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 内篇》中的人文思想
2021-11-24金红
金红
【摘要】《庄子·内篇》集中反映了庄子的思想。庄子继承老子,以“道”为其思想基石,创建了具有丰富内容的人文思想体系:一、超越自我,升华人生;二、以道论物,追求真理;三、追求审美人生,实现与自我的和谐;四、不慕虚名,实现与他人的和谐;五、冲破肉体限制,关注精神价值。这些人文思想在今天仍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庄子·内篇》;人文思想;道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5-0062-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烟台南山学院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庄子·内篇》精读(选修课)课程建设融合高校人文精神培育的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
《庄子·内篇》集中反映了庄子的思想。庄子继承老子关于“道”的思想,认为万物之源为“道”,“道”不依赖于任何外物而永恒存在;“道”有无限创生能力;“道”生万物是无意识的,是自然而然的过程;“道”创生万物之后又内蕴于万物成为“德”;“德”是“道”在被创物上的外在表现;人遵从内蕴于自身的“道”行事就是有“德”;追求超越的精神自由,拒绝被异化的人格尊严,宣扬人不只是服从外在规定的机器,更要倾听内在心灵的声音,超越人的感官享受,拒绝生活的盲目性,思考存在的意义;通过找到自我,拓展自我,指向社会,指向更广阔的领域,找到人的终极价值,找到幸福的途径,找到生命的真谛,这些是庄子精神的基本内容。庄子以“道”为前提,将人置于宇宙万物之中追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其人文思想系统成为丰富人的生命内涵、提升人的生存境界的宝贵思想资源。这个人文系统由如下几个方面组成:一、超越自我,升华人生;二、以道论物,追求真理;三、追求审美人生,实现与自我的和谐;四、不慕虚名,实现与他人的和谐;五、冲破肉体限制,关注精神价值。
一、超越自我,升华人生
“逍遥游”是庄子思想的灵魂,是庄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理想。能做到“逍遥游”的前提是具有“超越”的精神和能力。《逍遥游》“鲲化鹏”的寓言蕴含着生命可以开拓出更高远境界的深意。
超大空间孕育的生命已是超大:不用“北海”而用“北冥”,旨在突出空间的广阔无涯、神秘莫测;“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用“不知”形容鹏之大超出人的感知。这个超大生命并不满足于现状,不满足于熟悉的环境和生活内容,于是化而为鹏,胸怀高远志向,借助风力努力振翅高飞,变换视角俯视曾经习惯的一切,获得不同以往的感受。如此的自我超越,丰富了生命体验,扩充了生命能量,体现了生命的自主性,彰显了生命的丰富和神奇,维护了生命的尊严,享受了自由之妙。
落实到现实人生,庄子告诉人们:人的生命不能被已有的成就束缚,要不断突破自己的现状,不断提升生存的境界:突破世俗官员的职能,到达宋荣子的境界——忘名,进而至于列子境界——忘我,然后升至无己、无功、无名的状态。我们做人、做事,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为看到生命本身,是为了张扬生命的活力。否则就无法摆脱他人目光的限制,就会“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其形化,其心与之然”,这是很可悲的事。
庄子不是否定人在世间的事功,而是否定人為了追求世俗之虚名做事;如果为名所累,人的生命尊严就会受损,人就会被名遮蔽、为名控制而过不上更高尚的生活。只有超越世间功名,才能不断展现生命的智慧和活力。
“超越”还表现在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如果我们对事物的判断标准被习惯思维束缚,只从实用性方面进行判断,那么与动物就没有本质区别,就浪费了作为“人”的才智;如果能超越世俗的价值评判标准看待世间万物,生活就会充满更多情趣,营造出逍遥家园。一个超级大葫芦,惠子从实用角度看就认为大而无用,庄子则能冲破惯常思维,认为可以用来做渡河用的腰舟;大樗树不符合做器物的要求,却能成就其大,人可用其无用之用,带着审美眼光看待周边的一切事物。
如果能领会庄子超越自我的人文思想,不但能够超越现实的苦难,甚至还能超越现世的幸福;不沉溺于世俗所谓的快活,也不陷于所遇到的世间困境;不被现实有限的生命、有限的能力以及世俗价值标准所羁绊,能够保持生命本来的状态:充满活力,生气勃勃;努力争取“逍遥游”,升华人生,展现生命之美。
