生即日北上,指导一切”。8日,马伯援携带冯玉祥给孙中山的亲笔函离北京南下,前往广州。

1912年1月1日上午10时,孙中山乘坐专车前往南京临时大总统府。马伯援也随同前往,参加了总统就职典礼。南京临时政府内阁组成后,马伯援任孙中山大总统秘书、内务部会计主任兼马警总队队长。白天,他精打细算,处理财物收支问题,并帮助内务部查处贪污浪费现象;晚上,他忠于职守,每夜亲自率领马队巡逻街道,确保南京城内的治安。

争取冯、胡完全转向国民革命阵营

1918年10月,马伯援受当地革命党人委托,前往上海向孙中山报告情况。不久,马伯援得到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总干事余日章聘请,12月16日再赴日本东京,主持“中华留日基督教学生青年会”工作。

人,是不容易知足的动物,很多处于珠圆玉润、堪称完美状态下的人,总是在有意无意间抱怨自己的生活。会说话的人,往往不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听得到的人,往往听到自己不该听到的话语;看得见的人,往往只看到生活对他的不公平。这样一来,不会说话的失声之人就变得金贵,因为他可以保守秘密,得到他人的信任;聋人听不到也变得幸运,因为他可以安静地生活,不受旁人的干扰;盲人看不到也是一种幸福,因为他看不到世界的卑污,会认为世界美好而充满希望。

1923年1月,马伯援到上海向孙中山汇报陕西之行的成果。孙中山听后对他说:“胡景翼既是浩然楼的同志,请你报告他,我们彼此心印。”并指示对冯玉祥要“须当更进一步劝其革命”。马伯援离开上海后,即奉命到北京继续做冯玉祥的工作。冯玉祥表示,愿“借此机会,与国民党人往来,以为他日工作之预备”。马伯援遂介绍了十多位国民党上层人士与之见面,双方进一步加深了了解。

1922年初,为联合北方进步势力,发动反直系军阀的斗争,马伯援被孙中山召回国,到西北做冯玉祥、胡景翼的工作。孙中山早在1918年护法军政府时期,就开始了和冯玉祥的交往,并派徐谦等人前往冯部联络。冯玉祥表示:“真正救中国者只(孙中山)先生一人……私衷仰慕,亦非一日,今欲追随。”而胡景翼是老同盟会会员,武昌起义时在陕西举兵响应;民国成立后赴日本,进入孙中山举办的浩然庐学社学习,并向孙中山表示:“来日我一定要打进北京城,请先生主持大计。”深得孙中山的嘉许。因此,孙中山将冯玉祥、胡景翼视为“北方革命”可倚重者。冯玉祥是基督徒,“因宗教因素结识”了马伯援。当年3月,马伯援前往西安,秘密会晤时任陕西督军的冯玉祥,“谈冯、胡合作,实行北方革命计划”,不久即被冯聘请为名誉顾问。马伯援遂用顾问身份,自由往来于冯玉祥各部间,向方振武、孙连仲等军政要人宣传革命思想。4月,马伯援又赴陕西三原,会见了靖国军总指挥胡景翼,并应邀到富平、耀县等地演说,揭露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介绍孙中山的主张。胡景翼向马伯援表达了对孙中山的忠心,并交给马伯援密电本一册,以备随时联系。

当时正值中山舰事件之后,国民政府在蒋介石的全力推动下正在筹备北伐。而蒋介石已经认识到冯玉祥的国民军在北方的斗争对于广州国民政府和北伐的重大意义。经讨论,以国民政府委员会的名义复函冯玉祥,期许会师中原,共定国难,完成国民革命。马伯援在广州期间,于4月6日前往黄埔军校,拜会蒋介石。在会面中,马伯援向蒋介石介绍了冯玉祥及其军队,并谈及“军队的组织信仰和教育问题”,这是蒋介石第一次和冯玉祥方面的代表正式接触。蒋介石认同马伯援的观点,指出:“如能在3个月内北伐准备完毕,则北方之国民军不至消灭。而吴佩孚之势力,亦不十分充足之际,一举而占武汉,则革命前途尚有可为也。”

何守二一听这个,知道权筝妈不是善茬儿,态度变缓:“放心,我不会跟何东说的,跟他父母也不会提。”心里话,我招这事干嘛?

