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许渊冲“三美原则”视域下的《桃花扇》英译研究

2021-11-24易威伟谢仪瑄

今古文创 2021年45期
关键词:桃花扇戏剧

易威伟 谢仪瑄

【摘要】回首历史,古有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留下了官家千金杜丽娘与梦中书生柳梦梅的姻缘故事;再看今朝,今有郭沫若的《棠棣之花》赞颂了聂政与其阿姊之间的深切情义。事实上中外戏剧都曾有自己的辉煌和黯淡时期,在历经磨难后,幸得那少部分人一直在默默地传承着各自的文化,才使其流传至今。其中“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的译界泰斗许渊冲对戏曲剧本的传播作用不容小觑。本文将以充满文学色彩的经典《桃花扇》许渊冲英译本为载体,以“三美原则”为理论基础,探讨其英译特色,以为相关学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戏剧;《桃花扇》;三美原则;英译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5-0125-02

一、引言

古今中外人们都可以看到戏剧的影子,如古希腊悲剧,从原始的酒神祭祀发展为一种完整的表演艺术,就是以一批悲剧剧本的出现为根本标志,再如中国的宋元戏文和杂剧剧本都体现了中国戏剧的成熟。中外文化的交流也推动了双方戏剧的发展,比如大家所熟知的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周总理曾经用中国一部越剧就征服了全世界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然而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使得各国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免不了出现一些文化碰撞。如何减少摩擦,加强双方的文化交流就成了翻译人士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便有了清朝严复创立的翻译“三字标准”:信、达、雅。有了民国时期鲁迅先生提出的“信”和“顺”。有了近代许渊冲所倡导的诗歌翻译理论“三美原则”(意境美、音韵美、形式美)。

《桃花扇》作为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与《西厢记》《长生殿》和《牡丹亭》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它是中国古典戏曲中一颗绚丽夺目的明珠,反映了侯方域和李香君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1]《桃花扇》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语言富有文采、曲词亦流畅优美,是我国历史上艺术成就颇高的杰作。初读《桃花扇》,便被其工整典雅的曲词吸引,被侯李二人坚贞爱情所感动;再读《桃花扇》,才略知其意,看出明朝兴衰。《桃花扇》以“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与“金陵八艳”之一的李香君之间的爱情悲剧,以小见大,反映了明末清初的历史。一位是俊秀儒生,一位是绝色才女,一见钟情,彼此倾慕。婚宴之日,秦淮河畔,侯方域亲提诗扇赠予香君。宴罢,香君知是魏忠贤余党阮大铖所置妆奁,愤慨却奁。惹阮大铖大怒,得势后处处陷害侯方域,惹得一对新婚宴尔天各一方。楼上香君为拒媒以头撞柱,血染诗扇,真真一女中豪杰。待再遇侯相公,二人已双双遁入空门。侯李二人铮铮铁骨不断反抗恶势力,渴望挣脱命运的束缚,最终却以悲剧收场。侯李二人的悲剧又何尝不是明末覆灭的表现。

翻译这样一部富有文采又寓意深刻的剧本对译者而言无疑是一大难题。而许渊冲先生又将如何处理这一难题?本文便以许渊冲先生的“三美原则”为理论依据,对《桃花扇》的英译本进行研究。这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总结翻译方法等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二、“三美原则”概述

鲁迅先生《自文字至文章》中提到“诵习一字,当识形音义三: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意,三识并用,一字之乃全。其在文章……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2]而许渊冲先生就是在此基础之上而提出“三美原则”,即意境美、音韵美、形式美。许渊冲先生著译中、英、法文作品百余部,大都遵循了其提出的“三美原则”。三美原则使得译文充满了精、气、神,尤其在文学翻译中更为常见。当译者运用该理论对译文进行加工处理时会充满画面感和美感,译文自然也如行云流水般曼妙唯美。

三、“三美原则”在《桃花扇》中的应用

对于汉语古诗英译,许渊冲遵循了“意美”“音美”和“形美”的三美原则,并为读者再现了中国的古典和艺术之美。[3]人言《桃花扇》冠绝千古,与《长生殿》在一众传奇之中独领风骚。《桃花扇》作为表情型文本,用于表达信息发送者对物的情感和态度,其语言具有美学的特征。[4]面对曲词优美、富有文采的《桃花扇》,许老先生将如何运用其“三美原则”,下文将进行详细探讨。

(一)意境美

【锦缠道】

望平康,凤城东,千门绿杨。一路紫丝缰,引游郎,谁家乳燕双双。

译文:

(Singing to the tune of Silk-Paved Way):

I look up and down. East of Phoenix Town, from door to door stand willow trees.

I flip my violet whip. All the way in my trip, swallows in pair fly in the breeze.

