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内部控制建设研究
——以A生物制品企业为例
2021-11-25林轶男
林轶男
(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吉林 长春 130000)
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具有高投入性、高技术性、高创新性、高成长性、高收益性等等特点。高新技术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企业研发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建立和实施一套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研发内控制度,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A生物制品企业研发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A企业作为生物制品企业,运用的技术属于高新技术领域中的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近年来,A企业研发速度放缓,研发成果不理想,公司管理层对研发内控方面管理松散,主要出现了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立项数量多,立项前对研发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不细致
A企业研发部每年的在研项目有二十多个,其中新立项目约5-6个,而研发部的人数仅为20人左右,不少项目在立项时对其可行性并没有进行细致的、全面的分析。有的项目刚立项时从企业高管到研发员工都信心满满,一致认为是好项目,而且觉得研发难度也不算太大,可行性分析报告做得比较粗,甚至还有没做书面报告就开始立项研发的情况,直到申报相关资料时要求有立项报告或者可行性分析才去做。这样盲目的立项,会导致立的项目越来越多,平均一个研发人员得做好几个项目,人手越来越不够,分配给各项目的研发经费也越来越紧张。项目的研究成果不明显,甚至出现了好多鸡肋项目,研究好多年没有实质性进展还舍不得放弃。
(二)没有编制研发预算,研发费用在各项目间划分不合理
A公司每年末都要对下一年做全面预算,对于研发费用的预算并不是研发部做的,而是财务部根据以前年度研发支出及下年预计的销售收入按比例粗略计算的。研发部以实验进程的不确定性为由,认为没有办法对下年的费用做出预算。研发立项报告时需要填的项目预算做的就更粗了,有的预算与实际支出大相径庭。
研发费用在各研发项目中没有合理划分。A企业每个研发人员都不只负责一个研发项目,每个固定资产也可以供多个研发项目使用。起初A企业财务按其所涉及的研发项目平均分配费用,导致本来重点的研发项目从费用上体现不出来,以后成果转化时统计出来的研发成本也不准确。
(三)绩效考核运用不当,导致人才流失
A企业工作节奏快、压力大,公司对研发部要求尤为严格。公司实行绩效考核评分制度,根据制度规定如果得满分有相应薪资奖励,如果被扣分则有相应惩罚,并成立了专门的考核小组进行打分。A公司的绩效考评中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几乎没有满分的,越重要的岗位扣分越多,被罚款次数也越多,对于研发部来说,比如周计划没有完成、研发进度慢,与人沟通不到位,实验记录登记不及时不详细、出现错别字等都是要被扣分的。结果A公司绩效考核中的奖励措施形同虚设,而考核成了专门的惩罚制度,甚至一些有想法的研发人员怕自己的想法出错、怕失败,不敢提出,以至研发进度慢、创新能力弱。
二、加强A生物制品企业研发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一)做高质量的研发项目,从研发立项开始
研发立项是一个项目的起点,研发部应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市场现状、企业技术能力,制定合理的研发计划,并提出立项申请,进行可行性研究形成书面报告。可行性研究包括:对现有产品或该项目的同类产品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指出新立项目的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和技术关键,确定研发路线与实施方案,预计达到的技术指标或经济指标和经费预算等等。公司项目评审小组要对可行性报告进行审批,重大研发项目应报董事会进行集体审议。评审小组主要对技术创新性、先进性,项目风险、开发难度,研发投入及预期经济效益提升等方面进行评估。在评估新研发项目是否可行时,要特别注意对技术先进程度及产品应用上的考评,要考虑能否获得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这是一个项目确立的必经环节,在研发活动正式进行前必须做的,不能敷衍了事。
(二)按时编制研发预算,合理划分研发费用,掌握相关优惠政策
1.研发预算编制的意义及方法
立项完成后,就要进行预算编制,这是研发费用控制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高新技术企业评定时,研发支出要达到相应规定的同期销售收入比例。如果没有预算,可能会导致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足,影响高新技术企业评定;如果研发费用过高而质量不高,不但会影响公司的净利润,还会影响企业净资产增长率,而净资产增长率也是高新技术企业评定标准里的一项。
研发费用预算不只是财务的工作,需要研发人员与财务人员共同完成。财务人员并不了解研发进度及当年可能发生的与项目本身密切相关的费用,比如该项目需要的材料费、新增固定资产、临床实验费等等。研发的预算不但要对每个项目发生的费用进行预算,也要对整体研发支出做出预算。通过预算,研发负责人能更好地对研发项目进行把控。
