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文化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2021-11-25董吉琴
董吉琴
(杭州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5)
儒家文化是一种非正式制度,是我国文化的根基。在经济社会中,儒家文化发挥着异于正式制度的作用。正式制度是指成文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范会计信息,保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然而,由于会计准则执行不够彻底、监管机制存在漏洞等原因,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并不少见。投资者、管理者、政府等主体也会因获取的会计信息失真而做出有偏差的选择和决策,使自身的经济利益流失。实践表明,单单依靠正式制度,并不能完全约束企业行为、制止虚假会计信息的披露。历史经验表明,正式制度对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是有限的。政府人员、企业管理者、社会投资者不仅仅要关注到正式制度完善的必要性,也要关注非正式制度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非正式制度”概念由North 首次提出,他认为非正式制度是约束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一种非制度性规则,例如道德观念、文化习惯、传统习俗等。但是,这种约束相比强制的正式制度而言,更为柔性,是人们自觉去遵守的。
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非正式制度的产生早于正式制度,人们先有了传统以及道德的意识,才逐步建立起规范、法律等正式制度。其次,正式制度之所以能够被人们所接受,是因为其中蕴含的理念与人们的道德观念以及文化传统等非正式制度贴合。最后,非正式制度在很多方面是正式制度的一种补充,例如在本文的研究中,仅仅依靠正式制度,并不能制止虚假会计信息的披露,而此时非正式制度可以发挥其积极作用,来有效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同时促进相关正式制度的完善。
一、儒家文化的理论分析
儒家文化起源于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孔子创立了以“孝、悌、中、和、忠、信、礼、义、恭、俭、让、敏、慎”为主要内容的儒家学说,其核心是“仁”。后该学说经孟子和荀子等人的继承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完整思想体系。儒家文化是儒学下移,能够在世人之间普遍传播和升级的文化,在儒学不断完善、升级、传播的过程中逐渐变成大家的基础思维、想法、模式等文化和教育方法的集合。
儒家文化在人的思维和理念上对大家形成一种规范模式,可以让人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想法,引导大家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规范社会的作用。中国社会在几千年儒家文化的传承与熏陶下,形成了以下几种稳定的价值观:第一,家长式领导作风;第二,集体主义价值观;第三,追求有序的价值观;第四,注重和谐的价值观;第五,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所形成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富于伸缩性的网络。儒家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逐步融入中华民族的基因中。21世纪的今天,人们的工作方式、思维习惯等仍或多或少地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的部分思想已经深深地印刻于人们的深层观念之中。
二、儒家文化中的“人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分析
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很多,人因素(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一)“礼”文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分析
两千多年前,荀子曾说道:“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儒家文化中的“礼”经过不断传承、发展,其含义也从古代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等不断演变成为当今人们口中所说的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与规范。儒家的礼文化融入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从会计角度分析,会计准则便是一种礼文化的体现。会计准则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指导方针,是规范会计工作的法则,制定会计准则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会计业务处理方法的规范,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从而有利于管理者及投资者的决策。在我国,较为浓厚的礼文化使得会计准则本身便具有规范性、权威性,“礼”对中国人民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会有利于人们对于会计准则的遵从,提升会计准则的总体执行效果,会计信息质量从而得到提升。
但同时,礼文化的某些特性(如尊卑上下等)可能也会对会计准则的制定产生负面影响。会计准则是由政府主导、各类专家组成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委员在考虑大众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这种制定形式可能会导致准则制定过程中的透明度较差或者流于形式,使理论与实际脱节。在执行过程中,不完整不全面的会计准则可能使得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性不足,导致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受影响。
因此,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要注意将儒家“礼”的思想与“仁”“智”等相结合,跳出等级约束的牢笼,减少家长式的领导作风,更多地听取企业管理者以及投资者的声音,使会计准则在保障权威性与规范性的同时,也更与实践贴合,修复部分会计准则忽略的漏洞,以减少虚假信息、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二)人为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在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中,人为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儒家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对于会计人员以及高管的行为有着深刻影响。