首先来看原文中的“凤城”一词,“凤城”古称凤凰城,外文名是Fengcheng City。此“凤城”指禁城,南京曾一度是明朝的都城,因而称其为“凤城”。若将“凤城”直译为Fengcheng City,对中国文化不清楚的西方读者会将其看成是一个普通的地名。而Fengcheng City虽然是凤城的意思,却无法表达出凤城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凤凰是中国神话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名凰。而Phoenix Town不同,西方读者一看到Phoenix便能联想到中国的神鸟,因而为凤城添了一缕神话色彩。

再观“千门绿杨”,此“千”非彼千,这里的“千”运用了夸张手法,描绘了春游的盛大场面。在此,许老先生将“千门”意译成“From door to door stand willow trees”既沒有改变原意,又省去了读者们额外去了解数字在诗词中的作用这一环节。这一段,寥寥几笔却唱出了江南春游盛况,可谓是“江南风物尽在此曲中”。

此二者皆为“三美原则”中“意境美”的体现。“意境美”即指翻译时要将源语所包含的深层含义及其高深意境和艺术魂魄尽可能巧妙、贴切、到位地用目的语传神般再现。“Phoenix Town”中“Phoenix”表现凤城的庄严肃穆以及神话色彩,“Town”则表现出凤城所承载的历史感。

(二)音韵美

在感受了“三美原则”中的“意境美”之后,接下来赏析其第二美,即“音韵美”。

【前腔】(合)

笙箫下画楼,度清讴,迷离灯火如春昼。天台岫,逢阮刘,真佳偶。重重锦帐香熏透,旁人妒得眉头皱。酒态扶人太风流,贪花福分生来有。

译文:

All(Singing to the Previous Tune)

The lute and flute are played in painted bower. To celebrate the happy hour.

Dim lamplight turns the night into spring day.The lovers on their way,with hand in hand. To the fairy dreamland. Incense permeates the curtained bed. Envy is aroused in green eyes and frowning forehead. Seeing the drunken lovers would intoxicate.Who would not be the beloved mate?

通讀原文,可以发现原文每一行的句末都有共同的韵母“ou”,因而读起来富有节奏、朗朗上口。众所周知,汉语是一个富蕴的语种。不管何种文学体裁语言,只要有了韵脚,有了节律,就会显得不松散。于是孔尚任在创作《桃花扇》时,就利用了汉语这一特点,使语言更加出彩,令人印象深刻。

中文的诗词、诗歌要押韵,英语也是如此。而英语的押韵或押韵词为Rhyme。英文押韵的基本原则是:一个单词的元音和与这个元音相连的辅音与另一个单词的元音和与这个元音相连的辅音发音相同。再看译文前两行最后一个单词“bower”和“hour”,这两个单词最后都是以[aʊə]发音结尾。同样的译文第三四行最后一个单词“day”和“way”,这两个单词最后都是以[eɪ]发音结尾,后面的以此类推。在忠于原文的前提下,许老先生在信达雅的基础之上又添了一笔,即“音韵”美。如此一来,给读者呈现出一种和谐之美。

(三)形式美

【回行介】

急忙回首,青青远峰;逍遥寻路,森森乱松。

译文:

(Going back)

(Singing)

Turning my head,I see green peaks afar. Going back,how lush the pine trees are!

原文中,“回”对“寻”,“青青”对“森森”,“远峰”对“乱松”。其中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名词对名词。其结构对仗工整,将“形式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译文中“turning”对“going”,“peaks”对“trees”,基本上达到了与原文相似的结构,且字母数都为八。体现出了源语包含的那种对仗工整结构,同样给读者带来和阅读原文一样的近似美感,即“形式美”。

四、结论

通过对《桃花扇》许渊冲英译本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翻译之路,任重而道远。文学翻译对译者的文学素养要求很高,译者只是掌握源语与目的语的字面意思远远不够,更应该理解其深刻内涵。译者对双语文化要有深刻的见解,并懂得如何巧妙地运用写作技巧将其进行再加工和处理。作为一名译者,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重要的是文化情感的表达和传递,只有这样才能在保留源语特色的同时,也让读者对目的语清晰明了,从而保证翻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咪.视域融合角度下戏剧台词英译本对比探析——

以《桃花扇》为例[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86-90.

[2]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3]张珍.从“三美”原则看许渊冲的古诗英译[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7,(4):73-77.

[4]张美芳.文本类型理论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中国翻译,2009,(5):53-60.

作者简介:

易威伟,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江西工程学院英语教师,研究方向:翻译研究。

谢仪瑄,江西赣州人,江西工程学院在校本科生,研究方向:翻译研究。

猜你喜欢

桃花扇戏剧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传统戏剧——木偶戏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桃花扇》中关于南明将士形象的塑造
古典与现代的结合
《桃花扇》象征与叙事结构的探究
《桃花扇》中扇子的文学内涵
戏剧就是我们身边凝练的生活
金属戏剧——焦心涛作品选