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2021-11-24张磊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为了同时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将展开相关分析,主要论述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意义,对两者融合意义与可行性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对应的融合路径。根据文中路径能够让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發挥协同效应对学生思想、心理进行教育,促进学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0.引言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状况总体上呈现积极向上的状态,学生有理想有追求,积极乐观。但是大学生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面临着原生家庭以及一些突发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造成部分学生在思想信念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这些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国家的安定和谐发展,故高校有责任加强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力度。高校长期以来,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二者在学科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都是两个独立的教育体系,在教育实践中很多时候单独进行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考虑到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二者理应融合,从融合的角度上同步进行教育才能取得良好成果。这一基础上如何实现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就成为了一项值得思考的问题,对此有必要展开相关研究。

1.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意义

以往高校教育体系中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相互独立的,两者之间没有太多联系,而这样做所取得的成果并不令人满意,原因在于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会遇到困难,即思政教育要取得良好成果,就必须攻克学生心理上的难关,但思政教师并不是心理专业教师,故不很好的解决问题,使得教育工作难度提升,反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存在同样的情况,这种现象自然对教育质量不利。但如果让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融合,促使两者协同育人,思政教师与心理健康教师就可以互帮互助,例如当思政教师发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之后,可以与心理健康教师沟通,由其负责指导,以解决思政教育难题,反之亦然,故两者融合具有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利于教育质量,且长远来看能够解决当下高校大学生思政观念、政治立场、心理状况三个层面上的问题[1]。

2.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可行性分析与融合路径

2.1关系与可行性

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即从思政教育角度出发,该教育工作侧重于学生的思想、政治立场(包括政治信念、认同感等)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受学生心理因素影响很大,诸如学生心理比较自私自利,那么思想上就会出现偏差,事事都从自身考虑,随即导致学生的国家政治信念感、认同感将变得薄弱,政治立场就不够坚定,反之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出发,错误的思想或者是政治立场也会导致学生出现不健康的心理,说明思想、政治立场与心理之间相互影响。由此可以看出,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通,故两者融合具有可行性[2]。

2.2融合路径

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路径有四,分别为教学内容、教师团队、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各路径具体内容及融合方法如下。

2.2.1教学内容

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有各自的教学内容,表面上这些内容并不相通,但事实上只要稍微转化两者教学内容的相通关系就会现象,故两者教学内容可以相融。相融后的教学内容同时带有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属性,教师只需要根据目的来展开工作即可,例如教师可以在思政教育中提出一些心理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审视自己的内心,确认自身心理状况是否健康,又或者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传递一些正确思想、政治理念等,由此矫正学生现存不健康心理等,因此教学内容是融合路径之一。关于该路径的融合方式,需要思政教师、心理健康教师通力协作,互帮互助的挖掘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并设计元素在对方专业领域中的应用方式等。

2.2.2教师团队

在教学内容的融合路径上提到,教师需要通力协作才能实现教学内容融合,这一点说明思政教师与心理健康教师应当形成一个教师团队,这个团队专门负责推进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所有工作,除了挖掘相关教育元素实现教学内容融合以外,还要做好其他工作。首先,教师团队应当协同展开教研工作,不断改进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推动融合,例如思政教师通过校验工作可以指出心理健康教育中缺乏思想引导的缺陷,心理健康教师也可以指出思政教育中忽视心理影响的缺陷,再彼此提供帮助,解决问题即可。其次教师团队中思政教师、心理健康教师应当帮助对方提升,即思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能力相对低,心理健康教师也是一样,如果一直以来对方来弥补自身缺陷,势必会造成很多麻烦,许多问题也无法及时解决,故双方帮助对方学习自身专长,就能够让教师团队发展,进一步推动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2.2.3教学模式

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中不可忽视教学模式的改革,以两者融合为目的进行模式改革,能够有效提高教育有效性,即秉持当前提倡的“以人为本”理念,无论在思政教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模式上都要以学生为主导,强调学习体验,教师主要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反思自己,自主发现、改进问题,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育人作用,保障教学有效性,做到这一点也说明两者真正融合在了一起[3]。

2.2.4课程体系

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理应在课程体系上融合,即高校针对以往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独立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原有体系上增设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综合课程,该课程可以以相互讨论的方式展开,思政教师与心理健康教师共同负责备课、上课等工作,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且对深入问题进行讨论,促使学生领悟思想、正视内心。

3.结语

综上,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独立无法取得良好育人效果,相互融合能够解决根本问题,说明两者融合具有必要性,同时两者之间的关系说明融合可行。但融合不能盲目为之,高校理应顺延正确路径,根据对应思路设定策略实现融合,融合后发挥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育人作用,共同培育学生内在。

参考文献:

[1]李文刚,苏媛媛,郝磊哲.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路径研究——基于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的视角[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5,(02):28-30.

[2]杨倩,马佼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路径探讨[J].亚太教育,2016,(21):271.

[3]巴晓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路径研究[J].大学,2021(24):56-58.

作者简介:张磊,女,汉族,1982-1,湖北襄阳人;任职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职称:助教职称;学历: 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史研究。

课题: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编号:X2021030。

猜你喜欢

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