12月14日,各省代表聚集南京开会,决定根据《临时政府组织大纲》选举总统,马伯援作为湖北省代表也来到南京。这时,代表们“接到沪电,称孙中山将到沪,请派代表欢迎”。马伯援等三人被推举为欢迎使者前往上海迎接孙中山。由于孙中山有较高的威望,受到许多革命团体的支持,成为众望所归的总统人选。12月28日,在南京召开临时大总统选举预备会。29日,各省代表在南京召开选举临时大总统会。临时大总统根据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第一条“临时大总统,由各省都督代表选举之;以得票满总数三分之二以上者为当选。代表投票权,每省以一票为限”选出。参加选举的有17省代表(直隶省尚未完成独立,但因系国都所在,而特设代表,享有投票权),当时在南京的湖北代表有马伯援、杨时杰、王正廷、胡瑛、居正。按规定,虽然各省代表团名额不一,但每省一票,因此马伯援作为湖北的首席代表进行了投票。结果,孙中山以16票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对冯玉祥的邀请电及时回复,并对其进步举措予以赞扬和勉励。不久,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并于11月13日离粤北上。不幸的是,孙中山12月4日抵津后,随即身体不适。12月31日,孙中山扶病到京,已是病势沉重,终于3月12日与世长辞。

和蒋介石讨论北伐

1925年至1926年间,北方的军阀混战越演越烈,其军政局面变化之快让人眼花缭乱。1925年底,直系军阀吴佩孚和奉系军阀张作霖“重归于好”,共组“反赤联盟”,意图在打败冯玉祥的国民军后,再南下进攻广州,扑灭革命力量。冯玉祥宣布下野赴苏联考察,沿途广州国民政府和苏联有关人士陆续赶来会晤,商讨国民军和广州国民政府合作事宜。随后,冯玉祥派马伯援前往广州,商谈合作的具体办法。马伯援于1926年3月30日到达广州,与广州国民政府军政要员多方洽谈,表示国民军愿与国民党合作,希望集中革命力量,向长江发展。此事鼓舞了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将领的士气。

10月25日,马伯援返回广州,向孙中山汇报情况,并说:“冯、胡必合作革命,请先生北上。”孙中山听后颇为嘉许,向马伯援表示:“我实在希望你的计划实现。”于是孙中山让马伯援与徐谦进一步加强冯玉祥、胡景翼部和广州革命政权的联络,争取冯、胡等人完全转向国民革命,加速北洋军阀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瓦解。12月,马伯援再度赴北京访问冯玉祥,“告以孙中山对其的殷切期望以及孙中山北上之决心”,冯玉祥则表示:“政府的兵力,数倍吾人,冒险盲动,终必失败,稍待则济,不必急急。我终要革命的,请转语中山先生及季龙(徐谦字季龙)。”在此期间,马伯援还积极奔走,为苏联驻中国大使加拉罕与冯玉祥的会面进行了预先铺垫。

本期“悦读·阅读”栏目,重点关注中国古典诗歌的阅读表达。古代人民怎样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生产和生活,中华民族代代传唱的诗歌是如何体现民族根基和灵魂,怎样理解唐朝的诗歌盛宴以及怎样阅读古代民歌和诗歌。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请到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曹旭,带领大家一起品味中国诗歌的源起、发展和历代诗歌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1932年9月,马伯援再次回乡,任枣阳县县长。其间,他“大力改革弊政,凡群众检举告发盗、匪、淫烟、赌、霸绅等案件,及时查办,概不容情”。“兴实业,办教育”仍是施政的重中之重。他在鹿头镇办起合作社,经营生活、生产必需品,抵制奸商垄断市场。将鹿头小学改名为“实业小学”,还倡议枣阳各界捐资兴办初级中学一所,并动员家人捐资兴建15间砖木结构房屋作为校舍。中学招收两个班,实行中、小学合校,聘用外籍教师,讲授理化、农艺、卫生等实用课程,并在学校附近办了织布厂、肥皂厂、农场,以供学生实习。不久,马伯援因严格执法,遭地方旧势力排挤,被迫离职,中学随之停办。

一心为家乡兴实业、办教育

1913年8月,马伯援赴美国继续深造。1915年返回家乡后,马伯援牢记孙中山“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的教导,决心以“兴实业、办教育”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10月,他在家乡开始筹办求实小学和蚕桑公司,植桑养蚕。他拿出家中积蓄,同时向亲朋好友以及当地热心教育者募捐,购买土地,添置教室及教学物品,并购置桑树苗6000株,用作蚕桑公司基地和学生实习场所。1916年2月26日,求实小学于鹿头镇山西馆开学,马伯援任学校董事长兼校长。开学后,他为学校提出“使人人能谋自立生活”的办学宗旨,不仅亲自教授学生日语、英语和经济等科,还动员夫人当义务教员,又聘请专业人士担任蚕桑专业教员兼管蚕桑公司业务。由于袁世凯复辟帝制,一时间封建守旧势力甚嚣尘上,学校和公司被迫停办,马伯援的实业救国之路暂时受到挫折。

