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2021-11-25何国民沈克印
何国民,沈克印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发展理念,其中,协调发展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体育公共服务是典型的公共产品,还是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之一。坚持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是“五大发展理念”对发展体育公共服务事业的必然要求。
目前,鲜见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但与之关联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关于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研究,二是关于体育公共服务评价的研究,三是关于协调发展评价方法的研究。其中,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面的研究文献较多,学者利用多种综合评价方法对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是使用较为广泛的方法。刘秀丽等(2018)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2005—2014年山西省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张纯记(2010)运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时序动态综合评价方法,对2002—2008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动态综合评价。在体育公共服务评价的研究方面,学者对体育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较多,而对于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很少涉及。郑家鲲等(2013)提出了由6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评价指标体系;韦伟等(2015)提出了由2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协调发展评价方法,学者提出了多种协调发展评价方法,主要包括隶属函数法(王维国,1998)、离差系数法(廖重斌,1999)、基尼系数法(王金南 等,2006)、数据包络分析法(柯健 等2005)、距离协调度法(汤铃等,2010)、耦合协调度法(李国强等,2015;叶宋忠,2019),以上各种方法中,隶属函数法最为常用。
检索中国知网发现,鲜见关于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协调发展方面的研究,本研究将尝试把协调发展评价研究的成果与方法应用到我国31个省域①纳入本研究的地区不包括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主要原因是这3个地区的统计指标与纳入研究的31个省域有所区别,且样本数据较难获取。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的研究中。
1 省域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评价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协调发展,首先要对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得到其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结果,然后才可在此基础上对其协调发展进行评价。
1.1 省域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省级区域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首先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遵照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性、科学性、可行性、以人为本等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特别是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原则,分理论与实证两个阶段构建省级区域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1.1.1 省域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省级区域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构建阶段,对关于体育公共服务评价的研究成果(范宏伟,2017;王景波,2011;韦伟 等,2015;杨学智 等,2019;郑家鲲等,2013)进行综合,发现学者所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众多的评价指标,虽然全面,但在实施评价时,很难或无法获取到指标体系中某些指标的数据,从而导致无法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为保证评价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本研究在上述文献所提出评价指标的基础之上,结合体育事业统计年鉴所能提供的数据,选取了8个反映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
实证阶段,首先,将理论构建阶段所选取的评价指标制作成“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评价指标选取专家调查问卷”,分发给30名体育公共服务研究学者,所发问卷全部回收且均有效。根据回收的问卷计算出各评价指标的专家赞同率,所有评价指标的赞同率皆在80%以上,说明理论阶段所选指标得到专家认可。
其次,采用区分度检验法对评价指标的区分度进行检验。评价指标的区分度是指评价指标区分评价对象特征差异的能力,评价指标应具有较大的区分度才能对评价对象进行有效的评价,在实际运用中,通常用评价指标的变异系数来描述评价指标的区分度大小,评价指标的变异系数越大,说明该指标的区分度越大,反之该指标的区分度越小。为提高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区分度,通常将评价指标体系中变异系数较小的指标从指标体系中剔除(王重鸣,2001)。为此,计算所选8个反映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指标的变异系数,只有“群众体育支出经费占体育事业经费的比例”指标的变异系数严重偏小(0.07),说明该评价指标对评价对象的区分能力很弱,因此将其从评价指标体系中剔除,得到本研究最终的省级区域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表1)。
1.1.2 省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关于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文献丰富,在省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构建阶段,对关于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研究成果(郭湖斌等,2019;刘秀丽 等,2018;吕丹 等,2018;聂晓 等,2018;张纯记,2010)进行综合,学者所建立的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有较大相似性,结合《中国统计年鉴2018》所提供的数据,选取了9个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
实证阶段,首先,将理论构建阶段所选取的评价指标制作成“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选取专家调查问卷”,分发给30名经济研究学者,所发问卷全部回收且均有效。根据回收的问卷计算出各评价指标的专家赞同率,所有评价指标的赞同率皆在80%以上,说明理论阶段所选指标得到专家认可。
其次,采用区分度检验法对评价指标的区分度进行检验,计算所选9个指标的变异系数,其中变异系数最小值为0.16,9个指标均保留,得到本研究最终的省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表2)。
1.2 因子分析综合评价法原理
对系统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的方法很多,比较典型的方法有加权评价法、因子分析综合评价法、模糊评价法、BP神经网络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其中,因子分析综合评价方法是应用比较多的方法之一,在体育科学研究中也有一定应用(胡效芳等,2014;赵世伟,2015)。本研究选取的评价指标皆为定量指标,且指标间有较强的关联性,适合用因子分析综合评价法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
用因子分析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的步骤如下:
1)对评价指标进行因子分析,计算评价对象在所提公因子上的公因子得分。对评价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时,按如下方式设置因子分析选项:
公因子提取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公因子得分计算方法:用回归方法计算评价对象在所提公因子上的公因子得分。
载荷矩阵旋转方法:方差极大正交旋转。
公因子提取数:按所提公因子特征值累积贡献率达85%以上的原则确定所需提取公因子数量。因子分析方法用于综合评价时,要求所提公因子尽可能多地包含原测变量的信息,而公因子的特征值代表了公因子包含原测变量信息量,因此,可以用所提公因子特征值之和占所有公因子特征值总和的比例作为确定提取公因子数量的依据,实践中一般按所提公因子特征值累积贡献率达85%以上的原则确定所需提取的公因子数量。