对于会计人员来说,“礼”是对其会计工作的约束,要求其必须遵守会计法律及会计准则,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及可比性;“信”则是对其会计道德的要求,要求其实事求是地进行数据的分析,使最终产生的财务报告能够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孔子曾曰:“会计,当而已矣!”,就是在强调会计人员的诚信对于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对于高级管理层来说,由于会计信息与其经济利益密切相关,出于利益的考虑,部分高管可能会有操纵利润的行为,而儒家文化所强调的正确的义利观,可以作为法律和准则的补充,正面引导高级管理层的思想,减少腐败违规行为的发生,促进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
结合会计人员与管理层的关系,强调个人遵从性的儒家文化有时也会成为虚假会计信息的“推手”。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既要面对会计法规的约束,也要面对管理层的领导。部分会计人员出于眼前利益(如薪酬、奖金等)的考虑,迎合管理层的需要,按其授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最终给其他利益相关者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对于会计人员与管理层而言,都需要强调诚信与正确的义利观。除此之外,在权力分配方面,需要对管理层权力作适当的约束,以减少管理层“以权谋私”对会计信息质量造成损害的行为。
(三)人品的影响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理念和宗旨,这些理念与宗旨不自觉地被企业成员所践行、发展,形成企业稳定而独特的文化。例如方太集团是儒家思想的忠实践行者和拥护者,它将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充分融入企业文化中。企业的每个成员,都坚信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断加强自我约束,规范其言行举止,勇于承担法律责任、道义责任、社会责任、发展责任。在选拔人才时,集团注重员工的道德水平,以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员工为目标。从会计信息的角度来说,会计人员受到企业文化的约束,有效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管理层以身作则,“人品”受到“企品”的影响,反复强调会计信息的有效性与重要性;组织的其他人员,在各自部门按照有关条例办事,自觉提供有效数据,同时肩负起监督信息质量的职责。在儒家文化中优秀思想的引导下,会计信息质量得以保证。
三、儒家文化中的内部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分析
(一)内部治理的影响
在内部治理方面,中国现有企业一般采用“三会一层四权”模式。 “三会”是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一层”是指经理层;“四权”是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四个方面的权力划分。其中股东大会行使决策权,董事会执行股东大会的决策,监事会行使监督权,经理层实施管理权。
传统的家族企业(如前期的美的集团)一般受儒家文化中家长式领导作风与差序格局等价值观的影响,所有权和控制权大多掌握在家族成员的手中,血缘关系使家族成员成为利益共同体,而下层管理者的权力较小、独立董事的比例较低。随着时间推移、企业不断发展,家族企业的治理模式如果不加以革新,就会加剧其与儒家文化的冲突。会计信息的产生、传递、披露的主动权将掌握在家族成员手中,会计信息质量也就难以保证。同时,内部审计机构检查和监督的作用也难以发挥,这也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
当儒家文化中的等级观念、差序格局的价值观被淡化,反而更重视外部法规和制度的约束以及儒家文化中的“仁”“智”“信”时,主要管理者将会更关注中小股东的利益,通过扩大下级管理者的权力、提高独董比例等措施,所有权与经营权能够更好地得到制衡。此时,信息的优势不再单单掌握在家族成员手中,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提高,对于会计信息的监督力度也会加大,使最终披露的会计信息更有效、更规范。
(二)外部监督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外部监督主要分为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有效的外部监督能够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站在外部监督角度,分析儒家文化作用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路径,我们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明。
当监督文化过多地受到“仁”的思想、等级观念或是注重和谐的价值观的影响时,监督力度和监督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从而流于一种“软监督”的形式感。例如,在实施政府监督时,由于政府单位对企业的监督类似于一种自上而下的监督,可能会导致部分监督环节的缺失或者实施不到位,从而为虚假信息的产生提供空间。再比如,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审计是有效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一种措施,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是广大投资者进行投资的重要参考意见。然而,受传统监督文化的影响,没有过多权力的审计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可能会流于形式,企业在提供会计信息方面仍然掌握着较高的主动权,这就也能够解释一些经审计无误后的会计信息最终被证实并非可靠公允的现象。
四、结语
儒家文化中对独立人格以及诚信等美好品质的倡导,促进外部监督者保持监督的独立性与客观性,提高其对于“徇私舞弊”严重性的认知,使其能够遵循相关法律和准则,对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审计与核查,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会计信息质量对于企业管理者、投资者、政府等主体而言都至关重要,而儒家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可以作为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的补充,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