马伯援也把孙中山的这句话牢记在心,立志为国为民做一些实事。1913年2月,孙中山动身赴日本考察工厂、铁路、学校等建设运营情况,马伯援随孙中山前往。

1912年2月15日,南京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积极宣传民生主义,号召实行平均地权,提倡兴办实业,还亲自担任了全国铁路督办。马伯援也去职。1912年9月28日,孙中山视察山东时,专列车行至高密,和当地同盟会代表、高密县农会会长侯芝庭谈话之间,侯芝庭恳请孙中山作些指示。孙中山颇有感触地讲了句:“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此后,这句名言广为流传,成了许多有志之士的座右铭。

5月3日的广州政治委员会,陈友仁报告北京政治状况及国民军失败原因,顾孟余报告在库伦会晤冯玉祥的结果及双方军事合作问题。委员会决定由胡汉民、蒋介石、顾孟余、陈友仁和鲍罗廷拟定具体合作办法。4月16日,政治委员会与军事委员会举行联席会议,决定由蒋介石、朱培德、李济深三人筹拟北伐准备计划,由宋子文筹办军饷。同月20日,赴湘联络唐生智的陈铭枢、白崇禧回粤,向军事委员会报告,联络成功:“将来实行协同出师北伐,当受事半功倍之效。”这使原来对北伐持谨慎态度的将领也乐观起来。在李济深、陈铭枢、李宗仁等人的一再催请下,军事委员会于5月29日会议决定,命第7军立即出发援湘,北伐大计遂决。蒋介石于6月3日致电冯玉祥,邀他赴广州共商北伐大计。

1937年,马伯援第三次从国外返乡,“兴实业、办教育”。他筹集资金办起一所“实用初级农科职业中学”,还购置200亩土地,修建中学的合作农场,由于抗战全面爆发,马伯援只得放弃。

马伯援三次回乡“兴事业,办教育”,但由于世事动荡及旧势力的阻挠,其造福一方的理想没能实现。

我撕到最后一页时,听到有人在楼下跟我妈讲话,听我妈那反应就知道来人不是扒锅街的人,她平时的嗓门震得门框都会抖三抖,哪像那会,明明想笑却拼命压着喉咙,像只有痰的老母鸡。

抗战期间,两次出马化解敌人的诱和

抗战爆发后,他于1938年携眷到成都,后旅居香港。随着南京沦陷,日本在军事上暂时取得主动,武汉会战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随着中国军队正面战场的抵抗和敌后战场的开辟,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彻底破产,日本统治集团苦于兵力、资源捉襟见肘,采取对国民政府实行以政治诱降、诱和为主的方针,企图“兵不血刃”地炮制傀儡政权,实现其吞并中国的妄想。汪精卫等少数民族败类,响应日本的政治诱降,叛国投敌,而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广大政要一面坚持抗战,一面将“谈判”作为一种策略,安排妥切的人员与日方接触,在坚守原则的情况下,“虚与委蛇,以懈敌心,而探其计谋及欲望深浅,藉便做从容大举反攻之布置”。

自抗战全面爆发后,日本即对蒋介石集团多次图谋诱降、诱和,但都以失败告终。1938年7月,萱野长知到香港活动,希望通过孔祥熙谋求“和平”。国民政府派出民间人士贾存德和马伯援在香港东京饭店会谈,谈了两个多月,结果只决定“由孔祥熙和板垣约定地点与日期正式会谈”,此后日方只得放弃了这条谈判“途径”。

虫害类生物防治包括“以虫治虫”(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包括利用捕食性和寄生性两类天敌昆虫)、“微生物治虫”(括利用细菌、真菌、病毒等昆虫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病毒类防治因子一般只寄生一种昆虫,专化性较强[35]。

1939年3月24日,曾任田中内阁铁道大臣的小川平吉到香港,通过关系致信蒋介石,要他表明“对和平之态度”。4月10日,小川再次致函蒋介石,说自己“为东亚前途以及中日两国百年大计而来”。当时,正值戴笠来香港指挥刺杀汪精卫期间,他随即向军统局在港人员指示,说当前的任务是“必须以热衷和平姿态为饵,以遂行吾人之谋略,首要之图,为阻滞汪伪组织,不使于短期内成立”。戴笠还向蒋介石建议说,对于这次“谈判”,还是应该派一名绝对可靠、与小川认识且“在现政治上不甚重要”的人前往,借机刺探日本的真实意图。蒋介石表示同意,于是告诉小川:已经指派“日本通”“在港友人马伯援”代替自己谈判,还委托马伯援转达他对小川的“致意”。于是马伯援再次欣然接受任务,与小川“谈判”。遗憾的是,“谈判”开始后,马伯援在4月14日因突发脑出血而逝世。

猜你喜欢

冯玉祥孙中山蒋介石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蒋介石:我敬佩一人、畏惧两人
冯玉祥提倡俭朴
孙中山的绰号
韩练成:蒋介石身边最隐蔽的传奇将军
寄冯玉祥书
吸烟的礼节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孙中山祖上因迷上风水致贫
联墨双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