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明珠
2021-11-25宋新潮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东方明珠,也是风帆贸易时代的珍贵遗产。
泉州承载着人类古典时代的航海记忆。在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的笔下,刺桐(泉州)是当时世界最大的海港。公元1291年,马可·波罗陪同远嫁波斯的阔阔真公主,从泉州启航前往波斯湾。他在这里见到的是一座海舶云集、樯桅林立的贸易大港。约半个世纪之后的公元1346年,同样来自地中海世界的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也远涉重洋来到泉州,目睹了马可·波罗笔下的东方海港,对这座“世界最大的海港”极尽赞美之辞。伊本·白图泰不曾料到,他差一点就在海途中遇到中国元代的大旅行家汪大渊。公元1330年和1337年,汪大渊曾两次从泉州出发,循着几乎相同的航线,巡游印度洋、波斯湾和红海等地,并留下了东方世界的航海名著—《岛夷志略》。承载着东方航海传奇的“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也在泉州留下了历史印记。泉州的灵山圣墓,至今伫立着当年郑和所立的“郑和行香碑”,记述其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浩浩荡荡开往波斯湾的史实。
泉州港是海上丝绸之路海港城市的经典代表。元祐二年(1087年),北宋政府在泉州设立市舶司,标志着泉州港进入海洋贸易的兴盛时期。就城市形态而言,泉州古城堪称海港城市的经典样板。港口选址于河海交汇之处,既得交通之便利,又可避台风之侵扰;城市沿河而建,码头、街铺、市场、仓储依次分布,衙门、官舍、民居、番坊相间错落。不仅如此,泉州城还依托晋江水系和发达的陆路交通体系,形成了支撑港口贸易发展的地理经济系统:磁窑、茶园沿河而建,冶铁、纺织密集发展,城内还有发达的手工业作坊,金银铜铁锡器的加工一应俱全,打铁街、打锡街之名流传至今。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商品云集泉州港,贸易之盛,可从马可·波罗的笔下窥见一斑:市场上有堆积如山的香料、宝石、名贵木材、金银饰品等,即便地中海世界的香料中心亚历山大港,其香料贸易量尚不及泉州港的十分之一。
泉州港是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类航海遗产。大航海时代以前,泉州港是古典时代航海文明的见证,是古代中国人、波斯-阿拉伯人、印度人等航海传统的代表性遗产。聚居于泉州的,不仅仅有古代中国人,还有波斯-阿拉伯人、印度人、锡兰人等。正因如此,泉州城内外中同时耸立着佛教的开元寺、伊斯兰教的清净寺、印度教的番佛寺以及摩尼寺等。不同肤色、信仰和语言的族群,在泉州城内和谐共处,由此形成了典型的、富有文化多样性的城市遗产景观:通淮关帝庙与清净寺比邻而居;佛教与印度教共寺而处;清净寺的院墙上,镶嵌着大明皇帝保护穆斯林的诏敕;天后宫的焚香,在德济门外的番坊里飘扬;洛阳桥上,刻着锡兰人后裔的名字;混血儿的墓碑上,书写着汉语和波斯语的两种文字……好一处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大港的城市景观!
泉州申报世界遗产,是弘扬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以Zayton(刺桐)而闻名于世的东方古港,曾经像谜一样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直到20世纪后半叶,考古学家才证实古代的刺桐就是今天的泉州,这座东方古港的神秘面貌才终于被揭开。千年来,古城居民的默默呵护让泉州城的文化遗产得以绵延至今。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东西方文明对话考察活动,重走海上丝绸之路,在泉州九日山新镌海上丝绸之路考察题记,泉州古城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2016年,国家文物局启动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程,泉州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群策群力,倾城而动,为文化遗产的保护续写新篇,古老的海港城市焕发出新的神韵。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背景下,泉州申遗工作意义深远。2021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在福州召开世界遗产大会,被寄予厚望的泉州古城将再次申报世界遗产。我们相信,这座承载了海上传奇的东方古港,定会再次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遗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