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康社会的内涵演进及基本特征
2021-11-25王乔健
尹 傲 王乔健
(郑州大学 河南 郑州 450001)
“小康”,意为古人对富裕、安定生活的向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在当代,一代代领导人对“小康社会”的探索不断深入,认识更深刻。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如期实现,分时期研究“小康社会”内涵演进的基本特征对于我们开启第二个一百年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期“小康社会”内涵的演进过程
1.“小康社会”概念的提出
1979年,邓小平提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小康”一词言简意赅,其标准最早常用美元来衡量。1980年前后,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人均250美元左右,与所预期的1000美元相差甚远。1981年,邓小平谈道:“本世纪末也只能搞一个‘小康社会’,要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至少要加上30年到50年的时间,恐怕要到21世纪末了”[2]。这凸显出小康社会发展与实现的长期性与目标性。长期性是指小康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建设过程;目标性是指小康社会实现的最高目标是把中国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顺利实现小康,党的十三大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出发,将十二大提出的经济部署作做了进一步调整和发展,提出“三步走”战略。“三步走”发展战略是达到小康社会预期目标的重要战略步骤,分阶段与细化目标,使小康标准更容易落到实处。
2.“小康社会”内涵的延续
1997年,江泽民提出面向21世纪前50年的“新三步走”战略,沿用“三步走”战略基础上的“翻番”提法,推进两大文明建设,提出“三位一体”和建党百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年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是新一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的赓续和延伸。不久,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进入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3]。20世纪末,我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至此我们如期实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进入新世纪,我们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为巩固和发展当前的小康水平。此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虽未发生变化,但城乡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矛盾逐渐显现。据此,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提出“六个更加”,从经济、民主、科教、文化、社会、人民生活六个方面回答了在总体小康水平上如何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推进和发展了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理论。
3.“小康社会”内涵的发展
十六大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跃升,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生态建设等诸多问题也日益显现。由此,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现有的小康水平,不断解决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遵循发展就是硬道理的理念,追求政治、经济等多方位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秉承“人民至上”的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摒弃“粗放的断崖式发展”,在尊重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推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发展不落一人、不留一方;“实际上就是要实现小康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4]。十七大上,我们党提出小康社会的建设不仅要物质、政治和精神层次的发展,还需要和谐社会的建设。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这表明我们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升,也是对小康内涵的渐进发展。
二、新时代“小康社会”内涵的升华
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立足于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基于中国的现实国情和新的历史方位,在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再到十九大进一步提出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二者虽一字之差,但意义明显不同。从“建设”到“建成”,前者是我们对全面小康的美好期盼,后者是全面小康的如期实现;从其内涵和目标上看,“建成”是对“建设”的递进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建成’意味着党对全面小康社会有了更具明确目标、更加全面具体的要求,表明了小康社会与前一阶段相比质量更优、效果更佳,小康社会的发展更加公平和谐。”[5]
十九大上,我们党描绘了新时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规划。从历史与逻辑的角度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安排,是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安排,体现了党中央战略思想逻辑和内容上的统一”[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就是“全面”,难点也是“全面”。“全面”就是从大局出发,要求小康覆盖的地域、领域、人口要全面。此外,五大发展理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遵循,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实践性。现实性主要体现在,它回答了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时代课题,是我们党在科学研判与理论创新中做出的伟大理论成果。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五大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问题提出的,符合人民对实现美好生活的期待。
改革开放以来,“小康社会”的内涵不断演进,作为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奋斗目标,从新时期到新时代,它是两个不同阶段。从求生存到谋发展、从物质需要到精神满足,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小康社会”的内涵和外延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这是“小康社会”的内涵从各个历史时期,由不同要素向统一整体的转变和发展。“小康社会”从朦胧到清晰,从愿景到实景,它不仅是一代代领导集体智慧的历史继承,还是我们党在发展战略上的阶段性递进,反映出我国社会的变迁与进步。
三、“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
“小康社会”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其内涵演进的基本特征符合时间维度的渐进性和阶段性的统一、符合实践向度的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符合社会维度的时代性和主体性的统一。
1.符合时间维度的渐进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依据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做出的重大安排,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一脉相接。为避免孤立片面地理解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从整体的历史观出发,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为视角,梳理小康社会演进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历来的美好追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并在一定的历史境遇中具有历时态的特殊性。从历时态的角度看,小康社会内涵演进的历史逻辑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呈现,归结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从新时期到新时代,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得到解放,生产关系不断调整。十九大上我们党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7]。其中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生产关系日趋完善的基础上,当下以“美好生活”诠释和解读新时代小康社会的内涵。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三步走”战略构想,为现代化建设确立切实的实施方略;十五大上,江泽民在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实现的基础上,提出“新三步走”发展战略;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更是围绕小康社会的理论文本为报告主题,小康内涵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不断丰富。在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视域中,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矛盾,“研究每一个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长途中的每一个过程的特殊矛盾及其本质”[8],是我们对理论性问题认识的重要原则。改革开放40余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各类矛盾也逐渐显现。对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认识,特别是对生产力提升动因的认识,是我们党对小康内涵历史演进逻辑认识的主要原因。生产力发展与矛盾变化具有阶段性特点,同样生产力的解放与矛盾的解决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小康内涵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价值尺度,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不断凸显小康社会内涵发展的渐进性和阶段性。
2.符合实践向度的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
小康是人们头脑中勾画的美好生活的图景,体现出主体活动的目的性诉求,合乎人类活动的目的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活动的目的性和规律性是相统一的。社会历史领域里的人类主体活动,是人按照自我需要、自我发展改造世界的活动,是合乎规律性的活动。
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9]“小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其形态不够具象,内涵不够丰富;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从“小康之家”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发展及内涵变化逐渐演进成科学理论,“小康”雏形也更加丰满,内涵更加丰富,其产生、发展、完善都根植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前进逻辑,蕴含着规律性和目的性的辩证统一。目的性是指从古人到一代代领导集体最本质的价值取向。古人向往的生活是“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状态,是对安定生活的追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战争与和平是时代的主题,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站了起来,以追求民族独立为目标;直至改革开放前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以追求国家富裕、人民富足为目标;新世纪,在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为领导的第三代、第四代领导集体让中国人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精神抖擞起来,在追求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科学发展;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强起来,追求的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饱含着每一代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脱离规律性,空谈目的性是行不通的。小康社会在历史中发展演进,人民对小康生活的追求,对小康社会的建设到建成,源于人民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人们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发挥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小康社会的提出,发展、完善、实现,无一不是尊重我国经济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等,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推向前进,小康社会才能全面建成。
3.符合社会维度的时代性与主体性的统一
从唯物史观的立场看,历史是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这一过程集中地体现为时代的特征,小康社会内涵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演进,同样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在大力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尊重人民主体性与创造性,具有鲜明的人民指向。
改革开放之初,基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邓小平首次向人民提出“小康社会”这一现代化的概念;20世纪末,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这一目标如期实现;十六大上,我们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作为奋斗目标;十八大上,我们党把“全面建设”改为“全面建成”,这是新一代领导集体向党和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改革开放40余年,从新时期到新时代,党情国情世情在不断变化,但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会变。在新时期,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满足人民温饱、生活富裕为追求;新世纪伊始,我们党紧紧围绕人民诉求,明确“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围绕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以高质量的小康为追求。在新时代,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0]中国共产党人以小康社会为主线,以人民为价值取向,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方向迈进,这是遵循历史发展逻辑、尊重历史规律、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