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合同管理中的财税风险与防范措施探究

2021-11-25卢燕

经营者 2021年12期
关键词:风险意识财税税务

卢燕

(江西省机电设备招标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46)

一、前言

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合同管理作为内部风险控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意义重大。要想使合同管理价值得以实现,应将风险控制理念融入企业日常运营的各个方面,并增强税务风险识别能力,确保企业合同管理内容更加规范。

二、合同管理常见财税风险

对合同进行有效管理,可防范潜在的财税风险,推动企业稳健运行,在完成运营目标的基础上,确保创造的经济效益达到企业预期。一般来说,合同管理存在的财税风险可细分为三个方面。其一,重要信息被泄露诱发财税风险。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各企业订立合同前,均有可能遇到不正当竞争的问题,使大量信息经非常态渠道泄露,包括但不限于人员流动、资金安置。上述信息的泄露将增加财税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其二,履行合同时,某一方现有能力难以满足合同履行要求,导致各项工作无法有序开展,财税风险随之出现。其三,在项目完成前更改合同关键条款,将提升财税风险出现的概率。例如,在没有明确第三方能力、资历和信用水平前,便对合同主体进行更改,将使风险发生概率大幅提升。此外,对资金相关条款进行更改,同样会造成无法预知的后果,其中,最为常见的情况便是双方由于解读不同,对资金支付比例产生意见上的分歧。

三、合同管理财税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税务风险意识不足

合同管理是基础内容,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风险控制能力。税务风险作为风控重点,与企业稳定发展存在密切联系。目前,合同中一般合同条款的税务风险包含合同内容条款涉税风险、合同价格条款涉税风险、合同支付和发票条款涉税风险以及合同违约条款涉税风险。而目前有关人员的风险意识不够,自身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不足,同时缺乏法律常识,未能对合同管理中的税务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为后期管理留下了隐患,这样就加大了税务风险[1]。

(二)流程与制度不规范

企业在开展合同管理时,通常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作为支撑,为各项管理内容的落实提供保障,并规避合同履行流程和相关税务风险,确保项目按照合同有序开展。但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合同流程和管理制度不健全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部门协调沟通机制未能构建、部分管理人员责任缺失、没有开展监督控制工作等,不利于识别税务风险,致使税务风险频发。

四、防范财税风险与解决相关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增强风险意识

为防范和化解合同管理中的税务风险,需要加强风险识别,对税务风险进行事先控制。首先应做好财税风险分析,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如合同价款是否含税、同一合同中总价款是否含不同性质的收入类型、发票的开具时间、货款的支付时间等等。落实上述工作时,有关部门应强化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确保在合同签订前各项审查工作正常开展。在合同签订环节,有关人员应做到对合同结算条款、发票开具时间等内容进行重点核查,通过对合同约定方信用状况、执行能力、财务状况进行严格审查,将财税风险降到最低水平。

合同签订人员应具备专业素养和风险意识,并接受正规培训。以招标企业为例,此类企业要想提升风险控制能力,首先要了解业务分以下五个阶段:招标阶段,投标阶段,开标、验标阶段,评标、定标阶段,签订合同。不同阶段所涉内容不同,加强合同签订环节的风险控制,制定统一的合同范本,从根本上避免出现多类型合同对履行造成的不便。

实践环节经常出现资金流、票据流、应税劳务流与合同管理内容不一致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业主方只对项目负责人进行验工计价、收取发票并拨付相关款项,致使会计核算与实际发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增加了财税风险。为预防此类事件发生,有关人员应增强风险意识,对资金流向、应税劳务和票据进行全面控制,构建全过程追踪机制,提升风险控制能力。

以上风险发生后,均会造成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足额抵扣的税收风险,进而增加企业风险。为减少风险损失,有关人员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术能力,对税务风险有敏锐的识别能力,真正做到从源头上降低和控制风险。具体做法如下:在签订合同时,明确资金流向、发票流向和应税服务流向。对于其中存在的风险点,做到早期发现和控制,杜绝出现不能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情况。