2)确定所提公因子的权重。根据所提公因子特征值计算各公因子的权重,假设因子分析结果提取了k个公因子,其方差极大正交旋转后的特征值记为T1,T2,…Tk,按下列公式计算所提公因子的权重:
其中,Wi(i=1,2,…k)为所提第i个公因子的权重。
3)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评价对象在所提k个公因子上的公因子得分用变量F1,F2,…Fk表示,按下列公式计算评价对象的综合评分:
其中,Z为评价对象的综合评分,Wi(i=1,2,…k)为第i个公因子的权重,Fi(i=1,2,…k)为评价对象在第i个公因子上的公因子得分。
1.3 我国31个省域2017年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1.3.1 数据来源
查阅《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汇编》得到截至2013年12月31日我国31个省域体育场地面积、投资金额;查阅《体育事业统计年鉴》(2014—2017年数据)得到我国31个省域2014—2017各年健身场地新增面积、新增资金投入,以上数据相加得到截至2017年12月31日31个省域健身场地面积、健身场地资金投入的累积数据。
查阅《体育事业统计年鉴》(2017年数据)得到31个省域截至2017年12月31日体育社会组织、国民体质监测站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累计数量及2017年当年接受国民体质监测人数、群众体育支出经费数。
查阅《中国统计年鉴2018》得到31个省域2017年地区GDP、地方财政收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进出口总额、第三产业产值、常住人口数,在国家数据网站(http://data.stats.gov.cn)查得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根据各省域常住人口数及体育社会组织等7个指标(表1),计算出体育社会组织等4个指标的万人均值,以及健身场地面积等3个指标的人均值,根据第三产业产值、地区生产总值计算出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
1.3.2 2017年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评价
对反映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7个评价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用SPSS 17.0完成,具体设置:用主成分法提取公因子,根据公因子特征值累积贡献率达85%以上的原则确定需要提取的公因子数量,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极大正交旋转,采用回归法计算评价对象在所提公因子上的公因子得分。
因子分析显示,Bartlett’s球形检验的相伴概率<0.001,KMO=0.704,7个评价指标中有1个指标的共同度为0.774,6个指标的共同度都在0.83以上,说明对反映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的7个评价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是可行的。
因子分析提取了4个公因子,所提4个公因子特征值累计贡献率达到85.192%,这4个公因子方差极大正交旋转后的特征值分别为1.760、1.565、1.520、1.118,将其特征值代入公式(1)计算出所提4个公因子的权重分别为0.295 2、0.262 4、0.255 0、0.187 4,将 4个公因子的权重代入公式(2)得到计算各省市区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综合评分的公式:
其中,Z为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综合评分,F1、F2、F3、F4分别为省域在所提4个反映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公因子得分(表3)。
表3 31个省域在所提4个反映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公因子得分Table 3 Scores of 31 Provinces on 4 Public Factors Reflected Sports Public Service Development Level
将各省域在公因子1、公因子2、公因子3、公因子4上的公因子得分(表3)代入公式(3),可计算出31个省域2017年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综合评分(表4)。
表4 基于因子分析的31个省域2017年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综合评分Table 4 Comprehensive Scores of Sports Public Service Development Level of 31 Provinces in 2017
1.3.3 2017年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对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9个评价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用SPSS 17.0完成,具体设置:用主成分法提取公因子,根据公因子特征值累积贡献率达85%以上的原则确定需要提取的公因子数量,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极大正交旋转,采用回归法计算公因子得分。
因子分析显示,Bartlett’s球形检验的相伴概率<0.001,KMO=0.668,9个评价指标中有1个指标的共同度为0.792,其他8个指标的共同度都在0.84以上,说明对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9个评价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是可行的。
因子分析提取了2个公因子,所提2个公因子特征值累计贡献率达到89.939%,这2个公因子方差极大正交旋转后的特征值分别为4.603、3.491,将其代入公式(1)计算出2个公因子的权重分别为0.568 7、0.431 3,将2个公因子的权重代入公式(2)得到计算各省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分的公式:
其中,Z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分,F1、F2分别为省域在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2个公因子得分(表5)。
将各省域在公因子1、公因子2上的公因子得分(表5)代入公式(4),可计算出31个省域2017年经济发展 水平综合评分(表6)。
表5 31个省域在所提2个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公因子得分Table 5 Scores of 31 Provinces on 2 Public Factors Reflec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表6 基于因子分析的31个省域2017年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分Table 6 Comprehensive Scor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31 Provinces in 2017
2 省域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
在“体育公共服务-经济”系统中,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密不分的关系,经济发展水平是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基础,从根本上决定着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水平与速度,同时政府为社会公众提供满意的体育公共服务对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的协调是指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超过或落后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水平,就属于不协调或失调。
协调发展是协调与发展的交集,是指系统或系统各构成要素之间在保持和谐一致、配合得当、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基础之上,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无序到有序的总体深化演进过程(朱迎春,2009)。如何对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已有研究提出了多种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如隶属函数法、离差系数法、基尼系数法、数据包络分析法、距离协调度法、耦合协调度法等。其中,隶属函数法使用广泛,在体育科学研究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何国民,2012;寇健忠等,2018)。本研究在对已有协调发展评价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协调关系的特点,选用隶属函数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区域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协调发展进行评价。
2.1 隶属函数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用隶属函数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区域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协调发展进行评价的步骤如下:
1)确定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协调值。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协调值是指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值。确定协调值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为常用的方法是回归分析方法,设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为Y,经济发水平为X,Y与X间关系如下:
根据样本数据,按照一定的参数估计方法可确定公式(5)中函数f(X)的具体形式,再将经济发展水平数据X代入Y=f(X)中,便可求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值,即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协调值。
2)计算协调系数。按下述公式计算体育公共服务对经济系统协调程度的协调系数(王维国,1998):
其中,Y为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实际评价值,S2为所有评价对象Y值的方差,̂为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协调值。
C(Y/X)的取值范围:0≤C(Y/X)≤1,当C(Y/X)趋于1时,则(Y-̂)趋于0,代表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实际值Y与协调值̂接近,说明体育公共服务对经济系统的协调程度高。相反,当C(Y/X)趋于0时,则(Y-̂)趋于无穷大,代表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实际值Y与协调值̂相差很大,说明体育公共服务对经济系统的协调程度低。
根据协调系数,对系统的协调状态作出判断(傅毓维等,2008)(表7)。
表7 系统协调系数与系统协调状态对照关系Table 7 The Contrast Relationship between Size of Coordination Coefficient and Coordination State
2.2 我国31个省域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实证分析
2.2.1 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协调值的估计
以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综合评分为因变量Y(表4)、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分为自变量X(表6),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协调值估计模型,回归分析如下:
对可否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来描述Y与X间的关系进行检验(表8)。相伴概率=0.000<0.01(表8),说明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公式(7)]有统计意义,可作为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协调值的估计公式。
表8 回归模型适用性检验的方差分析Table 8 TheANOVAforApplicability Test of Regression Model
将各省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分(表6)带入公式(7),可计算出各省域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协调值(表9)。
2.2.2 2017年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协调发展状态评价
将各省域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综合评分(表4)、31个省域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综合评分的方差、各省域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协调值(表9)代入公式(6),可计算出反映各省域2017年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协调程度的协调系数(表9)。
根据31个省域体育公共服务对经济系统的协调系数(表9)及系统协调系数与系统协调状态对照关系(表7),得到我国31个省域2017年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结果:8个协调,3个基本协调,7个弱协调,13个微协调(表10)。
表10 31个省域2017年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结果Table 10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Sports Public Service and Economics of 31 Provinces in 2017
2.3 省域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结果的分析
在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弱协调或微协调的20个省域中导致不协调的原因各不相同。
广东属于经济发展水平很高的地区,其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综合评分为0.247 3(表4),全国排名第10,但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估测,其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协调值为0.610 1(表9),实际发展水平明显小于协调值,说明广东的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虽然比较高,但还是未能达到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水平,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不协调状态。与广东类似的还有山西、河南、山东、新疆、安徽、天津、四川、西藏、湖南、河北等10个省域。这些省域的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与其自身的协调值还存在一定差距,为减少差距并达到协调值标准,应加大对体育公共服务建设力度,加快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使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达到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水平。
表9 我国31个省域2017年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协调值及协调系数Table 9 The Coordination Value and Coefficient of Sports Public Services Development Level of 31 Provinces in 2017
上海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分全国排名第1(表6),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综合评分为1.097 1(表4),全国排名第1,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估测,上海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协调值为0.740 7(表9),实际发展水平明显大于协调值,说明上海的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已超过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水平,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不协调状态。与上海类似的还有吉林、海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浙江、宁夏、青海等8个省域,这些省域的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已超过其经济发展水平对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要求,这种“超过”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解读:1)“超过”是相对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协调值来说的,协调值本身就不是也不可能是绝对的,而是根据31个省域的经济及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估测出来,协调值的估测公式受到各省域经济发展水平、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影响,特别是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不协调省域的影响,所以根据协调值估测公式所得到的协调值是相对的,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超过”协调值自然也是相对的。2)“超过”是动态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体育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体育公共服务的整体发展水平会越来越高,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协调值也会相应提高,即协调值会随着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而动态变化,因此,上海等9个省域目前的“超过”只是暂时的、动态的“超过”。这些省域不可因为这种相对的、暂时的“超过”就减少体育公共服务的投入,而应在继续保持当前体育公共服务建设速度的同时,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对如何提高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供给效率进行探索,以推动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方式的转变,由“量”与“规模”转变为“质”与“效益”的发展模式。