二、以道论物,追求真理
庄子以“道”为万物之源,万物由“道”而生。理解“道”本身的复杂性,才能理解万物的复杂性,才会承认外物的多样性,承认人的有限性,从而消除个人中心主义,不主观,不武断,减少误解,避免枉论,重视调查研究,以平等之心尊重他人观点,不用一己之见解统一他人意见,做遵道有德之人;人就会变得谦卑、宽容、温和,不暴戾,如此方能消除自说自话的无谓之争,博采众议,接近真理,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共处。
庄子说“道”是真实存在的:“夫道,有情有信”,但是“道”不妄为,没有形状:“无为无形”,所以“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可以心传而不可以口授,可以心得而不可以目见;“道”是“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它是不依赖于任何外物的永恒存在,而且具有创生万物的无限生机:“神鬼神帝,生天生地。”这样神秘复杂的“道”是不可言说的,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人能用语言表述的“道”不是创生万物的那个“道”。由这个“道”创生的万物是复杂多样的,人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应尊重事物本性,不枉用机心,以道论物才能认识得更深刻、更全面、更接近真相。
如果迷失真性,固执己见,拒绝倾听不同声音,人就会伤害本来充满生机的活泼生命,日夜不得安宁,正如《齐物论》中所言:“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抅,日以心斗”;离道越远,生命越弱,终日动用机心,迷信有限的所谓智慧,纠结于辩论,被世人所向往的胜利捆缚,失去生命的自由,失去生命的尊严。得胜之时便更加得意,忘了自己的本源是“道”,忘了“道法自然”,忘了过多的人为就是远离“道”,远离真智慧,“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生命都将不复存在,更谈不上追求真知了。
三、追求审美人生,实现与自我的和谐
庄子认为:人的生命的活力来自饱满的精神,养精神必须遵循“道”,不能离开“道”这个源头活水,生命之河就会清澈而又灵动。不能只依赖人所获得的有限而繁杂的见识,不能沉迷于已有的外在知识,否则人就会远离“道”,远离生命。人要一切顺其自然,把握事物的规律并遵循这规律,人才能获得审美享受。正如庖丁那样,遵循牛的生理结构规律,忘掉人的肉体感官,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超越技术层面,达到审美境界。工作不再只是枯燥的技术,而成为一种具有美感的、艺术性的表演;人生不再是机械地活着,而是一个充满情趣的过程;人不再因与“道”相背而痛苦不堪,人因与“道”相融而喜乐不已,在“道”中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
人对死亡的恐惧是一种天性,庄子认为:人要安时处顺,生死看开。生命本来就是借助不同的物质形态呈现出来,这具皮囊已毁就不必痛苦不已,因为生命又变成了另一种形式存在于天地之间。关键是应该时刻不忘“道”,不忘是“道”为生命创设了这个寄居之处,那就应体现“道”,即现世的我们应该有“德”,认识事物的规律,尊重这个规律,按规律办事,爱物,爱己,不要因为漠视规律而残害任何生命形式。
《大宗师》告诉我们:真生命是冲破有限的肉体、超越生死的生命。子祀、子舆、子犂、子来四人的共同点是视生死存亡为一体,从“道”来看,正如人身体上的头、脊柱和尾骨,统一为一体。子舆病得身体极度扭曲变形,却能安时处顺,哀乐不入,达到了“悬解”的精神自由境界;子来快病死了,但仍能清醒明白人不可自恃其能,不可违背自然造化的规律;人死不过是形体的变化,生命形式的变化,生命的本质并未改变。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孟孙才也是能正确看待死亡的人,同样认为死亡不过是生命的另一种变化形式而已,是生命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四、不慕虚名,实现与他人的和谐
《逍遥游》主张人不可止步于人世间的小成就,而应该不断进取,不断突破已有成绩,展现生命的魅力。既然“道”创生万物不带目的,顺其自然,人做事情也应该如此,不要将做事当成实现某种目的的途径,只要关注事情本身和做事的过程就可以了,如此才能摆脱人世间各种标准和期待的束缚。