(二)优化流程制度

管理制度的规范化是防范和化解税务风险的关键环节,有关人员应立足企业实际情况,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发挥制度引导作用。针对目前合同管理中存在的税务风险问题,需要做好流程管理,以此提升控制能力。

例如,对合同生效要件进行控制。各企业在合同签订中应控制流程,要对合同要件进行规范化管理。当合同签订主体是非法定代表人时,应重点检查授权审批手续,防止后续出现合同纠纷,影响合同履行。在税务风险控制中,对税务主体、内容和风险控制流程进行分析,并对收入部分进行仔细核算,防止出现会计核算与实际收入不匹配问题。

此外,有关部门应积极健全管理制度,提升风险预警和控制能力,尤其是税务风险。对合同的内容变更进行控制,尤其是在合同履行阶段,一旦出现内容变更,应立即对相关条款进行检查,明确是否出现变化。同时,制定补充协议,对合同变更引发的财税风险作出说明,形成完善的财税风险控制体系。当然,构建完善的合同监督机制,对存在的风险事项进行监督,对严重偏离合同内容的行为进行纠正,并对合同双方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划分也很有必要,这样做可有效预防合同执行不到位、税务风险控制难度大的现象出现[2]。

企业还应增加税务风险事后控制环节,做好合同建档管理,对不同类型的合同进行分类管理,并增加流程控制,规范合同签订、执行、审批及授权各环节,重点关注合理性与合法性检查,提升内部控制能力,降低税务风险。

(三)其他解决对策

第一,事前控制。事前控制往往发生在合同签订前。要想使事前控制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应对管理合同所依托的制度加以完善,在对各部门、各岗位职责进行详细说明的基础上,使审查工作得到有序开展。其一,保证管理合同的各核心环节均有财务部门参与,由财务部门以专业视角为切入点,针对合同谈判与签订提出相应的建议;其二,对审查合同的工作加强重视,审查内容既包括合同条款,还包括合约方财务及信用情况,这也给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通过对审查流程加以规范,有效降低财税风险。以电力企业为例,对于架设输电线路、销售电力等常规业务,如果条件允许,可选择在对多方因素加以考虑的基础上,制定合同范本,随着合同条款不统一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履行合同的难度有所减小,财税风险也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除此之外,实证有效的方法还包括注册正规网站,用来查询企业信用及其他信息;在企业内部建立审签合同的固定流程,确保主办人员、风控人员、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全程参与,真正做到从源头遏制合同风险的出现,降低财税风险出现的可能性。

第二,事后控制。在签订合同的工作告一段落后,工作重心便过渡到对财税风险进行事后控制上。此时,有两方面内容需要尤为注意:一是对管理合同归档的机制加以完善,将签订到审批再到授权所涉及的资料纳入管理范畴,最大限度提升各环节的合法性、合规性。关于管理重大合同的工作,有关人员应做到以现行法律为依据,结合内控制度提出的要求,对合同严加管理,为防范财税风险工作夯实基础。二是提高人员素养,通过定期培训帮助有关人员掌握合同管理所需的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在提升管理水平的基础上,确保其树立起正确的财税风险和保密意识。引入岗位责任制,将工作职责落实到个人,随着人员积极性得到激发,违规、违法事件发生概率自然会得到大幅减少,这对风险防范具有重大意义。

五、结语

在合同管理中,企业应严格依据现有制度,落实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如增强风险意识、防范税务风险等。而工作人员的职责,主要是识别其中存在的风险类型,为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风险意识财税税务
财税资金如何“投得准管得住、用得好、效益高”
财税资金如何“投得准管得住、用得好、效益高”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离岸架构承压 税务方案再优化
财税补助与研发投入:倒U型关系的检验
从“两会”看财税改革走向
网络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测的影响研究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注册制对市场效率的促进作用
税务达人的小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