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的策略研究
2021-11-25黄艳敏
黄艳敏
(河南省大数据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0)
一、引言
基于宏观经济学的视角,加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对于政府利用“看得见的手”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整是有所助益的。而对于政府而言,由事业单位进行政府采购不仅能节省财政支出,降低政府的财务风险,还能使资金得到合理合法的应用。基于政治视角,加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对反腐倡廉工作也起到了支持作用。将政府采购工作交由事业单位执行管理,一方面能提高政府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方便人民群众从多个角度对政府进行监督;另一方面也方便了政府资源配置的优化。
二、加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的意义
作为国家机关,政府始终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和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工作原则,加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正是政府落实这一原则的体现。加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有利于促进政府对国家经济与财务安全的积极维护。
进入21世纪后,我国陆续出台了一些关于政府采购的法案条例等,对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工作进行了法律层面的规范,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也使政府为人民树立了遵纪守法的标杆与模范,不仅烘托出了法律的权威性,还使政府的口碑得到了提升。
三、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中的问题
(一)政府采购预算资金与实际不匹配
其一,政府在发布采购计划之前,与负责采购的事业单位缺乏联系与交流,对于采购的方案缺少明确的规划,使得采购单位无法对政府的购买需求进行正确的判断,对于相同类型的物资不能确定政府是否需要,于是出现了重复性购买的问题,物资的闲置率上升,从而造成了采购预算资金虚增的乱象。
其二,一些单位在申请财政预算时存在“宁滥勿缺”的心理,为了避免采购资金短缺、预算调整等问题,故意虚报采购预算的数额,造成物资浪费。
(二)采购人员专业化不足
目前,一些事业单位仍然将政府采购工作交给基层的部门人员去做,这些采购人员大多存在着“政府采购就是简单地为政府采买物料”的思维误区,对于政府采购的相关规章不能完全掌握,在采购前往往缺少调查研究。另外,由于资金来自政府,很多采购人员在采办物资时疏于谈判,在进行政府采购时,物资价格制定过于统一化,没有考虑市场价格波动的情况,可能出现采购资金不足或过度支出等现象。另外采购环节缺乏对价格信息的对比,在对市场情况了解不足的情况下,可能会影响采购工作的透明性[1]。
(三)政府采购疏于验收
目前政府采购相关的规章制度对于验收环节没有过多要求,验收人员缺乏对物资使用相关知识的了解,对于物资的验收也不甚上心,有时候甚至会出现采购单物品地址、生产日期等资料与实际物资信息不对版的现象,给政府采购工作造成了很大困扰。另外,有些物品的使用专业性较强,但在采购验收过程中,由于没有专业人员对其使用功能、内部质量等进行详细核验,有些问题隐藏较深,在验收过程中无法被及时发现,造成许多物资虚有其表却不实用,对政府资金与社会资源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四)采购计划不完备
很多事业单位在进行政府采购时并不能对采购计划进行严谨、全面的设计,对于事前的信息调查研究工作也掉以轻心,对产品信息只是进行粗略的采集与了解,这就给采购物品质量参差不齐、政府资金实际应用率低下等问题的滋生提供了温床。还有一些事业单位在完成对采购对象的调研后,对所得数据或信息资料等不能进行严谨的核实与审查,如此一来,不仅预算的编制不能切实符合采购活动的预算目标和需要,对于政府的工作也造成不小的阻碍。另外,很多事业单位在进行政府采购工作时对采购部门或人员的监督往往容易产生遗漏或疏忽,这就方便了别有用心之人乘虚而入,极易产生挪用公款、贪污腐败等不良现象,从而对事业单位和政府造成了难以预估的损耗。
(五)采购执行力不高
受社会环境与政府内部各种因素的干扰,政府或事业单位的采购部门在进行采购执行的过程中并不能合理运用有效的采购方法。举例来说,一些地方政府或事业单位主动进行公开招标的积极性不足,有些部门甚至选择内部解决,对公开招标存在抗拒心理,这就使得事业单位在进行政府采购时无法有效发挥其数量大、信誉好的长处,导致政府采购资金流向的不寻常,使采购部门的透明公开与廉洁奉公性质遭到怀疑[2]。
四、解决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控制政府采购预算管理
一方面,事业单位在进行政府采购时必须先与政府及时建立联系,要对政府的采购计划、采购预算及实际需求进行深入了解,对采购方案进行明确的规划,严格按照采购项目中的数量和金额进行预算编制。
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还应对采购对象所处的市场和环境进行调研,使预算编制更加全面,以此避免采购物资品类用途的重叠,从而提升政府资金利用率。
此外,事业单位还应尽量缩短预算与实际使用资金之间的差距,避免采购预算数额的虚报和物资的浪费。
(二)提升采购人员专业化程度,强化监督机制
事业单位在加强对政府采购的管理时,应以政治化、专业化、全面化为目标,对采购执行人员进行培养。作为政府采购的执行者,采购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对政府采购工作的质量起着很大的影响,因此,事业单位在加强政府采购管理时必须先从采购人员入手,对其进行定期的知识培训与素质考核,强化采购人员的政治品质与思想道德,加深其对采购专业知识的了解,以此加大事业单位对于政府采购的管理执行力度。在进行政府采购时,采购人员需要事前了解物资的市场价格波动情况,采取网络平台公开招标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采购成本。同时,网络询价过程中可以大范围对比网上商城的货源与商家,真正做到政采的透明化、一体化,从而为政府节约采购资金,并保证事业单位与政府双向的合作与双方工作的顺利进行[3]。
此外,对于事业单位与政府而言,上至高层下至基层,任何工作都离不开合理的监督。实现对监督机制的完善不仅能更好地执行其政治权力,更有助于其为广大人民群众做出更大的奉献。加强政府采购管理亦同此理。事业单位在进行采购工作的过程中应对采购部门或采购人员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及时掐灭公款私用、贪污腐败及采购资金动态模糊等不良风气滋生的苗头,提高采购部门办事效率。在前期的调研及信息搜集过程中,事业单位应派遣多方人员,使其形成互相监督、互相制衡的局面,并及时制定处罚管理条例,使采购部门的公开性与透明性得以最大化。
(三)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履约验收
采购物品的验收工作一向是采购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保障政府采购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一环节将对政府采购活动的成绩起到最直接、最具决定性的影响。在进行验收时,须有专业人员、财务部门及纪检部门三方到场,一起验收采购物资。在进行验收时,应及时检查采购合同、产品包装、产品资质证明等文件,同时对产品的数量、型号、参数配置等资料进行核查,杜绝高价低配、滥竽充数等现象的发生。最后要对检验无虞的产品出具验收报告等文件,留好验收数据以保证政府采购活动的真实性。
(四)改进采购方式
首先,事业单位应革除传统的单一额定采购方式,及时引进与参照新时代的新型、高效率的采购方式,使政府采购的长板如数量大、信誉高、资金周转速度快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事业单位在进行政府采购时应结合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产品情况进行充分调研,对资金进行合理规划,使每一笔资金都能物尽其用。在进行大规模采购时,政府或事业单位可以采取向市场进行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在保证物资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为政府节省开支,使政府资金能更加透明化、公开化,提升政府在社会上的信誉,使政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五、结语
加强对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管理与监督,不仅是反腐倡廉的一项重要手段,更是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发展的一项伟大举措。控制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强化采购人员专业化和监督机制,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履约验收,改进采购方式,不仅能推进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活动的加强,更能促进政府廉政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