研发的预算确实存在一定难度,因为研发本身就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怎么做研发预算能够相对准确呢,可以把研发费用分为两大部分即可预见费用和不确定费用来预测。可预见费用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研发部的水电气支出、研发人工等等,先预测出研发部全年这些费用的发生情况,然后根据研发项目比重把全年可预见性费用划分到各个项目中。对于不确定费用的预计,可根据年初制定研发项目的进行阶段,参考各个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中该阶段计划用的材料等费用,来预计各个项目的不确定费用,然后把可确定费用和不可确定费用汇总。
在做研发预算时,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如果在研项目可能提前终止怎么预测费用。其实,对于这样的问题大可不必担心,因为如果在研项目提前终止,该项目的费用减少,这个项目的人员可能会接手新项目或者并入到其他项目的队伍中,使其他项目进程加快。对于当年整体研发支出来说,可预计费用照样会产生,不可预见费用会有一定变化,但变化是可控的,这时就需要研发负责人把控好变化的范围,对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时可将此部分费用作为重点进行分析。
2.合理划分研发费用,及时把握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一般高新技术企业都会发生研发支出,所以高新技术企业除了可以享受所得税低税率的优惠还可以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优惠政策。这两个税收优惠需要统计的费用项目非常相近,但统计口径二者不完全相同,财务人员要把握好。比如在建筑物的折旧费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可以计入研发支出,而不能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于其他相关费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规定不得超过研究开发总费用的20%,而研发费加计扣除规定不得超过10%;在人工费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研发费用口径不包括职工福利费、补充养老和补充医疗保险,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可以;对研发人员的定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规定的是企业科技人员,而研发费加计扣除中规定必须是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
财务人员日常做账时最好对研发费用按项目进行核算,会计科目的设立也可以参考研发费加计扣除中规定的费用来划分,这样便于在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和研发费加计扣除时对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归集。公共项目的研发支出要合理划分。财务人员应该咨询研发负责人,研发负责人要整体把握所有在研项目,根据各项目进展情况及投入精力程度,给出合理的费用分配比例。比如该人员负责哪几个项目他的人工就需要在哪几个项目间进行分配,研发部的固定资产折旧也是如此。财务人员根据比例对共同承担的费用进行分配,以确保研发费用划分的合理。
(三)高新技术企业管理的关键是人才培养
对于科技人员,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要求累计实际工作时间在183天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人员占比不能低于总人数的 10%。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申报的评分标准中,建立科技人员的培养进修、职工技能培训、优秀人才引进以及人才绩效评价奖励制度也是评分标准中的一条,由此可见国家对人才的重视。
技术创新的关键是人才, 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科技人员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素质直接影响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当前和未来发展。管理、培养企业自己的人才是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最重要的工作。
绩效考核是现今企业人力资源中管理员工常用的方法,企业往往把薪酬与绩效考核评分相挂钩,以此来约束和激励员工。绩效考核固然重要,但是要用科学的方法,奖惩相结合,才能达到激发员工积极性,使企业健康发展的目的,别让考核变了质,别让考核寒了人心。
公司应该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并定期培训,使员工认同企业文化。公司不但要有绩效考评,还应该有适当的晋升机制,增强员工的工作动力。同时,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更应该创造学习的气氛,定期组织学习,以便获取最新技术,了解最新政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新技术企业想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就必须不断提升企业研发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建立适合本企业研发所需的内控制度。企业管理者不但要从研发内部进行控制,优化研发内部环境,还要从财务方面评估、控制研发风险,从人力方面保证研发活动顺利进行,使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活动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