《人间世》强调不要贪恋世间功名,如果沉迷于追求美名和功德,自恃聪明而妄为,人就会容易与他人产生冲突,处于祸及生命的危险境地。最高的道德是“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虚而待物”。此处的“虚”即放弃世俗功名,忘掉世俗的“我”,按“道”行事,在名利场中却不被名利所动,这样才能感化万物。要让他人复活,展示生命的智慧,首先自己得是“活人”;庄子认为只有“道”才能使人复活,人靠自身的能力挣脱不了尘世间的所有束缚,不要自以为比别人强,不要螳臂当车一样自我膨胀,要小心谨慎,顺人之性,不为名利,只为用“道”使人醒悟。不要急于求成,将心灵从世俗羁绊中解救,“乘物以游心,讬不得已以养中”,“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找到维持生命的永恒源泉。倡导善于观察,善于等待时机,善于在默默无闻、踏实工作中积聚能量,主张必须通过“心斋”,使世俗之心彻底清洁,方可看见“道”,遵道而行,方能感化他人;忘怀功名,就会“与物有宜”,就会“利泽施乎万世”,实现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和谐。
另一方面,“道”生万物时本着自然而然的原则,“天地一指,万物一马”,众生平等,道通为一,万物齐一。能由“道”而通万物的人,必然从纷繁复杂的万物中看到本质的相同,即都由“道”而生,人也是由道而生,因此要尊重万物,增强生态意识,关爱所有生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命的和谐共处,体会“庄周梦蝶”的妙处。
五、冲破肉体限制,关注精神价值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摆脱物质束缚,甚至摆脱肉体对精神的束缚。人若关注肉体的、生理的享受,就会沦为物质的奴隶,失去精神自由。庄子主张淡化甚至忘却肉体需要,摒弃自然需求,专注于精神追求,实现心灵的充实完满,这体现了庄子对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视。庄子将人置于万物之中确定人的价值:万物皆统一于“道”,人的精神当与“道”为一,如此即可不留意于肉体之残缺。忘了身体,智慧才能被释放,才能成为无己、无功、无名的“大宗师”,成为与“道”为一的“真人”,超越万物和生死,超越人间有限的一切事物。
生命的本源在“道”,“道”创生万物,具有无限的创生能力。它创生万物之后,又内蕴于万物,通过万物体现出来,这就是“德”。所以,道家“道德”本质是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具有这种道德的人,无论形体、长相如何,都不影响其感化力,不影响其对心灵的净化能力,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德充符》中的王骀、申徒嘉、叔山无趾、哀骀它、闉跂支离无唇都是身体残缺之人,形体虽然残缺,但是从“道”的角度看来,万物一体,万物统一于“道”。所以不要在乎耳目等感官的享受,要游心于道德的和谐境界,那么,残缺的部分不过像掉了一块泥巴一样。
时刻不忘生命的源泉是“道”,时刻记住自己来自哪里,将去向何方(重归于“道”),时刻不忘生命之初的特征:生机勃勃,蕴含着无限的创造力,体现了“道”的特征,如此才能始终保持活泼的生命力,吸引、感化其他生命。
庄子告诫人们:不被外表迷惑心灵,不因俊美而亲近,不因丑陋而厌弃。要谦卑,要尊重别人,不以世俗标准评判人,要以“道”论人;比身体更宝贵的是精神,是遵“道”有“德”。只有站在“道”的高度才能真正尊重他人,尊重生命,敬畏生命,避免自我膨胀,避免自负自大,避免自满自是。当内心信“道”,心灵就有了定力,心境就不会被易变的外物搅扰,人就不会张扬,不必向世人展示炫耀。
人因为有形体,所以才能融入社会人群;因为没有世俗人情的困扰,所以就远离了是是非非的纠缠,人才能获得自由,保持“道”创生时自然自在状态。
庄子认为,人,不过是“道”将生命当成的一种形式而已,所以,人要保持并体现“道”的本质,不可因重形体、重自我而忘却本质、妄自动情。
成为真人获得真知、体现真生命的途径是颜回的“坐忘”,静气凝神,忘掉自我,忘掉形体,忘掉智慧,降卑自己,才能与道相通,与变化相通,才能看透生死,成就因富于變化而始终活泼的生命状态。
庄子以其高超的智慧建立起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系,这些人文思想对于今天的人们仍有启发意义。如何实现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的高贵之处何在?人的价值到底是什么?这些庄子思考的问题也值得人们继续思考,并以庄子思想为参照,在当今社会追求更高尚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