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宣传对儿童心理状态的影响
2021-11-25狄盛妍
狄盛妍 段 莹
(沈阳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
一、研究普法宣传对儿童心理状态影响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法治社会的建设,普法宣传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但出于儿童认知水平不够高的限制,一般普法宣传的主要对象还是初高中学生以及大学生和其他社会人员。但是通过“与法童行”公益服务机构对儿童进行普法宣传的活动,可以显著感受到普法宣传活动对儿童心理状态的影响。儿童心理状态会影响到整个人的人格养成。儿童心理状态不健康极易导致人格畸形,甚至增加未来的犯罪概率。例如连环杀人犯会在童年表现出三大特点:“纵火、尿床、虐待动物”,这三点都是自卑、暴虐等不健康心理状态的体现。1997到2008年间,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上升,近年来虽然犯罪率出现缓慢下降的趋势,但是犯罪情节却更加严重。这背后都脱离不了儿童心理状态的影响[1]。所以在社会日益关注儿童心理状态的大趋势下,我们要及时认识普法宣传对儿童心理状态保护的重要地位。
二、普法宣传对于保护儿童心理状态影响的作用途径
普法宣传对保护儿童心理状态的体现主要是环境增益与儿童的自我增强。“与法童行”公益服务机构走进学校以及社区,对于老师和家长会产生影响,会让老师和家长警惕校园暴力增强法律意识,这主要针对儿童成长环境进行优化升级。对儿童心理状态的影响方式可以划分为事件和环境,前者突然性强,后者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积累,但是两者对儿童的影响程度都极为深刻。普法宣传通过普法活动作为“事件”给孩子们传授新的观念,同时普法活动也影响儿童的成长环境,让儿童在稳定积极的成长环境中得到正面的潜移默化影响,是为双管齐下。
(一)普法宣传对儿童心理状态影响的环境增益方面
1.普法宣传优化儿童成长环境的法律意义
虽然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但是针对儿童的犯罪却仍然不断出现,究其根本原因是被害人年龄小,表达能力与认知能力有限,很难及时揭发犯罪事实使案件得到处理,使犯罪嫌疑人有恃无恐;即使起诉也会因为未成年被害人心智不成熟,认知能力较低,使其陈述真实性难以完全被信任,取证难度以及调查难度都很大也成了许多犯罪者铤而走险的重要原因[2]。而普法宣传首要的作用就是让有犯罪意图的人感到“被注视”,让没有法律意识的人意识到犯罪的严重性,其次就是提高家长和老师对儿童的保护意识以及教育意识,减少疏漏使不法分子没有犯罪机会,从而降低此类恶劣事件的发生的概率。
2.普法宣传对优化儿童成长环境的现实意义
虽然普法宣传活动以普法为主,但是在宣传过程中也会给家长和老师指出教育疏漏指导改善儿童的生活环境,提醒家长以及老师在生活中给儿童正向积极的反馈,减少负面情绪的传递,及时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可以说普法活动对儿童成长环境的影响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要提防家暴、校园暴力等恶性事件的发生,也要引导家长和老师建立更细节更适宜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成长环境。
(二)普法活动对儿童心理状态影响的自我增益方面
普法活动对于儿童自我增益方面的影响,毫无疑问就是增强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儿童的心理安全感从而提升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此类普法活动之所以能给孩子们心理上的安全感,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法律的权威性。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是被保护的,另一方面如果孩子们在遭受某种暴力或者伤害,即使无法立刻解决,也可以让孩子们意识到施暴者是错误的,是应该被惩罚的,而不是被施暴者压迫到丧失人格,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永远有反抗和求助的决心,而不是被施暴者同化,三观扭曲接过施暴者手中的“恶行接力棒”或者进行同态复仇,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善恶观是非论。
35.6%的犯罪者是受单亲家庭影响或者童年阴影的影响,心理阴影未能及时管控成了扭曲心理人格的导火索,最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如果我们在儿童遭受心理阴影之前进行普法宣传,给孩子灌输自我保护意识;或者在儿童遭受暴行以后进行普法宣传,给孩子寻求帮助的勇气,那么这些孩子长大后的结局或许会有所不同。普法宣传最好的效果,就是给这些孩子一个机会。
三、普法活动的特点
普法活动的特点有广泛性、低频性和可行性。这三点都决定了普法活动会对儿童心理状态产生重要影响。
(一)普法活动的广泛性
首先,普法活动具有广泛性。普法活动虽然不是国家强制推动的活动,但是活动举办难度相对较低,比如“与法童行”公益服务机构就是以沈阳大学法律专业的学生开展,活动范围以沈阳的中小学为主,活动有显著的效果。普法活动可以由各个地区的大学积极开展,对本地进行普法宣传。一所学校的力量往往有限,但是当各个大学都开始走进中小学普法,关注儿童心理状态,毫无疑问可以达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效果。
(二)普法活动的低频性
普法活动的低频性是因为普法教育区别于环境影响,普法教育一般都是一个较长的周期出现一次,所以宣传教育可以与儿童的成长环境相剥离,宣传教育就类似于受儿童成长环境小的“外来者”,比起日常的教育内容更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宣传教育的启发性是低频性的延伸,宣传教育与日常教育相脱离,对于同学来说是新颖的特殊的,并且宣传内容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宣传教育的内容给了儿童一个对比项,可以与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经验与知识作对比来辨别是非。如果说日常教育以及环境影响是一片土壤,那么一次普法宣传就如同留在儿童心中的一粒种子,看似其貌不扬,其实拥有改变一切的力量。
(三)普法活动的可行性
普法活动的可行性强,是因为目前关于儿童心理状态保护的各个途径中,普法宣传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例如普法宣传与专业的心理干涉作对比,心理干涉一般为一对一,要广泛实行心理干涉,就要面对推行成本高以及效率低的问题。不如普法活动可以采取趣味性高互动性强的授课方式,甚至是采用表演以及对话的形式让学生们在趣味中了解到法律知识。普法活动在组织主体专业性要求并不高、授课方式灵活、授课内容有权威性、活动成本低、活动效率高等方面区别于其他的普法途径,所以有较高的可行性。
四、环境增益与自我增强的作用关系
普法宣传对儿童心理状态影响包括环境增益以及自我增强,两者的相互补充才能保持儿童心理在一个健康的状态。普法宣传一方面提高儿童环境的安全指数;另一方面可以使环境中的法律氛围增强。环境的增益弥补了普法宣传时间短和频率低的不足,可以加速儿童自我意识的觉醒,如果儿童正在承受家庭暴力或者校园暴力此类违法行为,也可以给儿童更多求助的机会。同时儿童会在无意间向家长以及老师传达守法观念,让家长以及老师注意到法律意识问题。整体环境的法治化以及规则化,可以提高孩子们的生活质量。一个相对安全的生活环境,可以使孩子们有一个稳定而健康的心理状态,就更可能有高质量的童年,养成正确向上的人格。普法活动使环境与儿童逐渐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环境塑造儿童,儿童影响环境。
五、结束语
成长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因素,从家庭教育家庭氛围,到学校氛围教育方式,没有人知道一个行为动作就会给儿童留下心理阴影,也没有人知道一场普法宣传能给多少孩子留下思想的萌芽。所以我们要重视普法宣传,不仅是因为要建立法治社会顺应时代的潮流,更要关注到普法宣传强大的作用。近年来儿童心理状态以及成长环境的保护在我国虽然引起了重视,但是宣传保护乃至惩罚机制都还不完善,我们仍处在摸索试探的过程之中,在这个时刻普法宣传完全可以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尝试用一个权威但是又比法律柔和的方式,让成年人和孩子都更好地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