3 研究结论与对策
3.1 研究结论
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体育公共服务可以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基础,而经济发展则为体育公共服务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若体育公共服务水平高于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水平,则会增加政府公共财政负担;若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低于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水平,则会导致公共体育服务投入滞后,从而无法满足居民有效体育消费需求。因此,政府在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
本研究借鉴相关研究,遵循指标体系构建基本原则,在指标数据可获得的基础之上,分理论与实证两个阶段,采用多种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构建了我国省级区域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31个省域2017年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隶属函数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31个省域2017年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8个协调、3个基本协调、7个弱协调和13个微协调。
在20个弱协调和微协调的省域中,广东、山西、河南、山东、新疆、安徽、天津、四川、西藏、湖南、河北等11个省域的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落后其经济发展水平对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要求,上海、吉林、海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浙江、宁夏、青海等9个省域的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超过其经济发展水平对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要求。
3.2 促进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基于对31个省域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结果及分析,提出以下促进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1)遵循协调发展新理念,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也在不断上升,但各省域的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值是不尽相同的,需要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一方面,中央政府要加大对体育公共服务建设落后区域的资金资助力度,促进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各级地方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发展体育公共服务的重要性,制定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的体育公共服务发展规划,确定未来体育公共服务的投入规模,提高财政投入的最优化供给。另一方面,要构建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互促循环机制。扩大体育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需要根据经济发展成果,加大健身场地、人力、资金等投入。对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体育公共服务来改善民生,带动体育产业发展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各级地方政府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经济发展水平,更要致力于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强化政府的体育公共服务职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体育公共服务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人民群众对体育需要的日益提高,也要求各级政府要为人民群众提供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的体育公共服务。各省域,特别是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小于其协调值的省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强化政府的体育公共服务职能,基于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层次和体育消费能力,增强基本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改变体育公共服务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现状。一方面,政府要树立体育公共服务理念,明确体育公共服务职责,加大体育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力度;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创新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运用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等方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充分利用多种方式,激发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公共服务供给,鼓励市场主体、体育社会组织向社会公众提供体育公共服务。
3)地方政府要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推动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方式从追求“量”与“规模”向“质”与“效益”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这为地方政府向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体育公共服务确立了行动指南。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人民群众提供的体育公共服务也要从追求“量”与“规模”向“质”与“效益”进行转变。要追求体育公共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地方政府,特别是上海等9个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超过其协调值的省域,需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为导向,以向居民提供更多优质的体育公共服务产品为目标,以提高体育公共财政的使用效率及体育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为手段,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探索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方式由“量”与“规模”向“质”与“效益”进行转变的途径。另一方面,要让体育消费结构升级成为体育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构建与体育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
4 研究展望
1)对体育公共服务协调值的估计方法,有待进一步进行研究。在协调发展评价中,如何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确定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协调值,更好的确定协调值的方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2)加强体育公共服务统计指标数据收集工作。若要更全面、更准确地了解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状态,应在现有的体育事业统计工作中,增加体育公共服务相关统计指标数据收集。
3)加强“体育公共服务-经济”系统作用机理、协调发展机制的研究。本研究主要对区域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问题进行了研究,还应就“体育公共服务-经济”系统的作用机理、协调发展机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